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3560U - 一种餐饮器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饮器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33560U CN209733560U CN201821365796.0U CN201821365796U CN209733560U CN 209733560 U CN209733560 U CN 209733560U CN 201821365796 U CN201821365796 U CN 201821365796U CN 209733560 U CN209733560 U CN 2097335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bedded
- catering
- grooves
- shaped
- vess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餐饮器皿,包括器皿本体;所述器皿本体的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一嵌入槽。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避免了餐饮器皿将温度传递到人体的手部,避免了餐饮器皿因人体手部感觉到灼热而导致滑落打碎的现象;同时,人们通过夹持装置作用在器皿本体的第一嵌入槽上,对器皿本体进行移动或者倾斜,避免了餐饮器皿内的蒸汽对人体手部造成烫伤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饮器皿。
背景技术
餐饮器皿是指用于盛装饮食的用具。在日常生活中,餐饮器皿通常用于盛装热菜、凉菜、汤、小吃等。目前,用于煮或者蒸的餐饮器皿具有较高的温度,烹饪过程中或者烹饪结束后,人们通常采用毛巾或者润湿的毛巾对该餐饮器皿隔热后进行端放。然而,通过毛巾或者润湿的毛巾隔热后的餐饮器皿仍然会快速地将温度传递到人体的手部,使人体的手部感觉到灼热,极易出现餐饮器皿滑落打碎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餐饮器皿,有效地避免了餐饮器皿将温度传递到人体的手部,避免了餐饮器皿因人体手部感觉到灼热而导致滑落打碎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饮器皿,包括器皿本体;所述器皿本体的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一嵌入槽。
优选地,所述器皿本体的第一嵌入槽配设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V形弹性杆以及两个与第一嵌入槽适配的嵌设块,V形弹性杆开口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嵌设块。
优选地,所述V形弹性杆的一侧杆上设有挂板,挂板上设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挂钩;V形弹性杆的另一侧杆对应挂板处设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挂板的挂钩挂合在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的V形弹性杆的另一侧杆上。
优选地,所述器皿本体上设有两个加强块,两个加强块分别与两个第一嵌入槽相对应,且两个加强块位于两个第一嵌入槽的同一侧;加强块靠第一嵌入槽侧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对应的第一嵌入槽连通;嵌设块上对应加强块的定位孔处设有定位柱,嵌设块的定位柱与加强块的定位孔可拆卸插接。
优选地,所述器皿本体上配设有盖体,盖体的径向横截面呈弧形,且盖体上设有把持装置,把持装置的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
优选地,所述把持装置包括连接柱和握柄,连接柱的一端与盖体的中部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握柄连接,连接柱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握柄远连接柱的端面呈平面。
优选地,所述把持装置包括环形柱,环形柱一侧的环形端面与盖体的中部连接,环形柱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嵌入槽呈弧形槽,两个第二嵌入槽沿周向连通;第二嵌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嵌入槽为弧形槽,两个第一嵌入槽沿周向连通;第一嵌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器皿本体的外侧的设置第一嵌入槽,然后人工手持呈叉状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的叉状部分插入器皿本体的第一嵌入槽中,人们通过给远叉状部分的夹持装置一端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便可将器皿本体移动到指定位置,有效地避免了餐饮器皿将温度传递到人体的手部,避免了餐饮器皿因人体手部感觉到灼热而导致滑落打碎的现象;同时,人们通过夹持装置作用在器皿本体的第一嵌入槽上,对器皿本体进行移动或者倾斜,避免了餐饮器皿内的蒸汽对人体手部造成烫伤的现象;此外,器皿本体的第一嵌入槽便于对夹持装置进行上下限位和周向限位的作用,从而便于人们通过夹持装置对器皿本体进行倾斜,以便对器皿本体的汤或者食物进行倾倒,避免了人体手部直接与器皿本体发生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器皿本体,11-第一嵌入槽,12-加强块,13-定位孔,2-夹持装置,21-V形弹性杆,22-嵌设块,221-定位柱,23-挂板,24-挂钩,25-上限位板,26-下限位板,3-盖体,31-第二嵌入槽,32-连接柱,33-握柄,34-环形柱,4-汽蒸锅,41-环形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餐饮器皿,包括器皿本体1;器皿本体1的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一嵌入槽11。在器皿本体1的外侧的设置第一嵌入槽11,然后人工手持呈叉状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的叉状部分插入器皿本体的第一嵌入槽11中,人们通过给远叉状部分的夹持装置一端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便可将器皿本体1移动到指定位置,有效地避免了餐饮器皿将温度传递到人体的手部,避免了餐饮器皿因人体手部感觉到灼热而导致滑落打碎的现象;同时,人们通过夹持装置作用在器皿本体1的第一嵌入槽11上,对器皿本体1进行移动或者倾斜,避免了餐饮器皿内的蒸汽对人体手部造成烫伤的现象;此外,器皿本体1的第一嵌入槽11便于对夹持装置进行上下限位和周向限位的作用,从而便于人们通过夹持装置对器皿本体1进行倾斜,以便对器皿本体1的汤或者食物进行倾倒,避免了人体手部直接与器皿本体发生接触。
