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8642U - 一种3d打印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打印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18642U
CN209718642U CN201920452297.3U CN201920452297U CN209718642U CN 209718642 U CN209718642 U CN 209718642U CN 201920452297 U CN201920452297 U CN 201920452297U CN 209718642 U CN209718642 U CN 209718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eating
discharging mechanism
feeding convey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22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大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Chua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Weiy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Weiy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Weiy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22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18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18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18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笔,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加热出料机构、进料输送机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控制加热出料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工作,所述加热出料机构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部,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置于外壳的后端部,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外壳副体以及用于放置笔头的笔头套,由于加热出料机构置于加热空腔内,加热空腔和放置空腔是相互隔开,当加热出料机构对物料进行加热熔化时,加热出料机构的多余热量不会从加热空腔直接进入放置空腔内,而是从散热孔进行散热,有效避免放置空腔温度升高,导致控制电路板和进料输送机构发生损坏,同时也避免温度升高烫伤使用者。

Description

一种3D打印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3D打印笔。
背景技术
3D打印笔是3D打印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新型产物。与传统的3D打印机相比3D打印笔更为便捷与易于操作。3D打印笔就是将3D打印技术与笔结合起来,将笔头整合了3D打印机的打印端技术,利用热熔堆积原理,在内有加热装置的笔中,装有固体的塑料条,经过融化后从笔头挤出,因为已经变得很柔软,可以随意拖拽、堆积成想要的形状,而从笔头出来的塑料在空气中冷却又会迅速固化,因此可以利用这个特性“画”出三维的雕塑形态。
目前有一种3D打印笔,主要包括外壳和设置外壳中的喷头、加热腔、电机装置、送料管、控制板、按键板,但现有外壳都是一体注塑成型,但加热腔产生的热气无法及时散出,使得热量传递到外壳上,不仅不方便手握,使用也不方便,还会引起不安全的事故,如灼伤使用者的肌肤,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笔,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加热出料机构、进料输送机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控制加热出料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工作,所述加热出料机构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部,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置于外壳的后端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外壳副体以及用于放置笔头的笔头套,所述外壳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加热出料机构的加热空腔,在加热空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
所述外壳副体设置有卡接臂,所述外壳主体与卡接臂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外壳主体的上端部与外壳副体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进料输送机构和控制电路板的放置空腔;
所述外壳主体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笔头套与连接部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包括进料架、从动轮、主动轮和输送电机,所述进料架设置用于输送通道,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在进料架上与主动轮相配合将塑料条推送进入输送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加热出料机构和进料输送机构之间设置导向架,所述导向架设置导向孔。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笔头套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部设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相互相互垂直的纵向槽和横向槽,所述纵向槽和横向槽的连接处设置凸条,所述当笔头套压紧置于连接部时,所述卡块沿纵向槽套接在连接部上,此时转动笔头套会使得卡块越过凸条置于横向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笔头套设置若干个散热槽。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由于加热出料机构置于加热空腔内,加热空腔和放置空腔是相互隔开,当加热出料机构对物料进行加热熔化时,加热出料机构的多余热量不会从加热空腔直接进入放置空腔内,而是从散热孔进行散热,有效避免放置空腔温度升高,导致控制电路板和进料输送机构发生损坏,同时也避免温度升高烫伤使用者;
其中笔头部分是置于笔头套内,笔头套内空腔也是与加热空腔相互隔开,可以避免从笔头出来塑料条加热温度过高,解决不能快速成型,容易塌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笔的分解图;
图3为外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外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为外壳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笔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进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外壳主体;111、散热孔;112、卡孔;113、连接部;114、卡槽;1141、纵向槽;1142、横向槽;1143、凸条;12、外壳副体;121、卡接臂;13、笔头套;131、卡块;132、散热槽;2、加热出料机构;3、进料输送机构;31、进料架;311、输送通道;32、从动轮;33、主动轮;34、输送电机;4、控制电路板;5、导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笔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从图1和图2可知,一种3D打印笔,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加热出料机构2、进料输送机构3、控制电路板4,所述控制电路板4分别控制加热出料机构2、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的工作,所述加热出料机构2位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部,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置于外壳1的后端部,所述外壳1包括外壳主体11、外壳副体12以及用于放置笔头的笔头套13,所述外壳主体11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加热出料机构2的加热空腔,在加热空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111;
