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43642U -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 Google Patents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43642U
CN209743642U CN201920526173.5U CN201920526173U CN209743642U CN 209743642 U CN209743642 U CN 209743642U CN 201920526173 U CN201920526173 U CN 201920526173U CN 209743642 U CN209743642 U CN 209743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valve body
shell
flui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61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宇鹏
蔡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atong Heav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261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43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43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43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流体控制装置用部件,特别是一种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它包括外壳,与外壳相配套的阀芯,阀芯呈前端敞口的锥筒体结构,该锥筒体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的流体通过面积大于或等于流体进口截面积,流体进口位于锥筒体结构的小直径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流量的100%通过,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能够实现100%排污。

Description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流体控制装置用部件,特别是一种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背景技术
在流体输送过程中,一般的阀体阀芯会对流体产生扰流、阻流、堵塞等现象使流体的通过性与流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现有的暖通用阀体结构,大多采用锥阀芯为弹簧式结构,通过弹簧的锥阀芯与阀体外壳内壁紧密配合,实现对流量大小调节和流量的通断等功能;但该结构存在的弊端是:弹簧式的调节结构容易损坏,并且不能实现大流量调节,也就是不能实现100%流体通过的目的。
即使现在的阀体中所存在的贯通孔式流体通过通道,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也不能满足100%流量整体通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100%流体整体通过的阀体结构,适用于各气体、液体、固体渣料和固体粉类等物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包括外壳,与外壳相配套的阀芯,阀芯呈前端敞口的锥筒体结构,该锥筒体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的流体通过面积大于或等于流体进口截面积,流体进口位于锥筒体结构的小直径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流量的100%通过,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能够实现100%排污。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
阀芯上设置有一个贯通孔。
阀芯上设置有两个贯通孔,两个贯通孔相对应设置。
阀芯锥筒体结构的大直径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装有连接头,连接头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装有旋钮。
大直径端的凹槽呈弧形结构,连接头的结构与弧形结构相匹配,连接杆上装套装有片形弹簧和密封压盖,密封压盖通过外螺纹结构与阀盖的内螺纹连接,阀盖的外圆面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结构,该半圆形结构与旋钮上的半圆形孔连接。
锥筒体上的贯通孔为方孔结构,该方孔结构的长度与外壳上流体出口的长度相等,方孔结构的宽度与外壳上流体出口的高度相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整体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阀芯贯通孔与出口一连通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阀芯贯通孔与出口一和出口二分别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阀芯贯通孔与出口二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阀芯贯通孔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参见附图1至附图10,图中,外壳1、阀芯2、片型弹簧3、阀盖4、旋钮5、流体进口6、出口一7、出口二8、贯通孔9、凹槽10、连接头11、连接杆12、半圆形孔13、密封填料14、密封圈15。
阀芯2呈前端敞口的锥筒体结构;锥筒体结构的小直径端为流体进口6,锥筒体结构并与外壳1的内腔体相匹配,该锥筒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贯通孔9,贯通孔9的流体通过面积与流体进口6通过截面积相等,流体进口6位于锥筒体结构的小直径端。
阀芯2锥筒体结构的大直径端设置有凹槽10,凹槽10内装有连接头11,连接头11与连接杆12的一端连接,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上装有旋钮5。
连接头11的前端结构与凹槽10相匹配,凹槽10呈弧形结构;连接杆12上装套装有片形弹簧3和密封压盖14,密封压盖14通过外螺纹结构与阀盖4的内螺纹连接,阀盖4的外圆面与外壳1通过螺纹连接。阀盖4的上套密封圈15,密封圈15用于阀盖与外壳之间的密封。
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结构,该半圆形结构与旋钮5上的半圆形孔13连接。
锥筒体上的贯通孔9为方孔结构,该方孔结构的长度与外壳1上的出口一7的高度相等,方孔结构的宽度与出口一7的宽度相等;出口一7与外壳1上的出口二8的结构相同。
流体进口6接到主管道后,进口6进入流体,由出口一7或出口二8流出流体,当通过旋钮5的作用将阀芯2的贯通孔9调节至如图7所示的位置时,出品一7处于全流量流出状态;当通过旋钮5的作用调节阀芯2的贯通孔9至如图8所示的位置时,出口一7和出口二8分别处于半流量流出状态,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出口一7和出口二8两者的流量总和与进口6的进入流量相等;当通过旋钮5将阀芯2的贯通孔调节至如图9所示的位置时,出口二2处于全流量流出状态;阀芯2的贯通孔9处于图10中所示的位置时,出口一7和出口二8关闭。
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旋钮5的外表面上贴覆有与贯通孔9旋向位置相对应的醒目标志,便于控制阀芯2的转向角度。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无阻力、无扰流、无堵塞、高通过性,全流量的分流方式,可以将阀芯2上的流体流出的贯通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两个或三个,出口也设置成三个以上,通过调整阀芯的旋转角大小可以实现注入主管路与分出管路流量大小的调节。

