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3117U -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3117U
CN209733117U CN201822220450.8U CN201822220450U CN209733117U CN 209733117 U CN209733117 U CN 209733117U CN 201822220450 U CN201822220450 U CN 201822220450U CN 209733117 U CN209733117 U CN 209733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hole portion
fixing member
fix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04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昌文芳
李江林
沈阳
陈尚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Luj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u Lu Displa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u Lu Displa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u Lu Displa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04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3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3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31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包括背板、主体、用于固定背板的固定构件和卡合构件,所述主体通过固定构件和卡合构件固定背板,所述背板边缘处设有边缘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背板的边缘部的槽,所述主体侧部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用于使固定构件插入并贯通的第一孔部,第一孔部为贯通孔且与槽连通,侧板后部为端面,端面与槽的对置面相平行,侧板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固定构件的前端插入的第二孔部,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对置,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同轴设置,第二孔部上设有卡合构件,卡合构件与插入第二孔部内的所述固定构件的前端相卡合,本实用新型能简单、可靠且牢固地固定背板。

Description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背板的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将顶板、底板、背板以及侧板组合而构成的箱状家具。在箱状家具的侧板,形成有用于使背板的端部嵌入的槽。在嵌入侧板的槽内的背板的端部与槽之间的间隙,插入有固定件的楔部,通过用锤等工具敲击固定件而将楔部打进槽,从而使背板无间隙地固定于侧板的槽,然而,家具的强度主要由背板承担。因此,在家具中,维持将背板适当插入其他板、即顶板、底板以及侧板的槽内的状态很重要。现有家具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当对侧板或背板施加负荷时,背板的端部与槽之间的间隙会扩大,导致固定件滑落,从而背板脱离槽,针对上述问题,特设计本实用新型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包括背板、主体、用于固定背板的固定构件和卡合构件,所述主体通过固定构件和卡合构件固定背板,所述背板边缘处设有边缘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背板的边缘部的槽,所述主体侧部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用于使固定构件插入并贯通的第一孔部,第一孔部为贯通孔且与槽连通,侧板后部为端面,端面与槽的对置面相平行,侧板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固定构件的前端插入的第二孔部,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对置,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同轴设置,第二孔部上设有卡合构件,卡合构件与插入第二孔部内的所述固定构件的前端相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孔部以及所述第二孔部在所述槽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构件设置为筒状,且在卡合构件的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周面卡合的突出的凸部或凹陷的凹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卡合构件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周面螺合的螺合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简单、可靠且牢固地固定背