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7088U - 客车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客车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7088U
CN209757088U CN201920272889.7U CN201920272889U CN209757088U CN 209757088 U CN209757088 U CN 209757088U CN 201920272889 U CN201920272889 U CN 201920272889U CN 209757088 U CN209757088 U CN 209757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guide rod
baffle
rear en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28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武亮
佟舟
祃智源
刘英林
康啸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02728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7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7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缓冲器,包括:凹球垫、凸球垫、压杆、套筒、导杆、第一弹簧和预紧装置;凹球垫具有凹球面;凸球垫具有与凹球面相配合的凸球面;压杆前端固定有凸球垫;套筒限定筒腔,筒腔的前端设有前挡板,前挡板设有第一通孔,筒腔的后端设有后挡板,后挡板设有第二通孔;压杆后端从第一通孔伸入筒腔中且压杆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导杆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穿过第二通孔,且导杆前端伸入筒腔内,导杆后端位于筒腔外;第一弹簧位于筒腔中且安装在导杆上,第一弹簧的前端与导杆固定,以使压杆后端与导杆前端相接触,第一弹簧的后端顶在后挡板的前侧面上;预紧装置与导杆相连,以使第一弹簧产生预紧力。该客车缓冲器可以对轨道客车多方向冲击载荷进行缓冲减震。

Description

客车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客车缓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缓冲器。
背景技术
老旧索道、缆车等轨道客车在站房内,客车进站方向一般安装废旧汽车轮胎或简单的橡胶制品,构成了简单的保护装置。当客车意外冲站时,用轮胎或简单的橡胶制品抵抗客车碰撞,过于简单,也不正规,不能吸收客车较大冲击碰撞,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客车缓冲器,可以对轨道客车多方向冲击载荷进行缓冲减震,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包括:
凹球垫,所述凹球垫具有凹球面,所述凹球垫用于安装在客车头部的前侧面上;
凸球垫,所述凸球垫具有与所述凹球面相配合的凸球面;
压杆,所述压杆沿前后方向具有压杆前端和压杆后端,所述压杆前端固定有所述凸球垫;
套筒,所述套筒限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腔,所述筒腔的前端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筒腔的后端设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压杆后端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筒腔中且所述压杆可沿前后方向滑动;
导杆,所述导杆沿前后方向具有导杆前端和导杆后端,所述导杆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导杆前端伸入所述筒腔内,所述导杆后端位于所述筒腔外;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筒腔中且安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导杆固定,以使所述压杆后端与所述导杆前端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顶在所述后挡板的前侧面上;
预紧装置,所述预紧装置位于所述后挡板的后侧,所述预紧装置与所述导杆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弹簧产生预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通过凹球垫的凹球面与凸球垫的凸球面形成凹凸球面配合,可承受多方向冲击载荷,使冲击力沿着客车缓冲器的压杆的轴向方向传递。当轨道客车意外冲站时,压杆受到冲击力的作用向后移动,迫使导杆也向后移动,导杆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沿着导杆发生弹性压缩,通过第一弹簧弹性压缩吸收撞击能量,因此,第一弹簧起到了缓冲减振的作用,有效减轻了客车的剧烈碰撞,保护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导杆前端固定,以使所述压杆后端与所述导杆前端和所述第一弹簧前端均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筒腔内,所述橡胶垫安装在所述导杆上且位于所述后挡板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橡胶垫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垫串联安装在所述导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弹簧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圆柱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周面上且抵靠在所述第一挡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弹簧固定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座设有第二安装孔且包括第二圆柱体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圆柱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圆柱体和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周面上且抵靠在所述第二挡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紧装置包括第二弹簧、螺母和设置在所述导杆上且临近所述导杆后端处的螺纹,其中,