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6775U -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6775U
CN209746775U CN201920838125.XU CN201920838125U CN209746775U CN 209746775 U CN209746775 U CN 209746775U CN 201920838125 U CN201920838125 U CN 201920838125U CN 209746775 U CN209746775 U CN 209746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etection alarm
handheld
patrol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81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鹏程
梁向东
黄洁文
袁梅
周诗围
邓仪兴
朱亦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Original Assignee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filed Critical Branch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Priority to CN2019208381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6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6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6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手持巡更端、若干个探测报警端、信号转换端、终端信息收发端和管理中心端,手持巡更端包括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显示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按键模块、陀螺仪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和扬声器;探测报警模块包括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和探测报警模块。本实用新型定位精准度高、所用频段合理匹配系统组网设置、保证巡更的效果、降低了资源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入侵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主要有:分线制、总线制、有线公共网络制、无线公共网络制等传输方式。有线信号传输方式需要大量的布线工程,报警器位置固定,改造扩展难度较大;无线信号传输主要采用无线网络,本身传输距离受限,需要大范围的网络覆盖,网络稳定性不足,并且需要在巡逻范围布置信息纽扣,由巡逻人员使用巡更器读取信息并存储,回到管理中心之后才能上传数据到计算机,巡更信息的实时性差,缺乏决策性,不能做到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快速、准确的调度,对巡查人员的管理效果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做到全面、实时的无缝管理;进一步从接警数据统计分析,入侵报警系统高达95%以上的误报是由于报警探头缺少身份识别功能,从而导致的安保人员巡查以及设防撤防时的误触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安防系统的准确性和作业效率;并且在现阶段的安保系统中,入侵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大多是两套独立存在的子系统,二者之间无法公用资源与信息,从而造成较大的浪费以及成本和造价的攀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安保系统巡更监督实时性差、无法准确调度以及容易出现对巡更人员的误报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特征为: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手持巡更端、若干个探测报警端、信号转换端、终端信息收发端和管理中心端,手持巡更端包括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显示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按键模块、陀螺仪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和扬声器;
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扬声器,语音与数传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至终端信息收发端,显示模块输入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各语音与数传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相互连接,按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陀螺仪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
探测报警模块包括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和探测报警模块;
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探测报警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各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通过第二无线电波相互连接,探测报警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
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通过第二无线电波连接至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信号转换端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到终端信息收发端,终端信息收发端通过串口连接到管理中心端。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输出端通过UART接口连接至所述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巡更端还包括语音功放模块;所述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出端经语音功放模块连接至扬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线电波为UHF频段电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无线电波为短距离通信电波。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和所述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采用短距离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短距离通信模块为ZigBee模块。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巡更端通过卫星定位模块获取卫星定位数据、通过陀螺仪模块获取空间定位数据,在判定卫星定位数据准确时,则以卫星定位数据作为手持巡更端的位置信息,在判定卫星定位数据准确度不够时,则以空间定位数据作为手持巡更端的位置信息,相对于仅通过卫星定位模块进行定位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巡更端在大型建筑物内依然可以实现定位,定位精准度高;
2.手持巡更端的语音与数传模块与终端信息收发端之间、不同手持巡更端的语音与数传模块之间、信号转换端与终端信息收发器之间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并进行长距离通信;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与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之间、不同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之间、各探测报警模块和信号转换端之间通过第二无线电波连接并进行短距离通信,所用频段合理匹配系统组网设置;
3.手持巡更端和探测报警端之间的短距离通信使巡更人员必须要尽量靠近探测报警端组成的巡更路线,并且巡更人员持手持巡更端经过探测报警端时,探测报警端将手持巡更端的身份验证信息实时发送至管理中心端,增加了对巡更路线的监督,保证巡更的效果;
