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6794U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6794U
CN209766794U CN201921079932.4U CN201921079932U CN209766794U CN 209766794 U CN209766794 U CN 209766794U CN 201921079932 U CN201921079932 U CN 201921079932U CN 209766794 U CN209766794 U CN 209766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ower
power supply
housing
connec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99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涛
彭安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99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6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6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6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源壳体和安装在电源壳体内的电源端子,电源壳体的边缘开设有安装电器件的容纳腔,容纳腔内放置有屏蔽件,位于容纳腔内的屏蔽件与容纳腔内侧壁贴合。本方案通过将电器件安装在电源连接器的电源壳体上开设的容纳腔内,通过电源连接器与电器件的堆叠设计,以达到降低整体单板尺寸的目的。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输电源和信号的器件,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传统单板包括电路板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源连接器及其他电器部件(此处的电器部件至少包括信号连接器),这些部件都按一定的排布分散在电源连接器的周边;而随着通信的快速发展,在如今小型化要求下,电源连接器和其他电器部件在单板上单独布局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合理利用空间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通过电源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堆叠安装在一起以缩小单板的空间尺寸。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源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的电源壳体的边缘开设有安装信号连接器的容纳腔,且电源连接器与电路板装配的鱼眼安装端与信号连接器与电路板装配的信号端子安装端位于电源壳体的同一侧;信号连接器与容纳腔接触面之间放置有屏蔽件,位于容纳腔内的屏蔽件与容纳腔内侧壁贴合。
进一步地,鱼眼安装端与信号端子安装端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设定阈值。
进一步地,延伸出容纳腔的屏蔽件包裹在容纳腔所在处的电源壳体底壁上。
进一步地,至少一侧包裹有屏蔽件的电源壳体底壁上设置有导向柱,屏蔽件上开设有供导向柱穿过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容纳腔具有两个开口,其一侧开口朝向电源端子的鱼眼安装端,另一侧开口朝向电源端子的插卡端。
进一步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防护件,电源壳体对应于容纳腔的两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凹槽,防护件安装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凹槽内设置有凸台,防护件上设置有与凸台相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信号连接器的外壳为阶梯状,位于容纳腔内的外壳的高度小于外壳与防护件接触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防护件未与电源壳体接触的端面均与其所在的电源壳体端面齐平。
进一步地,电源连接器内的电源端子呈L形,容纳腔开设在电源端子围合的电源壳体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在电源连接器上开设的容纳腔,可以将单板上的信号连接器安装在容纳腔内,通过该种设计使得在满足同样载流要求和信号传输的要求下,由于电路板上省去了预留安装信号连接器的空间,可以解决单板布局尺寸大的问题;
在容纳腔内布局的屏蔽件可以增大信号与功率回路之间的隔离度,降低信号连接器与电源连接器堆叠设计带来的EMC风险;鱼眼安装端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端之间最小间距的设置,可以留出空间给杂散信号走线。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为信号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为电源连接器去除防护件和屏蔽件的立体图。
图5为屏蔽件的立体图。
图6为防护件的立体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的单板的立体图。
其中,1、电源连接器;11、电源壳体;111、容纳腔;112、导向柱;113、凹槽;1131、凸台;12、屏蔽件;13、电源端子;131、鱼眼安装端;132、插卡端;14、防护件;141、卡槽;2、信号连接器;21、信号端子安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器组件包括电源连接器1和信号连接器2,其中电源连接器1包括电源端子13和用于安装电源端子13的电源壳体11;电源连接器1的电源壳体11的边缘开设有安装信号连接器2的容纳腔111。
电源连接器1与电路板装配的鱼眼安装端131与信号连接器2与电路板装配的信号端子安装端21位于电源壳体11的同一侧;如图2和图5所示,信号连接器2与容纳腔111接触面之间放置有屏蔽件12,位于容纳腔111内的屏蔽件12与容纳腔111内侧壁贴合;实施时,本方案优选容纳腔111的外形与屏蔽件12的外形大致相同。
本方案的容纳腔111与电源壳体11内的电源端子13错位设置,即开设容纳腔111处的电源壳体11内不存在电源端子13,该种方式在不改变电源端子13的原有布局的情况下,又能够对电源壳体11进行合理化利用,提高电源壳体11利用率的同时,通过开设容纳腔111将位于原有电源连接器1旁边的信号连接器2安装在其内,以达到缩小电路板的原有尺寸,进而达到整体单板的小型化。
如图1所示,鱼眼安装端131与信号端子安装端21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设定阈值;鱼眼安装端131与信号端子安装端21间间距的设置可以留出空间给杂散信号走线。其中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单板上需要布设的杂散信号走线的多少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电源端子13呈L型,容纳腔111开设在电源端子13围合的电源壳体11处。L型的电源端子13安装在电源壳体11内后,其主要占据电源壳体11的两侧边缘,这样会在电源壳体11内余留出大量未设置部件的空间,这样可以在电源壳体11内布局上信号连接器2。
再次参考图2和图4,本方案的容纳腔111具有两个开口,其一侧开口朝向电源端子13的鱼眼安装端131,另一侧开口朝向电源端子13的插卡端132。容纳腔111设置成该种结构后,可以方便安装在容纳腔111的信号端子延伸出电源壳体11装配在电路板上。
延伸出容纳腔111的屏蔽件12包裹在容纳腔111所在处的电源壳体11底壁上,并在至少一侧包裹有屏蔽件12的电源壳体11底壁上设置有导向柱112,屏蔽件12上开设有供导向柱112穿过的安装孔。
位于电源壳体11底壁的屏蔽件12能够避免信号连接器2安装处的电路板与电源壳体11直接接触,以将电源壳体11与信号连接器2及容纳腔111处电源壳体11与电路板完全隔离开来,以达到避免信号连接器2和电源连接器1在工作时相互干扰,影响正常工作。