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取下顶板的状态下家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II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槽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筒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卡合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收纳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背板固定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A;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合构件的结构示意图A;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B;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合构件的结构示意图B。
图中:家具主体100、筒状构件4、收纳孔41、突起片42、倾斜面42a、垂直面42b、卡合构件5、底部5a、卡合收纳孔51、第二突起片52、第二倾斜面52a、第二垂直面52b、内周面53、凸部53a、突出销55、圆柱部分55a、锥形部分55b、阴螺纹部57、固定构件6、轴部61、圆柱部62、前端部63、凹部63a、面63c、尖端部64、锥形部64a、圆柱部64b、狭缝64s、头部66、锥形部67、阳螺纹部68、侧板10、板材10A、板材端面10Ab、端面10b、底板20、背板30、贯通孔30a、边缘部31、槽11、内侧面11a、对置面11b、对置面11c、插入孔12、第一孔部12a、第二孔部12b、插入构件Is。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包括家具主体100,家具主体100包括侧板10、底板20、顶板以及背板30,侧板10设有两个,侧板10之间设有搁置板,侧板10、底板20以及顶板具有相同的厚度尺寸,侧板10采用矩形的木质板材制成,侧板10上设有槽11,背板30边缘处设有边缘部31,侧板10通过槽11和边缘部31连接背板30,槽11设于侧板10的后侧的端部内面处,槽11设于侧板10的上端与下端之间或设于侧板10的上端与下端相隔固定间隔的位置处,槽11包括内侧面11a、对置面11b以及对置面11c,对置面11b以及对置面11c位于相对立的位置,内侧面11a与对置面11b垂直,内侧面11a与对置面11c垂直,对置面11b和对置面11c之间夹持有背板30,槽11的宽度与对置面11b、对置面11c之间的间距相同,对置面11a与对置面11c之间的间距不大于背板30的板材厚度,侧板10在槽11的上端和下端处设有插入孔12,背板30上设有固定构件6,背板30通过插入孔12和固定构件6连接侧板10,插入孔12上设有第一孔部12a和第二孔部12b,插入孔12在侧板10的上端和下端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孔部12a与固定构件6相适配,侧板10后部为端面10b,端面10b与槽11的对置面11b和对置面11c相平行,第一孔部12a为贯通孔且与槽11连通,第二孔部12b与第一孔部对置,固定构件6前端为前端部63,第二孔部12b与前端部相适配,第二孔部12b为从对置面11c向侧板10的前侧形成的挡孔,第一孔部12a上固定有用于固定构件6插入并贯通的圆筒状的筒状构件4,第二孔部12b上固定有与固定构件6的前端卡合的圆筒状的卡合构件5,固定构件6由金属、木材或合成树脂制成,固定构件6上设有轴部61,轴部61的端部设有圆柱部62、前端部62以及头部66,筒状构件4上设有收纳孔41,卡合构件5上设有卡合收纳孔51,轴部61与收纳孔41、卡合收纳孔51相适配,背板30上设有贯通孔30a,圆柱部62插入并贯通筒状构件4以及贯通孔30a,圆柱部62的外径Od不小于贯通孔30a的内径Id,前端部位63是被插入卡合构件5的收纳孔51内而与该卡合构件5一体卡合的部位,在外周面具有向径向内侧凹陷为圆弧状的多个凹部63a,凹部63a以轴线为中心跨前端部位63的整周而形成为环状,在轴线方向上彼此间隔规定间隔而配置有多个,前端部位63的形成有凹部63a的面63c与圆柱部62的外周面共面,前端部63的前端设有尖端部64具有锥形部64a和圆柱部64b,并具有从圆柱部64b的前端面64m沿轴线朝向固定构件6的端侧形成的规定宽度的狭缝64s,筒状构件4具有圆筒形状,形成有对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2进行收纳的收纳孔41,筒状构件4由金属、木材或合成树脂等形成,形成有筒状构件4的收纳孔41的内周面形成为无凹凸的平坦状,筒状构件4在其外周面沿轴线相隔规定间隔而形成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状的突起片42,突起片42沿与轴线正交的平面设置,各突起片42以轴线为中心在筒状构件4的外周面形成为环状,各突起片42具有倾斜面42a和垂直面42b,倾斜面42a按照相对于轴线以规定角度随着朝向前侧而趋近轴线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垂直面42b以相对于轴线垂直的角度而形成,筒状构件4以倾斜面42a朝向前侧垂直面42b朝向后侧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孔部12a,卡合构件5是形成有对固定构件6的前端部63进行收纳的卡合收纳孔51的圆筒形状的雌构件,卡合构件5由金属、木材或合成树脂等来形成。卡合构件5在其外周面沿轴线相隔规定间隔而具有多个截面为三角形状的第二突起片52,第二突起片52设置在与轴线正交的平面上,各第二突起片52环状地形成于卡合构件5的外周面;
