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80981U -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80981U
CN209780981U CN201920354148.3U CN201920354148U CN209780981U CN 209780981 U CN209780981 U CN 209780981U CN 201920354148 U CN201920354148 U CN 201920354148U CN 209780981 U CN209780981 U CN 209780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 supply
valve
screw expander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41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煜炯
肖官和
秦中伟
温静
马爱东
李路
谷丽景
赵文博
杨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dian Stra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dian Stra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dian Stra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dian Stra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41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80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80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80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网加热器,第一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汽轮机组上的抽汽口,还包括至少一个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抽汽口;控制阀,调节控制阀的工作状态能够使从抽汽口抽出的蒸汽被选择性地送入第一热网加热器和/或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本实用新型增设了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和控制阀,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采用从汽轮机抽汽口抽出的蒸汽发电后用于加热供热用水,根据供热需求参数调节控制阀的工作状态使抽汽口抽出的蒸汽被选择性地送入第一热网加热器和/或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有效减少高品质蒸汽能量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汽轮机中高温蒸汽进行利用时,通常是将汽轮机中的高温蒸汽抽出,以用于其他换热,如用于提升供热用水的温度。对于电厂发电用汽轮机组,供热需求按照工艺要求不同,可分为高压、中压、低压供热。
一般地,电厂运行的汽轮机组的蒸汽流通设计已经是成型结构,因此各个抽汽口的压力和温度基本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旦抽汽口选定,相应地所抽出的蒸汽的压力范围和温度范围也就确定了,而由于用户的供热需求的温度和压力各不相同,也就存在汽轮机组抽汽口的压力和温度与用户的供热需求的温度和压力不匹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满足热用户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压力或温度等级更高或更低的抽汽口抽汽,通过降温降压后,使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达到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再供给热用户。但是在降温降压的过程中,存在不可逆的能量损失,大大降低了高品质蒸汽的利用率,造成极大的能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能够使供汽需求参数和汽轮机组抽出的供热用蒸汽参数相匹配,使高品质蒸汽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网加热器,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汽轮机组上的抽汽口,还包括:
至少一个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所述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所述抽汽口;
控制阀,调节所述控制阀的工作状态能够使从所述抽汽口抽出的蒸汽被选择性地送入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和/或所述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包括:
螺杆膨胀机,所述螺杆膨胀机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所述抽汽口;
发电机,由所述螺杆膨胀机驱动工作;
第二热网加热器,所述螺杆膨胀机的出汽口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连通。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进汽口与所述抽汽口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两个出汽口分别为第一出汽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第一出汽口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螺杆膨胀机的进汽口连通。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汽口和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之间的第一开关阀组,及设于所述第二出汽口和每个所述螺杆膨胀机的进汽口之间的第二开关阀组。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通管的进汽口和所述抽汽口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阀。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关阀组包括第一蝶阀,所述第二开关阀组包括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蝶阀和第二调节阀。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膨胀机的出汽口和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通过排汽管道连通,所述排汽管道上设有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安全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一止逆阀。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与所述螺杆膨胀机并联的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的进汽口和所述第一开关阀的出汽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汽口和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进汽口连通。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的梳水口连接有第一疏水泵,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梳水口连接有第二疏水泵。
