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7018U -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77018U
CN209777018U CN201822125883.5U CN201822125883U CN209777018U CN 209777018 U CN209777018 U CN 209777018U CN 201822125883 U CN201822125883 U CN 201822125883U CN 209777018 U CN209777018 U CN 209777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line
cover
packing box
box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258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秉秀
朴贤绪
金珍成
朴叶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hou Industry Plant
Living Health Of Lg Co
Original Assignee
Deshou Industry Plant
Living Health Of L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0919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8595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343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0005124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hou Industry Plant, Living Health Of Lg Co filed Critical Deshou Industry Plant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77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77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包括:本体部;盖子部,其与上述本体部相连;第一翻盖,其从上述盖子部的末端延伸;以及截取线,其形成在上述本体部或盖子部上,并拆封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

Description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包装物包装之后封口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大韩民国药典第63条规定,获得医药品制造业许可证的人员或进口人员在销售自己制造或进口的医药品时依照总理令所规定那样应对医药品的容器或包装进行封口(SEALING)。药典第63条的立法宗旨在于,对医药品的容器或包装进行封口处理而确保医药外品的品质、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从而防止国民保健卫生方面的危害。
另外,牙膏作为口腔卫生用品而被分类为医药外品。一般来说,牙膏罐装于管状的容器内后,用直六面体的单独包装盒对罐装有牙膏的管状的容器再次进行包装。由于牙膏被分类为医药外品,因此牙膏的单独包装盒依照药典的规定必须进行封口处理。
但是,现有的牙膏的单独包装盒的大部分由收纳包装物后不进行封口处理的本体部、以及连接于本体部的上端并与本体部的开口部结合的盖子部构成。由这种结构构成的现有的牙膏的单独包装盒即使开启了盖子部之后再次合上盖子部也无法确认是否打开过,因此无法信任重新包装的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打开封口之后就无法轻易恢复到原状而确保医药外品的品质、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防止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实用新型公报第20-2012-0004618号(2012.06.27.公开)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拆开封口的前提下就不能拆封包装盒,并且在拆封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包括:本体部;盖子部,其与上述本体部相连;第一翻盖,其从上述盖子部的末端延伸;以及截取线,其形成在上述本体部或盖子部上,并拆封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
另外,上述第一翻盖以与上述盖子部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上述本体部的开口部结合。
另外,上述开口部的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和第三翻盖,上述第二翻盖和第三翻盖与上述本体相连并相互面向而朝上述本体的开口部侧折叠,上述盖子部与上述开口部结合时重叠结合于上述第二翻盖和第三翻盖之上。
另外,上述盖子部与第一翻盖的边界设置有第一切割部,并以上述第一切割部为中心而两侧末端设置有第而切割部及第三切割部,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之间以及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三部切割部之间形成有连接部,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借助于上述连接部而相连。
另外,上述第二翻盖的朝向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的位置设置有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上述第三翻盖的朝向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的位置设置有对应插入至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中的第三突起部和第四突起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上述截取线包括在上述盖子部的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之间的宽度越接近第一翻盖侧其宽度扩宽。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为曲线,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之间的边界相交。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上述截取线为第一截取线,上述第一截取线形成为一条曲线。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一个侧面相交。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上述截取线包括在上述盖子部上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之间的宽度越接近上述本体部侧其宽度扩宽。
另外,在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中靠近上述第一翻盖的一部分线形成为直线,靠近上述本体部的其余部分线形成为倾斜线。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之间的边界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左右侧面相交。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上述截取线为第一截取线,上述第一截取线形成位一条倾斜直线。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一个侧面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另一侧面相交。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上述截取线由从一点向各自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截取线、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形成,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是以上述第一截取线为中心成对称的结构。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为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的直线,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为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的边界相交的倾斜直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6个实施例,上述第一截取线为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之间的边界相交的直线,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为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的倾斜直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上述截取线包括:形成在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上的第一截取线;以及形成在构成上述本体部的左板上的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
另外,上述第二截取线由向上述左板的内侧区域突出的半圆形线构成,上述第三截取线是位于上述第一截取线延长线上的直线,其两侧端部与上述第二截取线的两侧端部相连。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包括:第一截取线,其呈朝向上述第一翻盖而突出的半圆形;以及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是与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两端相连的截取线,其以上述第一截取线为中心成两侧对称,并且离开上述第一截取线越远其相互面向的截取线之间的间距越远离上述第一截取线越扩宽,而且其末端朝向上述本体部。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所环绕的内侧区域设置有加压片。
另外,不与上述第一截取线接触的上述加压片的边缘部位形成有与上述盖子部相连的折叠线。
另外,如果给上述加压片上施加力的话,上述第一截取线被切断的同时上述加压片以上述折叠线为中心向下折叠而形成手指插入孔。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和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被切断而上述盖子部被分割成第一盖子部和第二盖子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9实施例,上述截取线包括:第一截取线,其形成在上述盖子部上;以及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其形成在上述盖子部上,并且与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两端相连并以上述第一截取线为中心成两侧对称,而且其相互面向的截取线之间的间距越远离第一截取线越扩宽。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形成为以与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形成的边界为中心朝向与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相反的方向突出。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所环绕的内侧区域设置有加压片。
另外,不与上述第一截取线接触的上述加压片的边缘部位形成有与上述盖子部相连的折叠线。
另外,如果给上述加压片上施加力的话,上述第一截取线被切断的同时上述加压片以折叠线为中心向下折叠而形成手指插入孔。
