CN209789908U - 打结器 - Google Patents

打结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9908U
CN209789908U CN201822095175.1U CN201822095175U CN209789908U CN 209789908 U CN209789908 U CN 209789908U CN 201822095175 U CN201822095175 U CN 201822095175U CN 209789908 U CN209789908 U CN 209789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ing
punch
shearing
shear
kno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51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志伟
张志武
可大年
马帅
谢保岐
周庆亮
孟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dipeak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IDI DING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IDI DING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IDI DINGF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51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9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9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9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结器,包括:管状件;冲剪机构,设置在管状件中,冲剪机构包括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之间具有操作腔,操作腔包括冲压腔段和剪切腔段,冲压腔段能够容纳夹紧件,剪切腔段的内壁上具有剪刃;传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管状件中,传动件能够驱动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的至少之一移动,以使操作腔打开或闭合;操作腔在闭合的过程中,冲压腔段的内壁能够挤压夹紧件,以使夹紧件变形从而夹紧夹紧件中穿设的缝合线,并且,剪切腔段的剪刃能够剪断夹紧件外多余的缝合线。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打结器剪切缝合线操作不方便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打结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结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及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成为各个外科学科发展的热点方向。微创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的特点,同时要求术者在微创手术环境中,实现简单、快速的术后缝合和打结操作。临床上所用的打结方法有手法打结和器械打结两种。
现有的手术用打结器一般通过夹头或夹紧件发生塑性形变来夹紧缝合线,然后通过切割刀或剪切刀切断缝合线。该种切割方式存在的缺陷是:使用切割刀切断时,一是要求切割刀具有比较高的锋利度,一般材质的切割刀的刀刃容易受到损坏,二是缝合线要求处于绷紧状态中,松弛的缝合线,刀片输送过去不易切断;而使用剪切刀时,虽然改进了刀片不易切断松弛的缝合线,并降低对刀刃的锋利度要求,但是剪切刀的把手通过弹性件撑开,保持刀头部分张开,然后把手在传送杆的挤压下闭合剪切刀进而剪断缝合线。用剪切刀剪断的方式,对其把手弹性件的压缩强度、加工精度要求高,而且弹性件会产生连接松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结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打结器剪切缝合线操作不方便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结器,包括:管状件;冲剪机构,设置在管状件中,冲剪机构包括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之间具有操作腔,操作腔包括冲压腔段和剪切腔段,冲压腔段能够容纳夹紧件,剪切腔段的内壁上具有剪刃;传动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管状件中,传动件能够驱动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的至少之一移动,以使操作腔打开或闭合;操作腔在闭合的过程中,冲压腔段的内壁能够挤压夹紧件,以使夹紧件变形从而夹紧夹紧件中穿设的缝合线,并且,剪切腔段的剪刃能够剪断缝合线。
进一步地,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均为一体结构,第一冲剪件的靠近传动件的一端与第二冲剪件的靠近传动件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剪切腔段位于冲压腔段的靠近传动件的一侧,剪刃包括相互匹配的上刃和下刃,其中,上刃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中的一个上,下刃位于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中的另一个上。
进一步地,冲压腔段的内壁上具有相互匹配的凸牙和凹槽,凸牙和凹槽用于挤压夹紧件,其中,凸牙位于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中的一个上,凹槽位于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中的另一个上。
进一步地,管状件上具有穿线孔,从夹紧件中穿过的缝合线能够从穿线孔中穿出,剪刃用于剪切夹紧件和穿线孔之间的缝合线。
进一步地,打结器还包括:束线部,设置在管状件的外壁上,束线部用于对从穿线孔中穿出的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
进一步地,束线部套设在管状件上,束线部上具有沿管状件的轴向设置的线槽,线槽用于对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
进一步地,打结器还包括夹紧件,夹紧件为管状结构,夹紧件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开槽,管状件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能够与第一开槽对应,第二开槽和第一开槽用于穿设缝合线。
进一步地,管状件上具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冲剪件上具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对应,夹紧件上具有第三定位孔,第三定位孔能够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用于穿设定位销,以限定夹紧件在管状件中的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冲剪件与管状件的内壁抵接,第二冲剪件与管状件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传动件能够在管状件中往返运动,传动件的端部能够伸入间隙中并与第二冲剪件抵接,以驱动第二冲剪件朝向第一冲剪件移动。
