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3241U -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3241U
CN209783241U CN201821992103.0U CN201821992103U CN209783241U CN 209783241 U CN209783241 U CN 209783241U CN 201821992103 U CN201821992103 U CN 201821992103U CN 209783241 U CN209783241 U CN 209783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asing
heater
transmission devic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21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佳慧
柯芳
李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u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u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u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uida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21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3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3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32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其结构包括机壳、进料口、排气口、出料口、出料斗、支撑脚、外接电源线、控制箱、显示面板、启动开关、调节开关、单片机、加热器、防护网、第一电机、风扇叶、温度传感器和传输装置,通过设置了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对粗茶进行转动搅拌,并且进行传输,解决了现有的加热机构不具备翻炒功能,使粗茶烘干的效率不仅低下,而且烘干不均匀,导致烘干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度加热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单片机对电热丝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解决了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导致温度过高使粗茶烤焦,温度过低使粗茶加热杀青效率低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属于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粗茶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用茶树的嫩叶炒制而成,如今的粗茶有手工炒制和机械炒制而成,手工炒制的粗茶质量好,但效率低,易碎,浪费青粗茶,随着炒茶设备的不断更新,半自动的家用炒茶机日渐普及,给广大茶农带来了便捷和方便,因此推广机械炒茶,便成为当前本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但是现有的炒茶机精度不高,几乎都只是将传统的土灶转移到机架上,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导致温度过高使粗茶烤焦,温度过低使粗茶加热杀青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以解决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导致温度过高使粗茶烤焦,温度过低使粗茶加热杀青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包括机壳、进料口、排气口、出料口、出料斗、支撑脚、外接电源线、控制箱、显示面板、启动开关、调节开关、单片机、加热器、防护网、第一电机、风扇叶、温度传感器和传输装置,所述机壳顶端左侧嵌入有进料口,所述机壳顶端中部嵌入有排气口,所述机壳右侧底部嵌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斗,并且出料斗左侧与机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底部与支撑脚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左侧中部与外接电源线进行嵌入配合,所述机壳前端面左侧中部与控制箱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箱前端顶部与显示面板进行嵌入配合,所述控制箱前端面底部左侧与启动开关进行嵌入配合,所述控制箱前端面底部右侧与调节开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箱内侧与单片机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内侧中部与传输装置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输装置底部与加热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加热器右侧与温度传感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输装置顶部与防护网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内侧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电机,并且通过支杆与第一电机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底部通过转动轴与风扇叶进行插接,所述传输装置由第二电机、固定板、轴承、后侧板、前侧板、底板、转动轴和搅拌叶组成,所述第二电机右侧外圈与固定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右侧后方与后侧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右侧前端与前侧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内侧中部嵌入有轴承,所述第二电机右侧中部通过转动杆穿过轴承与转动轴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轴外侧与搅拌叶进行焊接,所述第二电机左端与机壳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后侧板后方和前侧板前端均与机壳进行螺栓连接,底端与加热器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与启动开关电连接,所述启动开关、调节开关、显示面板、加热器、第一电机、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电机分别于单片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橡胶垫,并且橡胶垫的厚度为3CM,有利于对机壳进行稳固支撑,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顶部与底板底部吻合,并且均为平面,有利于加热器通过底板对粗茶进行加热杀青。