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1564U - 水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71564U CN209771564U CN201920330356.XU CN201920330356U CN209771564U CN 209771564 U CN209771564 U CN 209771564U CN 201920330356 U CN201920330356 U CN 201920330356U CN 209771564 U CN209771564 U CN 2097715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water
- communicated
- pipeline switching
- switch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路系统,其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过滤水输出单元;泵,泵的进口能与过滤水输出单元连通;能与泵的进口和出口连通的第一储水装置;能与泵的出口连通的出水口;管路切换单元,其能使水路系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管路切换单元控制第一储水装置与泵的进口连通、出水口与泵的出口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管路切换单元控制过滤水输出单元与泵的进口相连通、出水口与泵的出口连通;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管路切换单元控制过滤水输出单元与泵的进口相连通、第一储水装置与泵的出口连通。本申请仅通过一个泵就可实现过滤水输出单元的出水、第一储水装置的出水以及过滤水输出单元对第一储水装置的补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水路系统中,当需要对系统中的过滤水输出单元、第一储水装置分别进行取水,同时还需要通过过滤水输出单元对第一储水装置进行补水时,通常需要在系统中设置两个泵,其中一个泵分别能与过滤水输出单元和第一储水装置连通,以用于将驱动过滤水输出单元的输出的水或第一储水装置中的水,并将该部分水输出。而另外一个泵则需要在另外的管路中连接在过滤水输出单元和第一储水装置之间,当第一储水装置中的水量不足时,需要将过滤水输出单元输出的水通过该泵输送至第一储水装置中进行补充。由上可以看出,在上述系统中需要两个泵才能完成相应的功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路系统的成本,也导致了整个水路系统臃肿复杂不够简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水路系统,其能够优化水路结构,仅通过一个泵就可实现过滤水输出单元的出水、第一储水装置的出水以及过滤水输出单元对第一储水装置的补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包括:
能输出过滤水的过滤水输出单元;泵,所述泵的进口能与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连通;能与所述泵的进口和出口连通的第一储水装置;能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的出水口;
管路切换单元,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能使得所述水路系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管路切换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储水装置与所述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管路切换单元控制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与所述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在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管路切换单元控制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与所述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储水装置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所述泵的进口、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相连通;
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分别与所述泵的出口、所述第一储水装置、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相连通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泵的进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泵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三接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泵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的第四接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给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的常温水管线进行供水,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于给所述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的热水管线进行供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用于存储过滤水的第二储水装置,用于对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水单元。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水单元与所述第二储水装置相连通,以将所述过滤水单元制得的过滤水输入至所述所述第二储水装置进行存储,所述第二储水装置与第一管路切换机构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储水装置的上端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与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相连。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的上端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与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相连。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水装置中安装有第一液位检测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储水装置中安装有第二液位检测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为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为电磁换向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包括分别具有三个接口的第一管路切换件和第二管路切换件;
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相连接的第五接口;
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包括与所述泵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的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相连接的第六接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为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为电磁换向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水装置具有加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水路系统通过管路切换单元的控制和切换,从而在过滤水输出单元和第一储水装置之间仅设置一个泵便可以实现过滤水输出单元的出水、第一储水装置的出水以及过滤水输出单元对第一储水装置的补水,从而将原本需要设置两个泵转变成仅需设置一个泵,如此有效节约了泵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水路系统的成本。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一储水装置出水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下过滤水输出单元出水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下过滤水输出单元对第一储水装置的补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第一储水装置;11、第一液位检测件;2、泵;3、过滤水输出单元;31、第二储水装置;311、第二液位检测件;32、过滤水单元;4、管路切换单元;41、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1、第一端口;412、第二端口;413、第三端口;42、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1、第一接口;422、第二接口;423、第三接口;424、第四接口;425、第五接口;426、第六接口;43、第一管路切换件;44、第二管路切换件;5、出水口;51、第一出水口;52、第二出水口;6、过滤水输出控制件;7、增压泵;8、开关阀;9、减压阀;10、前置滤网;12、组合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优化水路结构,仅通过一个泵就可实现过滤水输出单元的出水、第一储水装置的出水以及过滤水输出单元对第一储水装置的补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水路系统,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一储水装置出水的示意图,图3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下过滤水输出单元出水的示意图,图4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下过滤水输出单元对第一储水装置的补水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该水路系统可以包括:能输出过滤水的过滤水输出单元3;泵2,泵2的进口能与过滤水输出单元3连通;能与泵2的进口和出口连通的第一储水装置1;能与泵2的出口连通的出水口5;管路切换单元4,管路切换单元4能使得水路系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管路切换单元4控制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进口连通、出水口5与泵2的出口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管路切换单元4控制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出水口5与泵2的出口连通;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管路切换单元4控制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出口连通。
