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8526U - 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08526U CN209708526U CN201920493583.4U CN201920493583U CN209708526U CN 209708526 U CN209708526 U CN 209708526U CN 201920493583 U CN201920493583 U CN 201920493583U CN 209708526 U CN209708526 U CN 2097085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film
- light emitting
- emitting diode
- cross bar
- vertical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包括第一导电薄膜、电极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导电薄膜的左侧与竖杆的右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薄膜、第二导电薄膜、发光二极管和导电胶均设置在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中间,所述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中间设置有透明胶水,所述第二导电薄膜与第一导电薄膜的上下两端均与横杆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横杆之间设置有导电胶,所述横杆顶端的连接槽与竖杆与尾端的连接槽相连接,所述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顶端相连接。该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很好的解决了之前装置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问题,该装置在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同时,且固定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它是一种半导体组件,在最开始多用作为指示灯和显示发光二极管板等等,随着白光LED的出现,也被用作照明,其在当下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的广泛;
但是对于埋设发光二极管的集群缺乏一种有效的方式,埋设发光二极管集群的框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固定效果非常的差,发光二极管容易掉落等等的问题,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固定效果非常的差,发光二极管容易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包括第一导电薄膜、电极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导电薄膜的左侧与竖杆的右侧相连接,且竖杆的左侧与第二导电薄膜的右侧相连接,且竖杆与横杆的表层均固定安装有绝缘涂层,并且竖杆与横杆的顶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块,且垫块的底部与卡块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与第一导电薄膜和第二导电薄膜的中间均设置有导电胶,所述第一导电薄膜、第二导电薄膜、发光二极管和导电胶均设置在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中间,且下玻璃板设置在上玻璃板的下方,所述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中间设置有透明胶水,且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表层均固定连接有防水薄膜,所述第二导电薄膜与第一导电薄膜的上下两端均与横杆相连接,且第二导电薄膜下方与发光二极管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的底端与第一导电薄膜的上方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横杆之间设置有导电胶,且横杆与竖杆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槽,所述横杆顶端的连接槽与竖杆与尾端的连接槽相连接,且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绝缘胶水,所述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顶端相连接,且发光二极管的尾端与第一导电薄膜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薄膜与第二导电薄膜在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中间呈矩阵结构排列,且第一导电薄膜与第二导电薄膜和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均为电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与电极的连接方式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薄膜与第二导电薄膜的左右两侧与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2个发光二极管,且发光二极管与横杆和竖杆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的长度小于垫块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上玻璃板的中轴线与下玻璃板中轴线相重合,且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面积均与防水薄膜的面积相等,并且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和防水薄膜的连接方式均为粘贴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杆与竖杆的横截面均为“凸”型结构,且横杆与竖杆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并且横杆的中轴线垂直于竖杆的中轴线。