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上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顶在所述后挡板的后侧面上,所述螺母与所述导杆螺纹配合紧固在所述导杆上且顶住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预紧装置还包括垫挡件,所述垫挡件安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垫挡件的前侧面顶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所述垫挡件的后侧面顶在所述螺母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垫挡件包括径向延伸的垫板和从所述垫板的外周部分向前延伸的圆柱形外壳,其中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垫板的前侧面顶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所述垫板的后侧面定在所述螺母上,所述圆柱形外壳为设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套筒固定,用于支撑所述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的第一弹簧固定座或第二弹簧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客车缓冲器100
凹球垫1 凹球面11
凸球垫2 凸球面21
压杆3 压杆前端31 压杆后端32
套筒4 筒腔41 前挡板42 第一通孔421 后挡板43第二通孔431
导杆5 导杆前端51 导杆后端52
第一弹簧6
第一弹簧固定座61 第一安装孔611 第一圆柱体612 第一挡板613
第二弹簧固定座62 第二安装孔621 第二圆柱体622 第二挡板623
第二弹簧71 螺母72 螺杆73 垫挡件74 垫板741圆柱形外壳742
橡胶垫8
底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100。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100,包括凹球垫1、凸球垫2、压杆3、套筒4、导杆5、第一弹簧6和预紧装置。其中,凹球垫1具有凹球面11,凹球垫1用于安装在客车头部的前侧面上;凸球垫2具有与凹球面11相配合的凸球面21;压杆3沿前后方向具有压杆前端31和压杆后端32(如图1中双箭头方向所示),压杆前端31固定有凸球垫2;套筒4限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腔41,筒腔41的前端设有前挡板42,前挡板42设有第一通孔421,筒腔41的后端设有后挡板43,后挡板43设有第二通孔431;压杆后端32从第一通孔421伸入筒腔41中且压杆3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导杆5沿前后方向具有导杆前端51和导杆后端52,导杆5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穿过第二通孔431,且导杆前端51伸入筒腔41内,导杆后端52位于筒腔41外;第一弹簧6位于筒腔41中且安装在导杆5上,第一弹簧6的前端与导杆5固定,以使压杆后端32与导杆前端51相接触,第一弹簧6的后端顶在后挡板43的前侧面上;预紧装置位于后挡板43的后侧,预紧装置与导杆5相连,以使第一弹簧6产生预紧力。
具体而言,凹球垫1具有凹球面11,凹球垫1用于安装在客车头部的前侧面上;凸球垫2具有与凹球面11相配合的凸球面21;压杆3沿前后方向具有压杆前端31和压杆后端32,压杆前端31固定有凸球垫2。由此,当索道、缆车等轨道客车刹车失灵意外冲站时,安装在客车上防撞装置凹球垫1,先撞击站内客车缓冲器100的压杆3上的凸球垫2,客车失控碰撞方向不确定,通过凹球垫1的凹球面11与凸球垫2的凸球面21 形成凹凸球面配合,可承受多方向冲击载荷,使冲击力沿着客车缓冲器100的压杆3的轴向方向(即附图1所示前后方向的向后方向)传递。
套筒4限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腔41,筒腔41的前端设有前挡板42,前挡板42设有第一通孔421,筒腔41的后端设有后挡板43,后挡板43设有第二通孔431;压杆后端32从第一通孔421伸入筒腔41中且压杆3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导杆5沿前后方向具有导杆前端51和导杆后端52,导杆5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穿过第二通孔431,且导杆前端51伸入筒腔41内,导杆后端52位于筒腔41外;第一弹簧6位于筒腔41中且安装在导杆5上,第一弹簧6的前端与导杆5固定,以使压杆后端32与导杆前端51相接触,第一弹簧6的后端顶在后挡板43的前侧面上。由此,通过筒腔41可以限制第一弹簧6的径向位移。通过前挡板42上的第一通孔421,方便压杆3伸入筒腔41中,可以与压杆3相接触,通过前挡板42不但可以支撑压杆3、限定压杆3的径向位移,而且还能限制第一弹簧6的前端和导杆前端51从筒腔41的前端伸出。通过后挡板43上的第二通孔431可以方便导杆5沿前后方向移动,通过后挡板43不但可以支撑导杆5、限制导杆5的径向位移,而且还能限制第一弹簧6的后端从筒腔41的后端伸出。当轨道客车意外冲站时,压杆3受到冲击力的作用向后移动,导杆5也向后移动,导杆5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6沿着导杆5发生弹性压缩,通过第一弹簧6弹性压缩吸收撞击能量,因此,第一弹簧6起到了缓冲减振的作用,有效减轻了客车的剧烈碰撞,保护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压杆3受到冲击力消失后,第一弹簧6可以带动导杆5一起复位。
预紧装置位于后挡板43的后侧,预紧装置与导杆5相连,以使第一弹簧6产生预紧力。由此,当客车缓冲器100准备工作时,通过预紧装置可以使得导杆5上的第一弹簧 6产生一定的预紧力,以确保客车缓冲器100的各个部件不松散,连接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100,通过凹球垫1的凹球面11与凸球垫2 的凸球面21形成凹凸球面配合,可承受多方向冲击载荷,使冲击力沿着客车缓冲器100 的压杆3的轴向方向传递。当轨道客车意外冲站时,压杆3受到冲击力的作用向后移动,导杆5也向后移动,导杆5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6沿着导杆5发生弹性压缩,通过第一弹簧6弹性压缩吸收撞击能量,因此,第一弹簧6起到了缓冲减振的作用,有效减轻了客车的剧烈碰撞,保护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弹簧6的前端与导杆前端51固定,以使压杆后端32与导杆前端51和第一弹簧6前端均相接触。