另外,上述第一截取线和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被切断而上述盖子部被分割成第一盖子部和第二盖子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拆开封口的前提下就不能拆封包装盒,并且拆封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拆封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所以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拆封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能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从而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1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1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2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2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3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3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未拆封状态的示意图。
图41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用手指按压加压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2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在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入孔的状态下因拉拽盖子部而第二、第三截取线被撕开,从而盖子部分割成第一、第二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4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
图45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图4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未拆封状态的示意图。
图48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用手指按压加压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9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在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入孔的状态下因拉拽盖子部而第二、第三截取线被撕开,从而盖子部分割成第一、第二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至第9实施例中的截取线的形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本体部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正面板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背面板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左板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右板
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连接板
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开口部
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盖子部
20a、120a、220a、320a、420a、520a、620a、720a、820a:第一盖子部
20b、120b、220b、320b、420b、520b、620b、720b、820b:第二盖子部
20c、120c、220c、320c、420c、520c、620c、720c、820c:第一切割部
20d、120d、220d、320d、420d、520d、620d、720d、820d:第二切割部
20e、120e、220e、320e、420e、520e、620e、720e、820e:第三切割部
20f、120f、220f、320f、420f、520f、620f、720f、820f:连接部
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第一截取线
22、122、322、522、622、713a、822:第二截取线
23、523、623、713b、823:第三截取线
24、824:加压片
25、825:折叠线
26、826:手指插入孔
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第一翻盖
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第二翻盖
28a、128a、228a、328a、428a、528a、628a、728a、828a:第一突起部
28b、128b、228b、328b、428b、528b、628b、728b、828b:第二突起部
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第三翻盖
29a、129a、229a、329a、429a、529a、629a、729a、829a:第三突起部
29b、129b、229b、329b、429b、529b、629b、729b、829b:第四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个附图的结构要素赋予附图标记的过程中,即使是在不同附图也对相同的结构要素尽可能地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若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有可能使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不必要地变得模糊的话,则省略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此外,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限于此,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适当变更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实施。
如牙膏等的医药外品的包装被拆封后,如果能够恢复到原状的话,则无法确保品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不拆开封口的前提下就无法拆封包装盒,并且在拆封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对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120的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在盖子部120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的一端与盖子部120和第一翻盖127之间的边界相交,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的另一端与盖子部120和本体部110之间的边界相交。如果给盖子部120上施加力的话,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则被切开。
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之间的宽度是朝向一侧方向逐渐扩宽的结构。具体地,朝向第一翻盖127的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的一端之间的宽度大于朝向本体部110的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的另一端之间的宽度。
给盖子部120施加力而切开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之后,从切开部位插入手指而向外拉拽的话,在宽度较窄的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的另一端之间的领域会被撕开。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可形成为如图50(A)的形状的曲线。
盖子部120与本体部110相连。本体部110由正面板111、背面板112、左板113、右板114、以及从正面板1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114粘结的连接板115构成。
盖子部120形成为与开口部1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110的开口部116。盖子部120能够从本体部110的正面板111或背面板1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均被切断的话,盖子部1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给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附近的盖子部120上施加力的话,与盖子部120的其他部位相比承受外力的能力比较弱的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会被切开。
另外,盖子部120还包括第一翻盖127。第一翻盖127从盖子部1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127以与盖子部1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110的开口部116结合。
在本体部110的开口部1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128和第三翻盖129。第二翻盖128从本体部110的左板1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129从本体部110的右板1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128、129以与左板113、右板1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116侧折叠。盖子部1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128、129之上。
在盖子部120和第一翻盖1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1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120d、120e。第二、第三切割部120d、1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1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120c和第二切割部1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120c和第三切割部1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120f。盖子部120和第一翻盖127借助于连接部120f而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120c和第二切割部120d的第二翻盖1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128a和第二突起部1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1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120c,第二突起部1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1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120c和第三切割部120e的第三翻盖1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129a和第四突起部1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129a与第一突起部1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120c,第四突起部1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1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1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128a、129a,在第二切割部1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128b,在第三切割部1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1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127和第二、第三翻盖128、1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用手直接按压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或者按压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之间,或者按压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的附近。用手按压的力量集中在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上而其被切断。
