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6365U - 定日镜 - Google Patents

定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6365U
CN209706365U CN201920259024.7U CN201920259024U CN209706365U CN 209706365 U CN209706365 U CN 209706365U CN 201920259024 U CN201920259024 U CN 201920259024U CN 209706365 U CN209706365 U CN 209706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rder
truss
heliostat
suppor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90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宝胜
黄健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Zhika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kang Xin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kang Xin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kang Xin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90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6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6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6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日镜,包括镜片、用于支撑所述镜片的方通、以及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安装于镜片与方通之间,该支撑结构包括桁架、设置于方通顶端的支撑板组件、以及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的主梁,该桁架上对应主梁位置开设有供主梁伸入的通道口。通过主梁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简化了成型工艺,降低了加工的成本,此外,通过在桁架上开设有通道口,从而主梁可伸入通道口后,然后转动至合适位置使得主梁与通道口相错开,以便于后续将主梁安装于桁架上,简单便捷,避免了多段式结构的主梁需要进行多次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Description

定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热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定日镜。
背景技术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需在空旷的地面上建立高大的中央吸收塔,在该塔顶上安装吸收器,在塔的周围安装一定数量的定日镜,通过定日镜将太阳光聚集到塔顶接收器的腔体内以产生高温,然后经过热交换器产生蒸汽,蒸汽推动蒸汽机发电。
定日镜场对太阳的追踪精度对于光热电站的发电效率至关重要。目前,定日镜通过支撑结构将反射镜片安装在方通上,现有的支撑结构采用主梁支撑上述反射镜片,且该主梁通常设计为多段结构拼接而成,无疑增加了加工的成本,且主梁采用多段式结构也不利于后续的安装,降低了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日镜,旨在解决现有的定日镜的支撑结构因采用多段式而增加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安装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日镜,包括镜片、用于支撑所述镜片的方通、以及用于将所述镜片安装于所述方通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镜片与所述方通之间,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承载所述镜片的桁架、设置于所述方通顶端的支撑板组件、以及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并用于将所述桁架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组件上的主梁,所述桁架上对应所述主梁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主梁伸入的通道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桁架的主梁轴、以及沿所述主梁轴轴向方向呈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梁轴上的多个连接件,所述主梁轴转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板组件上,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桁架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件均焊接于所述主梁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方通顶端的支撑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主梁轴配合连接的轴环。
进一步地,述轴环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轴环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轴对应各所述轴环位置设有与所述轴环配合连接的轴颈。
进一步地,所述轴颈焊接于所述主梁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主梁轴上的连接环本体、以及呈环形阵列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环本体上的若干连接片,各所述连接片穿过所述通道口并与所述桁架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连接环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桁架为一体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日镜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定日镜,通过设置支撑结构,从而可通过支撑结构将镜片安装于方通上,具体地,通过设置桁架,从而可用于承载镜片;通过设置支撑板组件及主梁,从而可通过主梁将桁架转动安装于支撑板组件上;通过主梁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简化了成型工艺,降低了加工的成本,此外,通过在桁架上开设有通道口,从而主梁可伸入通道口后,然后转动至合适位置使得主梁与通道口相错开,以便于后续将主梁安装于桁架上,简单便捷,避免了多段式结构的主梁需要进行多次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定日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图1中定日镜中的桁架与主梁的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图2中A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支撑结构的局部分解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镜片;
2-方通;
