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7982U -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7982U
CN209727982U CN201920743188.7U CN201920743188U CN209727982U CN 209727982 U CN209727982 U CN 209727982U CN 201920743188 U CN201920743188 U CN 201920743188U CN 209727982 U CN209727982 U CN 209727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tube
pressure detection
protection sleeve
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3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军
齐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nk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n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nk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n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3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7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7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7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上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上;所述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能够降低全压管和静压管变形风险,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背景技术
皮托管是用来测定风速用的管状结构,根据皮托管的用途将皮托管分为矿用皮托管,耐高温皮托管,烟尘皮托管,笛型皮托管,阿牛巴皮托管,根据皮托管的形状分为L型皮托管、S型皮托管,均速管,靠背管,风速管。
其中,S型皮托管的全压管和静压管并排设置,且全压管上的全压检测口和静压管上的静压检测口采用靠背式设计,整体径向尺寸小,便于插入管道进行流速检测,其使用方式如图1。然而,便携式S型皮托管需要在不同测点进行检测,在多此插入和拔出管道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磕碰,而一旦造成全压管或静压管发生弯曲或凹陷变形,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而一旦锥头损伤则会造成整个皮托管的报废。另外,S型皮托管的全压管上的全压检测口和静压管上的静压检测口形成两个尖端,容易造成电荷聚集,在矿上使用时,存在尖端与管道壁之间的放电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能够降低全压管和静压管变形风险,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上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上;所述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距离相匹配,使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保护套管套装在全压管和静压管上,且远离法兰座的一端封闭,使得全压管和静压管整体位于保护套管内,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磕碰,也可以通过保护套管对内部的全压管和静压管进行保护,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端部封闭的保护套管增大了端部的尺寸,能够有效避免端部电荷聚集,降低尖端与流体管道之间的放电风险,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保护套管上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且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从而可以避免保护套管对流体的阻挡,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管内还安装有至少两个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一致,且具有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定位盘上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定位盘支撑在所述保护套管内。
S型皮托管的全压管和静压管需要与法兰座保持垂直状态,才能测量出准确的数值,而使用保护套管将全压管和静压管整体包裹在内后,无法直接调整全压管和静压管,采用直径与保护套管内径一致的定位盘,可以保证全压管和静压管的轴线均与保护套管的轴线平行,一旦保护套管与法兰座垂直,就可说明全压管和静压管与法兰座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之间采用环氧灌封。
这样,避免流体从缝隙之间流入检测设备,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管的外壁上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线。
这样,通过保护套管上的刻度线可以准确把握插入管道内的长度,从而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保护套管的径向上的两侧。
这样,操作者可以方便的看到任意一侧的刻度线,方便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远离所述通气孔的一端穿过所述法兰座,且穿出长度为10~15mm。
进一步的,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出所述法兰座的一端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折,且夹角为30~35 度。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由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朝向所述法兰座方向标示,且所述刻度线的起点为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端点所在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防护效果好,能够降低全压管和静压管变形风险,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S型皮托管操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S型皮托管与便携式检测仪连接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皮托管穿入检测取气接头。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连接取气接头的紧固螺帽。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用于封堵取气接头的密封堵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1和静压管2,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3;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全压检测口所在平面和静压检测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二者距离略大于全压管和静压管的直径和。
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3上的保护套管4,所述保护套管4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上;所述保护套管4内还安装有两个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管4的内径一致,且具有与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 穿过所述定位盘上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定位盘支撑在所述保护套管4内。所述保护套管4与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之间采用环氧灌封。所述保护套管4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所述保护套管4 的内径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距离相匹配,使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所述保护套管4的外壁上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保护套管4的径向上的两侧。所述刻度线由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一端朝向所述法兰座3方向标示,且所述刻度线的起点为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远离所述法兰座3的端点所在位置。
所述全压管1和静压管2远离所述通气孔的一端穿过所述法兰座3,穿出长度为10mm。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折,且夹角为30度。
加工时,先将远离法兰座一端的定位盘装入到位,然后用环氧树脂填充,再将靠近法兰座一端的定位盘装入到位,再次对保护套管进行环氧灌封至与法兰座齐平,确保灌封后整体不漏气。具体的加工要求如下:
主体部分及相关金属配件均要求选用不锈钢材质,需防锈防腐蚀。
刻度尺需要激光打标,双边均打标,需平行于法兰长边方向,打标要求清晰可见,刻度精确,以 5mm为间隔,每隔10mm以数值标识。保护套管4的直径为8mm±0.2mm。
检测时,将皮托管沿径向插入待检测流体的管道内,通过保护套管上的刻度线,确定插入的深度,将全压检测口正对流体流入方向,对管道内的流体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抽出皮托管。由于保护套管套装在全压管和静压管上,且远离法兰座的一端封闭,使得全压管和静压管整体位于保护套管内,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磕碰,也可以通过保护套管对内部的全压管和静压管进行保护,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端部封闭的保护套管增大了端部的尺寸,能够有效避免端部电荷聚集,降低尖端与流体管道之间的放电风险,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保护套管上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且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从而可以避免保护套管对流体的阻挡,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使用时,通常将S型皮托管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安装在便携式检测仪上,同时,在保护套管4 上套装一个圆台型的第一密封塞5,第一密封塞5的较小直径端朝向背离所述法兰座3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塞5上具有同轴贯通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管4的外径相匹配,并与保护套管4过盈配合。
