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9658U -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9658U
CN209779658U CN201920027998.2U CN201920027998U CN209779658U CN 209779658 U CN209779658 U CN 209779658U CN 201920027998 U CN201920027998 U CN 201920027998U CN 209779658 U CN209779658 U CN 209779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drum
barrel
steel drum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279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武
程泽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aotong Third Navigatio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aotong Third Navigatio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aotong Third Navigatio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Jiaotong Third Navigatio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279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79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9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96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包括第一钢圆桶、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钢连接板、盖板和上筒;第二钢圆桶内设有第三钢圆桶,第二钢圆桶和第三钢圆桶同心布置;在第二钢圆桶与第三钢圆桶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钢圆桶,每个第一钢圆桶均通过钢连接板分别与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相固定连接;第一钢圆桶顶端设有盖板,盖板中心处设有上筒;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通过第一钢圆桶控制结构稳定和承受上部荷载,通过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控制结构水平变形,通过混凝土盖板将上筒荷载均匀传递给第一钢圆桶,形成优良的受力体系;与目前的多筒组合沉箱比,降低了结构的用钢量,改善结构受力条件,避免了连接处应力集中,具有经济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吸力式基础型式在应用中主要是以多筒的沉箱为基础的,这种型式主要的应用范围为淤泥质海岸和粉砂质海岸的风场地基;多筒组合一般通过桁架或钢板连接,连接部位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破坏连接部位,如果采用局部加强,会增大用钢量和下沉阻力,不利于安装和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圆桶、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钢连接板、盖板和上筒;所述第二钢圆桶内设置有第三钢圆桶,第二钢圆桶和第三钢圆桶同心布置;在第二钢圆桶与第三钢圆桶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钢圆桶,每个第一钢圆桶均通过钢连接板分别与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圆桶的顶端设置有盖板,盖板分别与第一钢圆桶、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相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上筒。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圆桶的高为12m,直径为6m,壁厚为2cm。
优选地,所述第二钢圆桶的高为6m,直径为30m,壁厚为2cm。
优选地,所述第三钢圆桶的高为6m,直径为15m,壁厚为2cm。
优选地,所述钢连接板的高为6m,宽0.75为m,厚为2cm。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直径为30m,厚为80cm。
优选地,所述上筒的下口直径为15.0m,上口直径为5m,壁厚为40cm。
优选地,所述盖板和上筒均采用混凝土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通过第一钢圆桶控制结构稳定和承受上部荷载,通过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控制结构水平变形,通过混凝土盖板将上筒荷载均匀传递给第一钢圆桶,形成优良的受力体系;与目前的多筒组合沉箱比,降低了结构的用钢量,改善结构受力条件,避免了连接处应力集中,具有造价成本低、经济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包括第一钢圆桶1、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钢连接板4、盖板5和上筒6;所述第二钢圆桶2内设置有第三钢圆桶3,第二钢圆桶2和第三钢圆桶3同心布置;在第二钢圆桶2与第三钢圆桶3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钢圆桶1,每个第一钢圆桶1均通过钢连接板4分别与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圆桶1的顶端设置有盖板5,盖板5分别与第一钢圆桶1、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相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的中心处设置有上筒6;所述盖板5和上筒6均采用混凝土制成。
所述第一钢圆桶1的高为12m,直径为6m,壁厚为2cm。
所述第二钢圆桶2的高为6m,直径为30m,壁厚为2cm。
所述第三钢圆桶3的高为6m,直径为15m,壁厚为2cm。
所述钢连接板4的高为6m,宽0.75为m,厚为2cm。
所述盖板5的直径为30m,厚为80cm。
所述上筒6的下口直径为15.0m,上口直径为5m,壁厚为40cm。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图纸把钢板切割成单个构件,再根据图纸上构件形状,通过成型机将构件制作成第一钢圆桶1、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和钢连接板4;