当需要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输出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一工作状态,通过管路切换单元4控制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进口连通、出水口5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泵2抽取第一储水装置1中的水再向出水口5供应输出。当需要过滤水输出单元3进行输出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二工作状态,管路切换单元4控制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出水口5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得泵2抽取过滤水输出单元3输出的水,再向出水口5供应输出。当需要通过过滤水输出单元3给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补水时,管路切换单元4控制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得泵2抽取过滤水输出单元3输出的水,再将该部分水输出至第一储水装置1中。本申请中的水路系统通过管路切换单元4的控制和切换,从而在过滤水输出单元3和第一储水装置1之间仅设置一个泵2便可以实现过滤水输出单元3的出水、第一储水装置1的出水以及过滤水输出单元3对第一储水装置1的补水,从而将原本需要设置两个泵2转变成仅需设置一个泵2,如此有效节约了泵2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水路系统的成本。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水路系统,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过滤水输出单元3用于输出过滤水,过滤水输出单元3能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泵2的进口则能与过滤水输出单元3连通,第一储水装置1能与泵2的进口和出口连通,出水口5则能与泵2的出口连通。
如图1所示,管路切换单元4可以包括: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分别与第一储水装置1、泵2的进口、过滤水输出单元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分别与泵2的出口、第一储水装置1、出水口5相连通。具体而言,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至少具有与第一储水装置1相连通的第一端口411、与过滤水输出单元3相连通的第二端口412、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口413。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至少具有与第一储水装置1相连通的第一接口421、与泵2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422、与出水口5相连通的第三接口423。出水口5用于与过滤水输出控制件6相连接,过滤水输出控制件6可以是龙头一类具有开闭功能的控制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一端口411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当需要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输出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一工作状态,通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述第一端口411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进口连通,通过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以使出水口5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泵2抽取第一储水装置1中的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再向出水口5供应输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当需要过滤水输出单元3进行输出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二工作状态,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以使出水口5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得泵2抽取过滤水输出单元3输出的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再向出水口5供应输出。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一接口421相连通。当需要通过过滤水输出单元3给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补水时,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一接口421相连通以使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得泵2抽取过滤水输出单元3输出的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再将该部分水输出至第一储水装置1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出水口5可以包括第一出水口51和第二出水口52。第一储水装置1具有加热功能,其能够对存储在其中的过滤水加热至需要的温度,例如加热至沸腾。第一出水口51用于给过滤水输出控制件6的常温水管线进行供水,第二出水口52用于给过滤水输出控制件6的热水管线进行供水。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至少可以具有与第一储水装置1相连通的第一接口421、与泵2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422、与第一出水口51相连通的第三接口423、与第二出水口52相连通的第四接口424。
如图2所示,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一端口411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四接口424相连通。当需要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输出热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一工作状态,通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述第一端口411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进口连通,通过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四接口424相连通以使第二出水口52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泵2抽取第一储水装置1中的热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再向第二出水口52供应输出。
如图3所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当需要过滤水输出单元3进行输出常温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二工作状态,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以使第一出水口51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得泵2抽取过滤水输出单元3输出的常温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再向第一出水口51供应输出。
如图4所示,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一接口421相连通。当需要通过过滤水输出单元3给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补水时,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一接口421相连通以使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出口连通。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至少可以包括分别具有三个接口的第一管路切换件43和第二管路切换件44。第一管路切换件43包括与第一储水装置1相连通的第一接口421、与第一出水口51相连通的的第三接口423、与第二管路切换件44相连接的第五接口425。第二管路切换件44包括与泵2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422、与第二出水口52相连通的第四接口424、与第一管路切换件43相连接的第六接口426。系统的其它部分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一端口411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件44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四接口424相连通。当需要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输出热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一工作状态,通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述第一端口411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进口连通,通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一端口411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件44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四接口424相连通,从而使泵2抽取第一储水装置1中的热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二管路切换件44,再向第二出水口52供应输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第一管路切换件43控制第五接口425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件44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六接口426相连通。当需要过滤水输出单元3进行输出常温水时,水路系统进入第二工作状态,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一管路切换件43控制第五接口425与第三接口423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件44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六接口426相连通以使第一出水口51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得泵2抽取过滤水输出单元3输出的常温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二管路切换件44、第一管路切换件43,再向第一出水口51供应输出。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一端口411相连通,第一管路切换件43控制第五接口425与第一接口421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件44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六接口426相连通。当需要通过过滤水输出单元3给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补水时,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控制第二端口412与第三端口413相连通以使过滤水输出单元3与泵2的进口相连通,第一管路切换件43控制第五接口425与第一接口421相连通,第二管路切换件44控制第二接口422与第六接口426相连通以使第一储水装置1与泵2的出口连通,从而使得泵2抽取过滤水输出单元3输出的水,经过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泵2、第二管路切换件44、第一管路切换件43,再将该部分水输出至第一储水装置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管路切换件43、第二管路切换件44以及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可以采用相同类型的换向阀,有助于减少水路系统中零部件的种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储水装置1的下端与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相连通,第一储水装置1的上端与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相连通。