具体的,第一嵌入槽11为弧形槽,两个第一嵌入槽11沿周向连通;第一嵌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第一嵌入槽11的弧形槽设计,使得第一嵌入槽11与夹持装置配合时便于周向限位和上下限位。当然,第一嵌入槽11的横截面的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不仅限于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两个第一嵌入槽11沿周向连通形成一个环形槽,夹持装置可从第一嵌入槽11水平面的任意方向对第一嵌入槽11进行夹持,提高了实用性。
器皿本体1的第一嵌入槽11配设有夹持装置2,夹持装置2包括V形弹性杆21以及两个与第一嵌入槽适配的嵌设块22,V形弹性杆21开口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嵌设块22。将嵌设块22配合在第一嵌入槽11内,手握V形弹性杆21,给V形弹性杆21的两侧的杆施加一个向内压力,V形弹性杆21带动嵌设块22与器皿本体1的第一嵌入槽11保持夹紧状态;然后,人工给手握V形弹性杆处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便可通过夹持装置2将器皿本体1端到指定位置或者实现倾斜状态。同时,V形弹性杆21的一侧杆上设有挂板23,挂板23上设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挂钩24;V形弹性杆21的另一侧杆对应挂板处设有上限位板25和下限位板26,挂板23的挂钩24挂合在上限位板25和下限位板26之间的V形弹性杆21的另一侧杆上。通过挂板23的挂钩24与V形弹性杆21的另一侧杆的配合设计,使得V形弹性杆21带动嵌设块22与器皿本体1的第一嵌入槽11夹紧后,通过挂板23上对应的挂钩24与V形弹性杆21的另一侧杆挂合,避免了人体手部持续地向V形弹性杆21施加压力,提高了实用性。
此外,器皿本体1上配设有盖体3,盖体3的径向横截面呈弧形,且盖体3上设有把持装置,把持装置的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31。盖体3的第二嵌入槽31也配设有对应型号的夹持装置,第二嵌入槽31对应的夹持装置与第一嵌入槽11对应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型号不同,夹持装置便于对盖体3进行移动或者倾斜或者翻转;而且弧形的径向横截面的盖体3翻转后可以当做盘子使用,提高了实用性。具体的,把持装置包括连接柱32和握柄33,连接柱32的一端与盖体3的中部连接,连接柱32的另一端与握柄33连接,连接柱32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31;握柄33远连接柱的端面呈平面。握柄33的平面端面设计,便于将盖体3当盘子使用时放置在桌面上。
第二嵌入槽31呈弧形槽,两个第二嵌入槽31沿周向连通;第二嵌入槽3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第二嵌入槽31的弧形槽设计,使得第二嵌入槽31与夹持装置配合时便于周向限位和上下限位。当然,第二嵌入槽31的横截面的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不仅限于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两个第二嵌入槽31沿周向连通形成一个环形槽,夹持装置可从第二嵌入槽31水平面的任意方向对第二嵌入槽31进行夹持,提高了实用性。
当器皿本体1在煮食物的时候,取下夹持装置;当器皿本体需要移动或者倾斜时,将夹持装置作用在器皿本体1的第一嵌入槽内,通过夹持装置对器皿本体1进行移动和倾斜。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包括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器皿本体1上设有两个加强块12,两个加强块12分别与两个第一嵌入槽相对应,且两个加强块12位于两个第一嵌入槽的同一侧;加强块12靠第一嵌入槽侧设有定位孔13,定位孔13与对应的第一嵌入槽11连通;嵌设块22上对应加强块的定位孔处设有定位柱221,嵌设块22的定位柱221与加强块12的定位孔13可拆卸插接。加强块12的定位孔与嵌设块22的定位柱221的配合设计,使得嵌设块22配合在第一嵌入槽11内时可快速定位,同时提高了夹持装置2对器皿本体1进行移动或者倾斜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包括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把持装置包括环形柱34,环形柱34一侧的环形端面与盖体3的中部连接,环形柱34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环形柱34与盖体3的连接设计,便于通过夹持装置作用在环形柱34的第二嵌入槽上,对盖体进行翻转或者移动;同时,将盖体3通过夹持装置翻转后便可当盘子使用。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包括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器皿本体1采用汽蒸锅4,汽蒸锅4内侧的上部设有与锅盖适配的环形凸沿41,汽蒸锅41的外侧的周向上对应环形凸沿处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一嵌入槽。汽蒸锅的第一嵌入槽设计,便于夹持装置的嵌设块配合在第一嵌入槽内,从而便于通过握持V形弹性杆对汽蒸锅进行移动或者倾斜,避免了人体手部与汽蒸锅直接接触,避免了汽蒸锅以及蒸汽锅的蒸汽对人体手部的烫伤,提高了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餐饮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器皿本体;
