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50681U - 保温容器 - Google Patents

保温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50681U
CN209750681U CN201920269119.7U CN201920269119U CN209750681U CN 209750681 U CN209750681 U CN 209750681U CN 201920269119 U CN201920269119 U CN 201920269119U CN 209750681 U CN209750681 U CN 209750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gasket
container
container according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691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炳云
申郑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p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p Ltd filed Critical In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691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50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50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506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容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容器可以包括:容器外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中间帽,与上述容器外壳的上部结合;垫圈,可拆卸地结合到上述中间帽的内表面,且其上端部暴露于上述中间帽的外部;及上端帽,与上述中间帽的上部结合。

Description

保温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容器,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将容纳于其内部的饮料或食物保持在预定温度的保温容器。
背景技术
保温容器用于给冰冷的饮料和食物保冷长时间且给温暖的饮料和食物保暖长时间。如上所述,保温容器已用于长时间保鲜容纳于其内部的饮料或食物。
在现有保温容器中,作为当对着嘴喝内部饮料时对嘴的部分的口部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虽然一般成人通过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口部饮用饮料也没有问题,但当幼儿摄取饮料或断奶餐时,由于触摸嘴的感觉,可能在卫生上感到反感。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能够使保温容器的口部材料卫生且不会让人产生反感的结构的保温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8-0041634号(2018.04.24)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且提供能够用作水瓶或稀饭筒的结构的保温容器。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将用户对嘴的口部由硅树脂材料制成且当保温容器用作水瓶或稀饭筒时可以分别进行密封的结构的保温容器。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当保温容器用作水瓶或稀饭筒时仅用一个垫圈可以分别进行密封的保温容器。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容器可以包括:容器外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中间帽,与上述容器外壳的上部结合;垫圈,可拆卸地结合到上述中间帽的内表面,且其上端部暴露于上述中间帽的外部;及上端帽,与上述中间帽的上部结合。
上述中间帽可以包括:中间帽主体,与上述容器外壳的上部结合;及口部,从上述中间帽主体的上部延伸。
上述垫圈可以包括:垫圈主体,与上述中间帽主体的内表面紧贴;上端凸缘,从上述垫圈主体的上部延伸并暴露于上述口部的外部,以卡定在上述口部的上端边缘;及下端凸缘,从上述垫圈主体的下端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安置于上述容器外壳的上端边缘。
上述中间帽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上述垫圈可以由硅树脂材料制成。
上述上端帽可以包括:内帽,与上述中间帽的上部直接结合;外帽,以包围上述内帽的外部的方式结合;及隔热材料,安装在上述内帽和上述外帽之间。
在上述内帽的内表面可以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密封面板,以便与上述垫圈紧贴。
上述内帽和上述外帽的边缘端部部分可以是超声波焊接的。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分离中间帽或分离上端帽来将保温容器用于包括稀饭筒或水瓶的各种用途。
并且,通过将垫圈暴露于口部的外部,用户可以通过由硅树脂材料制成的垫圈摄取饮料或食物,因此能够安全卫生地使用。
并且,由于上端和下端分别被垫圈的上端凸缘和下端凸缘密封,因此当保温容器用作水瓶或稀饭筒时,可以分别进行密封,从而可以更加稳定地保持保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的纵剖面图。
图3为示出分离和结合中间帽和垫圈的情况的图。
图4为示出保温容器用作稀饭筒的情况的图。
图5为示出保温容器用作水瓶的情况的图。
符号说明
10:容器外壳 12:容纳空间
14:真空部 18:帽结合部
20:中间帽 22:中间帽主体
24:口部 30:垫圈
32:垫圈主体 34:上端凸缘
36:下端凸缘 40:上端帽
42:内帽 45:密封面板