从图3至图6可知,所述外壳副体12设置有卡接臂121,所述外壳主体11与卡接臂121相配合的卡孔112;所述外壳主体11的上端部与外壳副体12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进料输送机构3和控制电路板4的放置空腔;由于加热出料机构2置于加热空腔内,并且加热空腔和放置空腔是相互隔开,当加热出料机构2对物料进行加热熔化时,加热出料机构2的多余热量不会从加热空腔直接进入放置空腔内,而是从散热孔111进行散热,有效避免放置空腔温度升高,导致控制电路板4和进料输送机构3发生损坏,同时也避免温度升高烫伤使用者;
所述外壳主体11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部113,所述笔头套13与连接部113过盈配合,其中笔头部分是置于笔头套13内,笔头套13内空腔也是与加热空腔相互隔开,可以避免从笔头出来塑料条加热温度过高,解决不能快速成型,容易塌陷的问题。
从图7可知,为了使得笔头套能快速散热,在所述笔头套13设置若干个散热槽132,同时避免笔头套使用过程发生脱落,在所述笔头套13设置卡块131,所述连接部113设置卡槽114,所述卡槽114包括相互相互垂直的纵向槽1141和横向槽1142,所述纵向槽1141和横向槽1142的连接处设置凸条1143,所述当笔头套13压紧置于连接部113时,所述卡块131沿纵向槽1141套接在连接部113上,此时转动笔头套13会使得卡块131越过凸条1143置于横向槽1142内。
从图8可知,其中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包括进料架31、从动轮32、主动轮33和输送电机34,所述进料架31设置用于输送通道311,所述主动轮33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从动轮32转动设置在进料架31上与主动轮33相配合将塑料条推送进入输送通道311内,为了进一步避免塑料条送料过程发生偏移,所述加热出料机构2和进料输送机构3之间设置导向架5,所述导向架5设置导向孔。
其中加热出料机构2主要用于对塑料条加热,其结构为现有技术,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3D打印笔,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加热出料机构、进料输送机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控制加热出料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工作,所述加热出料机构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部,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置于外壳的后端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外壳副体以及用于放置笔头的笔头套,所述外壳主体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加热出料机构的加热空腔,在加热空腔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
所述外壳副体设置有卡接臂,所述外壳主体与卡接臂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外壳主体的上端部与外壳副体相配合形成用于放置进料输送机构和控制电路板的放置空腔;
所述外壳主体的下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笔头套与连接部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笔,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包括进料架、从动轮、主动轮和输送电机,所述进料架设置用于输送通道,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从动轮转动设置在进料架上与主动轮相配合将塑料条推送进入输送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笔,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出料机构和进料输送机构之间设置导向架,所述导向架设置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笔,其特征是:所述笔头套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部设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相互相互垂直的纵向槽和横向槽,所述纵向槽和横向槽的连接处设置凸条,当所述笔头套压紧置于连接部时,所述卡块沿纵向槽套接在连接部上,此时转动笔头套会使得卡块越过凸条置于横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3D打印笔,其特征是:所述笔头套设置若干个散热槽。
CN201920452297.3U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3d打印笔 Active CN209718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2297.3U CN209718642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3d打印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2297.3U CN209718642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3d打印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18642U true CN209718642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9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2297.3U Active CN209718642U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3d打印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18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9755B (zh) 三维打印笔的打印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6564184B (zh) 一种3d打印笔
CN104626558A (zh) 一种3d打印笔
CN209718642U (zh) 一种3d打印笔
CN105459404A (zh) 3d打印笔及其打印方法
CN207984347U (zh) 纸箱数码印刷机的烘干机构
CN108095287A (zh) 具有定型喷雾的吹风筒
CN208558311U (zh) 一种bim设计的3d打印模型烘干固化装置
CN204488059U (zh) 一种带散热风道的3d打印机打印头
CN107053654A (zh) 一种冷媒3d打印笔
CN108713844A (zh) 一种智能梳子
CN201098981Y (zh) 一种注塑机
CN205343821U (zh) 三维打印笔的控制装置
CN208946687U (zh)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的3d打印机喷头
CN205291558U (zh) 3d打印笔
CN204779357U (zh) 夹层玻璃加热热风循环装置
CN109291435B (zh) 一种自散热的3d打印笔
CN211542388U (zh) 方便散热的3d打印笔
CN108669761A (zh) 一种用于梳子的热风机构
CN206119511U (zh) 一种直发风梳
CN206354553U (zh) 鞋头热成型装置
CN208624789U (zh) 具有定型喷雾的吹风筒
CN208530003U (zh) 一种带烘干装置的彩印机
CN205831367U (zh) 一种智能可穿戴自动吹风机
CN208068892U (zh) 一种太阳能多色3d打印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7

Address after: 325000 Room 502-1, Building D, Nanyang Avenue, Yaoxi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ed)

Patentee after: Wenzhou Chua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Room 502, 5th Floor, Building D, Yungu, Zhejiang, Nanyang Avenue, Yaoxi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WEIYU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