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5857U -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5857U
CN209745857U CN201920395191.4U CN201920395191U CN209745857U CN 209745857 U CN209745857 U CN 209745857U CN 201920395191 U CN201920395191 U CN 201920395191U CN 209745857 U CN209745857 U CN 209745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oratory
blasting
cabin body
circular telegram
gas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51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强
孙健
沈俊杰
贺元骅
王海斌
谢松
贾井运
徐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203951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5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5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58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包括气瓶、抽气泵、舱体以及连接在舱体上的进气管和抽气管,所述舱体内形成有密封的实验空间,所述进气管和抽气管的一端均与实验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瓶和抽气泵连接,所述舱体上还设有气体采样管,所述舱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样本电池的样本座,所述舱体的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通过气瓶、抽气泵、舱体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构成一个气体可变的实验空间,进行锂电池燃爆实验了。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其体积小巧,并且容量较大,目前广泛的应用于现有的体积较小的电子产品内,以作为电源使用,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然而由于现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都是随身携带的,而锂电池若是产品质量不过关在高温或是出现泄露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爆燃的情况,会对于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对于市场上销售的锂电池进行燃爆实验是十分的有必要的,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于锂电池燃爆实验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对于锂电池进行燃爆实验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包括气瓶、抽气泵、舱体以及连接在舱体上的进气管和抽气管,所述舱体内形成有密封的实验空间,所述进气管和抽气管的一端均与实验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瓶和抽气泵连接,以改变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所述舱体上还设有气体采样管,用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后输出检测数据,所述舱体内设有用于固定样本电池的样本座,所述舱体的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压力、温度和烟密度后输出相应的检测数据,所述舱体内壁上设有激光源,用以照射到样本电池上对样本电池进行引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舱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构成球形,所述上壳体上固定连接有供手抓持的手柄,所述气体采样管连接在上壳体上,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均固定在下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进气管连接在上壳体上,所述抽气管连接在下壳体偏下的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上还连接有安全阀和泄压阀,所述安全阀与泄压阀均与实验空间连通,以对实验空间进行泄压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设有玻璃形成观察窗,该下壳体偏下的位置还开设有预留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数据线和若干个热电偶,若干个所述热电偶贴合设置在舱体的内壁上并呈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热电偶均与温度数据线连接,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温度后通过温度数据线传输而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样本座包括底座、固定座和支架杆,所述底座固定下壳体内,所述支架杆的下端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固定座用于安装样本电池,并固定在支架杆的上端,所述支架杆为可伸缩设置,并与上壳体联动,当上壳体移动打开实验空间时,支架杆伸长,将固定座移动到下壳体的开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铰接,手柄设置在上壳体背离铰接处的位置上,所述支架杆包括底管和升降杆,所述底管的下端铰接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可滑移的伸入到底管内,