在进而施加力量的情况下,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的一端之间的领域、或另一端之间的领域可能被撕开。
另外,在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被切断的状态下,从切断部位插入手指而向外拉拽的话,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被撕开而去除盖子部120的一部分区域。
如此,第一、第二截取线121、122被切开后,盖子部1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截取线被切断而盖子部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从而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第二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够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220上的第一截取线221。第一截取线221为形成在盖子部220上的一条曲线。第一截取线221的一端与盖子部220和第一翻盖227之间的边界相交,第一截取线221的另一端与朝向第二翻盖228的盖子部220的侧面相交。
第一截取线221为向一侧突出的弧形形状。作为一个例子,第一截取线221为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切断的点线(dotted line)。第一截取线221形成为如图50(B)的形状的一条曲线。
盖子部220与本体部210相连。本体部210由正面板211、背面板212、左板213、右板214、以及从正面板2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214粘结的连接板215构成。
盖子部220形成为与开口部216相匹配的形状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210的开口部216。盖子部220能够从本体部210的正面板211或背面板2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截取线221被切断的话,盖子部2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若给第一截取线221附近的盖子部220上施加力的话,与盖子部220的其它部位相比承受外力的能力比较弱的第一截取线221会被切开。
另外,盖子部220还包括第一翻盖227。第一翻盖227从盖子部2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227以与盖子部2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210的开口部116结合。
在本体部210的开口部2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228和第三翻盖229。第二翻盖228从本体部210的左板2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229从本体部210的右板2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228、229以与左板213、右板2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216侧折叠。盖子部2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228、229之上。
在盖子部220和第一翻盖2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2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220d、220e。第二、第三切割部220d、2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2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220c和第二切割部2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220c和第三切割部2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220f。盖子部220和第一翻盖227借助于连接部220f而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220c和第二切割部220d的第二翻盖2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228a和第二突起部2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2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220c,第二突起部2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2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220c和第三切割部220e的第3翻盖2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229a和第四突起部2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229a与第一突起部2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220c,第四突起部2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2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2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228a、229a,在第二切割部2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228b,在第三切割部2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2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227和第二、第三翻盖228、2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用手直接按压第一截取线221、或者按压第一截取线221的附近。用手按压的力量集中在第一截取线221上而其被切断。
在第一截取线221被切断的状态下,从切断部位插入手指而向外拉拽的话,以第一截取线221的部位为中心而去除盖子部220的一部分区域。
如此,第一截取线221被切开后,盖子部2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截取线被切断而盖子部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从而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够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1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320上的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在盖子部320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形成。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的一端与盖子部320和第一翻盖327之间的边界相交。第一截取线321的另一端与盖子部320的一个侧面相交。第二截取线322的另一端与盖子部320的另一侧面相交。
若给盖子部320上施加力的话,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则被切开。
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之间的宽度是朝向一侧方向逐渐扩宽的结构。具体地,朝向第1翻盖327的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的一端之间的宽度小于朝向本体部310的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的另一端之间的宽度。
给盖子部320施加力而切开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之后,从切开部位插入手指而拉拽的话,在宽度较窄的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的另一端之间的领域首先被撕开。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dotted line)。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可形成为如图50(C)的形状的直线。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之中,靠近本体部310的一部分线为倾斜状的直线。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之中,靠近第一翻盖327的其余部分线为直线状的线。
盖子部320与本体部310相连。本体部310由正面板311、背面板312、左板313、右板314、以及从正面板3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314粘结的连接板315构成。
盖子部320形成为与开口部3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310的开口部316。盖子部320能够从本体部310的正面板311或背面板3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均被切断的话,盖子部3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给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附近的盖子部320上施加力的话,与盖子部320的其他部位相比域承受外力的能力比较弱的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会被切开。
另一方面,盖子部320还包括第一翻盖327。第一翻盖327从盖子部3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327以与盖子部3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310的开口部116结合。
在本体部310的开口部3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328和第三翻盖329。第二翻盖328从本体部310的左板3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329从本体部310的右板3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328、329以与左板313、右板3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316侧折叠。盖子部3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328、329之上。