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传输方向为从左至右,有利于对粗茶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叶转动时的风向为从下至上,有利于对内部粗茶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引风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的网口大小为半径0.1CM圆形,有利于防止搅拌时粗茶的跑出,并且可以透气,使风扇叶对内部水蒸气进行引风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系列温度传感器,耐久性强,响应速度快,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型号为YE2-315S-4系列电机,转动速度快,耗电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的型号为Y2-100L1-4-2.2KW系列电机,工作稳固,转动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通过设置了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对粗茶进行转动搅拌,并且进行传输,解决了现有的加热机构不具备翻炒功能,使粗茶烘干的效率不仅低下,而且烘干不均匀,导致烘干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度加热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单片机对电热丝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解决了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导致温度过高使粗茶烤焦,温度过低使粗茶加热杀青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机壳-1、进料口-2、排气口-3、出料口-4、出料斗-5、支撑脚 -6、外接电源线-7、控制箱-8、显示面板-9、启动开关-10、调节开关-11、单片机-12、传输装置-13、加热器-14、防护网-15、第一电机-16、风扇叶 -17、温度传感器-18、第二电机-131、固定板-132、轴承-133、后侧板-134、前侧板-135、底板-136、转动轴-137、搅拌叶-13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包括机壳1、进料口2、排气口3、出料口4、出料斗5、支撑脚6、外接电源线7、控制箱8、显示面板9、启动开关10、调节开关11、单片机 12、加热器14、防护网15、第一电机16、风扇叶17、温度传感器18和传输装置13,机壳1顶端左侧嵌入有进料口2,机壳1顶端中部嵌入有排气口3,机壳1右侧底部嵌入有出料口4,出料口4底部设置有出料斗5,并且出料斗5左侧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机壳1底部与支撑脚6进行螺栓连接,机壳1左侧中部与外接电源线7进行嵌入配合,机壳1前端面左侧中部与控制箱8进行螺栓连接,控制箱8前端顶部与显示面板9进行嵌入配合,控制箱8前端面底部左侧与启动开关10进行嵌入配合,控制箱8前端面底部右侧与调节开关11进行螺栓连接,控制箱8内侧与单片机12进行螺栓连接,机壳1内侧中部与传输装置13进行螺栓连接,传输装置13 底部与加热器14进行螺栓连接,加热器14右侧与温度传感器18进行螺栓连接,传输装置13顶部与防护网15进行螺栓连接,机壳1内侧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电机16,并且通过支杆与第一电机16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机 16底部通过转动轴与风扇叶17进行插接,传输装置13由第二电机131、固定板132、轴承133、后侧板134、前侧板135、底板136、转动轴137和搅拌叶138组成,第二电机131右侧外圈与固定板132进行螺栓连接,固定板132右侧后方与后侧板134进行螺栓连接,固定板132右侧前端与前侧板135进行螺栓连接,固定板132内侧中部嵌入有轴承133,第二电机 131右侧中部通过转动杆穿过轴承133与转动轴137进行螺栓连接,转动轴 137外侧与搅拌叶138进行焊接,第二电机131左端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后侧板134后方和前侧板135前端均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底端与加热器14进行螺栓连接,外接电源线7与启动开关10电连接,启动开关10、调节开关11、显示面板9、加热器14、第一电机16、温度传感器18和第二电机131分别于单片机12电连接,支撑脚6底部设置有橡胶垫,并且橡胶垫的厚度为3CM,有利于对机壳1进行稳固支撑,橡胶垫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加热器14顶部与底板136底部吻合,并且均为平面,有利于加热器 14通过底板136对粗茶进行加热杀青,搅拌叶138的传输方向为从左至右,有利于对粗茶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传输,风扇叶17转动时的风向为从下至上,有利于对内部粗茶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引风排出,防护网15的网口大小为半径0.1CM圆形,有利于防止搅拌时粗茶的跑出,并且可以透气,使风扇叶17对内部水蒸气进行引风排出,温度传感器18的型号为PT-100 系列温度传感器,耐久性强,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第一电机16的型号为 YE2-315S-4系列电机,转动速度快,耗电低,第二电机131的型号为 Y2-100L1-4-2.2KW系列电机,工作稳固,转动速度快。
本专利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8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所述所述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31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外接电源线7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然后将要进行加热处理的粗茶从进料口2倒入,通过进料口2进行入到传输装置内部,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按下启动开关10发送指令,通过单片机12进行数据计算,控制加热器14对底板138进行加热,进而对底板138顶部的粗茶进行加热杀青处理,并且在加热器14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8,通过温度传感器18对加热器14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且由单片机 12进行数据计算处理为电信号传输至显示面板9对加热温度进行显示,并且通过单片机12进行数据计算,控制加热器14的加热温度,防止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导致温度过高使粗茶烤焦,温度过低使粗茶加热杀青效率低下的问题,控制第二电机131产生动力通过输出轴带动转动轴 