作为上述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梳水口连通有与所述第二疏水泵并联的备用疏水泵组,所述备用疏水泵组包括沿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开关阀和备用疏水泵,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的梳水口和所述第二疏水泵的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增设了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和控制阀,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采用从汽轮机抽汽口抽出的蒸汽发电的同时加热供热用水,根据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调节控制阀的工作状态使抽汽口抽出的蒸汽被选择性地送入第一热网加热器和/或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能够实现汽轮机组抽出的供热用蒸汽能量的梯级利用,解决了仅采用第一热网加热器时存在供热需求参数与汽轮机组抽出的供热用蒸汽参数不匹配的问题,有效减少高品质蒸汽能量的损失,增大发电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原理图。
图中:
1、汽轮机组;11、高压缸;12、中压缸;13、低压缸;
21、第一热网加热器;22、第一疏水泵;23、第一蝶阀;24、第一进汽管道;25、第四止逆阀;26、第四截止阀;27、第一过滤器;
3、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1、螺杆膨胀机;32、发电机;33、第二热网加热器;34、第二进汽管道;341、第二开关阀组;3411、第二蝶阀;3412、第二调节阀;35、排汽管道;351、第一止逆阀;352、安全阀;353、第一截止阀;36、第二疏水泵;361、第三开关阀;362、第二止逆阀;363、第二截止阀;37、备用疏水泵组;371、第二开关阀;372、备用疏水泵;373、第三止逆阀;374、第三截止阀;38、第二过滤器;
4、第一调节阀;
5、三通管;
6、第一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上述汽轮机组1将热能转换为动能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包括沿蒸汽方向依次设置的高压缸11、中压缸12和低压缸组,其中高压缸11排出的热蒸汽供给中压缸12,中压缸12排出的热蒸汽部分用于供给低压缸组,低压缸组包括两个低压缸13。中压缸12的排汽口设有抽汽口,以将部分蒸汽供给上述抽汽供热系统,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压缸12排出的蒸汽部分供给低压缸组,部分供给上述抽汽供热系统。
本实施例中的抽汽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网加热器21,第一热网加热器21采用抽汽口抽出的蒸汽加热供热用水。但是仅采用第一热网加热器21时存在供热需求参数与中压缸12的排汽参数不匹配的问题,通常是中压缸12的排汽温度和排汽压力偏高,以致造成高品质蒸汽能量浪费。结合汽轮机组1抽出的采暖蒸汽的温度压力随汽轮机组1负荷波动而波动、蒸汽可利用压差较小、焓降较低、膨胀比低的特点。本实施例增设了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和控制阀,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采用抽汽口抽出的蒸汽发电后再用于加热供热用水,控制器电连接于抽汽供热系统的控制器,根据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通过控制器调节控制阀的工作状态以使抽汽口抽出的蒸汽被选择性地送入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或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
本实施例采用的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利用抽汽口抽出的蒸汽进行发电后再加热供热用水,并配合现有的第一热网加热器21加热供热用水,能够实现对汽轮机组抽出的采暖蒸汽的能量的梯级利用,有效减少高品质蒸汽能量的损失,增大发电量。在将上述汽轮机机组抽汽供热系统应用于电厂时,能够降低电厂用电率,提高电厂经济收入。
上述抽汽供热系统还包括三通管5,三通管5包括一个进汽口和两个出汽口,三通管5的两个出汽口分别为第一出汽口和第二出汽口,其中,三通管5的进汽口与抽汽口通过抽汽管道连通,三通管5的第一出汽口与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进汽口采用第一进汽管道24连通,三通管5的第二出汽口排出的蒸汽被送至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其中,抽汽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4,用于调节送入三通管5内的蒸汽量,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阀4采用高精度的电动蝶阀,通过控制第一调节阀4的开度调节送入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或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的蒸汽量。
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疏水口连接有第一疏水泵22,第一热网加热器21内设有第一升温通道和第一降温通道,从抽汽口抽出的部分蒸汽被送入第一降温通道内,将生活供热用水送入第一升温通道内,第一降温通道内的蒸汽与第一升温通道内的生活供热用水换热后降温形成的热水被第一疏水泵22抽出,进入第一升温通道内的生活供热用水被加热后送至热用户。
为了保证第一疏水泵22在工作过程中不会被堵塞,在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梳水口和第一疏水泵22的进水口之间设置第一过滤器27,将从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梳水口排出的热水通过第一过滤器27进行过滤后再流入第一疏水泵22中。为了防止热水倒回至第一疏水泵22中,在第一疏水泵22的出水口设置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截止阀26和第四止逆阀25。
从理论来讲,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还可以采用三通阀替换三通管5,但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抽汽供热系统中用到的管道直径较大,不适于采用三通阀。