在盖子部320和第一翻盖3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3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320d、320e。第二、第三切割部320d、3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3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320c和第二切割部3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320c和第三切割部3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320f。盖子部320和第一翻盖327借助于连接部320f而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320c和第二切割部320d的第二翻盖3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328a和第二突起部3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3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320c,第二突起部3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3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320c和第三切割部320e的第三翻盖3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329a和第四突起部3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329a与第一突起部3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320c,第四突起部3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2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3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328a、329a,在第二切割部3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328b,在第三切割部3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3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327和第二、第三翻盖328、3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用手直接按压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或者按压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之间,或者按压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的附近。用手按压的力量集中在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上而其被切断。
在进而施加力量的情况下,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的一端之间的领域、或另一端之间的领域可能被撕开。
另外,在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被切断的状态下,从切断部位插入手指而拉拽的话,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被撕开而去除盖子部320的部分区域。
如此,第一、第二截取线321,322被切开后,盖子部3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截取线被切开而盖子部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从而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第二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够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1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420的第一截取线421。第一截取线421是形成在盖子部420上的一条直线。第一截取线421的一端与盖子部420的一个侧面相交。第一截取线421的另一端与盖子部420的另一个侧面相交。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截取线421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dotted line)。第一截取线421可形成为如图50(D)的形状的一条倾斜直线。第一截取线421可位于盖子部420的正中央。
盖子部420与本体部410相连。本体部410由正面板411、背面板412、左板413、右板414、以及从正面板4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414粘结的连接板415构成。
盖子部420形成为与开口部4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410的开口部416。盖子部420能够从本体部410的正面板411或背面板4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截取线421被切断的话,盖子部4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给第一截取线421附近的盖子部420上施加力的话,与盖子部420的其他部位相比承受外力的能力比较弱的第一截取线421会被切开。
另外,盖子部420还包括第一翻盖427。第一翻盖427从盖子部4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427以与盖子部4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410的开口部416结合。
在本体部410的开口部4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428和第三翻盖429。第二翻盖428从本体部410的左板4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429从本体部410的右板4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428、429以与左板413、右板4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416侧折叠。盖子部4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428、429之上。
在盖子部420和第一翻盖4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4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420d、420e。第二、第三切割部420d、4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4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420c和第二切割部4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420c和第三切割部4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420f。由盖子部420和第一翻盖427借助于连接部420f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420c和第二切割部420d的第二翻盖4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428a和第二突起部4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4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420c,第二突起部4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4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420c和第三切割部420e的第三翻盖4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429a和第四突起部4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429a与第一突起部4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420c,第四突起部4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4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4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428a、429a,在第二切割部4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428b,在第三切割部4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4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427和第二、第三翻盖428、4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本说明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用手直接按压第一截取线421、或者按压第一截取线421的附近。用手按压的力集中在第截取线421上而其被切断。
在第一截取线421被切断的状态下,从切断部位插入手指而向外拉拽的话,以第一截取线421的部位为中心而可去除盖子部420的一部分区域。
如此,第一截取线421被切开后,盖子部4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截取线被切断而盖子部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从而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够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2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520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由一点向三个方向延伸。
第一截取线521为其末端与本体部510相交的直线。第二、第三截取线522、523的末端与盖子部520和第一翻盖527之间的边界相交。第二、第三截取线522、523形成为以第一截取线521为中心成左右对称的结构。如果给盖子部520上施加力的话,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则被切开。
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可形成于盖子部520的中心。给盖子部520上施加力而切开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之后,从切开部位插入手指而向外拉拽的话,可去除盖子部520的一部分区域。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dotted line)。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可形成为如图50(E)的形状的直线。第一截取线521为直线,与第一截取线521相连的第二、第三截取线522、523为倾斜直线。
盖子部520与本体部510相连。本体部510由正面板511、背面板512、左板513、右板514、以及从正面板5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514粘结的连接板515构成。
盖子部520形成为与开口部5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510的开口部516。盖子部520能够从本体部510的正面板511或背面板5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均被切断的话,盖子部5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给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附近的盖子部520上施加力的话,与盖子部520的其他部位相比承受外力的能力比较弱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会被切开。
