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8180U -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8180U
CN209788180U CN201920302931.5U CN201920302931U CN209788180U CN 209788180 U CN209788180 U CN 209788180U CN 201920302931 U CN201920302931 U CN 201920302931U CN 209788180 U CN209788180 U CN 209788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ping
plate body
chamber
prison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29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得德
罗敦
蔡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po Forest Far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riginal Assignee
Qipo Forest Far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po Forest Far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iled Critical Qipo Forest Far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iority to CN2019203029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8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8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8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包括板体、诱捕装置及清理装置,所述板体内设有囚禁室,所述板体的一侧设有诱捕口,所述囚禁室与所述诱捕口导通;所述诱捕装置设于所述诱捕口内并包括限位件及诱捕板,所述限位板设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诱捕口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诱捕板设于所述诱捕口内并与所述板体铰接,所述诱捕板一面与所述限位板抵接;所述板体设有蜜蜂逃离网,所述蜜蜂逃离网与所述囚禁室连通;所述囚禁室内设有击杀装置,所述击杀装置用于所述囚禁室内昆虫的击杀。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有效的诱捕蜂箱内有害昆虫,避免有害昆虫对蜜蜂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蜂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背景技术
蜂箱是蜜蜂生活的重要场所,蜜蜂的一生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蜂箱内度过,蜂王除婚飞与分蜂外一生都在蜂箱内度过,蜂箱的清洁与安全关系到蜜蜂的健康与安全,但是,目前的蜂箱因空间较大,加上蜂蜜花粉等因素的引诱作用,蟑螂、蜘蛛等昆虫常隐藏的蜂箱中,尤其是隐藏在蜜蜂的无蜂侧隔板上,蟑螂吸食蜂蜜、散布气味,还会在不同的蜂箱间走动传播欧州幼虫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引起蜂群飞逃。蜘蛛会捕食蜜蜂,一只成年蜘蛛一天可杀死一百多只蜜蜂,吸食蜜蜂体液,造成蜂群难以发展壮大,甚至有时还会深入蜂巢中捕杀蜂王,造成蜂群失王。蟑螂和蜘蛛自身都带有对蜜蜂的防御功能,蜜蜂对这两种昆虫毫无办法,蜜蜂自身清除基本不可能。再加上这两种昆虫非常灵活,人为捕打比较困难,且会因为捕打而造成蜂群混乱,影响养蜂人对蜜蜂的进一步观察。目前的隔板是一种木质隔板,作用仅限于保温、保湿,和控制蜜蜂在规定的蜂箱一侧营巢,没有病虫害诱捕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能够有效的诱捕蜂箱内有害昆虫,避免有害昆虫对蜜蜂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包括板体、诱捕装置及清理装置,所述板体内设有囚禁室,所述囚禁室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板体的一侧设有诱捕口,所述囚禁室与所述诱捕口导通;
所述诱捕装置设于所述诱捕口内,所述诱捕装置包括限位板及诱捕板,所述限位板设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诱捕口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具有沿重力方向朝所述囚禁室倾斜的角度,所述诱捕板设于所述诱捕口内并与所述板体铰接,所述诱捕板一面与所述限位板抵接,并能够封闭所述诱捕口;
所述板体设有蜜蜂逃离网,所述蜜蜂逃离网与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囚禁室连通;