由于本实施例要实现单独使用第一热网加热器21或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同时使用,为此上述控制阀包括设于三通管5的第一出汽口和第一热网加热器21之间的第一开关阀组,通过控制第一开关阀组的开启或关闭确认是否将蒸汽送至第一热网加热器2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送入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蒸汽量调节,上述第一开关阀组包括设于第一进汽管道24上的第一蝶阀23。第一蝶阀23采用电动蝶阀,不仅能够调节通过第一进汽管道24送至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蒸汽量,还具有控制第一进汽管道24开启或关闭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设有三个,可以理解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的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并不仅限于三个,还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在有多个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时,多个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并联运行,根据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选择需要运行的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的个数,以使抽汽供热系统提供的热量满足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本实施例中,三个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并联设置且均与第一热网加热器21并联。每个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包括螺杆膨胀机31、发电机32和第二热网加热器33,其中,发电机32采用异步发电机32,螺杆膨胀机31的进汽口与三通管5的第二出汽口通过第二进汽管道34连通,送入螺杆膨胀机31内的蒸汽做功驱动发电机32发电,以产生经济效益。螺杆膨胀机31的出汽口与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连通,送入螺杆膨胀机31内的蒸汽经过在螺杆膨胀机31内做功后温度将会降低,经过螺杆膨胀机31降温的蒸汽再送至第二热网加热器33换热以对供热用水进行加热,以将加热后的供热用水提供给热用户。通过螺杆膨胀机21对蒸汽进行降温降压,并将降温降压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发电机32发电,提高了高品质蒸汽的利用率,避免了能量浪费。
由于本实施例要实现单独使用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或第一热网加热和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同时使用,为此,上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三通管5的第二出汽口和螺杆膨胀机31的进汽口之间的第二开关阀组341,通过控制第二开关阀组341的开启或关闭确认是否将蒸汽送至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送入螺杆膨胀机31的蒸汽量的调节,上述第二开关阀组341包括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蝶阀3411和第二调节阀3412,其中第二蝶阀3411主要用于控制第二进汽管道34开启或关闭,为了在出现紧急状况时能够快速的关闭第二蝶阀3411,第二蝶阀3411采用液动蝶阀;第二调节阀3412用于调节通过第二进汽管道34送至螺杆膨胀机31的蒸汽量。
螺杆膨胀机31的出汽口和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通过排汽管道35连通,为了避免从螺杆膨胀机31排出的蒸汽倒流入螺杆膨胀机31内,在螺杆膨胀机31的出汽口和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之间设置第一止逆阀351,即在排汽管道35上设置第一止逆阀351。进一步地,螺杆膨胀机31是容积式动力机械,其变工况性能较好,汽轮机组1实际运行时,功率会频繁变动,中压缸12排汽压力会随功率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螺杆膨胀机31的进汽压力也会在一个范围内变化,以适应汽轮机组1的工况变化,为此,在排汽管道35上设置安全阀352,且安全阀352设于第一止逆阀351的上游,在排汽管道35内的压力超过安全阀352的开启压力时,安全阀352将会自动开启进行泄压。为了进一步地确保实现排汽管道35被完全关闭,在排汽管道35上设置第一截止阀353,第一截止阀353位于安全阀352和第一止逆阀351之间。
在螺杆膨胀机31存在故障或者进行检修停运时,为了保证不影响对供热用水进行加热,在三通管5的第二出汽口和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之间设置与螺杆膨胀机31并联的第一开关阀6,第一开关阀6的进汽口与第二出汽口连通,第一开关阀6的出汽口与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连通。第一开关阀6所在的蒸汽流通路径作为备用供热系统,当螺杆膨胀机31出现故障或检修停运时,关闭第二蝶阀3411和第二调节阀3412,可以打开第一开关阀6,供热蒸汽直接进入第二热网加热器3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阀6选用电动蝶阀,采用电动蝶阀的特性,通过调节电动蝶阀的开度能够调节送入第二热网加热器33内的蒸汽量。
在螺杆膨胀机31存在故障或者进行检修停运时,上述第二蝶阀3411、第二调节阀3412、第一截止阀353均处于关闭状态,可以将第一开关阀6打开,此时三通管5的第二出汽口排出的蒸汽通过第一开关阀6流入第二热网加热器33内进行换热。在螺杆膨胀机31工作的过程中,上述第二蝶阀3411、第二调节阀3412、第一截止阀353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开关阀6处于关闭状态,此时三通管5的第二出汽口排出的蒸汽通过第二蝶阀3411、第二调节阀3412、螺杆膨胀机31、安全阀352、第一截止阀353和第一止逆阀351后流入第二热网加热器33内进行换热。当然,若是在螺杆膨胀机31存在故障或者进行检修停运时第一热网加热器21未工作,也可以将第一热网加热器21作为备用供热系统,开启第一开关阀组,抽出的供热蒸汽全部送至第一热网加热器21,以保证采暖供热能够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梳水口连接有第二疏水泵36。具体地,第二热网加热器33包括用于蒸汽降温的第二降温通道,及用于流通供热用水的第二升温通道,螺杆膨胀机31的出汽口与第二降温通道的进汽口连通,第二降温通道的出水口与第二疏水泵36的进水口连通,通过送入第二降温通道内的蒸汽与送入第二升温通道内的供热用水换热,使第二降温通道内蒸汽降温变为热水并由第二疏水泵36抽出,而第二升温通道内的供热用水将会被加热以作为供热使用。
本实施例中,为了以防第二疏水泵36出现故障,在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梳水口设置与第二疏水泵36并联的备用疏水泵组37,备用疏水泵组37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开关阀371和备用疏水泵372。第二疏水泵36的进水口和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梳水口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361。在第二疏水泵36出现故障时,关闭第三开关阀361,打开第二开关阀371,并启动备用疏水泵372。在第二疏水泵36正常使用时,第三开关阀361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二开关阀371处于关闭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开关阀371和第三开关阀361均采用手动截止阀。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疏水泵36和备用疏水泵372均为变频疏水泵,为了保证使用过程中第二疏水泵36和备用疏水泵372不会被堵塞,在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梳水口设有第二过滤器38,第二过滤器38设于第二开关阀371和第三开关阀361的上游,将从第二热网加热器33中流出的热水通过第二过滤器38进行过滤后再流入第二疏水泵36或备用疏水泵372中。为了防止热水倒回至第二疏水泵36中,在第二疏水泵36的出水口设有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截止阀363和第二止逆阀362,备用疏水泵372的出水口设有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截止阀374和第三止逆阀373。