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升降杆的上端,所述固定座的上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固定座固定,上端与上壳体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设有缓冲活塞,所述底管内填充有缓冲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的右侧面上开设有供样本电池嵌入的安装嵌槽,所述安装嵌槽的槽壁靠近槽口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片弧形弹簧片,所述弧形弹簧片与样本电池相抵,以将样本电池固定在安装嵌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嵌槽的槽壁上设有两片通电触片,两片通电触片分别与锂电池的正负极通电接触,所述安装嵌槽相对于通电触片一侧的槽壁内设有触发线圈,两片所述通电触片的一侧插入到安装嵌槽的槽壁内,并靠近触发线圈设置,所述触发线圈的中部穿设有通电铁芯,所述通电铁芯的两端分别靠近两片通电触片设置,当通电铁芯通电产生磁力时,吸附两片通电触片与通电铁芯端部相接触,以将锂电池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嵌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内嵌设有切割电机,该切割电机的机身与切割槽的槽底通过弹簧连接,转轴上同轴套接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刃部与样本电池相抵,当切割电机的转轴旋转时,切割刀片切开样本电池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气瓶、舱体、抽气泵、进气管和抽气管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利用气瓶与抽气泵之间的配合实现调整改变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成分的效果,如此实现对于锂电池进行不同气体成分下的燃爆实验,以确定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而通过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可以对于锂电池燃爆前后的实验空间压力、温度以及烟浓度进行有效的测定,如此判断出锂电池在燃爆时对于外界的杀伤力,对锂电池的安全参数进行有效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样本座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包括气瓶4、抽气泵5、舱体1以及连接在舱体1上的进气管2和抽气管3,所述舱体1内形成有密封的实验空间,所述进气管2和抽气管3的一端均与实验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瓶4和抽气泵5连接,以改变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所述舱体1上还设有气体采样管6,用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后输出检测数据,所述舱体1内设有用于固定样本电池的样本座7,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压力、温度和烟密度后输出相应的检测数据,所述舱体1内壁上设有激光源13,用以照射到样本电池上对样本电池进行引爆,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实验室的过程中,首先将需要进行实验的气体充入到气瓶4内,然后将需要进行燃爆的锂电池设置到样本座7上,之后将舱体1关闭,将实验空间处于封闭状态,然后通过抽气泵5抽气,将实验空间内的空气抽取干净,然后打开气瓶4,将气瓶4内的气体放入到实验空间内,之后启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采样管6和烟密度测试仪,以做实验准备,然后实验开始,激发激光源13,将激光源13的激光打到样本电池上,使得样本电池因为温度过高或是表皮破裂产生燃爆现象,之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采样管6和烟密度测试仪采集燃爆后的数据传输到外部计算机内,外部计算机通过对于上述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完成对于样本电池的燃爆实验,以此来测定当前的锂电池的产品合不合格。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舱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连接构成球形,所述上壳体11上固定连接有供手抓持的手柄111,所述气体采样管6连接在上壳体11上,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均固定在下壳体12的内壁上,所述进气管2连接在上壳体11上,所述抽气管3连接在下壳体12偏下的位置上,通过将舱体1设置成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实现实验空间可打开或是密封。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壳体11上还连接有安全阀和泄压阀,所述安全阀与泄压阀均与实验空间连通,以对实验空间进行泄压操作,通过安全阀和泄压阀的设置,便可在实验空间压力过大的时候,利用安全阀泄压,避免爆舱的问题,而通过泄压阀的设置,便可实现在需要进行开舱的时候,通过打开泄压阀的方式,先将舱体1内实验空间的气压进行泄压操作,使得舱体1内的气压降低到正常水平,如此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没有泄压打开上壳体11导致的打开时气压爆发而使得人受伤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下壳体12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设有玻璃形成观察窗,该下壳体12偏下的位置还开设有预留孔,通过观察孔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人观察实验空间内的锂电池燃爆实验情况。