另一方面,盖子部520还包括第一翻盖527。第一翻盖527从盖子部5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527以与盖子部5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510的开口部516结合。
在本体部510的开口部5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528和第三翻盖529。第二翻盖528从本体部510的左板5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529从本体部510的右板5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528、529以与左板513、右板5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516侧折叠。盖子部5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528、529之上。
在盖子部520和第一翻盖5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5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520d、520e。第二、第三切割部520d、5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4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520c和第二切割部5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520c和第三切割部5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520f。盖子部520和第一翻盖527借助于连接部520f而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520c和第二切割部520d的第二翻盖5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528a和第二突起部5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5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520c,第二突起部5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5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520c和第三切割部520e的第三翻盖5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529a和第四突起部5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329a与第一突起部5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520c,第四突起部5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5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5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528a、529a,在第二切割部5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528b,在第三切割部5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5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527和第二、第三翻盖528、5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用手直接按压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或者按压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的附近。用手按压的力量集中在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上而其被切断。
用手抓住被切断而分支成3条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的部位后向外拉拽的话,可去除盖子部520的一部分区域。
如此,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521、522、523均被切开后,盖子部5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均被切开而盖子部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从而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够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2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620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由一点向三个方向延伸。
第一截取线621为其末端与盖子部620和第一翻盖627之间的边界相交的直线。第二、第三截取线622、623的末端与本体部610相交。第二、第三截取线622、623形成为以第一截取线621为中心成左右对称的结构。如果给盖子部620上施加力的话,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则被切开。
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可形成于盖子部620的中心。给盖子部620上施加力而切开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之后,从切开部位插入手指而向外拉拽的话,可去除盖子部620的一部分区域。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dotted line)。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可形成为如图50(F)的形状的直线。第一截取线621为直线,与第一截取线621相连的第二、第三截取线622、623为倾斜直线。
盖子部620与本体部610相连。本体部610由正面板611、背面板612、左板613、右板614、以及从正面板6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614粘结的连接板615构成。
盖子部620形成为与开口部6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610的开口部616。盖子部620能够从本体部610的正面板611或背面板6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均被切断的话,盖子部6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给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附近的盖子部620上施加力的话,与盖子部620的其他部位相比承受外力的能力比较弱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会被切开。
另一方面,盖子部620还包括第一翻盖627。第一翻盖627从盖子部6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627以与盖子部6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610的开口部616结合。
在本体部610的开口部6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628和第三翻盖629。第二翻盖628从本体部610的左板6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629从本体部610的右板6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628、629以与左板613、右板6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616侧折叠。盖子部6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628、629之上。
在盖子部620和第一翻盖6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6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620d、620e。第二、第三切割部620d、6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6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620c和第二切割部6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620c和第三切割部6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620f。盖子部620和第一翻盖627借助于连接部620f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620c和第二切割部620d的第二翻盖6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628a和第二突起部6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6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620c,第二突起部6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6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620c和第三切割部620e的第三翻盖6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629a和第四突起部6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629a与第一突起部6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620c,第四突起部629b对应插入至第3切割部6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6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628a、629a,在第二切割部6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628b,在第三切割部6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6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627和第二、第三翻盖628、6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用手直接按压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或者按压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的附近。用手按压的力量集中在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上而其被切断。
用手抓住被切开而分支成3条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的部位后向外拉拽的话,可去除盖子部620的一部分区域。
如此,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621、622、623均被切开后,盖子部6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均被切开而盖子部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从而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够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33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720和本体部710之间的边界线上的第一截取线712a、以及形成在左板713上的第二截取线713a及第三截取线713b。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712a、713a、713b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dotted line)。