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开关门,所述板体底部设有贯穿于所述囚禁室的滑动口,所述开关门与所述滑动口滑动连接,并能够封闭所述囚禁室;
所述囚禁室内设有击杀装置,所述击杀装置用于所述囚禁室内昆虫的击杀。
进一步地,所述诱捕板为铝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诱捕板远离与所述板体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诱捕口底部抵接,并能够使所述诱捕板与所述诱捕口底部形成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蜜蜂逃离网设有4.6mm孔目的蜂巢网。
进一步地,所述击杀装置包括第一刀片、第一连接轴、微型电机、电池及电源开关,所述第一连接轴设于所述囚禁室内,并通过第一连接架与所述板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刀片设有若干个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与所述囚禁室固定,所述微型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微型电机及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装设在所述板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击杀装置包括第二刀片、第二连接轴、驱动齿轮及驱动杆,所述第二连接轴设于所述囚禁室内,并通过第二连接架与所述板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片设有若干个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囚禁室设有固定槽,所述驱动杆一端从所述板体穿入所述囚禁室内并与所述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一侧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通过拉动所述驱动杆能够使所述齿条驱动所述驱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片的长度及宽度与所述囚禁室的底面半径及高度相契合。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为PVC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重力方向的夹角为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板体中设置诱捕口,利用蟑螂、蜘蛛等昆虫喜欢在蜜蜂蜂箱内的隔板上活动且喜欢钻缝隙的特性,昆虫会将诱捕板顶起,从而进入囚禁室,在限位板的作用下,诱捕板只能够朝囚禁室内开启,使得昆虫不能从诱捕口中爬出;而误入囚禁室的蜜蜂能够通过蜜蜂逃离网,避免击杀装置对蜜蜂造成伤害;当击杀昆虫后能够通过滑动开关门,使得被击杀后的昆虫能够在滑动口跌出,便于对昆虫进行清理,对蜜蜂病虫害起到较好的防范作用。
2.诱捕与灭杀方式均为物理方法,可有效减少化学药品对蜜蜂的危害,可大大提高人为捕杀虫害的效率,且不会引起蜂群混乱,便于管理观察蜂群。
3.诱捕板采用重量较轻的铝材质,限位板与所述重力方向的夹角为45°,使得昆虫能够将诱捕板推起,使得昆虫能够进入到囚禁室内;蜜蜂逃离网的蜂巢网为4.6mm孔目,仅供蜜蜂出入,蟑螂、蜘蛛等个体较大昆虫无法逃离,实现了有害昆虫的囚禁;刀片的长度及宽度与囚禁室的底面半径及高度相契合,使得刀片能够对囚禁室内的昆虫进行完全地击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的诱捕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101-卡板,11-囚禁室,12-诱捕口,13-滑动口,2-限位板,21-诱捕板, 211-凸起,3-蜜蜂逃离网,31-蜂巢网,4-开关门,5-第一刀片,51-第一连接轴,511-第一连接架,52-微型电机,53-电池,54-电源开关,6-第二刀片,61-第二连接轴,611-第二连接架,62-驱动齿轮,63-驱动杆,631-齿条,64-固定槽,65-拉把,7-箱体,71-卡口,72- 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2、5、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及蜂箱,包括包板体1、诱捕装置及清理装置。
板体1内设有囚禁室11,囚禁室11为圆柱体结构,板体1的一侧设有诱捕口12,囚禁室11与诱捕口12导通。板体1为PVC材质,使得板体1便宜轻便,且便于造型。
诱捕装置设于诱捕口12内,诱捕装置包括限位板2及诱捕板21,限位板2设有两个并分别与诱捕口12两侧固定连接,限位板2具有沿重力方向朝囚禁室11倾斜的角度,诱捕板21设于诱捕口12内并与板体1铰接,诱捕板21一面与限位板2抵接,并能够封闭诱捕口12。
在板体1中设置诱捕口12,利用蟑螂、蜘蛛等昆虫喜欢在蜜蜂蜂箱内的隔板上活动且喜欢钻缝隙的特性,昆虫会将诱捕板21顶起,从而进入囚禁室11,在限位板2的作用下,诱捕板只能够朝囚禁室11内开启,使得昆虫不能从诱捕口12中爬出。
在本实施例中,诱捕板21远离与板体1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凸起211,凸起211与诱捕口 12底部抵接,并能够使诱捕板21与诱捕口12底部形成缝隙。通过设置诱捕板21与诱捕口12之间的缝隙,能够吸引有害昆虫的好奇心,从而进入囚禁室11内。有害昆虫能够便于将诱捕板21顶起。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2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45°,诱捕板21为铝材质,通过采用较轻的材料作为诱捕板21及设置的夹角,使有害昆虫能够便于将诱捕板21顶起。