第二突起片52具有第二倾斜面52a和第二垂直面52b,第二倾斜面52a按照相对于轴线以规定角度随着朝向卡合构件5的底部5a侧而趋近轴线的方式倾斜地形成,第二垂直面52b以相对于轴线垂直的角度形成,卡合构件5按照第二倾斜面52a朝向前侧、第二垂直面52b朝向后侧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孔部12b,固定构件6的前端部位63进行收纳的卡合构件5的收纳孔51与筒状构件4的轴线同心,并且通过底部5a的存在而形成为挡孔,卡合构件5在形成收纳孔51的内周面53具有与固定构件6的前端部位63的凹部63a卡合的凸部53a,凸部53a在沿轴线的截面中被形成为向径向的内侧方向圆弧状膨胀,凸部53a以轴线为中心跨整周而形成为环状,并且沿轴线彼此相隔规定间隔而设置,凸部53a彼此的间隔与前端部位63的凹部63a彼此的间隔相同,在卡合构件5的底部5a,在其中心,朝向固定构件6的后侧突出的圆柱状的突出销55与该底部5a一体成型。作为突出部的突出销55具有:直径恒定的圆柱部分55a、以及从该圆柱部分55a的前端侧起直径逐渐缩减的锥形部分55b,可以在固定构件6取代凹部63a而形成凸部,并在卡合构件5取代凸部53a而形成凹部,在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2的外周面,可以沿轴线而形成凹部63a或凸部,在筒状构件4的内周面形成凸部或凹部即可。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从作为侧板10的基材的板材10A的板材端面10Ab,以规定深度朝向前侧穿孔而得到插入孔12,插入孔12的深度与后述的插入构件Is的长度一致。插入孔12在上下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插入孔12与在背板30的边缘部31形成的贯通孔30a相匹配,插入构件Is是细长的带底的圆筒状的构件,插入构件Is以一体的方式,在向插入孔12插入的前侧具有卡合构件5,在后侧具有筒状构件4,筒状构件4与卡合构件5彼此相隔规定间隔,在该规定间隔的外周面未形成突起片,在形成插入孔12后,将插入构件Is从卡合构件5侧向各插入孔12插入,通过在该插入构件的后侧的端部例如放置板材并用木槌、铁锤等敲击,从而能够简单地将插入构件Is插入插入孔12,接着,针对板材10A,在上下方向上从上端向另一端通过切削加工来形成槽11,槽11的形成是按照将插入构件Is通过横切其轴线而分成两部分的方式来实施,插入构件Is被分成两部分,并且形成筒状构件4被固定在第一孔部12a内、卡合构件5被固定于第二孔部12b内的状态,由此完成背板固定结构体,如图8的(a)所示,将背板30的一边缘部31插入槽11,插入背板30,直至背板30与槽11的内侧面11a相抵接,在背板30与内侧面11a相抵接的状态下,形成侧板10的第一孔部12a以及第二孔部12b与背板30的贯通孔30a连通的状态,将固定构件6从前端部位63侧依次插入侧板10的第一孔部12a、背板30的贯通孔30a、第二孔部12b,将固定构件6进行推压,直至固定构件6的前端部位63的凹部63a与卡合构件5的凸部53a彼此卡合,在用于将背板30收纳于侧板10的槽11的对置面11b、11c,第一孔部12a与第二孔部12b彼此对置地同轴形成,由于在第二孔部12b预先固定有卡合构件5,因此,仅通过插入固定构件6,即可极容易地将背板30固定于侧板10,由于背板30通过固定构件6可靠地固定于侧板10的槽11,因此即使在向背板30施加了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防止背板30脱离槽11,由于侧板10的槽11的宽度w与背板30的板厚d相同,或者比该板厚d略小,因此背板30相对于侧板10的槽11处于嵌合的关系,由于将固定构件6插入使其前端部位63与卡合构件5卡合,能将背板30更牢固地相对于侧板10进行固定,由于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2的直径Od形成为与背板30的贯通孔31a的内径Id相同,或者比该内径Id略大(Id≤Od),在插入固定构件6时,在圆柱部位62与背板30的贯通孔30a之间例如形成过渡配合等嵌合,背板30在该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62处相对于侧板10牢固地固定,第一孔部12a以及第二孔部12b沿侧板10的上下方向设置有多个,能在多处确保背板30可靠地固定于侧板10,在卡合构件5的内周面53形成有与固定构件6的凹部63a卡合的凸部53a,固定构件6与卡合构件5的卡合力进一步提高,能进一步牢固地将背板30固定于侧板10的槽11;
若在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2形成有凹部、且在设置于第一孔部12a的筒状构件4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固定构件6的凹部63a卡合的凸部,则在固定构件6与筒状构件4之间能确保卡合状态,因此,能够将背板30进一步牢固地固定于侧板10。固定构件6是插入卡合构件5内的雄构件。固定构件6形成为圆柱状,被插入卡合构件5的卡合收纳孔51内与该卡合构件5一体化。如图10所示,固定构件6包括:收纳于筒状构件内的圆柱部位61、以及收纳于卡合构件5的卡合收纳孔51内的前端部位。圆柱部位以及前端部位是固定构件6的轴部。圆柱部位61在与前端部位66相反一侧具有头部62。头部62A是俯视呈圆形的部位,具有比圆柱部位大的直径。在头部66的外表面,例如具有与六角扳手卡合的六角形的凹陷部。在圆柱部位的外周面的前端部位的附近,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为圆弧状的多个环状凹部。凹部以轴线为中心跨圆柱部位的整周而形成为环状,在轴线方向上彼此相隔规定间隔而配置有多个。圆柱部位的至少凹部插入卡合构件5的卡合收纳孔51内。前端部位66具有锥形部67以及在圆柱状的部分的外周面形成的阳螺纹部68。阳螺纹部68是在固定构件6的前端部位收纳于卡合构件5进行卡合时与卡合构件5的阴螺纹部57螺合的部分;
