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32097U -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32097U
CN209732097U CN201920360084.8U CN201920360084U CN209732097U CN 209732097 U CN209732097 U CN 209732097U CN 201920360084 U CN201920360084 U CN 201920360084U CN 209732097 U CN209732097 U CN 209732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water
rice
side wall
barr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008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勇良
谢裕林
赵泉荣
乔中英
宋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036008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32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32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32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方便水分管理,放水可以使用容器底端的放水孔,进而,通过设置放水孔高度距离底部4‑10cm,即比装置内水稻培育土的高度持平或者略高,放水时,培育土不会随水流流出,减少培育过程中培育土的流失,保持培育条件的一致性;通过设置溢水口,在需水期或者遇大或暴雨时又不至于水太多,最多水保持在溢水口的下边缘,多余的水通过溢水口流出,实现水量自动调节功能,同时,结构简单;同时,溢水口适合人体手指穿入,方便用手挪动盆栽装置,简单实用,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科技从业者,特别是从事水稻栽培研究、水稻生物学研究的高校、科研单位经常会使用到盆栽水稻,用来研究水稻品种的栽培特性、效应处理的机理研究,以及进行广义的基因工程研究。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水稻盆栽装置,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7006290A公开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其包括底部封口的桶体,所述桶体侧壁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置设有挂环,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间隔装有与所述挂环相配合的多个挂钩。上述水稻盆栽结构能够解决盆栽水稻土壤供氧不畅的技术难题,使水稻根系健壮发达,水稻植株在氧营养丰富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5492014U公开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其包括种植钵和培育箱,所述种植钵为带有透水孔的材料制成,种植钵底部连接有垫块,种植钵放置在培育箱内,所述培育箱底部安装有轮子,所述培育箱一侧有进水口,进水口内安装进水挡板,进水挡板底部与培育箱底部留有空隙,进水挡板与培育箱有进水口的侧壁之间形成进水缓冲腔;所述培育箱的另一侧壁上垂直分布多个溢水口,溢水口有木塞堵住。上述水稻盆栽装置容积大、强度高,并且可以移动,种植钵可以取出方便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水位高度和种植钵的高度。根据现有技术可以看出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水稻培育装置培育水稻时,装置的挪动不方便,在挪动时,没有合适的结构用以施加力量,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其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口的桶体;在距离所述桶体侧壁底部4-10cm的侧壁上设置有放水孔,所述放水孔使用密封件进行堵塞;在距离所述桶体侧壁顶部2-4cm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2个溢水口,所述溢水口适合手指穿入。
进一步,所述桶体侧壁顶部连接有挂钩,所述桶体侧壁上靠近顶部的地方设置有挂钩孔;两个所述桶体放置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桶体的挂钩伸入另一个桶体的挂钩孔。
进一步,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孔之间的连线与2个所述溢水口之间的连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支撑件,两个所述桶体放置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桶体的支撑件的自由端用以顶住另外一个桶体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桶体侧壁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环形套、支撑杆和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桶体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型,所述桶体的上端的直径为30-40cm,所述桶体的下端的直径为25-35cm,所述排水孔为圆形孔,其直径为2-4cm,所述溢水口为矩形。
进一步,所述溢水口靠近所述桶体上端的一边为波浪纹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盆栽装置,方便水分管理,放水可以使用容器底端的放水孔,进而,通过设置放水孔高度距离底部4-10cm,即比装置内水稻培育土的高度持平或者略高,放水时,培育土不会随水流流出,减少培育过程中培育土的流失,保持培育条件的一致性;通过设置溢水口,在需水期或者遇大或暴雨时又不至于水太多,最多水保持在溢水口的下边缘,多余的水通过溢水口流出,实现水量自动调节功能,同时,结构简单;同时,溢水口适合人体手指穿入,方便用手挪动盆栽装置,简单实用,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盆栽装置,通过挂钩伸入挂钩孔,实现两个桶体并排设置,可以实现对比实验连体设置,避免标签脱落和放置混乱导致无法对比实验结果;同时,可实现一起搬动;且可利于造景;进而,通过支撑件的设置,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同时,可保证桶体的稳定性,防止倾倒。