板体1设有蜜蜂逃离网3,蜜蜂逃离网3与板体1固定连接,并与囚禁室11连通,蜜蜂逃离网3设有4.6mm孔目的蜂巢网31。实现了仅供蜜蜂出入,蟑螂、蜘蛛等个体较大昆虫无法逃离,实现了有害昆虫的囚禁,同时避免蜜蜂困在囚禁室11内。
囚禁室11内设有击杀装置,击杀装置用于囚禁室11内昆虫的击杀。
在本实施例中,击杀装置包括第一刀片5、第一连接轴51、微型电机52、电池53及电源开关54。第一连接轴51设于囚禁室11内,并通过第一连接架511与板体1转动连接,第一刀片5设有若干个并分别与第一连接轴51固定连接,微型电机52与囚禁室11固定,微型电机52的驱动轴与第一连接轴51固定连接,电池53分别与微型电机52及电源开关54电连接,电源开关54装设在板体1上。通过按动电源开关54,微型电机52驱动第一连接轴51 转动,使得第一刀片5能够对囚禁室11内的有害昆虫进行击杀。
第一刀片5的长度及宽度与囚禁室11的底面半径及高度相契合,使得第一刀片5能够对囚禁室11内的昆虫进行完全地击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刀片5数量为3个。
诱捕与灭杀方式均为物理方法,可有效减少化学药品对蜜蜂的危害,可大大提高人为捕杀虫害的效率,且不会引起蜂群混乱,便于管理观察蜂群。
清理装置包括开关门4,板体1底部设有贯穿于囚禁室11的滑动口13,开关门4与滑动口13滑动连接,并能够封闭囚禁室11。当击杀装置击杀昆虫后能够通过滑动开关门4,使得被击杀后的昆虫能够在滑动口13跌出,便于对昆虫进行清理,对蜜蜂病虫害起到较好的防范作用。
一种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包括板体1、诱捕装置、清理装置及箱体7,板体1顶部的两端均设有卡板101,箱体7内设有两侧均设有与卡板101契合的卡口71,板体1嵌入箱体7内,并使卡板101与卡口71卡合,箱体7设有可拆卸的箱盖72;板体1内设有囚禁室11,板体1的一侧设有诱捕口12,囚禁室11与诱捕口12导通。
诱捕装置设于诱捕口12内,诱捕装置包括限位板2及诱捕板21,限位板2设有两个并分别与诱捕口12两侧固定连接,限位板2具有沿重力方向朝囚禁室11倾斜的角度,诱捕板21设于诱捕口12内并与板体1铰接,诱捕板21一面与限位板2抵接,并能够封闭诱捕口12。
板体1设有蜜蜂逃离网3,蜜蜂逃离网3与板体1固定连接,并与囚禁室11连通。
清理装置包括开关门4,板体1底部设有贯穿于囚禁室11的滑动口13,开关门4与滑动口13滑动连接,并能够封闭囚禁室11。
囚禁室11内设有击杀装置,击杀装置用于囚禁室11内昆虫的击杀。
使用本实施例的诱捕有害昆虫的隔板及蜂箱时,将板体1嵌入箱体7内,并使卡板101 与卡口71卡合。有害昆虫进入日诱捕口12时,昆虫会将诱捕板21顶起,从而进入囚禁室11,通过按动电源开关54,微型电机52驱动第一连接轴51转动,使得第一刀片5能够对囚禁室11内的有害昆虫进行击杀。击杀完毕后,由于囚禁室11为圆柱体结构,使得击杀后的昆虫滑落至囚禁室11的底部,通过滑动开关门4,使得被击杀后的昆虫能够在滑动口13滑出。
请同时参见图3、4、5、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及蜂箱,包括包板体1、诱捕装置及清理装置。
板体1内设有囚禁室11,囚禁室11为圆柱体结构,板体1的一侧设有诱捕口12,囚禁室11与诱捕口12导通。板体1为PVC材质,使得板体1便宜轻便,且便于造型。
诱捕装置设于诱捕口12内,诱捕装置包括限位板2及诱捕板21,限位板2设有两个并分别与诱捕口12两侧固定连接,限位板2具有沿重力方向朝囚禁室11倾斜的角度,诱捕板21设于诱捕口12内并与板体1铰接,诱捕板21一面与限位板2抵接,并能够封闭诱捕口12。
在板体1中设置诱捕口12,利用蟑螂、蜘蛛等昆虫喜欢在蜜蜂蜂箱内的隔板上活动且喜欢钻缝隙的特性,昆虫会将诱捕板21顶起,从而进入囚禁室11,在限位板2的作用下,诱捕板只能够朝囚禁室11内开启,使得昆虫不能从诱捕口12中爬出。
在本实施例中,诱捕板21远离与板体1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凸起211,凸起211与诱捕口 12底部抵接,并能够使诱捕板21与诱捕口12底部形成缝隙。通过设置诱捕板21与诱捕口12之间的缝隙,能够吸引有害昆虫的好奇心,从而进入囚禁室11内。有害昆虫能够便于将诱捕板21顶起。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2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45°,诱捕板21为铝材质,通过采用较轻的材料作为诱捕板21及设置的夹角,使有害昆虫能够便于将诱捕板21顶起。
板体1设有蜜蜂逃离网3,蜜蜂逃离网3与板体1固定连接,并与囚禁室11连通,蜜蜂逃离网3设有4.6mm孔目的蜂巢网31。实现了仅供蜜蜂出入,蟑螂、蜘蛛等个体较大昆虫无法逃离,实现了有害昆虫的囚禁,同时避免蜜蜂困在囚禁室11内。
囚禁室11内设有击杀装置,击杀装置用于囚禁室11内昆虫的击杀。
在本实施例中,击杀装置包括第二刀片6、第二连接轴61、驱动齿轮62及驱动杆63。第二连接轴61设于囚禁室11内,并通过第二连接架611与板体1转动连接,第二刀片6设有若干个并分别与第二连接轴61固定连接,驱动齿轮62套设在第二连接轴61上并与第二连接轴61固定连接,囚禁室11设有固定槽64,驱动杆63一端从板体1穿入囚禁室11内并与固定槽64滑动连接,驱动杆63一侧设有与驱动齿轮62啮合的齿条631,通过拉动驱动杆63 能够使齿条631驱动驱动齿轮62。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拉把65,拉把65与驱动杆63露出于板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往复拉动拉把65,使驱动杆63能够进行往返运动,齿条631 带动驱动齿轮62转动,驱动齿轮62驱动第二连接轴61转动,第二刀片6对囚禁室11内的有害昆虫进行击杀。