卡合构件5具有带收纳孔(收纳部)51的圆筒形状,是对固定构件6进行收纳的雌构件。卡合构件5在其外周面具有多个环状第二突起片52,该多个第二突起片52沿轴线相隔规定间隔而形成,且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突起片52具有第二倾斜面52a和垂直面52b,该第二倾斜面52aa按照相对于轴线以规定角度随着朝向底部5Aa而趋近轴线的方式倾斜地形成,该垂直面52b以相对于轴线垂直的角度形成。对固定构件6进行收纳的卡合构件5的卡合收纳孔51与轴线同心,通过底部5Aa的存在而形成为挡孔。卡合收纳孔51包括:圆筒状的直径较大的孔部53;以及直径比该孔部53小且与孔部53A同心的小径的孔部。部53相对于孔部,设置于供固定构件6插入的插入口侧。孔部相对于孔部53,设置于卡合构件5的底部5Aa侧。卡合构件5在孔部53的内周面54A具有与固定构件6中的圆柱部位61的凹部61卡合的2个凸部。凸部在沿轴线的截面中形成为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圆弧状。凸部54以轴线为中心跨内周面54的整周而形成为环状,且被配置为沿轴线而彼此相隔规定间隔。卡合构件5的凸部54彼此的间隔与固定构件6中的圆柱部位61的凹部61彼此的间隔相同;
在卡合构件5中,在孔部55的内周面56形成有与固定构件6中的前端部位66的阳螺纹部68进行螺合的阴螺纹部(螺合部)57。孔部55具有将固定构件6的前端部位66中的至少阳螺纹部68部分地进行收纳的深度。在使固定构件6完全卡合至卡合构件5的情况下,首先,将固定构件6插入卡合构件5,在固定构件6的凹部与卡合构件5的凸部相卡合的状态下,将六角扳手嵌入固定构件6的头部62的凹陷部63。然后,在拧转六角扳手来使固定构件6转动时,固定构件6的阳螺纹部68与卡合构件5的阴螺纹部57螺合。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1取代凹部而形成凸部,在卡合构件5的孔部53取代凸部54而形成凹部。另外,可以在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1的外周面沿轴线x1而形成凹部或凸部,在此情况下,在筒状构件的内周面形成凸部或凹部即可;
固定构件6是插入卡合构件5内而与卡合构件5连结的雄构件。如图12所示,固定构件6插入卡合构件5的收纳孔51内而与该卡合构件5一体化。固定构件6具有2个圆柱部位。具体而言,固定构件6包括较大直径的圆柱部位61以及直径比该圆柱部位61小的圆柱部位62。圆柱部位61以及圆柱部位62是固定构件6的轴部。圆柱部位61包括头部63。头部63是俯视呈圆形的部位,具有比圆柱部位61大的直径。头部63在其外表面,例如具有与六角扳手配合的六角形的凹陷部63。在圆柱部位61靠近圆柱部位62的外周面形成有阳螺纹部61。阳螺纹部61是与后述的卡合构件5的阴螺纹部57螺合的部分。也就是说,圆柱部位61的至少阳螺纹部61插入卡合构件5的收纳孔51内。在圆柱部位62的外周面,具有向径向内侧凹陷为圆弧状的凹部62。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4个凹部62,但凹部的数量不限于此。凹部62以轴线为中心跨圆柱部位62的整周而形成为环状,并且被配置为在轴线方向上彼此相隔规定间隔。在固定构件6中,至少圆柱部位61的阳螺纹部61以及圆柱部位62成为该固定构件6的前端(前端部位)。如图13所示,卡合构件5具有带收纳孔(收纳部)51的圆筒形状,是对固定构件6进行收纳的雌构件。卡合构件5在其外周面具有多个环状的第二突起片52,该多个第二突起片52沿轴线相隔规定间隔而形成,且截面为三角形状。第二突起片52具有倾斜面52和多个第二垂直面52b,该倾斜面52按照相对于轴线以规定角度随着朝向底部5侧(前侧)而趋近轴线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多个第二垂直面52b以相对于轴线垂直的角度而形成。对固定构件6进行收纳的收纳孔51与轴线同心,通过底部5的存在而形成为挡孔。收纳孔51具有圆筒状的直径较大的孔部53、以及直径比孔部53小且与孔部53同心的小径的孔部55。孔部53相对于孔部55设置于使固定构件6插入的插入口侧(后侧)。孔部55相对于孔部53设置于卡合构件5的底部5侧(前侧)。卡合构件5在孔部53的内周面54具有与固定构件6中的圆柱部位61的阳螺纹部61螺合的阴螺纹部(螺合部)54。卡合构件5在孔部55中的内周面56具有与固定构件6中的圆柱部位62的凹部62卡合的凸部56。卡合构件5中的孔部55的凸部56在沿轴线的截面中形成为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圆弧状。凸部56以轴线为中心跨内周面56的整周而形成为环状,且被配置为沿轴线彼此相隔规定间隔。凸部56彼此的间隔与凹部62彼此的间隔相同。卡合构件5与固定构件6的卡合如下进行。首先,固定构件6插入卡合构件5内,在固定构件6的阳螺纹部61的前端与卡合构件5的阴螺纹部54相卡合的状态下,将六角扳手嵌入固定构件6的头部63的凹陷部63。然后,拧转六角扳手来使固定构件6转动。由此,螺合固定构件6的阳螺纹部61与卡合构件5的阴螺纹部54,从而,使固定构件6的凹部62与卡合构件5的凸部56分别彼此卡合。可以在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1,取代凹部62而形成凸部,在卡合构件5的孔部55,取代凸部56而形成凹部。另外,可以在固定构件6的圆柱部位61,并在阳螺纹部61与头部63之间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上沿轴线而形成凹部或凸部,在此情况下,在筒状构件的内周面形成凸部或凹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包括背板、主体、用于固定背板的固定构件和卡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通过固定构件和卡合构件固定背板,所述背板边缘处设有边缘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背板的边缘部的槽,所述主体侧部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用于使固定构件插入并贯通的第一孔部,第一孔部为贯通孔且与槽连通,侧板后部为端面,端面与槽的对置面相平行,侧板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固定构件的前端插入的第二孔部,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对置,第二孔部与第一孔部同轴设置,第二孔部上设有卡合构