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泵2能够抽取第一储水装置1中几乎全部的储水,同时在通过过滤水输出单元3给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补水时,减小泵2所需提供的压力且使管路中的水大部分能够流入至第一储水装置1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自动化控制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的不同端口之间的连通切换、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的不同接口之间的连通切换,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可以选用电磁换向阀,第二管路切换机构42可以采用电磁换向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储水装置31的上端可以具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与过滤水输出控制件6相连。第一储水装置1的上端具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与过滤水输出控制件6相连。当对第一储水装置1和第二储水装置31进行补水时,排气口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储水装置1和第二储水装置31内部的空气排出,便于水的流入,另外一方面,当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加热时,第一储水装置1的排气口可以使得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过滤水输出控制件6排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对第一储水装置1和第二储水装置31进行补水时为了控制补水的量,避免补水过多而导致水从第一储水装置1和第二储水装置31上溢出,第一储水装置1中可以安装有第一液位检测件11,第二储水装置31中也可以安装有第二液位检测件311。当第一液位检测件11检测到第一储水装置1中的水达到一定的水位时,通过控制管路切换单元4和泵2的运行从而停止对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补水;当第二液位检测件311检测到第二储水装置31中的水达到一定的水位时,通过控制管路切换单元4和泵2的运行从而停止对第一储水装置1进行补水。
在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过滤水输出单元3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之一:用于存储过滤水的第二储水装置31,用于对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水单元32。过滤水单元32可以包括各类对水能够进行过滤的过滤器,例如,反渗透膜过滤器,纳滤膜过滤器、前置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或者其它类型的过滤器等等。例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过滤水输出单元3同时包括用于存储过滤水的第二储水装置31和用于对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水单元32。具体而言,过滤水单元32与第二储水装置31相连通,以将过滤水单元32制得的过滤水输入至第二储水装置31进行存储,第二储水装置31与第一管路切换机构41相连通。过滤水单元32的上游可以依次连接有用于增大水压的增压泵7、开关阀8、减压阀9、前置滤网10等,最终可以与自来水相连接。当过滤水单元32为反渗透膜过滤器和纳滤膜过滤器时,过滤水单元32的废水出口连接有控制废水比的组合阀12。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包括:
能输出过滤水的过滤水输出单元;泵,所述泵的进口能与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连通;能与所述泵的进口和出口连通的第一储水装置;能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的出水口;
管路切换单元,所述管路切换单元能使得所述水路系统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管路切换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储水装置与所述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管路切换单元控制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与所述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在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管路切换单元控制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与所述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储水装置与所述泵的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所述泵的进口、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相连通;
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分别与所述泵的出口、所述第一储水装置、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相连通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泵的进口相连通的第三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泵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三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包括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泵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的第四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用于给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的常温水管线进行供水,所述第二出水口用于给所述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的热水管线进行供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输出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用于存储过滤水的第二储水装置,用于对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水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单元与所述第二储水装置相连通,以将所述过滤水单元制得的过滤水输入至所述第二储水装置进行存储,所述第二储水装置与第一管路切换机构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水装置的上端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与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的上端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用于与过滤水输出控制件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中安装有第一液位检测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水装置中安装有第二液位检测件。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为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为电磁换向阀。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切换机构至少包括分别具有三个接口的第一管路切换件和第二管路切换件;
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相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的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相连接的第五接口;
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包括与所述泵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的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相连接的第六接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相连通;
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管路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控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六接口相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切换件为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管路切换件为电磁换向阀。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装置具有加热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30356.XU CN209771564U (zh) | 2019-03-15 | 2019-03-15 | 水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30356.XU CN209771564U (zh) | 2019-03-15 | 2019-03-15 | 水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71564U true CN209771564U (zh) | 2019-12-13 |
Family
ID=68798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30356.XU Active CN209771564U (zh) | 2019-03-15 | 2019-03-15 | 水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71564U (zh) |
-
2019
- 2019-03-15 CN CN201920330356.XU patent/CN2097715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90070559A1 (en) | Househol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 |
CN108975543B (zh) |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 |
CN106830396A (zh) | 净饮机 | |
CN212318869U (zh) | 龙头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水温调控系统和废水回收系统 | |
CN104944611A (zh) | 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771564U (zh) | 水路系统 | |
CN112902439B (zh) | 净水器 | |
CN204310830U (zh) | 净水器 | |
CN108619912B (zh) | 净水装置和净水机 | |
CN112515485A (zh) | 一种即热模块控制系统 | |
CN219940352U (zh) | 温度可调的净水加热系统 | |
CN206666246U (zh) | 净饮机 | |
CN210855639U (zh) | 自动冲洗净水机 | |
CN214595525U (zh) | 一种即热模块控制系统 | |
CN112879391B (zh) | 一种补油装置及闭式系统 | |
CN214360551U (zh) | 净水器 | |
CN209853856U (zh) | 智能水龙头及取水控制系统 | |
CN108361970B (zh) | 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519694A (zh) | 咖啡机整体水路系统 | |
CN108361969B (zh) | 热水器系统 | |
CN214936505U (zh) | 稳流净水器 | |
CN205838723U (zh) | 一种具有滤芯排空装置的净水器 | |
CN211141698U (zh) | 一种水箱型台面净水机 | |
CN216628239U (zh) | 一种净饮水一体机的供水系统 | |
CN217763626U (zh) | 水路系统和具有该水路系统的集成水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