步骤二:将第二钢圆桶2和第三钢圆桶3同心布置,在第二钢圆桶2与第三钢圆桶3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钢圆桶1,每个第一钢圆桶1均通过钢连接板4分别与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相固定连接,第一钢圆桶1、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和钢连接板4形成组合钢结构;
步骤三:在组合钢结构内打设脚手架浇筑混凝土盖板5,在混凝土盖板5的中心处浇筑混凝土上筒6;
步骤四:将制好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通过托运到施工现场,再通过抽气抽水下沉安装,安装到后灌浆使混凝土盖板5与泥面充分接触,即可完成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通过第一钢圆桶控制结构稳定和承受上部荷载,通过第二钢圆桶、第三钢圆桶控制结构水平变形,通过混凝土盖板将上筒荷载均匀传递给第一钢圆桶,形成优良的受力体系;与目前的多筒组合沉箱比,降低了结构的用钢量,改善结构受力条件,避免了连接处应力集中,具有造价成本低、经济性高的特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圆桶(1)、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钢连接板(4)、盖板(5)和上筒(6);所述第二钢圆桶(2)内设置有第三钢圆桶(3),第二钢圆桶(2)和第三钢圆桶(3)同心布置;在第二钢圆桶(2)与第三钢圆桶(3)之间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钢圆桶(1),每个第一钢圆桶(1)均通过钢连接板(4)分别与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圆桶(1)的顶端设置有盖板(5),盖板(5)分别与第一钢圆桶(1)、第二钢圆桶(2)、第三钢圆桶(3)相固定连接;所述盖板(5)的中心处设置有上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圆桶(1)的高为12m,直径为6m,壁厚为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圆桶(2)的高为6m,直径为30m,壁厚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钢圆桶(3)的高为6m,直径为15m,壁厚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接板(4)的高为6m,宽0.75为m,厚为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的直径为30m,厚为8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6)的下口直径为15.0m,上口直径为5m,壁厚为4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和上筒(6)均采用混凝土制成。
CN201920027998.2U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9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27998.2U CN209779658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27998.2U CN209779658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9658U true CN209779658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2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2799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9658U (zh) 2019-01-08 2019-01-08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96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6951A (zh) * 2019-01-08 2019-05-03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6951A (zh) * 2019-01-08 2019-05-03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3711B (zh) 一种弹性过渡段多筒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715494U (zh) 一种部分预制的海上高桩承台
LU102092B1 (en) Newly-built or expanded wind power foundation structure on soft ground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910673A (zh) 一种装配式海上风电筒型基础
CN111997194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主次梁结构及其干式连接方法
CN209779658U (zh) 一种钢混组合负压桶结构
CN202881965U (zh) 深基坑中大力矩先置式塔吊基础
CN212336069U (zh) 深海风力发电导管架式单桩复合结构
CN113047330A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的装配式高桩承台
CN210766855U (zh) 一种海上风电箱型梁连接的多桶组合基础系统
CN204491567U (zh) 预制钢管桩风力发电平台
CN111197319A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多向预应力预制装配式梁板基础
CN217325391U (zh) 一种临高铁线路深基坑咬合桩的施工工装
CN210621736U (zh) 一种多筒钢混组合基础结构
CN110397068B (zh) 一种多筒钢混组合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66850U (zh) 一种环筒钢混组合基础结构
CN211713955U (zh) 一种注浆式钢管螺旋桩
CN210621735U (zh) 一种多筒组合基础结构
CN210766849U (zh) 一种带支撑结构的多筒钢混组合基础结构
CN210289224U (zh) 一种建筑物修复的钢丝布加固结构
CN211312579U (zh) 一种适用于深海的新型吸力筒式组合结构风电基础
CN112796340A (zh) 一种海洋新型吸力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19589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桶基础结构
CN205712162U (zh) 海上风电场浅覆盖层地基两级嵌岩桩风机基础
CN21862230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塔架的基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