44:外帽 46:隔热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多方面的变形,也可以通过多种实施例得到实施,以下将参考附图举例说明特定实施例,并对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受特定实施方式的限制,并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技术范围的所有变形、等同物乃至替代物均包括在其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认为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会混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时,可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一、第二等术语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应该受到所述术语的限制。所述术语只用于将一构成要素从另一构成要素区别开。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只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限制。在奇数的表达方法上,只要是文章脉络里没有表示明确不同,就包括复数的表达。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或“具备”等术语只不过在指出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正在存在,但不事先排除一种或其以上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可能性。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容器的一实施例,在参考附图进行说明的过程中,相同或对应构成要素将使用相同的附图符号,对其将省略重复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保温容器的纵剖面图,图3为示出分离和结合中间帽和垫圈的情况的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容器可以包括:容器外壳10,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12;中间帽20,与上述容器外壳10的上部结合;垫圈30,可拆卸地结合到上述中间帽20的内表面,且其上端部暴露于上述中间帽20的外部;及上端帽40,与上述中间帽20的上部结合。
参照图2,在容器外壳10的内部形成有预定的容纳空间12,以便容纳饮料或如粥等的食物,并且容器外壳10可以由不锈钢制成。如图所示,容纳空间12形成为使得其下部具有U形纵向截面,因此具有易于舀吃食物且方便清洗的优点。并且,真空部14形成在容器外壳10的外壁和内壁之间。螺丝状的帽结合部18设置在容器外壳10的上部。中间帽20通过螺丝结合到帽结合部18。
中间帽20与容器外壳10的上部结合并用于屏蔽容纳空间12。中间帽20可以包括:中间帽主体22,与上述容器外壳10的上部结合;及口部24,从上述中间帽主体22的上部延伸。
中间帽主体22具有下部呈圆盘状且直径越朝向上部越小的圆锥形状。具有预定直径的口部24在中间帽主体22的上部延伸。口部24是用户在饮用饮料等时直接对嘴的部分。
垫圈30可以包括:垫圈主体32,与上述中间帽主体22的内表面紧贴;上端凸缘34,从上述垫圈主体32的上部延伸并暴露于上述口部24的外部,以卡定在上述口部24的上端边缘;及下端凸缘36,从上述垫圈主体32的下端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安置于上述容器外壳10的上端边缘。
垫圈30是用于防止容纳于容纳空间12中的饮料或食物泄漏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垫圈30具有当保温容器用作水瓶或稀饭筒时能够分别进行密封的结构。也就是说,存在保温容器用作水瓶或稀饭筒时,仅用一个垫圈30分别进行密封的优点。
由于垫圈主体32与中间帽主体22的内表面紧贴,因此垫圈主体32形成为对应于中间帽主体22的形状。而且,如图3所示,当上端凸缘34与中间帽20结合时,上端凸缘34卡定在口部24的上端边缘,以支撑垫圈主体32,使得垫圈主体32不会向下掉落。
并且,由于上端凸缘34暴露于口部24的外部,当用户饮用饮料等时,与上端凸缘34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中间帽20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且垫圈30由硅树脂材料制成,因此用户实际上与由硅材料制成的上端凸缘34接触,从而当饮用饮料等时与合成树脂材料相比更卫生。尤其,当幼儿摄取断奶餐或粥等时,由于它与由硅树脂制成的上端凸缘34接触,因此更安全卫生。
如上所述,上端凸缘34用于稳定地保持与中间帽20的结合,但也用于对于与上端帽40的结合进行密封。参照图2,上端凸缘34通过与内帽42紧贴来稳定地密封容纳空间12。
其次,下端凸缘36通过安置于容器外壳10的上端边缘来稳定地密封容纳空间12。
上述上端帽40可以包括:内帽42,与上述中间帽20的上部直接结合;外帽44,以包围上述内帽42的外部的方式结合;及隔热材料46,安装在上述内帽42和上述外帽44之间。
上端帽40通过将内帽42用螺丝结合到中间帽20的口部24,以用来屏蔽容纳空间12。为了保温,隔热材料46可以为泡沫塑料等。并且,内帽42和外帽44的边缘端部部分可以是超声波焊接的。
在内帽42的内表面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密封面板45。密封面板45可以通过插入注射制造,且与垫圈30紧贴以用来保持口部24的气密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与饮料或食物接触的部分仅由不锈钢(密封面板45)和硅树脂(垫圈30)制成,因此可以安全卫生地使用。
下面,参照图4和图5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容器用作稀饭筒或水瓶的情况。图4为示出保温容器用作稀饭筒的情况的图,图5为示出保温容器用作水瓶的情况的图。
参照图4,当用户将稀饭盛在保温容器里来摄取时,从容器外壳10分离中间帽20。此时,由于垫圈30的下端凸缘36与容器外壳10的上端边缘紧贴,因此可以稳定地保持气密性。
另一方面,参照图5,当用户将水盛在保温容器里来摄取时,从中间帽20分离上端帽40。此时,由于垫圈30的上端凸缘34与上端帽40紧贴,因此可以稳定地保持气密性。
如上所述,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容器用作稀饭筒或水瓶时,即,当分离中间帽20或分离上端帽40时,仅用一个垫圈30就可以稳定地保持气密性,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以上虽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逸出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及变更。