第二截取线713a形成为如图50(G)的形状的半圆线,第三截取线713b为连接第二截取线的两侧末端的直线。
用手按压盖子部720的话,第一截取线712a被切开而与本体部710连接的盖子部720被撕掉。
若用手按压半圆形状的第二截取线713a的内侧区域的话,左板713的一部分则以与第二、第三截取线713a、713b相同形状被撕掉。将手指插入至以与第二、第三截取线713a、713b相同形状被撕掉的部位而向外拉拽的话,容易拆封包装盒。
盖子部720与本体部710相连。本体部710由正面板711、背面板712、左板713、右板714、以及从正面板7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714粘结的连接板715构成。
盖子部720形成为与开口部7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710的开口部716。盖子部720能够从本体部710的正面板711或背面板7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另一方面,盖子部720还包括第一翻盖727。第一翻盖727从盖子部7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727以与盖子部7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710的开口部716结合。
在本体部710的开口部7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728和第三翻盖729。第二翻盖728从本体部710的左板7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729从本体部710的右板7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728、729以与左板713、右板7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716侧折叠。盖子部7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728、729之上。
在盖子部720和第一翻盖7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7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720d、720e。第二、第三切割部720d、7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7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720c和第二切割部7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720c和第三切割部7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720f。盖面部720和第一翻盖727借助于连接部720f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720c和第二切割部720d的第二翻盖7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728a和第二突起部7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7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720c,第二突起部7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7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720c和第三切割部720e的第三翻盖7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729a和第四突起部7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729a与第一突起部7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720c,第四突起部7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7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7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728a、729a,在第二切割部7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728b,在第三切割部7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7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727和第二、第三翻盖728、7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拆封过程的示意图。
用手按压盖子部720的话,按压的力量集中在脆弱的第一截取线712a上而其被切断。第一截取线712a被切断后,与本体部710相连的盖子部720则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用手按压第二截取线713a的内侧区域的话,力施加于第二、第三截取线713a、713b上,从而背面板712的一部分以与第二、第三截取线713a、713b相同形状被撕掉而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7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均被切开而盖子部以及背面板的一部分被切开而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从而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够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3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3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38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820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821、822、823。第二截取线822与第一截取线821的一端相连。第三截取线823与第一截取线821的另一端相连。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821、822、823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dotted line)。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821、822、823形成为如图50(H)的形状。
盖子部820与本体部810相连。本体部810由正面板811、背面板812、左板813、右板814、以及从正面板811一侧延伸并与右板814粘结的连接板815构成。
盖子部820形成为与开口部8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810的开口部816。盖子部820可以从本体部810的正面板811或背面板8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截取线821形成在盖子部820上的、从盖子部820和第一翻盖827的边界间隔一定间距的区域。第一截取线821形成为以与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相交的边界为中心朝向与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相反的方向突出。具体地,第一截取线821形成为朝向盖子部820和第一翻盖827的边界方向突出的半圆形的曲线。
第一截取线821所环绕的内侧区域形成有半圆形的加压片824。加压片824的边缘的一部分与第一截取线821相连,剩余的边缘部分与盖子部820相连。
加压片824和盖子部820的边界上形成有折叠线825。折叠线825为不与第一截取线821相接的线。作为一个例子,折叠线825可为易于折叠的凹形线。折叠线825也可为水平线。
若给加压片824上施加力的话,与加压片824相接的第一截取线821被切开而加压片824以折叠线825为中心而折叠。第一截取线821被切开并加压片824向本体部810的开口部816的方向折叠后,在加压片824被折叠的部位形成可插入手指的手指插入孔826。
在将手指插入至手指插入孔826中的状态下,把盖子部820向上拉拽的话,力传递到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上而其被切断。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821、822、823均被切断的话,盖子部820被分割成第一盖子部820a和第二盖子部820b而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第二截取线822和第三截取线823以第一截取线821为中心成为左右两侧对称的结构。第一截取线821位于靠近第一翻盖827的位置,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位于靠近本体部810的位置。
第二截取线822和第三截取线823之间的宽度形成为如下结构:与第一截取线821越近其间距变窄,第一截取线821越远其间距变宽的结构。第二截取线822的末端与盖子部820的一侧面相交,第三截取线823的末端与盖面部820的另一侧面相交。
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821、822、823的结构为从第一截取线821向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顺利传递拉拽力的结构,因此容易实现切开。
具体地,在将手指插入至手指插入孔826中的状态下拉拽盖子部820的话,宽幅较窄的手指插入孔826处的力量集中并顺利传递到与第一截取线821相交的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上而容易实现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821、822、823的切开。
另外,盖子部820还包括第一翻盖827。第一翻盖827从盖子部8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827以与盖子部8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810的开口部816结合。
本体部810的开口部8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828和第三翻盖829。第二翻盖828从本体部810的左板8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829从本体部810的右板8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828、829以与左板813、右板8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816侧折叠。盖子部8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828、829之上。
