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1040U -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1040U
CN209781040U CN201821779453.9U CN201821779453U CN209781040U CN 209781040 U CN209781040 U CN 209781040U CN 201821779453 U CN201821779453 U CN 201821779453U CN 209781040 U CN209781040 U CN 209781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combustor
turbine
supercritical carb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94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烁
周贤
李启明
钟迪
王保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17794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1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1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1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包括空气分离装置、燃烧器和透平,其中,空气进入空气分离装置内进行气体分离,分离出的氧气从空气分离装置的出口进入燃烧器内,与燃烧器内的天然气一起燃烧,产生高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高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从燃烧器的出口进入透平内进行做功发电;该结构能够大幅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减小设备体积,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不断提高发电机组效率是电力行业研究的永恒主题和目标。目前较常用的动力循环包括以水为工质的朗肯循环和以空气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常规燃煤电厂主要是以水为工质的朗肯循环,目前最大的百万千瓦燃煤电站的蒸汽初参数已达到31MPa,620℃;燃气轮机主要是以空气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目前先进航空发动机透平进口燃气温度已超过1700℃,先进重型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已达1600℃;进一步提高工质初参数受到材料的限制,存在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因工质初参数受到材料的限制,存在发电机组效率得不到提高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包括空气分离装置、燃烧器和透平,其中,空气分离装置的氧气出口连接燃烧器的进口,燃烧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出口连接透平的进口。
优选地,透平的排气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冷却器、水分离器和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其中,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的出口与燃烧器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连接。
优选地,水分离器和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冷却器。
优选地,第二冷却器和燃烧器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
优选地,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的出口与燃烧器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之间设置有二氧化碳回收器。
优选地,燃烧器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与二氧化碳回收器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为了突破传统动力系统的瓶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天然气为燃料,并通过富氧的燃烧方式,实现二氧化碳全捕集,以二氧化碳为工质在透平中做功,二氧化碳在透平中膨胀到亚临界状态,膨胀比高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因此透平出功较多,提高循环效率;该结构能够大幅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减小设备体积,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进一步的,采用分级加压方式,避开了两相区,不需要排放气化潜热,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冷却温度,从而可以在常温下冷却二氧化碳,而且减小了压缩功。
附图说明
图1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空气分离装置 2、燃烧器 3、透平 4、回热器 5、第一冷却器 6、水分离器7、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 8、第二冷却器 9、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 10、二氧化碳回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包括空气分离装置1、燃烧器2、透平3、回热器4、第一冷却器5、水分离器6、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第二冷却器8、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9和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0,其中,空气分离装置1的氧气出口与燃烧器2的氧气入口相连,燃烧器2的高温二氧化碳出口与透平3的入口相连,高温二氧化碳在透平3内做功发电;透平3的排气出口与回热器4的热端入口相连,回热器4的热端出口与第一冷却器5的入口相连,通过第一冷却器5对高温排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排出气体经第一冷却器5的出口进入水分离器6内进行水气分离,水分离器6的二氧化碳出口与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的入口相连,通过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进行初步加压,之后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的出口与第二冷却器8的入口相连,通过第二冷却器8进行二次降温,之后第二冷却器8的出口与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9的入口相连,通过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9进行二次加压,之后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9的出口分别与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0的入口以及回热器4的冷端入口相连,降温加压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回热器4内进行换热升温,升温后的二氧化碳提提经过回热器4的冷端出口进入燃烧器2内。
工作过程:
天然气从空气分离装置1出来的氧气、在回热器4中回热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一起进入燃烧器2燃烧,燃烧室2出口的高温高压工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透平3做功发电,出口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回热器4中进行余热回收后,进入水分离器6将水分离,出口的纯二氧化碳在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中被加压,然后在第二冷却器8中被冷却,接着被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9升压。此时,多余的二氧化碳被分离出来进入二氧化碳回收装置10或用于其他用途,其余的二氧化碳在回热器4中被加热后继续循环。

Claims (1)

1.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分离装置(1)、燃烧器(2)和透平(3),其中,空气分离装置(1)的氧气出口连接燃烧器(2)的进口,燃烧器(2)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出口连接透平(3)的进口;
透平(3)的排气出口依次连接有第一冷却器(5)、水分离器(6)和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其中,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的出口与燃烧器(2)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连接;
水分离器(6)和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之间设置有第二冷却器(8);
第二冷却器(8)和燃烧器(2)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二氧化碳增压装置(9);第一二氧化碳增压装置(7)的出口与燃烧器(2)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之间设置有二氧化碳回收器(10);
燃烧器(2)上的二氧化碳进气口与二氧化碳回收器(10)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
CN201821779453.9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Active CN209781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9453.9U CN209781040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9453.9U CN209781040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1040U true CN209781040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8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9453.9U Active CN209781040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1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19656A1 (zh) 燃气轮机压水堆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系统
KR101567712B1 (ko) 초임계 이산화탄소 사이클을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발전 시스템 및 하이브리드 발전방법
CN106195983B (zh) 燃煤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CN208106509U (zh) 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系统
CN113153473B (zh) 一种压缩空气与燃气蒸汽循环集成的调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7420931B (zh) 燃煤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烟气能与工质能分质分级利用方法和系统
CN108843418A (zh) 一种双压高效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106837443A (zh) 一种直接燃烧加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和方法
CN107387178A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热电联产系统
CN108798808B (zh) 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co2循环热电联产系统
CN206468384U (zh) 一种直接燃烧加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
CN214741510U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冷端余热辅助加热凝结水系统
CN108843406B (zh) 一种烟气再热式碟式光热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08380648U (zh) 一种带双压超临界二氧化碳余热锅炉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09838541U (zh) 一种煤气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CN111102073B (zh) 一种适用煤气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9296413B (zh) 一种利用深层海水冷却的旁路二次再热发电装置及方法
CN205782806U (zh) 一种新型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装置
CN109139147B (zh) 一种分流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9781040U (zh)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置
CN209875238U (zh) 纯氧燃烧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
CN108487951B (zh) 一种利用钢渣热能、燃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发电方法
CN113653547B (zh) 一种低碳排放复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4307058U (zh) 一种具有双工质的高效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CN109184915A (zh) 一种二氧化碳全捕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