(3)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盆栽装置,通过设置溢水口为矩形,可实现4根手指穿过,更加容易搬动桶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稻盆栽装置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盆栽装置的水再利用装置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桶体;2-挂钩;3-挂钩孔;4-环形套;5- 支撑杆;6-弧形结构;7-箱体;8-管体;11-放水孔;12-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居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口的桶体1,所述桶体1可以为现有的一端具有开口的桶状结构,其形状不做限制,优选所述桶体1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型,所述桶体1 的上端的直径为30-40cm,所述桶体1的下端的直径为25-35cm,所述桶体1的高度为20-40cm,具体的,所述桶体1上下直径为35cm和25cm,高度为25cm;在距离所述桶体1侧壁底部4-10cm的侧壁上设置有放水孔11,优选在距离所述桶体1底部5cm的高度设置,所述放水孔11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如圆形,平时,所述放水孔11使用密封件进行堵塞,放水时,取下密封件即可,所述密封件的形状与所述放水孔11配合防止水漏出;在距离所述桶体1侧壁顶部2-4cm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 2个溢水口12,优选,距离顶部2cm,所述溢水口12适合手指穿入,所述溢水口1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优选矩形,更为优选的,所述溢水口12靠近所述桶体上端的一边为波浪纹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其是在实施例1 上的一种变形。具体的,所述桶体1侧壁顶部连接有挂钩2,所述桶体 1侧壁上靠近顶部的地方设置有挂钩孔3;两个所述桶体1放置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桶体的挂钩2的钩部伸入另一个桶体的挂钩孔3,其中,挂钩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优选,所述桶体1的侧壁部分向上延伸、再向下弯曲形成,所述挂钩孔3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只要保证所述挂钩2伸入使两个桶体的侧壁顶部紧靠在一起,从而两个桶体并排放在同一平面上,为了美观和使用方便,所述挂钩2与所述挂钩孔3之间的连线与2个所述溢水口12之间的连线垂直;为了使两个桶体之间更加稳固,所述桶体1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支撑件,两个所述桶体放置在一起时,且所述挂钩2伸入所述挂钩孔3后,其中一个桶体的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桶体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以顶住另外一个桶体的侧壁,为了减少两个桶体之间放置在一起时有一个支撑件占用空间,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桶体1侧壁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时,拆下一个即可;所述支撑件的结构优选连接在一起的环形套4、支撑杆5和弧形结构6,使用时,环形套4套入桶体1后,调整方向,使弧形结构6与另一桶体的侧壁贴合,为了避免放水和溢水后,水的无序流动污染环境或者影响实验区域的卫生,还包括水再利用装置,其包括一端开口的箱体7以及与所述箱体7 底部连通的管体8,所述管体8的另一端连接后续水处理装置,使用时,将桶体1放入箱体7内,将箱体7使用支架撑起,或者,管体8埋入地面以下。
所述挂钩2的材质可采用软性材料,如环保级pp树脂,所述桶体 1可注塑成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底部封口的桶体;在距离所述桶体侧壁底部4-10cm的侧壁上设置有放水孔,所述放水孔使用密封件进行堵塞;在距离所述桶体侧壁顶部2-4cm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2个溢水口,所述溢水口适合手指穿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侧壁顶部连接有挂钩,所述桶体侧壁上靠近顶部的地方设置有挂钩孔;两个所述桶体放置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桶体的挂钩伸入另一个桶体的挂钩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孔之间的连线与2个所述溢水口之间的连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支撑件,两个所述桶体放置在一起时,其中一个桶体的支撑件的自由端用以顶住另外一个桶体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桶体侧壁之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环形套、支撑杆和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台型,所述桶体的上端的直径为30-40cm,所述桶体的下端的直径为25-35cm,所述放水孔为圆形孔,其直径为2-4cm,所述溢水口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盆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靠近所述桶体上端的一边为波浪纹型。
CN201920360084.8U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Active CN209732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0084.8U CN209732097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0084.8U CN209732097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32097U true CN209732097U (zh) 2019-12-06

Family

ID=6871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0084.8U Active CN209732097U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32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7354U (zh) 一种组培苗水培装置
CN203105192U (zh) 一种利用循环水进行养殖和栽培的装置
CN206005315U (zh) 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
CN209732097U (zh) 一种水稻盆栽装置
CN205694832U (zh) 一种高效的幼苗培养装置
CN206491075U (zh) 一种灭菌式种子培育装置
CN203775856U (zh) 植物栽种盆
CN209390764U (zh) 底部给水灌溉床及栽培装置
CN206674616U (zh) 一种便于移栽的花卉培育盆
CN208175487U (zh) 一种可不断为植物根部供养料的塑料花盆
CN203353446U (zh) 水培生物培养器
CN205546666U (zh) 一种可控式草莓养植盆
CN206759986U (zh) 一种定量均匀补液的培育装置
CN213819039U (zh) 水培或基质培两用收纳花盆
CN109429828A (zh) 底部给水灌溉床及栽培装置
CN203897056U (zh) 一种鱼类与植物共生装置和鱼类与植物共生家具
CN209201761U (zh) 一种万寿菊防病无土种植设备
CN211430449U (zh) 一种育苗容器
CN204579381U (zh) 园林育苗供液装置
CN209345642U (zh) 一种兰花栽培架
CN213485908U (zh) 一种柽柳杂交装置
CN205681918U (zh) 一种用于培育食用菌的接种机构和菌种容器
CN213907675U (zh) 一种农学实验用作物育苗装置
CN204070048U (zh) 一种便于植物根系培养观察的装置
CN211267859U (zh) 一种农业幼苗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