本实施例中第一截止阀353、第二截止阀363和第三截止阀374均采用电动截止阀,上述第一蝶阀23、第一调节阀4、第二调节阀3412、第一截止阀353、第二截止阀363、第三截止阀374、第一开关阀6、第一疏水泵22、第二疏水泵36和备用疏水泵372均电连接于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每个阀以及泵的动作,至于控制器与阀门、泵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叙。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蝶阀3411为液动蝶阀,由控制器控制第二蝶阀3411工作,至于控制器如何控制液动蝶阀动作也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叙。
本实施例中,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第二热网加热器33可以采用侧进汽结构的热网加热器,也可以选用上进汽结构的热网加热器,上述侧进汽结构的热网加热器和上进汽结构的热网加热器的内部均具有抽真空结构,具体根据可使用的空间大小确定选用哪种结构的热网加热器。
根据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的使用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单独使用第一热网加热器21,此时,第一调节阀4、第一蝶阀23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开关阀6、第二蝶阀3411、第二调节阀3412、第一截止阀353、第二开关阀371、第三开关阀361、第二截止阀、第二止逆阀362、第三截止阀、第三止逆阀373均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种是,单独使用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第一调节阀4、第二蝶阀3411、第二调节阀3412、第一截止阀353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蝶阀23、第一开关阀6均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开关阀361、第二截止阀363处于打开状态或第二开关阀371、第三截止阀374处于打开状态。在螺杆膨胀机31存在故障或者进行检修停运时,第二蝶阀3411将会快速关闭,第二调节阀3412、第一截止阀353也被关闭;第二开关阀371被打开,第一蝶阀23和第一开关阀6中的至少阀门一个打开,第三开关阀361、第二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或第二开关阀371、第三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
第三种是,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同时使用,第二蝶阀3411、第一调节阀4、第一蝶阀23均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开关阀6、第一蝶阀23、第二开关阀371均处于关闭状态,第三开关阀361、第二截止阀353处于打开状态或第二开关阀371、第三截止阀374处于打开状态。在螺杆膨胀机31存在故障或者进行检修停运时,第二蝶阀3411将会快速关闭,第二调节阀3412、第一截止阀353也被关闭;第一开关阀6被打开,第三开关阀361、第二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或第二开关阀371、第三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
在采用上述的抽汽供热系统加热供热用水时,至于是选择单独采用第一热网加热器21,还是单独采用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或是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同时采用,是根据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确定。而在抽汽口确定的前提下,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参数指的是用于加热供热用水的能量,因此送入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蒸汽量、送入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的蒸汽量与用于加热供热用水的能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而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蒸汽量与第一蝶阀23的开度有关,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蒸汽量与第二蝶阀3411的开度有关,也就可以理解为第一蝶阀23的开度、第二蝶阀3411的开度用于加热供热用水的能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试验确定第一蝶阀23的开度、第二蝶阀3411的开度与用于加热供热用水的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嵌入控制器内。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第一蝶阀23的开度、第二蝶阀3411的开度用于加热供热用水的能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于加热供热用水的能量调节第一蝶阀23和第二蝶阀3411的开度。
汽轮机组1包括凝结水单元,在将上述抽汽供热系统应用于发电系统中时,第一降温通道的出水口和第二降温通道的出水口均连接于凝结水单元的回水管路。具体地,第一降温通道的出水口第二降温通道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相应地管路连通于凝结水单元的加热器凝结水回水管路进口或除氧器凝结水回水管路进口。进入上述回水管路内的热水可以通过汽轮机组再次形成蒸汽,使汽轮机组、抽汽供热系统形成循环。
本实施例通过增设上述结构的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能够调节用于供热的蒸汽量,进入螺杆膨胀机31的蒸汽做功发电后,进入第二热网加热器33,在第二降温通道内降温凝结后返回汽轮机组1的凝结水单元,这部分蒸汽将不再进入凝汽器,减少了这部分蒸汽的冷源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而且螺杆膨胀机31利用蒸汽能量驱动发电机32发电,发电机32工作所产生的电能也可以并入发电系统中,降低了电厂用电率,利用蒸汽的压差实现蒸汽能量的梯级利用,减少燃煤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节能效益。
上述抽汽供热系统的第一热网加热器21、第二热网加热器33与供热端(如暖气片等)通过管道连通形成供暖系统,具体地,第一升温通道的出水口和第二升温通道的出水口连通后通过管路连接于供热端的进水口,供热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分成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与第一升温通道的进水口连通,另一个支路与第二升温通道的出水口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形成循环回路,以对供热端不断的供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网加热器(21),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汽轮机组(1)上的抽汽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所述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所述抽汽口;