在盖子部820和第一翻盖8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8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820d、820e。第二、第三切割部820d、8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8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820c和第二切割部8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820c和第三切割部8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820f。盖子部820和第一翻盖827借助于连接部820f而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820c和第二切割部820d的第二翻盖8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828a和第二突起部8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8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820c,第二突起部8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8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820c和第三切割部820e的第三翻盖8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829a和第四突起部8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829a与第一突起部8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820c,第四突起部8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8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8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828a、829a,在第二切割部8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828b,在第三切割部8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8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827和第二、第三翻盖828、8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4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未拆封状态的示意图。
为了切断第一截取线821,把手指放在加压片824上之后按压加压片824。
图41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用手指按压加压部的示意图。
手指的力传递到加压片824上的话,第一截取线821则被切断。
在此,第一截取线821形成为如与指尖那样的曲线而用手按压加压片824时第一截取线821被切断的同时,手指插入到被切断的部位。
第一截取线821被切断的同时加压片824以折叠线825为中心向下折叠,据此加压片824所在位置上形成手指插入孔826,并且手指顺势插入到手指插入孔826中。
图42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在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入孔中的状态下因拉拽盖子部而第二、第三截取线被切断而分割成第一、第二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入孔826中的状态下拉拽盖子部820的话,力传递到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而被切断。第二、第三截取线822、823被切断而盖子部820被分割成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第一盖子部820a和第二盖子部820b。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8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均被切断,从而盖子部被分割成第一盖子部和第二盖子部而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另外,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因此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被拆封,故能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第9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4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立体图;图4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展开图;图45为开启了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第9实施例中,包括形成在盖子部20的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21、22、23。第二截取线22与第一截取线21的一端相连。第三截取线23与第一截取线21的另一端相连。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21、22、23是通过汤姆森(tomson)加工而形成的能够破断的点线(dotted line)。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21、22、23形成为如图50(I)的形状。
盖子部20与本体部10相连。本体部10由正面板11、背面板12、左板13、右板14、以及从正面板11的一侧延伸并与右板14粘结的连接板15构成。
盖子部20形成为与开口部16的形状相匹配的外形并能够开闭本体部10的开口部16。盖子部20可以从本体部10的背面板12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第一截取线21形成在盖子部20上的、从本体部10和盖子部20的边界间隔一定间距的区域。第一截取线21形成为以与第二、第三截取线22、23相交的边界为中心朝向与第二、第三截取线22、23相反的方向突出。具体地,第一截取线21形成为朝向盖子部20和本体部10的边界方向突出的半圆形的曲线。
第一截取线21所环绕的内侧区域形成有半圆形的加压片24。加压片24的边缘的一部分与第一截取线21相连,剩余的边缘部分与盖子部20相连。
加压片24和盖子部20的边界上形成有折叠线25。折叠线25为不与第一截取线21相接的线。作为一个例子,折叠线25可为易于折叠的凹形线。折叠线25也可为水平线。
若给加压片24上施加力的话,与加压片24相接的第一截取线21被切开而加压片24以折叠线25为中心而折叠。第一截取线21被切开并加压片24向本体部10的开口部16的方向折叠后,加压片24被折叠的部位形成可插入手指的手指插入孔26。
在将手指插入至手指插入孔26中的状态下,把盖子部20向上拉拽的话,力传递到第二、第三截取线22、23上而其被切断。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21、22、23均被切断的话,盖子部20被分割成第一盖子部20a和第二盖子部20b而成为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状态。
第二截取线22和第三截取线23以第一截取线21为中心形成为左右两侧对称的结构。第二截取线22和第三截取线23之间的宽度形成为如下结构:与第一截取线21越近其间距变窄,与第一截取线21越远其间距变宽的结构。
如此,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21、22、23的结构为从第一截取线21向第二、第三截取线22、23顺利传递拉拽力的结构,因此容易实现切开。
具体地,在将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入孔26中的状态下拉拽盖子部20的话,宽幅较窄的手指插入孔26处的力量集中并顺利传递到与第一截取线21相交的第二、第三截取线22、23上而容易实现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21、22、23的切开。
另外,盖子部20还包括第一翻盖27。第一翻盖27从盖子部20的末端延伸而形成。在组装时,第一翻盖27以与盖子部20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本体部10的开口部16结合。
本体部10的开口部16的左右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28和第三翻盖29。第二翻盖28从本体部10的左板13的末端延伸而形成,第三翻盖29从本体部10的右板14的末端延伸而形成。
在组装时,第二、第三翻盖28、29以与左板13、右板14的边界为中心相互面向而朝开口部16侧折叠。盖子部20重叠结合于被折叠的第二、第三翻盖28、29之上。
在盖子部20和第一翻盖27的边界中央设置有第一切割部20c,在左右两侧的末端设置有第二、第三切割部20d、20e。第二、第三切割部20d、20e完全切割至盖子部20的侧面的最外缘。
第一切割部20c和第二切割部20d之间以及第一切割部20c和第三切割部20e之间设置有连接部20f。盖子部20和第一翻盖27借助于连接部20f而相连。
朝向第一切割部20c和第二切割部20d的第二翻盖28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突起部28a和第二突起部28b。在组装时,第一突起部28a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20c,第二突起部28b对应插入至第二切割部20d。
朝向第一切割部20c和第三切割部20e的第三翻盖29的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突起部29a和第四突起部29b。在组装时,第三突起部29a与第一突起部28a一同对应插入至第一切割部20c,第四突起部29b对应插入至第三切割部20e而结合。
如此,在第一切割部20c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28a、29a,在第二切割部20d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28b,在第三切割部20e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29b。由于这种结合结构,第一翻盖27和第二、第三翻盖28、29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而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9实施例的封口结构的拆除过程。
图4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的未拆封状态的示意图。
为了切断第一截取线21,把手指放在加压片24上之后按压加压片24。
图48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用手指按压加压部的示意图。
手指的力传递到加压片24上的话,第一截取线21则被切断。
在此,第一截取线21形成为如与指尖端那样的曲线而用手按压加压片24时第一截取线21被切断的同时,手指插入到被切断的部位。
第一截取线21被切断的同时加压片24以折叠线25为中心向下折叠,据此加压片24所在位置上形成手指插入孔26,并且手指顺势插入到手指插入孔26中。
图49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9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中在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入孔中的状态下因拉拽盖子部而第二、第三截取线被切断而分割成第一、第二盖子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手指插入到手指插入孔26中的状态下拉拽盖子部20的话,力传递到第二、第三截取线22、23而被切断。第二、第三截取线22、23被切断而盖子部820被分割成无法恢复到原状的第一盖子部20a和第二盖子部20b。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9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均被切断,从而盖子部被分割成第一盖子部和第二盖子部而无法恢复到原状,因此在制造、包装、流通过程中能够确认包装物没有异常,由此不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信任感,还能够确保包装物的品质、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防止对国民卫生保健方面的危害。
与此相反,在第一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一、第三突起部,在第二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二突起部,在第三切割部中插入结合第四突起部,因此第一翻盖和第二、第三翻盖成为牢固的结合状态,所以一旦结合的话,其结合状态则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不拆开第一、第二、第三截取线的话,包装盒则不会被拆封,故能保障包装物的安全性。