Claims (7)

1.一种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外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
中间帽,与上述容器外壳的上部结合;
垫圈,可拆卸地结合到上述中间帽的内表面,且其上端部暴露于上述中间帽的外部;及
上端帽,与上述中间帽的上部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帽包括:
中间帽主体,与上述容器外壳的上部结合;及
口部,从上述中间帽主体的上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垫圈包括:
垫圈主体,与上述中间帽主体的内表面紧贴;
上端凸缘,从上述垫圈主体的上部延伸并暴露于上述口部的外部,以卡定在上述口部的上端边缘;及
下端凸缘,从上述垫圈主体的下端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安置于上述容器外壳的上端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帽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上述垫圈由硅树脂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端帽包括:
内帽,与上述中间帽的上部直接结合;
外帽,以包围上述内帽的外部的方式结合;及
隔热材料,安装在上述内帽和上述外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帽的内表面设有由不锈钢制成的密封面板,以便与上述垫圈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帽和上述外帽的边缘端部部分是超声波焊接的。
CN201920269119.7U 2019-03-04 2019-03-04 保温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50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9119.7U CN209750681U (zh) 2019-03-04 2019-03-04 保温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69119.7U CN209750681U (zh) 2019-03-04 2019-03-04 保温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50681U true CN209750681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3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6911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50681U (zh) 2019-03-04 2019-03-04 保温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50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82670A (en) Dual hot-cold maintenance container
US7475792B2 (en) Hot beverage container
US20040066705A1 (en) Cocktail shaker
WO2006002198A2 (en) Insulated food containers
US20060213205A1 (en) Baby bottle warmer
US20170367536A1 (en) Stainless steel food service vessels
PT2432349E (pt) Tampa de distribuição
US6708833B2 (en) Infant nipple attachment
KR101916400B1 (ko) 액상과 고체제의 분리 저장 및 동시 음용이 가능한 용기
US20070204851A1 (en) Container with in situ food product mixing and heating
CN209750681U (zh) 保温容器
US6003718A (en) Thermos with two glass liners
CN101784461A (zh) 可自加热容器
KR101778080B1 (ko) 음료 용기
KR200453033Y1 (ko) 음료병 홀더 기능을 가진 스트로 케이스
TWM437829U (en) Multifunctional container cap with fastenable straw
JP4431552B2 (ja) 汁物用密閉容器
KR200486323Y1 (ko) 이중 구조의 이유식 보온 용기
CN102512049B (zh) 带双层不锈钢真空件的饮用器皿密封盖
KR101774985B1 (ko) 휴대용 보온병
CN210989482U (zh) 一种保温餐具的密封结构及餐具
JP2023062417A (ja) 飲料容器
JP2023062418A (ja) 飲料容器
EP3960040B1 (en) Multifunctional mug
KR102158037B1 (ko) 중탕용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탕용기 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