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数据线9和若干个热电偶8,若干个所述热电偶8贴合设置在舱体1的内壁上并呈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热电偶8均与温度数据线9连接,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温度后通过温度数据线9传输而出,通过热电偶8的设置,便可有效的检测实验空间内的温度,并且采用了多个的设置,并且在舱体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便可全方位的检测实验空间内的各个部位温度,进而准确的检测出实验空间内的温度。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样本座7包括底座71、固定座72和支架杆73,所述底座71固定下壳体12内,所述支架杆73的下端连接在底座71上,所述固定座72用于安装样本电池,并固定在支架杆73的上端,所述支架杆73为可伸缩设置,并与上壳体11联动,当上壳体11移动打开实验空间时,支架杆73伸长,将固定座72移动到下壳体12的开口处,通过底座71和固定座72以及支架杆73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在人操作使得上壳体11翻转打开实验空间时,固定座72能够到达下壳体12的开口处,如此测试人员便可简单方便的将测试的电池安装到固定座72上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铰接,手柄111设置在上壳体11背离铰接处的位置上,所述支架杆73包括底管731和升降杆732,所述底管731的下端铰接在底座71上,所述升降杆732的下端可滑移的伸入到底管731内,所述固定座72固定在升降杆732的上端,所述固定座72的上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21,所述连接杆721的下端与固定座72固定,上端与上壳体11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升降杆732的下端设有缓冲活塞,所述底管731内填充有缓冲油,通过将支架杆73设置成底管731和升降杆732组合的方式便可有效的实现支架杆73的可伸缩作用,并且通过缓冲活塞和缓冲油的设置,便可实现对于支架杆73的伸缩进行缓冲作用,如此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支架杆73伸缩速度过快导致的升降杆732与底管731产生撞击进而损坏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72的右侧面上开设有供样本电池嵌入的安装嵌槽722,所述安装嵌槽722的槽壁靠近槽口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片弧形弹簧片7221,所述弧形弹簧片7221与样本电池相抵,以将样本电池固定在安装嵌槽722内,通过安装嵌槽722和弧形弹簧片7221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利用弧形弹簧片7221的弹力作用将样本电池有效的进行固定了,且固定过程简单方便,只需要将样本电池挤压弧形弹簧片7221,使得弧形弹簧片7221产生形变弹力即可。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嵌槽722的槽壁上设有两片通电触片7222,两片通电触片7222分别与锂电池的正负极通电接触,所述安装嵌槽722相对于通电触片7222一侧的槽壁内设有触发线圈,两片所述通电触片7222的一侧插入到安装嵌槽722的槽壁内,并靠近触发线圈设置,所述触发线圈的中部穿设有通电铁芯,所述通电铁芯的两端分别靠近两片通电触片7222设置,当通电铁芯通电产生磁力时,吸附两片通电触片7222与通电铁芯端部相接触,以将锂电池短接,通过通电触片7222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对样本电池进行短接操作,以此来测试样本电池是因为短路产生燃爆的反应情况,以此实现对于现实中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短路导致的燃爆模拟,增加实验室的适用范围。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嵌槽722的槽底上开设有切割槽7223,所述切割槽7223内嵌设有切割电机7224,该切割电机7224的机身与切割槽7223的槽底通过弹簧连接,转轴上同轴套接有切割刀片7225,所述切割刀片7225的刃部与样本电池相抵,当切割电机7224的转轴旋转时,切割刀片7225切开样本电池的外壁,通过切割电机7224和切割刀片7225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在切割电机7224运作的时候驱动切割刀片7225旋转实现对锂电池进行切割燃爆,以此来模拟现有技术中因为电池外壳损坏导致的燃爆情况,增加了实验室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实验室,通过气瓶4、抽气泵5、舱体1、进气管2和抽气管3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通过气瓶4与抽气泵5的配合改变舱体1内的内部气体成分,以此来实现对于不同气体环境下的锂电池燃爆实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瓶(4)、抽气泵(5)、舱体(1)以及连接在舱体(1)上的进气管(2)和抽气管(3),所述舱体(1)内形成有密封的实验空间,所述进气管(2)和抽气管(3)的一端均与实验空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气瓶(4)和抽气泵(5)连接,以改变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所述舱体(1)上还设有气体采样管(6),用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后输出检测数据,所述舱体(1)内设有用于固定样本电池的样本座(7),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压力、温度和烟密度后输出相应的检测数据,所述舱体(1)内壁上设有激光源(13),用以照射到样本电池上对样本电池进行引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连接构成球形,所述上壳体(11)上固定连接有供手抓持的手柄(111),所述气体采样管(6)连接在上壳体(11)上,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密度测试仪均固定在下壳体(12)的内壁上,所述进气管(2)连接在上壳体(11)上,所述抽气管(3)连接在下壳体(12)偏下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上还连接有安全阀和泄压阀,所述安全阀与泄压阀均与实验空间连通,以对实验空间进行泄压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设有玻璃形成观察窗,该下壳体(12)偏下的位置还开设有预留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数据线(9)和若干个热电偶(8),若干个所述热电偶(8)贴合设置在舱体(1)的内壁上并呈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热电偶(8)均与温度数据线(9)连接,以检测实验空间内的温度后通过温度数据线(9)传输而出。