优选的,所述横杆与竖杆的面积均等于绝缘涂层的面积,且横杆与竖杆的2个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胶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很好的解决了之前装置不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问题,该装置在方便使用者进行固定的同时,且固定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1.设置有上玻璃板、下玻璃板与防水薄膜,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均为钢化玻璃板,其可以很好的加强该装置的强度,其可以通过表层的防水薄膜进行防水,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设置有竖杆与横杆,竖杆与横杆也均为透明钢化玻璃,其可以方便使用者安装导电薄膜和发光二极管,并且竖杆与横杆的连接也非常的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导电薄膜与第二导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竖杆与横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电薄膜;2、上玻璃板;3、电极;4、发光二极管;5、第二导电薄膜;6、横杆;7、竖杆;8、垫块;9、下玻璃板;10、导电胶;11、透明胶水;12、连接槽;13、绝缘胶水;14、绝缘涂层;15、防水薄膜;1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包括第一导电薄膜1、上玻璃板2、电极3、发光二极管4、第二导电薄膜5、横杆6、竖杆7、垫块8、下玻璃板9、导电胶10、透明胶水11、连接槽12、绝缘胶水13、绝缘涂层14、防水薄膜15和卡块16,第一导电薄膜1的左侧与竖杆7的右侧相连接,且竖杆7的左侧与第二导电薄膜5的右侧相连接,且竖杆7与横杆6的表层均固定安装有绝缘涂层14,并且竖杆7与横杆6的顶部设置有卡块16,发光二极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块8,且垫块8的底部与卡块16相连接,发光二极管4与第一导电薄膜1和第二导电薄膜5的中间均设置有导电胶10,第一导电薄膜1、第二导电薄膜5、发光二极管4和导电胶10均设置在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中间,且下玻璃板9设置在上玻璃板2的下方,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中间设置有透明胶水11,且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表层均固定连接有防水薄膜15,第二导电薄膜5与第一导电薄膜1的上下两端均与横杆6相连接,且第二导电薄膜5下方与发光二极管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4的底端与第一导电薄膜1的上方相连接,发光二极管4与横杆6之间设置有导电胶10,且横杆6与竖杆7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槽12,横杆6顶端的连接槽12与竖杆7与尾端的连接槽12相连接,且连接槽12的内部设置有绝缘胶水13,电极3与发光二极管4的顶端相连接,且发光二极管4的尾端与第一导电薄膜1相连接,如图3中上玻璃板2的中轴线与下玻璃板9中轴线相重合,且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面积均与防水薄膜15的面积相等,并且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和防水薄膜15的连接方式均为粘贴连接,这样使用者可以很好的将防水薄膜15撕下来进行更换,保持防水薄膜15的防水效果,防止该装置进水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如图1中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在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中间呈矩阵结构排列,且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和发光二极管4的连接方式均为电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4与电极3的连接方式为电连接,这样电源可以很好的通过电极3给第一导电薄膜1、第二导电薄膜5和发光二极管4供电,让矩阵排列的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显示出不同种类的图案,非常的具有实用性,如图1中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的左右两侧与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2个发光二极管4,且发光二极管4与横杆6和竖杆7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4的长度小于垫块8的长度,这样垫块8既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与安装,也不会妨碍发光二极管4连接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和进行通电作为发光单元进行工作。
如图3中横杆6与竖杆7的横截面均为“凸”型结构,且横杆6与竖杆7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并且横杆6的中轴线垂直于竖杆7的中轴线,横杆6与竖杆7构成的框架可以很好的加强该装置的强度,同时也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安装固定,尤其是横杆6与竖杆7的“凸”型结构,方便使用者安装固定导电薄膜。
如图6中横杆6与竖杆7的面积均等于绝缘涂层14的面积,且横杆6与竖杆7的2个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胶水13,绝缘胶水13与绝缘涂层14使横杆6与竖杆7成为绝缘体,让其不会妨碍导电薄膜与发光二极管4的正常工作,让其能够显示出丰富的图案。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时,首先连接第一导电薄膜1和第二导电薄膜5,将第一导电薄膜1的顶端贴合在竖杆7的右侧,将第二导电薄膜5的尾端贴合在竖杆7的左侧,因为竖杆7与横杆6均呈“凸”型结构,所以非常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然后再在第一导电薄膜1和第二导电薄膜5与竖杆7的连接处和表层挤上适量的导电胶10,其既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再将发光二极管4通过其底部的垫块8与竖杆7上的卡块16相连接,其为卡槽连接,非常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连接的同时发光二极管4通过导电胶10与导电薄膜相连接,再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竖杆7顶端的连接槽12与横杆6尾端的连接槽12相连接,再在连接处挤上绝缘胶水13,加强连接的稳定性,绝缘胶水13和绝缘涂层14使得横杆6与竖杆7构成了绝缘体,不会妨碍导电薄膜与发光二极管4的工作,固定好横杆6之后,通过相同的方式再用“凸”型结构的竖杆7在第一导电薄膜1的上下两侧连接第二导电薄膜5,同时也用于固定发光二极管4,横杆6与竖杆7构成的框架方便使用者安装或者通过机器安装,使用者可以用导电胶10和发光二极管4将导电薄膜与电极3相连接,使用者可以自由确定电极3的位置,安装好之后,使用者可以将固定好的集群的上方放置上玻璃板2,在下方放置下玻璃板9,将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位置对齐,再在中间挤入透明胶水11,使得该装置成为一个主体,使用者可以对电极3接入电源,让第一导电薄膜1和第二导电薄膜5得以通电,以发光二极管4为发光单元,发光二极管4集群通过矩阵式的导电薄膜则会显示出不同种类的图案。