3-支撑结构;31-桁架;310-通道口;3101-缺口;32-主梁;321-主梁轴;322-连接件;3221-连接环本体;3222-连接片;323-轴颈;33-支撑板组件;331-支撑筒;332-支撑板;333-轴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定日镜,包括镜片1与方通2,该方通2可用于支撑上述镜片1,进一步地,该定日镜还包括支撑结构3,该支撑结构3安装于镜片1与方通2之间,且该支撑结构3可将镜片1安装于方通2上。具体地,上述支撑结构3包括桁架31、支撑板组件33、以及主梁32,该主梁32可用于将桁架31安装于支撑板组件33上,该桁架31可用于承载上述镜片1,该支撑板组件33设置于方通2的顶端,在上述桁架31上开设有通道口310,该通道口310对应主梁32的位置设置,该主梁32可穿过通道口310实现将桁架31安装于支撑板组件33上,且上述主梁32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这样,通过设置桁架31,从而可用于承载镜片1;通过设置支撑板组件33及主梁32,从而可通过主梁32将桁架31转动安装于支撑板组件33上;通过将主梁32设置为一体成型,简化了成型工艺,降低了加工的成本,此外,通过在桁架31上开设有通道口310,从而主梁32可穿过通道口310后,然后转动至合适位置使得主梁32与通道口310相错开,以便于后续将主梁32安装于桁架31上,简单便捷,避免了多段式结构的主梁需要进行多次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与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日镜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主梁32包括主梁轴321和多个连接件322,该主梁轴321转动套设于支撑板组件33上,且该主梁轴321可用于支撑上述桁架31,该连接件322沿主梁轴321的轴向方向呈间隔设置,且各连接件322与桁架31配合连接。这样,各连接件322与主梁轴321分别伸入上述通道口310中,然后转动各连接件322及主梁轴321至合适位置,使得连接件322与通道口310相错开,便于后续各连接件322与桁架31配合连接,简单便捷。优选地,上述连接件322与桁架31通过螺钉连接,上述连接件32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连接件322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多个,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上述各连接件322均焊接于主梁轴321上。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简单便捷,无需后续的机加工,简化了加工的工序,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各连接件322也可通过其他方式焊接于主梁轴321上,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与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日镜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支撑板组件33包括支撑筒331,该支撑筒331套设于方通2的顶端,在方通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支撑板332,在该支撑板332上设有轴环333,该轴环333可与主梁轴321配合连接。这样,通过轴环333与主梁轴321配合连接,从而可通过轴环333支撑上述主梁轴321,进而主梁轴321支撑上述桁架31。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板33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支撑筒331上,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支撑板332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支撑筒331上,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上述轴环333的数量为两个,各轴环333分别设置于支撑板332的两端。这样,通过将轴环333设置两个并将其分布于支撑板332的两端,从而可较稳定的支撑上述主梁轴321。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轴环333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多个,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在上述主梁轴321上还设有轴颈323,该轴颈323对应上述各轴环333的位置设置。这样,通过设置轴颈323,进而轴颈323与轴环333相互配合,从而可较稳定地支撑上述主梁轴321。
优选地,上述轴颈323焊接于该主梁轴321上。这样,通过焊接方式,简单便捷,无需后续的机加工,简化了加工的工序,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上述轴颈323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上述主梁轴321上,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日镜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连接件322包括连接环本体3221,该连接环本体3221套设于主梁轴321上,在连接环本体3221上设有若干连接片3222,各连接片3222呈环形阵列间隔设置于连接环本体3221上,该通道口310的形状为圆形,且该通道口310上间隔设置有缺口3101,该通道口310可供该连接环本体3221穿过,该缺口3101可供该连接片3222穿过。当需要安装桁架31与主梁32时,首先,将连接环本体3221套设于主梁轴321上;接着,将该连接片3222对准缺口3101所在的位置,并使得连接环本体3221穿过通道口310;再接着,转动主梁轴321从而使得该连接片3222与缺口3101彼此错开;最后,将连接片3222与桁架31连接固定,从而实现了桁架31与主梁32的连接固定。且各连接片322穿过该通道口310并与桁架31配合连接。
优选地,上述连接片322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相邻两个连接片3222之间的夹角为90°。这样,当各连接片3222穿过上述通道口310后,然后旋转主梁轴321,主梁轴321带动连接环本体3221转动,连接环本体3221带动连接片3222转动,以使得连接片3222与通道口310相错开,便于后续的安装。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该连接片3222的数量也可设置为其他多个,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上述各连接片3222与连接环本体3221一体成型。通过一体成型,增强了各连接片3222与连接环本体3221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了连接件322的使用寿命。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上述各连接片3222也可与连接环本体3221可拆卸连接,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上述桁架31采用冲压一体成型,即桁架31通过五金模具一次性冲压成型,冲压成型的桁架31上的通道口310与连接片3222的外形相一致。