第二刀片6的长度及宽度与囚禁室11的底面半径及高度相契合,使得第二刀片6能够对囚禁室11内的昆虫进行完全地击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刀片6数量为三个。
诱捕与灭杀方式均为物理方法,可有效减少化学药品对蜜蜂的危害,可大大提高人为捕杀虫害的效率,且不会引起蜂群混乱,便于管理观察蜂群。
清理装置包括开关门4,板体1底部设有贯穿于囚禁室11的滑动口13,开关门4与滑动口13滑动连接,并能够封闭囚禁室11。当击杀装置击杀昆虫后能够通过滑动开关门4,使得被击杀后的昆虫能够在滑动口13跌出,便于对昆虫进行清理,对蜜蜂病虫害起到较好的防范作用。
一种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包括板体1、诱捕装置、清理装置及箱体7,板体1顶部的两端均设有卡板101,箱体7内设有两侧均设有与卡板101契合的卡口71,板体1嵌入箱体7内,并使卡板101与卡口71卡合,箱体7设有可拆卸的箱盖72;板体1内设有囚禁室11,板体1的一侧设有诱捕口12,囚禁室11与诱捕口12导通。
诱捕装置设于诱捕口12内,诱捕装置包括限位板2及诱捕板21,限位板2设有两个并分别与诱捕口12两侧固定连接,限位板2具有沿重力方向朝囚禁室11倾斜的角度,诱捕板21设于诱捕口12内并与板体1铰接,诱捕板21一面与限位板2抵接,并能够封闭诱捕口12。
板体1设有蜜蜂逃离网3,蜜蜂逃离网3与板体1固定连接,并与囚禁室11连通。
清理装置包括开关门4,板体1底部设有贯穿于囚禁室11的滑动口13,开关门4与滑动口13滑动连接,并能够封闭囚禁室11。
囚禁室11内设有击杀装置,击杀装置用于囚禁室11内昆虫的击杀。
使用本实施例的诱捕有害昆虫的隔板及蜂箱时,将板体1嵌入箱体7内,并使卡板101 与卡口71卡合。有害昆虫进入日诱捕口12时,昆虫会将诱捕板21顶起,从而进入囚禁室11,通过往复拉动拉把65,使驱动杆63能够进行往返运动,齿条631带动驱动齿轮62转动,驱动齿轮62驱动第二连接轴61转动,第二刀片6对囚禁室11内的有害昆虫进行击杀。击杀完毕后,由于囚禁室11为圆柱体结构,使得击杀后的昆虫滑落至囚禁室11的底部,通过滑动开关门4,使得被击杀后的昆虫能够在滑动口13滑出。

Claims (9)

1.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诱捕装置及清理装置,所述板体(1)内设有囚禁室(11),所述囚禁室(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板体(1)的一侧设有诱捕口(12),所述囚禁室(11)与所述诱捕口(12)导通;
所述诱捕装置设于所述诱捕口(12)内,所述诱捕装置包括限位板(2)及诱捕板(21),所述限位板(2)设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诱捕口(12)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2)具有沿重力方向朝所述囚禁室(11)倾斜的角度,所述诱捕板(21)设于所述诱捕口(12)内并与所述板体(1)铰接,所述诱捕板(21)一面与所述限位板(2)抵接,并能够封闭所述诱捕口(12);
所述板体(1)设有蜜蜂逃离网(3),所述蜜蜂逃离网(3)与所述板体(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囚禁室(11)连通;
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开关门(4),所述板体(1)底部设有贯穿于所述囚禁室(11)的滑动口(13),所述开关门(4)与所述滑动口(13)滑动连接,并能够封闭所述囚禁室(11);
所述囚禁室(11)内设有击杀装置,所述击杀装置用于所述囚禁室(11)内昆虫的击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板(21)为铝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板(21)远离与所述板体(1)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凸起(211),所述凸起(211)与所述诱捕口(12)底部抵接,并能够使所述诱捕板(21)与所述诱捕口(12)底部形成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蜜蜂逃离网(3)设有4.6mm孔目的蜂巢网(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杀装置包括第一刀片(5)、第一连接轴(51)、微型电机(52)、电池(53)及电源开关(54),所述第一连接轴(51)设于所述囚禁室(11)内,并通过第一连接架(511)与所述板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刀片(5)设有若干个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51)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机(52)与所述囚禁室(11)固定,所述微型电机(52)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连接轴(51)固定连接,所述电池(53)分别与所述微型电