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包括第一导电薄膜(1)、电极(3)和发光二极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1)的左侧与竖杆(7)的右侧相连接,且竖杆(7)的左侧与第二导电薄膜(5)的右侧相连接,且竖杆(7)与横杆(6)的表层均固定安装有绝缘涂层(14),并且竖杆(7)与横杆(6)的顶部设置有卡块(16),所述发光二极管(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垫块(8),且垫块(8)的底部与卡块(16)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4)与第一导电薄膜(1)和第二导电薄膜(5)的中间均设置有导电胶(10),所述第一导电薄膜(1)、第二导电薄膜(5)、发光二极管(4)和导电胶(10)均设置在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中间,且下玻璃板(9)设置在上玻璃板(2)的下方,所述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中间设置有透明胶水(11),且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表层均固定连接有防水薄膜(15),所述第二导电薄膜(5)与第一导电薄膜(1)的上下两端均与横杆(6)相连接,且第二导电薄膜(5)下方与发光二极管(4)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4)的底端与第一导电薄膜(1)的上方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4)与横杆(6)之间设置有导电胶(10),且横杆(6)与竖杆(7)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槽(12),所述横杆(6)顶端的连接槽(12)与竖杆(7)与尾端的连接槽(12)相连接,且连接槽(12)的内部设置有绝缘胶水(13),所述电极(3)与发光二极管(4)的顶端相连接,且发光二极管(4)的尾端与第一导电薄膜(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在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中间呈矩阵结构排列,且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和发光二极管(4)的连接方式均为电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4)与电极(3)的连接方式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1)与第二导电薄膜(5)的左右两侧与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2个发光二极管(4),且发光二极管(4)与横杆(6)和竖杆(7)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并且发光二极管(4)的长度小于垫块(8)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板(2)的中轴线与下玻璃板(9)中轴线相重合,且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的面积均与防水薄膜(15)的面积相等,并且上玻璃板(2)与下玻璃板(9)和防水薄膜(15)的连接方式均为粘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与竖杆(7)的横截面均为“凸”型结构,且横杆(6)与竖杆(7)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并且横杆(6)的中轴线垂直于竖杆(7)的中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与竖杆(7)的面积均等于绝缘涂层(14)的面积,且横杆(6)与竖杆(7)的2个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胶水(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3583.4U CN209708526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3583.4U CN209708526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08526U true CN209708526U (zh) | 2019-11-29 |
Family
ID=68647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9358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08526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08526U (zh) |
-
2019
- 2019-04-12 CN CN201920493583.4U patent/CN2097085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708526U (zh) | 一种便于固定发光二极管集群的埋设框架 | |
CN208312134U (zh) | 一种led背光源 | |
CN208445077U (zh) | 一种通过发光模组发光寻线的网络跳线 | |
CN212967746U (zh) | 一种稳定性高的脚支架发光二极管装置 | |
CN206963251U (zh) | 一种提高电路整流品质的保护电路 | |
CN208504013U (zh) | 一种免电源保险管led软灯带 | |
CN20971949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保护线路板 | |
CN201382355Y (zh) | 应用led背光源的应急灯 | |
CN207471377U (zh) | 一种智能照明设备 | |
CN208720027U (zh) | 一种led照明模组 | |
CN210330408U (zh) | 一种具有全触摸式控制的智能浴室柜 | |
CN216281126U (zh) | 一种太阳能洗墙灯结构 | |
CN104514328A (zh) | 一种电子音乐阶梯 | |
CN210330410U (zh) | 智能触摸交互式免拉手浴室柜 | |
CN212960947U (zh) | 一种雷达微波感应灯板 | |
CN212777079U (zh) | 新式led吊灯 | |
CN212934032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警告装置 | |
CN209705749U (zh) | Led灯具传感器 | |
CN221427338U (zh) | 一种led背景灯板 | |
CN210989431U (zh) | 一种对人员的统一管理服务装置 | |
CN215643113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信号灯 | |
CN209517583U (zh) | 一种可多方位安装的冷光片 | |
CN221763480U (zh) | 一种一体化太阳能路灯 | |
CN212273857U (zh) | 节能环保的led交通路灯 | |
CN209705974U (zh) | 一种对称结构的led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