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0146U -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0146U
CN209760146U CN201920403844.9U CN201920403844U CN209760146U CN 209760146 U CN209760146 U CN 209760146U CN 201920403844 U CN201920403844 U CN 201920403844U CN 209760146 U CN209760146 U CN 209760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se body
hydraulic engineering
base member
coll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38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敏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4038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0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0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01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雨水收集装置、风力发电装置、护坡、地面、支座和砂浆层;所述基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基体的顶端安装通过固定板和螺栓的配合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所述基体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所述出水管道与安装在基体内部的分流管连通,且分流管上均匀分布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基体的前坡底部设置有砂浆层,所述水生植物养殖框安装在地面与前坡的交接处,所述砂浆层的底部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均匀设置有积流孔,所述支座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该生态支护结构设计巧妙,支护性能较大,且又能美化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水土流失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是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河道的护坡工程影响到河道畅通。植物的生长需要相对松软的空间,在松软的空间中才会有足够的水和空气保证植物存活。天然土质河岸带由于受坡内的渗流作用和坡前水流的冲刷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容易崩塌。因此,寻求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雨水收集装置、出水管道、风力发电装置、护坡、水生植物养殖框、地面、支座和砂浆层;所述基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基体的顶端安装通过固定板和螺栓的配合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所述基体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底部通过竖向连接管与横向连接管连通,横向连接管与出水管道连接,所述出水管道与安装在基体内部的分流管连通,且分流管上均匀分布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基体的前坡底部设置有砂浆层,所述水生植物养殖框安装在地面与前坡的交接处,所述砂浆层的底部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均匀设置有积流孔,所述支座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道上安装有水泵。
进一步,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进水管,雨水收集装置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护坡,护坡上种植有植被层。
进一步,所述护坡的内部安装有分流管和引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所述基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强筋,通过在基体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是用于防止河流中的浪在冲击护坡的时候,加固基体的作用,防止基体被浪多次拍打而造成基体上的泥土松散,造成整个基体的崩塌;砂浆层具有缓冲的作用,热胀冷缩对外界作用效果较小,避免基体在较大作用力的情形下而出现崩塌的情况,对植被层的保水作用起到辅助的功能,直接采用混凝土或者砌砖会影响植被层保水效果;该生态支护结构设计巧妙,支护性能较大,且又能美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2、加强筋;3、雨水收集装置;4、出水管道;5、风力发电装置;6、植被层;7、分流管;8、引流管;9、护坡;10、水生植物养殖框;11、地面;12、导流板;13、积流孔;14、支座;15、砂浆层;16、水泵;301、进水管;302、过滤网;401、竖向连接管;402、横向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1、雨水收集装置3、出水管道4、风力发电装置5、护坡9、水生植物养殖框10、地面11、支座14和砂浆层15;所述基体1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强筋2,通过在基体1的内部安装有加强筋2是用于防止河流中的浪在冲击护坡9的时候,加固基体1的作用,防止基体1被浪多次拍打而造成基体上的泥土松散,造成整个基体的崩塌,所述基体1的顶端安装通过固定板和螺栓的配合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3,雨水收集装置3是用于收集大自然的雨水再利用,在长时间没有下雨的情况下,可以给护坡9上的植被层6供水,不需要进行人工的供水,节省了水资源,所述基体1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5,风力发电装置5通过基体1的顶端风力资源进行风力发电,将电力储存到相应的蓄电池装置,该蓄电池装置也可通过导线与电源直接连接,给整个电器元件进行供电,所述雨水收集装置3的底部通过竖向连接管401与横向连接管402连通,横向连接管402与出水管道4连接,所述出水管道4与安装在基体1内部的分流管7连通,且分流管7上均匀分布安装有引流管8,通过启动水泵16将雨水收集装置3的水经竖向连接管401流入到横向连接管402中,横向连接管402中的水在从出水管道4进入到分流管7中,分流管7上的引流管8将水灌入到护坡9上不同高度的植被层6上,所述基体1的前坡底部设置有砂浆层15,砂浆层15具有缓冲的作用,热胀冷缩对外界作用效果较小,避免基体1在较大作用力的情形下而出现崩塌的情况,对植被层6的保水作用起到辅助的功能,直接采用混凝土或者砌砖会影响植被层6保水效果,所述水生植物养殖框10安装在地面11与前坡的交接处,所述砂浆层15的底部安装有支座14,所述支座14上均匀设置有积流孔13,所述支座14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导流板12,所述出水管道4上安装有水泵16,所述雨水收集装置3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进水管301,在雨水收集装置3的雨水用完之后,可以通过软管进入到相应的供水装置上,就可以给雨水收集装置3进行加水,保证能够持续的供水,雨水收集装置3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过滤网302,将雨水中夹杂的颗粒物质进行过滤,防止堵塞基体1中的管道,所述基体1上设置有护坡9,护坡9上种植有植被层6,所述护坡9的内部安装有分流管7和引流管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基体(1)、雨水收集装置(3)、出水管道(4)、风力发电装置(5)、护坡(9)、水生植物养殖框(10)、地面(11)、支座(14)和砂浆层(1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加强筋(2),所述基体(1)的顶端安装通过固定板和螺栓的配合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3),所述基体(1)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安装有风力发电装置(5),所述雨水收集装置(3)的底部通过竖向连接管(401)与横向连接管(402)连通,横向连接管(402)与出水管道(4)连接,所述出水管道(4)与安装在基体(1)内部的分流管(7)连通,且分流管(7)上均匀分布安装有引流管(8),所述基体(1)的前坡底部设置有砂浆层(15),所述水生植物养殖框(10)安装在地面(11)与前坡的交接处,所述砂浆层(15)的底部安装有支座(14),所述支座(14)上均匀设置有积流孔(13),所述支座(14)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导流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4)上安装有水泵(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3)的外侧侧壁上安装有进水管(301),雨水收集装置(3)的进水口上安装有过滤网(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上设置有护坡(9),护坡(9)上种植有植被层(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9)的内部安装有分流管(7)和引流管(8)。
CN201920403844.9U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60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3844.9U CN209760146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3844.9U CN209760146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0146U true CN209760146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384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60146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0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9496U (zh)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结构
CN106351203B (zh) 光伏沙漠防治一体化装置
CN210507314U (zh) 一种用于堤坝水土保持设计用生态护坡
CN20976014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N219240588U (zh)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生态护坡结构
CN21094698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市政建筑工程节水系统
CN209162849U (zh) 一种具备稳固坡底功能的复合型高填方边坡排水装置
CN21806016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16219010U (zh) 一种露天矿山陡坡生态修复结构
CN21408968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防洪装置
CN211646407U (zh) 一种锚杆钢梁下附着式排水装置
CN2129837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CN211285659U (zh) 用于基坑的排水系统
CN208047596U (zh) 一种屋顶绿化给水装置
CN217896535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护坡
CN21516525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CN220394634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挡土墙
CN219793832U (zh) 一种水土保持用生态护坡结构
CN212534184U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的预浸水地基处理结构
CN214832364U (zh) 一种城市生态种植基河道护坡结构
CN211596886U (zh) 一种稳定性较好的河道底泥用清淤装置
CN220847380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218346207U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修复的绿植护坡结构
CN213417725U (zh) 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利施工用护坡结构
CN220402620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灌溉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