具体地,将第一弹簧6的前端与导杆前端51固定,可以理解为将第一弹簧6的前端与导杆前端51对齐固定,有利于压杆后端32顶压在第一弹簧6的前端和导杆前端51上,当轨道客车意外冲站时,压杆3受到冲击力的作用向后移动,可以直接将冲击力传递给导杆5和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在压杆3和导杆5的共同作用下向后发生弹性压缩变形,从而吸收撞击能量,更好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此外,第一弹簧6的前端与导杆前端51固定,还有利于缩短导杆5 的长度,节约用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橡胶垫8,橡胶垫8位于筒腔41内,橡胶垫 8安装在导杆5上且位于后挡板43的前侧面与第一弹簧6的后端之间。其中,橡胶垫8 有多个,多个橡胶垫8串联安装在导杆5上。例如,如图1所示,橡胶垫8可以设置两个。由于橡胶垫8橡胶的弹性模量小,可以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具有较大的阻尼作用,容易达到理想的非线性特性,对客车的突然冲击和高频振动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弹簧固定座61(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弹簧固定座61设有第一安装孔611且包括第一圆柱体612和第一挡板613,第一圆柱体612固定在第一挡板613的一侧面上,第一安装孔611贯穿第一圆柱体612和第一挡板613,第一弹簧固定座61通过第一安装孔611固定在导杆5上,第一弹簧6的前端套设在第一圆柱体612的外周面上且抵靠在第一挡板613上。由此,通过第一弹簧固定座61将第一弹簧6的前端固定在导杆5上,安装操作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弹簧固定座62(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弹簧固定座62设有第二安装孔621且包括第二圆柱体622和第二挡板623,第二圆柱体622固定在第二挡板623的一侧面上,第二安装孔621贯穿第二圆柱体622和第二挡板623,第二弹簧固定座62通过第二安装孔621套设在导杆5上,第一弹簧6的后端套设在第二圆柱体622的外周面上且抵靠在第二挡板623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预紧装置包括第二弹簧71、螺母72和设置在导杆5上且临近导杆后端52处的螺杆73,其中,第二弹簧71套设在导杆5上且第二弹簧71 的前端顶在后挡板43的后侧面上,螺母72与导杆5上的螺杆73配合紧固在导杆5上且顶住第二弹簧71的后端。当客车缓冲器100开始准备工作时,将螺母72沿导杆5向前旋进,控制螺母72至导杆前端51的距离,使得第二弹簧71和第一弹簧6预先发生一定的压缩弹性变形,确保客车缓冲器100的各个部件不松散,连接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预紧装置还包括垫挡件74,垫挡件74设有第三通孔,垫挡件74通过第三通孔套设在导杆5上,垫挡件74的前侧面顶在第二弹簧71 的后端,垫挡件74的后侧面顶在螺母72上。由此,螺母72通过垫挡件74顶在第二弹簧71的后端,增大螺母72和导杆5上螺杆73之间的夹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实施例,垫挡件74包括径向延伸的垫板741和从垫板741的外周部分向前延伸的圆柱形外壳742,其中垫板741设有第三通孔,垫板741通过第三通孔套设在导杆5上,垫板741的前侧面顶在第二弹簧71的后端,垫板741的后侧面定在螺母72上,圆柱形外壳742为设在第二弹簧71的外周。由此,通过垫板 741增大螺母72和导杆5上螺杆73之间的夹紧力,通过圆柱形外壳742限制第二弹簧 71的径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底座9,底座9与套筒4固定,用于支撑套筒4,同时,还方便将客车缓冲器100安装在站内。例如如图1所示,在底座9的底端部位通过地脚螺栓可以固定在站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套筒4的前后端设有法兰,前挡板42通过螺栓与套筒4前端的法兰固定,后挡板43通过螺栓与套筒4后端的法兰固定,固定牢靠,装拆简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100安装在站内,对着客车进站方向,当索道、缆车等轨道客车进站刹车失灵,发生客车意外冲站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缓冲器100能有效吸收客车撞击能量,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凹球垫,所述凹球垫具有凹球面,所述凹球垫用于安装在客车头部的前侧面上;
凸球垫,所述凸球垫具有与所述凹球面相配合的凸球面;
压杆,所述压杆沿前后方向具有压杆前端和压杆后端,所述压杆前端固定有所述凸球垫;
套筒,所述套筒限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筒腔,所述筒腔的前端设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筒腔的后端设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压杆后端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筒腔中且所述压杆可沿前后方向滑动;
导杆,所述导杆沿前后方向具有导杆前端和导杆后端,所述导杆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导杆前端伸入所述筒腔内,所述导杆后端位于所述筒腔外;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筒腔中且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导杆固定,以使所述压杆后端与所述导杆前端相顶,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顶在所述后挡板的前侧面上;
预紧装置,所述预紧装置位于所述后挡板的后侧,所述预紧装置与所述导杆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弹簧产生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导杆前端固定,以使所述压杆后端与所述导杆前端和所述第一弹簧前端均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筒腔内,所述橡胶垫安装在所述导杆上且位于所述后挡板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垫串联安装在所述导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固定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设有第一安装孔且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圆柱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周面上且抵靠在所述第一挡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固定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