这样,该主梁轴321与连接片3222可伸入通道口310中并安装于桁架31上,与此同时,通过采用冲压成型方式,从而节约了用料,避免后续需要对桁架31进行机加工以形成通道口310,较大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实际情况,上述桁架31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成型,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主梁32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简化了成型工艺,降低了加工的成本,此外,通过在桁架31上开设有通道口310,从而主梁轴321与连接件322可伸入通道口310后,然后转动至合适位置使得连接件322与通道口310相错开,以便于后续将主梁32安装于桁架31上,简单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定日镜,包括镜片、用于支撑所述镜片的方通、以及用于将所述镜片安装于所述方通上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镜片与所述方通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承载所述镜片的桁架、设置于所述方通顶端的支撑板组件、以及由金属材料一体冲压成型并用于将所述桁架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组件上的主梁,所述桁架上对应所述主梁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主梁伸入的通道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桁架的主梁轴、以及沿所述主梁轴轴向方向呈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梁轴上的多个连接件,所述主梁轴转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板组件上,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桁架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件均焊接于所述主梁轴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方通顶端的支撑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筒上的支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主梁轴配合连接的轴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环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轴环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轴对应各所述轴环位置设有与所述轴环配合连接的轴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颈焊接于所述主梁轴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主梁轴上的连接环本体、以及呈环形阵列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环本体上的若干连接片,各所述连接片穿过所述通道口并与所述桁架配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连接环本体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定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为一体冲压成型。
CN201920259024.7U 2019-02-28 2019-02-28 定日镜 Active CN209706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9024.7U CN209706365U (zh) 2019-02-28 2019-02-28 定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9024.7U CN209706365U (zh) 2019-02-28 2019-02-28 定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6365U true CN209706365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2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9024.7U Active CN209706365U (zh) 2019-02-28 2019-02-28 定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6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5781A (zh) * 2021-04-23 2021-07-06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面积定日镜支撑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5781A (zh) * 2021-04-23 2021-07-06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大面积定日镜支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6502A (zh) 定目镜太阳能集热系统
CN202583586U (zh) 球面反射镜组成的抛物面碟式太阳能聚光系统
CN101655287A (zh) 多段圆弧聚光器
CN209706365U (zh) 定日镜
CN103528254B (zh) 组合拉伸式槽式光热发电集热器悬臂梁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6206B (zh) 一种双轴跟踪多菲涅尔透镜集成式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
US8938881B2 (en)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facets for heliostats
CN202393061U (zh) 一种线聚焦太阳能反射框架双层复合式自平衡结构
RU2282113C1 (ru) Солнечный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с концентратором
CN201909880U (zh) 一种大型太阳光聚光反射装置
CN102981191A (zh) 一种太阳能斯特林发电聚光装置
CN112013552B (zh) 一种定日镜的镜架
CN102331621B (zh) 一种太阳能环形聚焦装置
CN102721194A (zh) 大容量高聚光比复合菲涅尔线聚光反射装置
CN203758042U (zh) 多碟共焦塔式菲涅耳太阳能聚光系统
CN209230036U (zh) 一种直通式太阳能集热管及其集热器
CN206149207U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2092347U (zh) 高次聚焦集成光热收集系统
CN205121047U (zh) 一种线性菲涅尔太阳能反射镜框架结构
CN214791977U (zh) 一种光热供暖集热支撑结构
CN207662001U (zh) 一种易组装免调节的碟式斯特林发电聚光器
CN204902288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反光镜玻璃安装的可调冲压背板
CN209446877U (zh) 反射镜支撑装置
CN205227847U (zh) 一种太阳能抛面反射镜
CN104596128B (zh) 一种点线结合式太阳能聚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1, floor 2, Zhujiang building, No. 14, Longteng South Road, Dongxiao Town,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ongyan Zhika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Unit 121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Yan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11, Guangming Street High-tech Zon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ikang Xinne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