进一步地,管状件具有开口,开口用于穿设夹紧件,从传动件到开口的方向,间隙的尺寸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打结器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传动件在管状件内往返移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手柄,管状件设置在手柄上;扳机,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上,扳机具有操作端和驱动端,驱动端与传动件驱动连接,操作端可转动或平动,以带动驱动端移动。
进一步地,操作端具有按压位置和自由位置,操作端位于按压位置时操作腔闭合,操作端位于自由位置时操作腔打开,驱动机构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扳机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手柄连接,弹性件用于使操作端恢复到自由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冲剪机构的第一冲剪件和第二冲剪件之间设置操作腔,其中,冲压腔段的内壁用于挤压夹紧件以使夹紧件变形,剪切腔段的内壁上的剪刃用于剪切缝合线,这样,操作腔在一次闭合过程中,既可通过冲压腔段挤压夹紧件,又可通过剪切腔段剪断缝合线。采用上述方案简化了在剪切缝合线时的动作过程,因此可以简化操作,并且简化了打结器的剪切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打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打结器中的冲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冲剪机构在挤压夹紧件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冲剪机构在挤压夹紧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3中的夹紧件的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管状件;11、穿线孔;12、第一定位孔;13、间隙;20、冲剪机构;21、第一冲剪件;22、第二冲剪件;23、操作腔;24、剪刃;241、上刃;242、下刃;25、凸牙;26、凹槽;27、第二定位孔;30、夹紧件;31、第一开槽;32、第三定位孔;40、传动件;50、束线部;51、线槽;60、驱动机构;61、手柄;62、扳机;6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结器,包括:管状件10;冲剪机构20,设置在管状件10中,冲剪机构20包括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之间具有操作腔23,操作腔23包括冲压腔段和剪切腔段,冲压腔段能够容纳夹紧件30,剪切腔段的内壁上具有剪刃24;传动件40,可移动地设置在管状件10中,传动件40能够驱动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的至少之一移动,以使操作腔23打开或闭合;操作腔23在闭合的过程中,冲压腔段的内壁能够挤压夹紧件30,以使夹紧件30变形从而夹紧夹紧件30中穿设的缝合线,并且,剪切腔段的剪刃24能够剪断夹紧件30外多余的缝合线。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冲剪机构20的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之间设置操作腔23,其中,冲压腔段的内壁用于挤压夹紧件30以使夹紧件30变形,剪切腔段的内壁上的剪刃24用于剪切缝合线,这样,操作腔23在一次闭合过程中,既可通过冲压腔段挤压夹紧件30,又可通过剪切腔段剪断缝合线。采用上述方案简化了打结器在剪切缝合线时的动作过程,因此可以简化操作,并且简化了打结器的剪切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均为一体结构,第一冲剪件21的靠近传动件40的一端与第二冲剪件22的靠近传动件40的一端连接。将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设置为一体结构,可以减少零件数量,便于冲剪机构20的制造并保证加工精度以及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冲剪机构20整体作为一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冲剪机构20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在挤压完夹紧件30后,操作腔23可在弹性作用下自动恢复到打开状态。一体结构可以是模具成型或者机加工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的加工方式可以是焊接、冲压、铆接等装配方式。
如图2所示,剪切腔段位于冲压腔段的靠近传动件40的一侧,剪刃24包括相互匹配的上刃241和下刃242,其中,上刃241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中的一个上,下刃242位于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中的另一个上。通过上刃241和下刃242的配合可以方便快速地将缝合线剪断。而且,在剪切时无需专门将缝合线绷紧,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冲压腔段的内壁上具有相互匹配的凸牙25和凹槽26,凸牙25和凹槽26用于挤压夹紧件30,其中,凸牙25位于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中的一个上,凹槽26位于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中的另一个上。如图4所示,通过凸牙25和凹槽26的配合,可使得挤压后的夹紧件30发生弯折变形,这样可以将缝合线夹的比较紧,以提高夹紧件30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4所示,管状件10上具有穿线孔11,从夹紧件30中穿过的缝合线能够从穿线孔11中穿出,剪刃24用于剪切夹紧件30和穿线孔11之间的缝合线。通过穿线孔11便于缝合线穿出,以将缝合位置拉紧。
如图1和图5所示,打结器还包括:束线部50,设置在管状件10的外壁上,束线部50用于对从穿线孔11中穿出的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通过束线部50便于对从穿线孔11中穿出的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以防止缝合线缠绕或散乱。而且,通过束线部50可使缝合线具有一定的拉力,便于通过剪刃24将缝合线剪断。