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座(7)包括底座(71)、固定座(72)和支架杆(73),所述底座(71)固定下壳体(12)内,所述支架杆(73)的下端连接在底座(71)上,所述固定座(72)用于安装样本电池,并固定在支架杆(73)的上端,所述支架杆(73)为可伸缩设置,并与上壳体(11)联动,当上壳体(11)移动打开实验空间时,支架杆(73)伸长,将固定座(72)移动到下壳体(12)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铰接,手柄(111)设置在上壳体(11)背离铰接处的位置上,所述支架杆(73)包括底管(731)和升降杆(732),所述底管(731)的下端铰接在底座(71)上,所述升降杆(732)的下端可滑移的伸入到底管(731)内,所述固定座(72)固定在升降杆(732)的上端,所述固定座(72)的上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21),所述连接杆(721)的下端与固定座(72)固定,上端与上壳体(11)的内侧壁铰接,所述升降杆(732)的下端设有缓冲活塞,所述底管(731)内填充有缓冲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2)的右侧面上开设有供样本电池嵌入的安装嵌槽(722),所述安装嵌槽(722)的槽壁靠近槽口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片弧形弹簧片(7221),所述弧形弹簧片(7221)与样本电池相抵,以将样本电池固定在安装嵌槽(72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嵌槽(722)的槽壁上设有两片通电触片(7222),两片通电触片(7222)分别与锂电池的正负极通电接触,所述安装嵌槽(722)相对于通电触片(7222)一侧的槽壁内设有触发线圈,两片所述通电触片(7222)的一侧插入到安装嵌槽(722)的槽壁内,并靠近触发线圈设置,所述触发线圈的中部穿设有通电铁芯,所述通电铁芯的两端分别靠近两片通电触片(7222)设置,当通电铁芯通电产生磁力时,吸附两片通电触片(7222)与通电铁芯端部相接触,以将锂电池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嵌槽(722)的槽底上开设有切割槽(7223),所述切割槽(7223)内嵌设有切割电机(7224),该切割电机(7224)的机身与切割槽(7223)的槽底通过弹簧连接,转轴上同轴套接有切割刀片(7225),所述切割刀片(7225)的刃部与样本电池相抵,当切割电机(7224)的转轴旋转时,切割刀片(7225)切开样本电池的外壁。
CN201920395191.4U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5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191.4U CN209745857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191.4U CN209745857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5857U true CN209745857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51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45857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58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6185A (zh) * 2019-03-26 2019-06-07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6185A (zh) * 2019-03-26 2019-06-07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6571U (zh) 电池安全性能综合测试系统
CN209745857U (zh)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JP5965379B2 (ja) 環境試験装置
KR102160703B1 (ko) 이차전지 발생가스 포집장치 및 포집방법
CN201319060Y (zh) 电池高低温试验测试箱
CN103454455A (zh) 一种电池针刺装置
CN104076290A (zh) 电池测试装置
CN2929737Y (zh) 锂离子电池综合试验台
CN210720672U (zh) 一种电池热冲击试验装置
CN206098507U (zh) 一种车用电池充放电防爆箱
CN104316367B (zh) 一种用于螺堵式密封容器内部气体采集的装置
CN103743868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燃烧产物的检测装置
CN202368394U (zh) 电动汽车用电芯漏液气体检测装置
CN112114227B (zh) 电力配网巡视装置
CN207622956U (zh) 电池检漏装置
CN109856185A (zh) 一种可变气体成分锂电池燃爆实验室
CN212460749U (zh) 一种火灾监控报警装置
CN110261656A (zh) 测试装置以及窃电判断方法
CN21695629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测试装置
CN2586152Y (zh) 一种便携式呼吸阀快速检测装置
CN201438473U (zh) 电池芯壳体
CN201615861U (zh) 锂离子电池壳体或小型容器的试压装置
CN207703753U (zh) 一种电路板热应力测试装置
CN201905299U (zh) 镜片手动自动一体下放机构
CN201804972U (zh) 一种电池燃烧试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