以上的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示例性说明,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修改、变更及替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且这些实施例及附图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应根据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内容而被解释,而且与此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
盖子部,其与上述本体部相连;以及
第一翻盖,其从上述盖子部的末端延伸,
截取线,其形成在上述本体部或盖子部上,并拆封之后就无法恢复到原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翻盖以与上述盖子部的边界为中心折叠而与上述本体部的开口部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部的两侧以对称的方式设置有第二翻盖和第三翻盖,上述第二翻盖和第三翻盖与上述本体部相连并相互面向而朝本体部的开口部侧折叠,上述盖子部与上述开口部结合时重叠结合于上述第二翻盖和第三翻盖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的边界上设置有第一切割部,并以上述第一切割部为中心而两侧末端设置有第二切割部及第三切割部,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之间以及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之间形成有连接部,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借助于上述连接部而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翻盖的朝向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的位置设置有对应插入至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中的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
上述第三翻盖的朝向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的位置设置有对应插入至上述第一切割部和第三切割部中的第三突起部和第四突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截取线包括:在上述盖子部的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
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之间的宽度越接近上述第一翻盖侧其宽度扩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为曲线,
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之间的边界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截取线是第一截取线,上述第一截取线形成为一条曲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一侧面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截取线包括:在上述盖子部上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
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之间的宽度越接近上述本体部侧其宽度扩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中靠近上述第一翻盖的一部分线形成为直线,靠近上述本体部的其余线形成为倾斜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之间的边界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及第二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左右侧面相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截取线是第一截取线,上述第一截取线形成为一条倾斜直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一侧面相交,上述第一截取线的另一端与上述盖子部的另一侧面相交。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截取线由从一点向各自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截取线、第二截取线第三截取线形成,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是以上述第一截取线为中心成对称的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是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的直线,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是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之间的边界相交的倾斜直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是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第一翻盖之间的边界相交的直线,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是其末端与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相交的倾斜直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截取线包括:
形成在上述盖子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边界上的第一截取线;以及
形成在构成上述本体部的左板上的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截取线由向上述左板的内侧区域突出的半圆形线构成,上述第三截取线是位于上述第一截取线的延长线上的直线,其两侧端部与上述第二截取线的两侧端部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截取线,其呈朝向上述第一翻盖而突出的半圆形;以及
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是与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两端相连的截取线,其以上述第一截取线为中心成两侧对称,并且互相面向的截取线之间的间距越远离上述第一截取线越扩宽,而且其末端朝向上述本体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所环绕的内侧区域设置有加压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不与上述第一截取线接触的上述加压片的边缘部位形成有与上述盖子部相连的折叠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给上述加压片上施加力的话,上述第一截取线被切断的同时上述加压片以上述折叠线为中心向下折叠而形成手指插入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和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被切断而上述盖子部被分割成第一盖子部和第二盖子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截取线包括:
第一截取线,其形成在盖子部上;以及
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其形成在上述盖子部上,并且与上述第一截取线的两端相连,并以上述第一截取线为中心成两侧对称,而且互相面向的截取线之间的间距越远离第一截取线越扩宽。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形成为以与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形成的边界为中心朝向与上述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相反的方向突出。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所环绕的内侧区域设置有有加压片。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不与上述第一截取线接触的上述加压片的边缘部位形成有与上述盖子部相连的折叠线。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给上述加压片上施加力的话,上述第一截取线被切断的同时上述加压片以上述折叠线为中心向下折叠而形成手指插入孔。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包装盒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截取线和第二截取线及第三截取线被切断而上述盖子部被分割为第一盖子部和第二盖子部。
CN201822125883.5U 2018-08-07 2018-12-18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Active CN2097770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91999 2018-08-07
KR1020180091999A KR102085950B1 (ko) 2018-08-07 2018-08-07 포장상자 봉함구조
KR1020180134344A KR20200051240A (ko) 2018-11-05 2018-11-05 포장상자 봉함구조
KR10-2018-0134344 2018-11-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77018U true CN209777018U (zh) 2019-12-13

Family

ID=6879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25883.5U Active CN209777018U (zh) 2018-08-07 2018-12-18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77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09551A (en) Reclosable carton
US20060131201A1 (en) Packaging body
CZ300868B6 (cs) Obal na kurivo
US5002220A (en) Adhesive closure flap with protective liner and detachable tab
US3861583A (en) Reclosable carton
US3076541A (en) Envelope type package with cover and removable disclosure sheet
NO178617B (no) Salgs- og dispensereske for pastiller og lignende
JPH0667317U (ja) 易開封性カートン
CN209777018U (zh) 包装盒的封口结构
US4863035A (en) Packaging box that can easily be opened
JPS5847014Y2 (ja) 包装容器
JP7465568B2 (ja) ショルダー部一体型フリップトップキャップ付きブリスター包装容器
JP6092451B1 (ja) 包装箱
CN211076720U (zh) 防开启的药品包装盒
US20230159233A1 (en) Package
CN108778947B (zh) 可重密封式打开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的打开装置的包装物
US20050006447A1 (en) Reclosable carton
JP5925745B2 (ja) 包装用箱及びその展開シート
JP3196642U (ja) 再封可能な包装箱
KR102085950B1 (ko) 포장상자 봉함구조
CN217416435U (zh) 一种易开启的包装结构
JP2003054609A (ja) 密封式嵌合容器
AU2001295245A1 (en) Flip-lid carton with latch
WO2002026571A1 (en) Flip-lid carton with latch
CN208531208U (zh) 一种饮品多联包集束免糊式包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