座设有第二安装孔且包括第二圆柱体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圆柱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圆柱体和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后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外周面上且抵靠在所述第二挡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装置包括第二弹簧、螺母和设置在所述导杆上且临近所述导杆后端处的螺纹,其中,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上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顶在所述后挡板的后侧面上,所述螺母与所述导杆螺纹配合紧固在所述导杆上且顶住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装置还包括垫挡件,所述垫挡件安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垫挡件的前侧面顶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所述垫挡件的后侧面顶在所述螺母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挡件包括径向延伸的垫板和从所述垫板的外周部分向前延伸的圆柱形外壳,其中所述垫板安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垫板的前侧面顶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后端,所述垫板的后侧面定在所述螺母上,所述圆柱形外壳为设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外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缓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套筒固定,用于支撑所述套筒。
CN201920272889.7U 2019-03-04 2019-03-04 客车缓冲器 Active CN209757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2889.7U CN209757088U (zh) 2019-03-04 2019-03-04 客车缓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2889.7U CN209757088U (zh) 2019-03-04 2019-03-04 客车缓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7088U true CN209757088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2889.7U Active CN209757088U (zh) 2019-03-04 2019-03-04 客车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70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783A (zh) * 2019-03-04 2019-06-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客车缓冲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783A (zh) * 2019-03-04 2019-06-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客车缓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59853C2 (ru) Буксир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деформирующаяся трубка в сцепке дл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вагонов
US4031978A (en) Energy absorber unit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8051995B2 (e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for a car body of a multi-member rail vehicle
US6896281B2 (en) Detachable tow hook assembly
US3981530A (en) Energy absorbing loading table mount
CN209757088U (zh) 客车缓冲器
CN101175660A (zh) 具有一体的轭的两段式缓冲器箱体
CN202669839U (zh) 一种牵引缓冲装置
CN103507823A (zh) 牵引缓冲装置
US3950011A (en) Trailer truck
RU2602267C2 (ru) Оп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держивания в вертикальном положении сцепного дышла, шарнирно соединенного с нижней рамой кузова вагона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9866783A (zh) 客车缓冲器
CN216269514U (zh) 拉杆组件、转向拉杆装置、减震装置及车辆
KR102271623B1 (ko) 차량 범퍼 보강용 사이드 익스텐션
CN111361652A (zh) 履带张紧装置和履带式工程机械
KR20200086528A (ko) 철도차량 연결기용 충격흡수장치
WO2011162671A1 (en) Shock-absorbing coupling arrangement
CN217374413U (zh) 防撞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US6318748B1 (en) Sliding tow bar bumper system
CN2406869Y (zh) 机动车安全保险杠
CN219325703U (zh) 拖车钩及车辆
CN211969617U (zh) 履带张紧装置和履带式工程机械
CN214648193U (zh) 一种防侵入汽车制动踏板装置
US3799597A (en) Bumper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211336286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摩托车防摔装置及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