本方案优选在电源壳体11上包裹有屏蔽件12、且相对的两个底壁上设置有导向柱112,导向柱112的设置主要是方便电源电连接及容纳腔111内的信号连接器2在与电路板装配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2和图6所示,连接器组件还包括防护件14,电源壳体11对应于容纳腔111的两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13,防护件14安装于凹槽113内。设置防护件14后,可以通过防护件14将信号连接器2装配至电源连接器1上,并方便通过螺钉与电路板连接,起到固定信号连接器2和保护信号连接器2的目的。
为了便于通过螺钉将电源连接器1及信号连接器2安装在电路板上,本方案在导向柱112安装侧的屏蔽件12上开设有螺钉孔,并在与螺钉孔相对应位置处的电源壳体11和防护件14上也开设有与螺钉和螺钉孔配合的螺纹孔。
如图4和图6所示,凹槽113内设置有凸台1131,防护件14上设置有与凸台1131相配合的卡槽141。本方案通过凸台1131与卡槽141的相互配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将防护件14安装在电源壳体11上,以最终达到将位于容纳腔111内的信号连接器2快速地安装在电路板上。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卡槽141被设计为燕尾槽样式,凸台1131的两侧面设置成与燕尾槽相配合的斜面,这样设计后,燕尾槽的斜面和凸台1131的斜面可以起到防护件14安装过程的导向作用。
如图3所示,信号连接器2的外壳为阶梯状,位于容纳腔111内的外壳的高度小于外壳与防护件14接触端的高度,即本方案将信号连接器2的小端安装在容纳腔111内;在进行信号连接器2的安装时,本方案先安装上信号连接器2后,再进行防护件14的安装。
再次参考图2,防护件14未与电源壳体11接触的端面均与其所在的电源壳体11端面齐平,该种设计使得电源连接器1与信号连接器2堆叠安装的同时,还能确保安装上防护件14和屏蔽件12的电源壳体11的整体尺寸保持不变。
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在电源壳体11内开设的容纳腔111可以在不改变电源连接器1整体尺寸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电源连接器1与信号连接器2的堆叠安装,以达到单板小型化设计的目的。

Claims (10)

1.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的电源壳体的边缘开设有安装信号连接器的容纳腔,且电源连接器与电路板装配的鱼眼安装端与信号连接器与电路板装配的信号端子安装端位于电源壳体的同一侧;所述信号连接器与所述容纳腔接触面之间放置有屏蔽件,位于容纳腔内的所述屏蔽件与容纳腔内侧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安装端与所述信号端子安装端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设定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延伸出容纳腔的屏蔽件包裹在容纳腔所在处的电源壳体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侧包裹有屏蔽件的电源壳体底壁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屏蔽件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柱穿过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具有两个开口,其一侧开口朝向电源端子的鱼眼安装端,另一侧开口朝向电源端子的插卡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件,所述电源壳体对应于所述容纳腔的两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防护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凸台,所述防护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器的外壳为阶梯状,位于容纳腔内的外壳的高度小于外壳与防护件接触端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未与电源壳体接触的端面均与其所在的电源壳体端面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5、7-9任一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内的电源端子呈L形,所述容纳腔开设在电源端子围合的电源壳体处。
CN201921079932.4U 2019-07-10 2019-07-10 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209766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9932.4U CN209766794U (zh) 2019-07-10 2019-07-10 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9932.4U CN209766794U (zh) 2019-07-10 2019-07-10 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6794U true CN209766794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4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9932.4U Active CN209766794U (zh) 2019-07-10 2019-07-10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6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9905B1 (en) Guide rail device for receiving a GBIC module
US88341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mpact configuration
US8961218B2 (en) Field installable connector backshell shield for motor drive
CN101902022B (zh) 用于车辆的接线盒
CN104716492B (zh) 电连接器
US20150056825A1 (en) High speed modular jack having wrapping transformers
US20220416457A1 (en)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ower supply function
EP0079805B1 (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housing
US7134913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ating guide surfaces
CN209766794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9040756U (zh) 插座
CN209766688U (zh) 电源连接器
JP294891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と印刷回路板
US20070103848A1 (en) Electrical circuit module
CN208336560U (zh) 电连接器
CN109699145B (zh) 一种前后插接式挂耳组件和通信设备
US20230275374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plu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easy installation features
CN216598182U (zh) 一种接插件连接器用防护外壳
JP7157179B2 (ja) 配線器具
CN210167532U (zh) 电连接器
CN212342555U (zh) 断路器线路板的安装结构
CN213073280U (zh) 一种电气设备
CN216672096U (zh) 一种rj45端口连接器
CN210517059U (zh) 一种叠层电连接器
CN115882152B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具有该电池组件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