件,卡合构件与插入第二孔部内的所述固定构件的前端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固定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部以及所述第二孔部在所述槽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固定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构件设置为筒状,且在卡合构件的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周面卡合的突出的凸部或凹陷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固定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合构件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周面螺合的螺合部。
CN201822220450.8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33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0450.8U CN20973311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0450.8U CN20973311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3117U true CN209733117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0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045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3311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31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341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盘组件、空调器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341A1 (zh) * 2020-12-07 2022-06-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盘组件、空调器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47415B2 (en) Rear-wall insert wedge
KR101800427B1 (ko) 공작물 팔레트 위치결정 고정장치
CA3040911C (en) Panel member securing structure and panel member securing tool
EP2420340B1 (en) Thread-milling insert and thread-milling cutter
CN209733117U (zh) 一种背板固定结构体
US3946475A (en) Cutting insert locking means
JP2002122122A (ja) ボルトナット組み用の座金と、ネジ式締付け具
CA2535048A1 (en) Flooring hollow back relief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US20140255093A1 (en) Simple engaging device
JP2009113185A (ja) インサート着脱式切削工具およびクランプ部材
JP2013226785A (ja) 金型位置決め機構
JP2009095422A (ja) テーブル用脚の取付具およびテーブル
JP2003269428A (ja) 被ネジ止め板金および被固定板金
JPH09108909A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およびそのクランプ機構
US11305403B2 (en) Vise jaw
US20170021432A1 (en) Firmly assembled high-precision cutter holder
US20150283619A1 (en) Clamp with integrated insert-receiving pocket
JP2018179028A (ja) 背板固定構造体
KR20170104729A (ko) 태양광 웨이퍼 캐리어
KR0129201Y1 (ko) 가구조립용 체결구
JP6547111B1 (ja) ボルト
JP2891964B2 (ja) パレット用の間隔保持具セット
CN209990739U (zh) 连接件及车辆
JP7321002B2 (ja) 連結部材および枠連結構造
KR20180136742A (ko) 스크루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9

Address after: 528000 No.1, Zhanling Road, Lubao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oshan Lujing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self compiled No. 1, Qingshuitang Industrial Zone, Dalang North Road, Baiyun Lake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UJING DISPLAY SUPPLIE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