Claims (6)

1.一种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包括外壳,与外壳相配套的阀芯,其特征在于:阀芯呈前端敞口的锥筒体结构,该锥筒体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的流体通过面积大于或等于流体进口截面积,流体进口位于锥筒体结构的小直径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其特征在于:阀芯上设置有一个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其特征在于:阀芯上设置有两个贯通孔,两个贯通孔相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其特征在于:阀芯锥筒体结构的大直径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装有连接头,连接头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装有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其特征在于:大直径端的凹槽呈弧形结构,连接头的结构与弧形结构相匹配,连接杆上装套装有片形弹簧和密封压盖,密封压盖通过外螺纹结构与阀盖的内螺纹连接,阀盖的外圆面与外壳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半圆形结构,该半圆形结构与旋钮上的半圆形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其特征在于:锥筒体上的贯通孔为方孔结构,该方孔结构的长度与外壳上流体出口的长度相等,方孔结构的宽度与外壳上流体出口的高度相等。
CN201920526173.5U 2019-04-18 2019-04-18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Active CN209743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6173.5U CN209743642U (zh) 2019-04-18 2019-04-18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6173.5U CN209743642U (zh) 2019-04-18 2019-04-18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43642U true CN209743642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2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6173.5U Active CN209743642U (zh) 2019-04-18 2019-04-18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43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43642U (zh) 无阻力全量分流阀体
CN203906895U (zh) 液流介质流向可控的安全筒体端盖
CN102865392B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
JP2010525290A5 (zh)
CN206943500U (zh) 一种三通蝶阀
CN206093068U (zh) 单向阀
CN114689130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气体流量计
CN206786102U (zh) 一种截止阀
CN209213102U (zh) 一种多出口泄放的仪表阀组
DE102005006478B4 (de) Verteilerventil
CN209781726U (zh) 一种球阀
CN207609826U (zh) 一种安全阀
CN206320315U (zh) 开角可调式蝶阀
CN210153268U (zh) 一种多用途球阀
CN220470659U (zh) 一种抗冲击强的阀门
CN205401758U (zh) 大流量放水阀
CN206036288U (zh) 防呆耐腐蚀双由任安全球阀
CN212080317U (zh) 一种具有阻断功能的蝶阀连接件
CN202812334U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
CN209339914U (zh) 一种油井流量计可调放喷装置
CN209725372U (zh) 闸阀
CN205078899U (zh) 新型开关截止阀
CN212986086U (zh) 一种多级密封阀门
CN218207840U (zh) 一种带过滤功能的蝶阀
CN202597318U (zh) 一种新型液压节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0

Address after: 063300 West of Huanggezhuang Sancun Village, Huanggezhuang Town, Fengna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HUATONG HEAV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 Zone 4, Shatuozi Village, Xige Town, Fengna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063300

Patentee before: Fu Yupe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