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7831U -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7831U
CN209707831U CN201920762249.4U CN201920762249U CN209707831U CN 209707831 U CN209707831 U CN 209707831U CN 201920762249 U CN201920762249 U CN 201920762249U CN 209707831 U CN209707831 U CN 209707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array
polarizing film
micro
pattern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22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DTU
Priority to CN2019207622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7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7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7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狭缝偏振片的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I,显示屏II,狭缝偏振片I和狭缝偏振片II;显示屏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复合微图像阵列I包括微图像阵列I和多组狭缝阵列III,显示屏I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I,复合微图像阵列II包括微图像阵列II和多组狭缝阵列IV;微图像阵列I分别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I和狭缝阵列IV重建出多个3D图像,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和狭缝阵列III的光线分别照明微图像阵列II重建出多个3D图像,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高水平分辨率3D图像。

Description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技术是一种无需任何助视设备的真3D显示技术。该技术具有垂直分辨率高和裸眼观看的特点,其记录和显示的过程相对简单,且能显示全真色彩的立体图像,是目前3D显示的热点技术之一。但是,水平分辨率不足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了观看者的体验,从而制约了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I,显示屏II,狭缝偏振片I和狭缝偏振片II;显示屏I、显示屏II、狭缝偏振片I、狭缝偏振片II平行放置,且对应对齐;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贴合,狭缝偏振片II与显示屏II贴合;狭缝偏振片I位于显示屏I与狭缝偏振片II之间,狭缝偏振片II位于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之间;狭缝偏振片I带有多组狭缝阵列I,狭缝偏振片II带有多组狭缝阵列II,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狭缝偏振片I与狭缝偏振片II的偏振方向正交;显示屏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复合微图像阵列I包括微图像阵列I和多组狭缝阵列III,显示屏I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I,复合微图像阵列II包括微图像阵列II和多组狭缝阵列IV,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如附图6所示,微图像阵列I分别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I和狭缝阵列IV重建出多个3D图像,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和狭缝阵列III的光线分别照明微图像阵列II重建出多个3D图像,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高水平分辨率3D图像。
优选的,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组数均相同。
优选的,每组狭缝阵列III均与对应的狭缝阵列I对应对齐,每组狭缝阵列IV均与对应的狭缝阵列II对应对齐;与复合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对应的多个狭缝II以该图像元的中心为中心对称;与复合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对应的多个狭缝I以该图像元的中心为中心对称。
优选的,微图像阵列I中的图像元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I中的狭缝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V中的狭缝数目均相同;微图像阵列II中的图像元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中的狭缝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II中的狭缝数目均相同。
优选的,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I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V的间距均相同。
优选的,微图像阵列I、微图像阵列II、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节距均相同;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孔径宽度均相同。
优选的,狭缝偏振片I和狭缝偏振片II的厚度相同;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的间距等于显示屏I与狭缝偏振片II的间距;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的间距g计算如下:
(1)
其中,p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节距,w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孔径宽度,t是狭缝偏振片I的厚度,z是狭缝阵列I的组数,a是狭缝偏振片I中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
优选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的水平分辨率为
(2)
其中,p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节距,M是微图像阵列I中图像元的数目,N是微图像阵列II中图像元的数目,w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孔径宽度,z是狭缝阵列I的组数,a是狭缝偏振片I中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狭缝偏振片I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狭缝偏振片II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微图像阵列I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微图像阵列II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参数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
1. 显示屏I,2. 显示屏II,3. 狭缝偏振片I,4. 狭缝偏振片II,5. 狭缝阵列I,6.狭缝阵列II,7. 狭缝阵列III,8.狭缝阵列IV,9. 图像元,10. 微图像阵列I,11. 微图像阵列II。
应该理解上述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的一个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I,显示屏II,狭缝偏振片I和狭缝偏振片II;显示屏I、显示屏II、狭缝偏振片I、狭缝偏振片II平行放置,且对应对齐;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贴合,狭缝偏振片II与显示屏II贴合;狭缝偏振片I位于显示屏I与狭缝偏振片II之间,狭缝偏振片II位于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之间;狭缝偏振片I带有多组狭缝阵列I,狭缝偏振片II带有多组狭缝阵列II,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狭缝偏振片I与狭缝偏振片II的偏振方向正交;显示屏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复合微图像阵列I包括微图像阵列I和多组狭缝阵列III,显示屏I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I,复合微图像阵列II包括微图像阵列II和多组狭缝阵列IV,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如附图6所示,微图像阵列I分别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I和狭缝阵列IV重建出多个3D图像,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和狭缝阵列III的光线分别照明微图像阵列II重建出多个3D图像,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高水平分辨率3D图像。
优选的,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组数均相同。
优选的,每组狭缝阵列III均与对应的狭缝阵列I对应对齐,每组狭缝阵列IV均与对应的狭缝阵列II对应对齐;与复合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对应的多个狭缝II以该图像元的中心为中心对称;与复合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对应的多个狭缝I以该图像元的中心为中心对称。
优选的,微图像阵列I中的图像元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I中的狭缝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V中的狭缝数目均相同;微图像阵列II中的图像元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中的狭缝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II中的狭缝数目均相同。
优选的,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I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V的间距均相同。
优选的,微图像阵列I、微图像阵列II、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节距均相同;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孔径宽度均相同。
优选的,狭缝偏振片I和狭缝偏振片II的厚度相同;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的间距等于显示屏I与狭缝偏振片II的间距;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的间距g计算如下:
(1)
其中,p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节距,w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孔径宽度,t是狭缝偏振片I的厚度,z是狭缝阵列I的组数,a是狭缝偏振片I中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
优选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的水平分辨率为
(2)
其中,p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节距,M是微图像阵列I中图像元的数目,N是微图像阵列II中图像元的数目,w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孔径宽度,z是狭缝阵列I的组数,a是狭缝偏振片I中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
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节距为10mm,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孔径宽度为1mm,狭缝阵列I的组数为3,狭缝偏振片I的厚度为1mm,微图像阵列I和微图像阵列II中图像元的数目均为100,狭缝偏振片I中相邻两组狭缝阵列I的间距为0.01mm,则由式(1)计算得到显示屏I与狭缝偏振片II的间距为5mm,由式(2)计算得到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的水平分辨率为480;基于上述参数的传统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的水平分辨率为100。