控制阀,调节所述控制阀的工作状态能够使从所述抽汽口抽出的蒸汽被选择性地送入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21)和/或所述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膨胀机发电供热单元(3)包括:
螺杆膨胀机(31),所述螺杆膨胀机(31)的进汽口用于连通所述抽汽口;
发电机(32),由所述螺杆膨胀机(31)驱动工作;
第二热网加热器(33),所述螺杆膨胀机(31)的出汽口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管(5),所述三通管(5)的进汽口与所述抽汽口连通,所述三通管(5)的两个出汽口分别为第一出汽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第一出汽口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进汽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汽口与所述螺杆膨胀机(31)的进汽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出汽口和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21)之间的第一开关阀组,及设于所述第二出汽口和每个所述螺杆膨胀机(31)的进汽口之间的第二开关阀组(3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5)的进汽口和所述抽汽口之间设有第一调节阀(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阀组包括第一蝶阀(23),所述第二开关阀组(341)包括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蝶阀(3411)和第二调节阀(34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膨胀机(31)的出汽口和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通过排汽管道(35)连通,所述排汽管道(35)上设有沿蒸汽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安全阀(352)、第一截止阀(353)和第一止逆阀(35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螺杆膨胀机(31)并联的第一开关阀(6),所述第一开关阀(6)的进汽口和所述第一开关阀(6)的出汽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汽口和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进汽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网加热器(21)的梳水口连接有第一疏水泵(22),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疏水泵(3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梳水口连通有与所述第二疏水泵(36)并联的备用疏水泵组(37),所述备用疏水泵组(37)包括沿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开关阀(371)和备用疏水泵(372),所述第二热网加热器(33)的梳水口和所述第二疏水泵(36)的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三开关阀(361)。
CN201920354148.3U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Active CN209780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148.3U CN209780981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148.3U CN209780981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80981U true CN209780981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4148.3U Active CN209780981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809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924A (zh) * 2021-09-16 2022-02-01 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集中供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0924A (zh) * 2021-09-16 2022-02-01 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集中供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7896U (zh) 联合循环双机凝汽背压式抽汽热电联供系统
CN210768936U (zh) 一种带冷却装置的轴封供汽系统
CN106194297A (zh) 一种热电联供汽轮机双支路供热系统
CN111365748B (zh)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
CN111207602B (zh) 一种高背压供热机组凝结水分级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5927298A (zh) 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209780981U (zh)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CN110553301B (zh) 空冷机组供热方法及系统
CN111005776B (zh) 基于低压缸光轴供热技术的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
CN206190339U (zh) 一种热电联供汽轮机双支路供热系统
CN205840930U (zh) 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209780978U (zh) 一种汽轮机组的抽汽供热系统
CN111503703B (zh)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方法及热电联产机组
CN110553300B (zh) 用于湿冷机组的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09944297U (zh) 一种电厂热力系统
CN108800976A (zh) 一种适用于双背压供热机组的凝结水水位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17978975U (zh) 一种超临界汽轮机供热系统
CN103912325B (zh) 热电联产机组循环水供热凝汽器实现高背压可调运行装置
CN113175361A (zh) 一种基于高压缸零出力及再热蒸汽母管制连接及运行方法
CN217653946U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调峰供热和节能系统
CN212565942U (zh)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系统
CN217152048U (zh) 一种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机组回热系统
CN216642368U (zh) 一种外供城市热水系统
CN212566945U (zh) 热电联产机组
CN219571887U (zh) 一种余热锅炉尾部余热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