所述器皿本体的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一嵌入槽;
所述器皿本体的第一嵌入槽配设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V形弹性杆以及两个与第一嵌入槽适配的嵌设块,V形弹性杆开口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嵌设块;V形弹性杆的一侧杆上设有挂板,挂板上设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挂钩;V形弹性杆的另一侧杆对应挂板处设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挂板的挂钩挂合在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的V形弹性杆的另一侧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上设有两个加强块,两个加强块分别与两个第一嵌入槽相对应,且两个加强块位于两个第一嵌入槽的同一侧;加强块靠第一嵌入槽侧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对应的第一嵌入槽连通;嵌设块上对应加强块的定位孔处设有定位柱,嵌设块的定位柱与加强块的定位孔可拆卸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本体上配设有盖体,盖体的径向横截面呈弧形,且盖体上设有把持装置,把持装置的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饮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装置包括连接柱和握柄,连接柱的一端与盖体的中部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握柄连接,连接柱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握柄远连接柱的端面呈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饮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持装置包括环形柱,环形柱一侧的环形端面与盖体的中部连接,环形柱外侧的周向上设有两个呈对称布置的第二嵌入槽。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餐饮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嵌入槽呈弧形槽,两个第二嵌入槽沿周向连通;第二嵌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饮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入槽为弧形槽,两个第一嵌入槽沿周向连通;第一嵌入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弧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65796.0U CN209733560U (zh) | 2018-08-23 | 2018-08-23 | 一种餐饮器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65796.0U CN209733560U (zh) | 2018-08-23 | 2018-08-23 | 一种餐饮器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33560U true CN209733560U (zh) | 2019-12-06 |
Family
ID=6870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65796.0U Active CN209733560U (zh) | 2018-08-23 | 2018-08-23 | 一种餐饮器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33560U (zh) |
-
2018
- 2018-08-23 CN CN201821365796.0U patent/CN2097335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348362B1 (en) | High-functionality bowl structure | |
CN209733560U (zh) | 一种餐饮器皿 | |
CN203555533U (zh) | 一种平底锅 | |
CN2089768U (zh) | 多用取碗夹 | |
CN208822583U (zh) | 一种防溅油挡板及锅铲 | |
CN208926147U (zh) | 炖盅支架、炖盅结构和养生壶 | |
CN214905990U (zh) | 煮茶器 | |
CN211155123U (zh) |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电煮锅 | |
CN209807982U (zh) | 一种多功能电煮锅 | |
CN211985183U (zh) | 一种新型防烫不锈钢盆 | |
CN216393807U (zh) | 一种双握手位咖啡水壶 | |
CN215777269U (zh) | 一种改进结构型组合多用的养生锅 | |
CN221307901U (zh) | 用于餐饮的支撑架 | |
CN214230874U (zh) | 烹煮器具 | |
CN214856018U (zh) | 一种餐饮业厨房用多功能电热汤锅 | |
CN209421695U (zh) | 一种多功能锅 | |
CN212995986U (zh) | 一种用于电磁炉的不锈钢煲 | |
KR200227852Y1 (ko) | 조리용구 | |
CN211722894U (zh) | 一种防烫手的端菜辅助器 | |
CN211299666U (zh) | 一种厨具 | |
CN217959852U (zh) | 盖压防烫不锈钢锥形锅 | |
CN215686640U (zh) | 一种具有分隔功能的药膳煲 | |
CN215226850U (zh) | 一种锅及其手柄 | |
CN213786794U (zh) | 锅具组件 | |
CN201227194Y (zh) | 微波炉专用取碗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