为使便携式S型皮托管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对管道内流体进行检测,与之相配合的还有安装在待检测流体的管道上的取气结构,如图4~图8所示,包括取气接头6、紧固螺帽7和第二密封塞8;所述取气接头6包括整体呈柱状的接头主体61,所述接头主体61的下端为同轴设置的螺纹柱62,所述取气接头6 的中部具有同轴贯通设置的取气孔,所述取气孔的直径大于皮托管的直径;所述接头主体6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紧固螺帽7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紧固螺帽7包括螺母主体,所述螺母主体轴向上的一侧具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同轴贯穿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直径大于皮托管的直径;所述第一密封塞5 和第二密封塞8的直径均大于所述让位孔和所述取气孔的直径,且小于所述螺母主体的内径。
使用时,将取气接头的螺纹柱安装在需要进行气体流速检测的管道上,然后将第二密封塞放置在紧固螺帽内,将紧固螺帽安装在接头主体的外螺纹上,使第二密封塞受到挤压,形成对取气接头的密封。进行检测时,将紧固螺帽从取气接头上取下,然后将皮托管穿过让位孔和第一密封塞的通孔,调整第一密封塞的位置,保证皮托管伸入管道的长度,然后将紧固螺帽连接在接头主体的外螺纹上,进行检测。具体实施时,为避免每次检测前后都需要将第一密封塞从皮托管上拆下,才能将紧固螺帽从皮托管上取下,可以在皮托管上单独配置一个紧固螺帽。这样,通过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分别实现对接头主体的密封,既可以适应平时的密封需求,又可以实现检测时的密封需求,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主体61的中部还具有同轴设置的锥形孔63,所述锥形孔63的较小直径端朝下,所述取气孔与所述锥形孔相贯通;所述第一密封塞5和第二密封塞8均呈圆锥形,且锥度均与所述锥形孔63的锥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密封塞5和第二密封塞8的最大直径均大于所述锥形孔63的最大直径,且小于所述螺母主体的内径;所述第一密封塞5和第二密封塞8的最小直径均小于所述锥形孔63的最大直径。
由于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都呈圆锥形,且锥度与锥形孔的锥度相匹配,且最大直径大于锥形孔的最大直径,小于螺母主体的内径,使得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塞入锥形孔后,必定有一截外露。这样,将紧固螺母连接在接头主体上时,紧固螺母的盖板对第一密封垫或第二密封垫形成轴向挤压,并在锥形孔的作用下转换成径向挤压,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具体的,所述让位孔沿径向向所述紧固螺母7的一侧延伸,并整体贯穿所述盖板和螺母主体,形成让位缺口。通过整体贯穿的让位缺口,可以将皮托管从侧面移动到紧固螺母的中部,这样,每次检测前后,都不需要将第一密封垫从皮托管上拆下,就可以将紧固螺母和皮托管分离,从而使得检测前后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包括并排设置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以及中部设置有法兰孔的法兰座;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法兰孔,且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曲,并分别形成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安装在所述法兰座上的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封闭,并套装在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上;所述保护套管的管壁上具有分别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正对设置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大于对应的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孔径;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的距离相匹配,使所述全压检测口和静压检测口分别与对应的通气孔相贴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内还安装有至少两个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管的内径一致,且具有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对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过所述定位盘上的安装孔,并通过所述定位盘支撑在所述保护套管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之间采用环氧灌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的外壁上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保护套管的径向上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远离所述通气孔的一端穿过所述法兰座,且穿出长度为10~15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穿出所述法兰座的一端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弯折,且夹角为30~35度。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便携式S型皮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线由远离所述法兰座的一端朝向所述法兰座方向标示,且所述刻度线的起点为所述全压管和静压管远离所述法兰座的端点所在位置。
CN201920743188.7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Active CN209727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3188.7U CN209727982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3188.7U CN209727982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7982U true CN209727982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74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3188.7U Active CN209727982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79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7401A (zh) * 2019-12-06 2020-03-27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测量气体矢量速度的试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7401A (zh) * 2019-12-06 2020-03-27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测量气体矢量速度的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7982U (zh) 一种便携式s型皮托管
CN204944683U (zh) 一种传感器防护套
CN103698163A (zh) 烟囱气体取样代表性验证试验的设备固定装置
CN204963754U (zh) 叶身两端有直型线装配面的弯扭静叶片型线测具
CN208073734U (zh) 感温探头保护套
CN204944523U (zh) 一种传感器防护套
CN108061631B (zh) 一种测量篦齿密封结构泄露量的试验方法
CN203629904U (zh) 烟囱气体取样代表性验证试验的设备固定装置
CN200976007Y (zh) 气象传感器风速探头装置
CN208297124U (zh) 一种用于测量压气机转子出口气流角度的五孔探针
CN209356528U (zh) 一种小型化高温风速探杆
CN209197980U (zh) 一种高过压保护安全型压力表
CN208109335U (zh) 一种免拆安全校验压力的表座
CN205808612U (zh) 一种壁面静压测量结构
CN207556740U (zh) 一种附面层探针
CN209991915U (zh) 一种多功能通止规
CN205670028U (zh) 一种带丝杆保护装置的插入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
CN209197979U (zh) 一种防腐防爆型压力表
CN209821233U (zh) 便于s型皮托管检测的取气结构、接头组件及紧固螺母
CN105403350A (zh) 一种缸压测定装置
CN209264751U (zh) 一种新型皮托管
CN111121989A (zh) 一种流体检测装置
CN215261880U (zh) 一种气体质量计
CN206146359U (zh) 用于在总装线上检测发动机曲轴与凸轮轴中心距的检具
CN210981395U (zh) 一种新型插入式气体流量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563 Songqing Road, Dadukou District, Chongqing, 400084, 12-6, 12-7, 12-8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XINKI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1, 106 Cuibai Road, Chunhui road street, Dadukou District, Chongqing 400084 (Chongqing micro enterprise dream workshop)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XINKI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