137,通过转动轴137带动搅拌叶138,通过搅拌叶138对粗茶进行搅拌,并且进行传输,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开关11对第二电机131的转动速度进行调节,控制第一电机16产生动力通过输出轴带动风扇叶17进行转动,并且风扇叶17转动时带动空气流动,并且带动风向为从下至上,对粗茶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引风,并且通过排气口3进行排出,并且通过搅拌叶 138转动使其带动粗茶向右传输,由出料口4通过出料斗5进行出料,完成对粗茶的加热加工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包括机壳(1)、进料口(2)、排气口(3)、出料口(4)、出料斗(5)、支撑脚(6)、外接电源线(7)、控制箱(8)、显示面板(9)、启动开关(10)、调节开关(11)、单片机(12)、加热器(14)、防护网(15)、第一电机(16)、风扇叶(17)和温度传感器(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装置(13),所述机壳(1)顶端左侧嵌入有进料口(2),所述机壳(1)顶端中部嵌入有排气口(3),所述机壳(1)右侧底部嵌入有出料口(4),所述出料口(4)底部设置有出料斗(5),并且出料斗(5)左侧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底部与支撑脚(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左侧中部与外接电源线(7)进行嵌入配合,所述机壳(1)前端面左侧中部与控制箱(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箱(8)前端顶部与显示面板(9)进行嵌入配合,所述控制箱(8)前端面底部左侧与启动开关(10)进行嵌入配合,所述控制箱(8)前端面底部右侧与调节开关(1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控制箱(8)内侧与单片机(1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内侧中部与传输装置(13)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输装置(13)底部与加热器(1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加热器(14)右侧与温度传感器(18)进行螺栓连接,所述传输装置(13)顶部与防护网(1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机壳(1)内侧顶端中部设有第一电机(16),并且通过支杆与第一电机(1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6)底部通过转动轴与风扇叶(17)进行插接,所述传输装置(13)由第二电机(131)、固定板(132)、轴承(133)、后侧板(134)、前侧板(135)、底板(136)、转动轴(137)和搅拌叶(138)组成,所述第二电机(131)右侧外圈与固定板(132) 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132)右侧后方与后侧板(13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132)右侧前端与前侧板(135)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132)内侧中部嵌入有轴承(133),所述第二电机(131)右侧中部通过转动杆穿过轴承(133)与转动轴(13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转动轴(137)外侧与搅拌叶(138)进行焊接,所述第二电机(131)左端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后侧板(134)后方和前侧板(135)前端均与机壳(1)进行螺栓连接,底端与加热器(1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外接电源线(7)与启动开关(10)电连接,所述启动开关(10)、调节开关(11)、显示面板(9)、加热器(14)、第一电机(16)、温度传感器(18)和第二电机(131)分别于单片机(1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6)底部设置有橡胶垫,并且橡胶垫的厚度为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4)顶部与底板(136)底部吻合,并且均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38)的传输方向为从左至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17)转动时的风向为从下至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5)的网口大小为半径0.1CM圆形。
CN201821992103.0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3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2103.0U CN209783241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2103.0U CN209783241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3241U true CN209783241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8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210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83241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3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7128U (zh) 一种具有掉电保护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9783241U (zh) 一种粗茶深加工加热机构
CN204519280U (zh) 一种糖炒板栗机
CN204541762U (zh) 一种搅拌机
CN205338598U (zh) 一种能快速加热物料的食品加工机
CN214854057U (zh) 杀青设备
CN205305899U (zh) 一种高效炒茶机
CN211832738U (zh) 微型热风智能咖啡烘焙机
CN208933292U (zh) 一种菜籽快速蒸炒设备
CN209346049U (zh) 一种辣椒加工用翻炒装置
CN207738720U (zh) 一种菜籽仁榨油用均匀蒸炒装置
CN206963879U (zh) 一种高效率的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
CN207252749U (zh) 一种多功能烘干机
CN201318712Y (zh) 一种微波炉
CN205093497U (zh) 一种茶叶杀青机
CN216292862U (zh) 一种茶叶自动烘干机
CN210711237U (zh) 一种环保工程污泥处置装置
CN220422996U (zh) 快速均匀加热的茶叶炒青机
CN213179219U (zh) 一种腊肉处理用错开式烘干装置
CN213963064U (zh) 光波微波烧烤炉
CN219647687U (zh) 一种用于牡丹多酚提取工艺中的烘干制粉装置
CN218869325U (zh) 一种茶叶发酵气候箱
CN214903562U (zh) 一种改进的桑叶茶杀青装置
CN204362917U (zh) 鸡蛋加工机械
CN207820981U (zh) 一种茶叶程控远红外提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