4.手持巡更端和探测报警端分别设置有低功耗模式,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资源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网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巡更端模块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探测报警端模块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巡更端的一种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探测报警端对应图4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手持巡更端、若干个探测报警端、信号转换端、终端信息收发端和管理中心端,图1为包括两个手持巡更端、三个探测报警端的安保系统示意图。
参照图2,手持巡更端包括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显示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按键模块、陀螺仪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扬声器和手持巡更端供电模块。
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扬声器,语音与数传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至终端信息收发端,显示模块输入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各手持巡更端的语音与数传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相互连接,按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陀螺仪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内存储有本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通过按键模块可对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内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修改或者更新。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综合卫星定位模块的卫星定位数据和陀螺仪模块的空间定位数据对手持巡更端进行定位,可将卫星定位模块的位置精度因子作为定位因子数并设定一预设值,通过定位因子数与预设值的比较来判定卫星定位模块接收的卫星定位数据的强弱,位置精度因子具体含义是:由于观测成果的好坏与被测量的人造卫星和接收仪间的几何形状有关且影响甚大,所以计算上述所引起的误差量称为精度的强弱度。天空中卫星分布程度越好,定位精度越高(数值越小精度越高)。语音与数传模块通过UHF频段的无线电波与终端信息收发端进行通信。语音与数传模块有三个作用:①用于在手持巡更端之间通信,发送语音信号,将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后发送出去,语音采集采用现有技术;②接收语音信号,对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解码后通过扬声器播放;③用于与终端信息收发端通信,将手持巡更端的位置信息传输至终端信息收发端并接收终端信息收发端发送的巡更调度信息。手持巡更端供电模块用于给手持巡更端的各个模块进行供电,可采用一体的锂电池。
参照图3,探测报警模块包括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探测报警模块和探测报警端供电模块。
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探测报警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至信号转换端,各探测报警端的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相互连接。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有三个作用:①用于在探测报警模块检测出现异常时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并进行校验,然后发送身份验证校验通过或者不通过的信号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②用于向其余探测报警端广播本探测报警端的设备状态信息;③用于将探测报警端的报警信息发送至信号转换端。探测报警端供电模块用于给探测报警端的各个模块进行供电,可采用一体的锂电池。
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通过第二无线电波连接至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信号转换端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到终端信息收发端,终端信息收发端通过串口连接到管理中心端。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与探测报警端进行无线通信,用于向探测报警端发送本设备储存的身份验证信息。管理中心端通过终端信息收发端获取各手持巡更端以及探测报警端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输出端通过UART接口连接至所述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手持巡更端还包括对解码语音信号进行放大的语音功放模块;所述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出端经语音功放模块连接至扬声器。通过语音功放模块提升语音对讲的效果。
优选的,第一无线电波为长距离通信电波,比如为UHF频段电波,UHF频段电波的频率高,辐射能力强,适合本地通信。
优选的,第二无线电波为短距离通信电波,只可用于短距离通信,则所述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和所述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采用短距离通信模块,例如采用ZigBee模块,ZigBee模块之间可进行高效率的通信并且十分节省能量。通过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和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短距离通讯,可进一步促使巡更人员的巡更路线接近于布设的探测报警端,从而达到良好的巡更监督效果。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手持巡更端的工作方式如下:
1.手持巡更端初始化;
2.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通过卫星定位模块采集卫星定位信息和卫星定位因子数,通过陀螺仪模块采集空间定位数据;
3.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判断卫星定位因子数与预设值n的大小关系,当卫星定位因子数小于预设值n时,则表示卫星定位模块的卫星定位数据较为准确,手持巡更端则校正空间定位数据并判断语音与数传模块是否正忙,如果空闲,则通过语音与数传模块将卫星定位数据发送到管理中心端,如果忙,则循环等待直至语音与数传模块空闲;
当卫星定位因子数不小于预设值n时,则表示卫星定位模块的卫星定位数据不够准确,手持巡更端则校正卫星定位数据并判断语音与数传模块是否正忙,如果空闲,手持巡更端通过语音与数传模块将空间定位数据发送到管理中心端,如果忙,则循环等待直至语音与数传模块空闲;
4.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通过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判断是否收到探测报警端的身份验证请求,如果是,则通过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并等待探测报警端的身份验证应答信息,接收到身份验证应答信息后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
如果否,则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直接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
5.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通过语音与数传模块判断是否接收到管理中心端的巡更调度信息,如果是,则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通过显示模块和扬声器进行提示,并在巡更人员确认处理调度信息后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手持巡更端的设备状态;
如果否,则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通过显示模块直接显示手持巡更端的设备状态;
6.重复上述步骤2~5。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对应的探测报警端的工作方式如下:
一.探测报警端初始化;
二.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监测探测报警模块是否发出报警信号,如果否,则以低功耗模式循环监测;
如果是,则启动工作模式,通过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发送身份验证请求;