机(52)及所述电源开关(54)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54)装设在所述板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杀装置包括第二刀片(6)、第二连接轴(61)、驱动齿轮(62)及驱动杆(63),所述第二连接轴(61)设于所述囚禁室(11)内,并通过第二连接架(611)与所述板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片(6)设有若干个并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轴(6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62)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61)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轴(61)固定连接,所述囚禁室(11)设有固定槽(64),所述驱动杆(63)一端从所述板体(1)穿入所述囚禁室(11)内并与所述固定槽(64)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3)一侧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62)啮合的齿条(631),通过拉动所述驱动杆(63)能够使所述齿条(631)驱动所述驱动齿轮(6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5)的长度及宽度与所述囚禁室(11)的底面半径及高度相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为PVC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与所述重力方向的夹角为45°。
CN201920302931.5U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Active CN209788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2931.5U CN209788180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2931.5U CN209788180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8180U true CN209788180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2931.5U Active CN209788180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8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1156A (zh) * 2022-07-14 2022-11-04 姚安县菖河生态蜜蜂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1156A (zh) * 2022-07-14 2022-11-04 姚安县菖河生态蜜蜂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低纬高原地区养殖蜜蜂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2029B1 (ko) 꿀벌통을 이용한 말벌 포획기
CN206390012U (zh) 一种能有效防范蜜蜂天敌的蜜蜂养殖装置
US20200396977A1 (en) Cage for capturing hymenoptera
KR101232956B1 (ko) 해충 포집장치
KR20180033014A (ko) 땅바닥 설치형 잡해충 포집기
KR200446750Y1 (ko) 포획망 내부로 유인제가 구비되는 말벌포획장치
KR200491892Y1 (ko) 작은벌집딱정벌레 유인트랩
CN209788180U (zh) 一种能诱捕有害昆虫的蜂箱隔板
CN217089249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捕蝇器
CN213074126U (zh) 昆虫捕获装置
CN113951223A (zh) 一种用于林业的病虫害防治箱
CN212139015U (zh) 一种蚊蝇害虫捕捉器
KR101835679B1 (ko) 땅바닥 설치형 잡해충 포집기
CN210226635U (zh) 白蚁诱集箱
CN210695614U (zh) 一种仓库用高效灭蚊灯
CN216906524U (zh) 一种肉牛养殖用牛蝇灭蝇装置
CN113951224A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
CN218278382U (zh) 一种白蚁诱捕装置
CN216415749U (zh) 一种防逃脱病媒生物诱捕箱
CN215602757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诱杀蚊蝇蟑螂装置
CN218184823U (zh) 一种新型嶂螂诱捕灭杀装置
CN212488119U (zh) 一种室内外有害生物的捕杀装置
CN216254856U (zh) 一种枸杞蓟马成虫诱捕装置
CN218007814U (zh) 一种马蜂诱捕器
CN218457105U (zh) 一种杀虫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