具体地,束线部50套设在管状件10上,束线部50上具有沿管状件10的轴向设置的线槽51,线槽51用于对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这样可将缝合线沿管状件10的轴向方便地卡入到线槽51中,以对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打结器还包括夹紧件30,夹紧件30为管状结构,夹紧件30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开槽31,管状件10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能够与第一开槽31对应,第二开槽和第一开槽31用于穿设缝合线。通过设置第一开槽31和第二开槽便于将缝合线穿到尺寸较小的夹紧件30中,这样便于操作,节省时间。本实施例中的夹紧件30可以由钛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3和图6所示,管状件10上具有第一定位孔12,第一冲剪件21上具有第二定位孔27,第二定位孔27与第一定位孔12对应,夹紧件30上具有第三定位孔32,第三定位孔32能够与第二定位孔27对应,第一定位孔12、第二定位孔27和第三定位孔32用于穿设定位销,以限定夹紧件30在管状件10中的位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将夹紧件30插入到冲剪机构20的操作腔23后,使用定位销对夹紧件30定位,以防止在挤压之前夹紧件30从冲剪机构20中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剪件21与管状件10的内壁抵接,第二冲剪件22与管状件1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3,传动件40能够在管状件10中往返运动,传动件40的端部能够伸入间隙13中并与第二冲剪件22抵接,以驱动第二冲剪件22朝向第一冲剪件21移动。这样可通过传动件40与第二冲剪件22的抵接使得第二冲剪件22朝向第一冲剪件21移动,从而使操作腔23闭合,以对夹紧件30进行挤压并剪切缝合线。
具体地,管状件10具有开口,开口用于穿设夹紧件30,从传动件40到开口的方向,间隙13的尺寸逐渐减小。这样传动件40在间隙13中插入的过程中可挤压第二冲剪件22,以使第二冲剪件22朝向第一冲剪件21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传动件40设置为杆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打结器还包括: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用于驱动传动件40在管状件10内往返移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60便于驱动传动件40移动,方便操作。
具体地,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60包括:手柄61,管状件10设置在手柄61上;扳机62,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61上,扳机62具有操作端和驱动端,驱动端与传动件40驱动连接,操作端可转动或平动,以带动驱动端移动。这样可通过手动压或握扳机62上的操作端实现驱动端的移动,然后通过驱动端带动传动件40在管状件10中往返运动,进而驱动冲剪机构20移动,实现操作腔23的打开或闭合。例如,扳机62铰接在手柄61上以实现转动,或扳机62可滑动地设置在手柄61上以实现平动。
进一步地,操作端具有按压位置和自由位置,操作端位于按压位置时操作腔23闭合,操作端位于自由位置时操作腔23打开,驱动机构60还包括:弹性件63,弹性件63的一端与扳机62连接,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手柄61连接,弹性件63用于使操作端恢复到自由位置。通过设置弹性件63,可使得冲剪机构20在挤压夹紧件30后,操作端能够自动恢复到自由位置,然后冲剪机构20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操作腔23恢复到打开状态。这样便于为挤压另一个夹紧件30做准备,便于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打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件(10);
冲剪机构(20),设置在所述管状件(10)中,所述冲剪机构(20)包括第一冲剪件(21)和第二冲剪件(22),所述第一冲剪件(21)和所述第二冲剪件(22)之间具有操作腔(23),所述操作腔(23)包括冲压腔段和剪切腔段,所述冲压腔段能够容纳夹紧件(30),所述剪切腔段的内壁上具有剪刃(24);
传动件(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管状件(10)中,所述传动件(4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冲剪件(21)和所述第二冲剪件(22)的至少之一移动,以使所述操作腔(23)打开或闭合;
所述操作腔(23)在闭合的过程中,所述冲压腔段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夹紧件(30),以使所述夹紧件(30)变形从而夹紧所述夹紧件(30)中穿设的缝合线,并且,所述剪切腔段的剪刃(24)能够剪断所述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剪件(21)和所述第二冲剪件(22)均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冲剪件(21)的靠近所述传动件(4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剪件(22)的靠近所述传动件(40)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腔段位于所述冲压腔段的靠近所述传动件(40)的一侧,所述剪刃(24)包括相互匹配的上刃(241)和下刃(242),其中,所述上刃(241)所述第一冲剪件(21)和所述第二冲剪件(22)中的一个上,所述下刃(242)位于所述第一冲剪件(21)和所述第二冲剪件(22)中的另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腔段的内壁上具有相互匹配的凸牙(25)和凹槽(26),所述凸牙(25)和所述凹槽(26)用于挤压所述夹紧件(30),其中,所述凸牙(25)位于所述第一冲剪件(21)和所述第二冲剪件(22)中的一个上,所述凹槽(26)位于所述第一冲剪件(21)和所述第二冲剪件(22)中的另一个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件(10)上具有穿线孔(11),从所述夹紧件(30)中穿过的所述缝合线能够从所述穿线孔(11)中穿出,所述剪刃(24)用于剪切所述夹紧件(30)和所述穿线孔(11)之间的所述缝合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结器还包括:
束线部(50),设置在所述管状件(10)的外壁上,所述束线部(50)用于对从所述穿线孔(11)中穿出的所述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部(50)套设在所述管状件(10)上,所述束线部(50)上具有沿所述管状件(10)的轴向设置的线槽(51),所述线槽(51)用于对所述缝合线进行导向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结器还包括所述夹紧件(30),所述夹紧件(30)为管状结构,所述夹紧件(30)的侧壁上具有第一开槽(31),所述管状件(10)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能够与所述第一开槽(31)对应,所述第二开槽和所述第一开槽(31)用于穿设所述缝合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件(10)上具有第一定位孔(12),所述第一冲剪件(21)上具有第二定位孔(27),所述第二定位孔(27)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2)对应,所述夹紧件(30)上具有第三定位孔(32),所述第三定位孔(32)能够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7)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12)、所述第二定位孔(27)和所述第三定位孔(32)用于穿设定位销,以限定所述夹紧件(30)在所述管状件(10)中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剪件(21)与所述管状件(10)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冲剪件(22)与所述管状件(1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3),所述传动件(40)能够在所述管状件(10)中往返运动,所述传动件(40)的端部能够伸入所述间隙(13)中并与所述第二冲剪件(22)抵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冲剪件(22)朝向所述第一冲剪件(21)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件(10)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设所述夹紧件(30),从所述传动件(40)到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间隙(13)的尺寸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结器还包括:
驱动机构(60),所述驱动机构(60)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40)在所述管状件(10)内往返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0)包括:
手柄(61),所述管状件(10)设置在所述手柄(61)上;
扳机(6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柄(61)上,所述扳机(62)具有操作端和驱动端,所述驱动端与所述传动件(40)驱动连接,所述操作端可转动或平动,以带动所述驱动端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具有按压位置和自由位置,所述操作端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操作腔(23)闭合,所述操作端位于所述自由位置时所述操作腔(23)打开,所述驱动机构(60)还包括:
弹性件(63),所述弹性件(63)的一端与所述扳机(62)连接,所述弹性件(63)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61)连接,所述弹性件(63)用于使所述操作端恢复到所述自由位置。
CN201822095175.1U 2018-12-13 2018-12-13 打结器 Active CN209789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5175.1U CN209789908U (zh) 2018-12-13 2018-12-13 打结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5175.1U CN209789908U (zh) 2018-12-13 2018-12-13 打结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9908U true CN209789908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1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5175.1U Active CN209789908U (zh) 2018-12-13 2018-12-13 打结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99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7523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打结器
CN111317523B (zh) * 2018-12-13 2024-05-24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打结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7523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打结器
CN111317523B (zh) * 2018-12-13 2024-05-24 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打结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165108B3 (de) Clipvorrichtung für physiologisches Gewebe
US5059201A (en) Suture threading, stitching and wrapping device for use in open and closed surgical procedures
JP7010853B2 (ja) 糸結び器および該糸結び器を備えた糸結びシステム
US201903742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ture trimming
EP2283782A1 (en) Crimp and release of suture holding buttress material
DE3344213A1 (de) Kleine chirurgische klammer
DE3045742A1 (de) Medizinische naehvorrichtung
WO2020119647A1 (zh) 打结器
WO1991006247A1 (en) Suture threading, stitching and wrapping device
CN210019475U (zh) 打结器
US3003236A (en) Cutter
JP2019519300A5 (zh)
WO2017025626A1 (de) Vorrichtung zur durchtrennung von gewebeteilen
CN209789908U (zh) 打结器
ZA200402461B (en) Skin lesion exciser and skin-closure device therefor
CN111317523B (zh) 打结器
CN111317523A (zh) 打结器
CN113365563A (zh) 机械缝合线紧固件
US6740099B1 (en) Surgical tool for trimming wire strands
US10835244B2 (en) Tissue closure device, tissue closure component, and medical instrument
DE202009010029U1 (de) Nahtzange für Einzelnähte
CN215739186U (zh) 打结结构及具有其的打结器组件
CN211560205U (zh) 手术缝合针及缝合装置
CN104382621B (zh) 用于拆除伤口缝合线的外科拆线剪
CN217390790U (zh) 内镜螺旋钉释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312 No.5, Zhuyuan 2nd Street,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Tianzhu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Patentee after: Beijing medipeak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12 No.5, Zhuyuan 2nd Street,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Tianzhu Comprehensive Bonded Zone)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MED ZENITH MEDICAL SCIENTIFIC Co.,Ltd.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