三.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通过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是否接收到身份验证信息,如果是,则探测端控制模块发送解除报警信息至探测报警模块并发送接收到的身份验证信息至管理中心端;
如果否,则身份验证模块持续以低功耗模式持续发送报警信息至管理中心端直至收到管理中心端的确认信息;
四.重复上述步骤二~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保系统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巡更端通过卫星定位模块获取卫星定位数据、通过陀螺仪模块获取空间定位数据,在判定卫星定位数据准确时,则以卫星定位数据作为手持巡更端的位置信息,在判定卫星定位数据准确度不够时,则以空间定位数据作为手持巡更端的位置信息,相对于仅通过卫星定位模块进行定位的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巡更端在大型建筑物内依然可以实现定位,定位精准度高;
2.手持巡更端的语音与数传模块与终端信息收发端之间、不同手持巡更端的语音与数传模块之间、信号转换端与终端信息收发器之间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并进行长距离通信;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与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之间、不同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之间、各探测报警模块和信号转换端之间通过第二无线电波连接并进行短距离通信,所用频段合理匹配系统组网设置;
3.手持巡更端和探测报警端之间的短距离通信使巡更人员必须要尽量靠近探测报警端组成的巡更路线,并且巡更人员持手持巡更端经过探测报警端时,探测报警端将手持巡更端的身份验证信息实时发送至管理中心端,增加了对巡更路线的监督,保证巡更的效果;
4.手持巡更端和探测报警端分别设置有低功耗模式,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资源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手持巡更端、若干个探测报警端、信号转换端、终端信息收发端和管理中心端,其特征在于:
手持巡更端包括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显示模块、卫星定位模块、按键模块、陀螺仪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和扬声器;
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扬声器,语音与数传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至终端信息收发端,显示模块输入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各语音与数传模块通过第一无线电波相互连接,按键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卫星定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陀螺仪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手持巡更端控制模块;
探测报警模块包括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和探测报警模块;
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探测报警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各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通过第二无线电波相互连接,探测报警模块连接至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
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通过第二无线电波连接至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信号转换端通过第一无线电波连接到终端信息收发端,终端信息收发端通过串口连接到管理中心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输出端通过UART接口连接至所述探测报警端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巡更端还包括语音功放模块;
所述语音与数传模块的输出端经语音功放模块连接至扬声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电波为UHF频段电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无线电波为短距离通信电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测报警端身份验证模块和所述手持巡更端身份验证模块采用短距离通信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距离通信模块为ZigBee模块。
CN201920838125.XU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Active CN209746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8125.XU CN209746775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8125.XU CN209746775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6775U true CN209746775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8125.XU Active CN209746775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67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5017A (zh) * 2019-06-05 2019-08-02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5017A (zh) * 2019-06-05 2019-08-02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CN110085017B (zh) * 2019-06-05 2024-04-09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3816B (zh) 基于gnss的自动监测输电线塔倾斜的装置
CN103634060A (zh) 一种实时无线电协同监测、检测与定位方法
CN101599212A (zh) 岩土工程现场监测高速远程无线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CN201892954U (zh) 具有监控功能的新型天线系统
CN209746775U (zh)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CN102638887A (zh) 无线短距离定位系统
CN201438332U (zh) 岩土工程现场监测高速远程无线传输装置
CN104717682A (zh) 一种移动终端所在区域的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02075266B (zh) 九信道空间谱估计超分辨率监测测向固定站系统
CN202535544U (zh) 一种用于监控系统的手持监控器
CN103683100A (zh) 基于宽带无线Mesh的输电线路监测系统
CN109975753B (zh) 一种矿井动目标测距误差判定及精确定位方法
CN110085017B (zh) 一种双网通信双模定位的实时安保管理系统
CN113242078B (zh) 一种无人机数据平台与地面监测站之间的无线连接系统
CN1980102A (zh) 无线信号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9920232A (zh) 基于NB-loT的电力多业务接入终端及管理系统
CN109068399A (zh) 一种野外自组网无线通讯系统
CN113316085B (zh) 一种封闭空间内滞留告警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205175549U (zh) 一种用于振动监测的无线低频加速度传感器节点装置
CN203385836U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电池检测控制系统
CN204948084U (zh)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自动批量检测系统
CN111505981B (zh) 一种基于uhf的智能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1363890B (zh) 双极化五信道无线电监测和超分辨率测向固定站系统
CN1301411C (zh) 移动目标全球定位监控装置
CN204649724U (zh) 一种运用“云自动化”的水质在线监测远程传输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