Claims (8)

1.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I,显示屏II,狭缝偏振片I和狭缝偏振片II;显示屏I、显示屏II、狭缝偏振片I、狭缝偏振片II平行放置,且对应对齐;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贴合,狭缝偏振片II与显示屏II贴合;狭缝偏振片I位于显示屏I与狭缝偏振片II之间,狭缝偏振片II位于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之间;狭缝偏振片I带有多组狭缝阵列I,狭缝偏振片II带有多组狭缝阵列II;狭缝偏振片I与狭缝偏振片II的偏振方向正交;显示屏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复合微图像阵列I包括微图像阵列I和多组狭缝阵列III,显示屏II用于显示复合微图像阵列II,复合微图像阵列II包括微图像阵列II和多组狭缝阵列IV;微图像阵列I分别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I和狭缝阵列IV重建出多个3D图像,通过多组狭缝阵列I和狭缝阵列III的光线分别照明微图像阵列II重建出多个3D图像,在观看区域合并成一个高水平分辨率3D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组数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狭缝阵列III均与对应的狭缝阵列I对应对齐,每组狭缝阵列IV均与对应的狭缝阵列II对应对齐;与复合微图像阵列I中每个图像元对应的多个狭缝II以该图像元的中心为中心对称;与复合微图像阵列II中每个图像元对应的多个狭缝I以该图像元的中心为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图像阵列I中的图像元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I中的狭缝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V中的狭缝数目均相同;微图像阵列II中的图像元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中的狭缝数目、每组狭缝阵列III中的狭缝数目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II的间距均相同;相邻狭缝阵列IV的间距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图像阵列I、微图像阵列II、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节距均相同;狭缝阵列I、狭缝阵列II、狭缝阵列III和狭缝阵列IV的孔径宽度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狭缝偏振片I和狭缝偏振片II的厚度相同;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的间距等于显示屏I与狭缝偏振片II的间距;狭缝偏振片I与显示屏II的间距g计算如下:
其中,p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节距,w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孔径宽度,t是狭缝偏振片I的厚度,z是狭缝阵列I的组数,a是狭缝偏振片I中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的水平分辨率为
其中,p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节距,M是微图像阵列I中图像元的数目,N是微图像阵列II中图像元的数目,w是狭缝阵列I中狭缝的孔径宽度,z是狭缝阵列I的组数,a是狭缝偏振片I中相邻狭缝阵列I的间距。
CN201920762249.4U 2019-05-25 2019-05-25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Active CN209707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2249.4U CN209707831U (zh) 2019-05-25 2019-05-25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2249.4U CN209707831U (zh) 2019-05-25 2019-05-25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7831U true CN209707831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2249.4U Active CN209707831U (zh) 2019-05-25 2019-05-25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78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8956A (zh) * 2019-05-25 2019-09-06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8956A (zh) * 2019-05-25 2019-09-06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2555B (zh) 基于渐变孔径针孔阵列的无串扰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6575540U (zh) 一种基于狭缝光栅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8432807U (zh) 一种宽视角和高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045513A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2209254A (zh) 一种一维集成成像方法和装置
CN206863360U (zh) 基于偏振光栅的宽视角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8432814U (zh) 一种双视3d显示装置
CN110045512A (zh) 基于微透镜的高分辨率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1856774B (zh) 高分辨率和高光学效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09707831U (zh)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104394402B (zh) 一种基于针孔阵列的无串扰集成成像3d显示方法
CN110133863A (zh) 高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10412771A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311807U (zh) 无串扰的高分辨率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9728344U (zh) 一种双视3d显示装置
CN105629492B (zh) 基于偏振片和偏振眼镜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及系统
CN110208956A (zh) 基于狭缝偏振片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09327692U (zh) 无串扰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182590U (zh) 高分辨率的无串扰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208872955U (zh) 一种3d显示装置
CN110045514A (zh) 一种高分辨率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08459701U (zh) 同视区的无串扰和均匀分辨率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707822U (zh)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CN209707828U (zh) 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105929551A (zh) 一种基于复合针孔阵列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