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6344U -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6344U
CN209706344U CN201821656276.5U CN201821656276U CN209706344U CN 209706344 U CN209706344 U CN 209706344U CN 201821656276 U CN201821656276 U CN 201821656276U CN 209706344 U CN209706344 U CN 209706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ing
storage device
blower
thermal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562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云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6562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6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6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6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蓄热装置。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一绝热保温层;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一用于为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一换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利用剩余电能,通过电热转换以热的形式储存于固体蓄热砖内,蓄热砖蓄热温度可达600℃以上,通过换热器达到风与风换热、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热水的形式取出利用,满足供暖热水、生产热风、蒸汽等热需求;由于具有蓄热时间和取热时间不同步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谷电、弃风弃光电、剩余电,实现电能充分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大量推广使用风电、光电新能源,由于风电光电的不连续性存在相当程度的弃风弃光电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国家电力部门需要配套建设一些调峰电厂,投入大量资金。如能将弃风弃光电充分利用,可以大大缓解调峰压力。国家电力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供需矛盾,一直存在供给侧负荷调整的压力,造成了电网运行的的峰谷平现象。通过采用峰谷平电价,鼓励用电侧消纳谷电,减少发电机组的负荷调整,杜绝弃电现象,但收效有限。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及力度加大,国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采用“电能替代”的方式,从国家到地方采用一些补贴鼓励用电。为治理雾霾,北方地区的采暖“煤改电”、其它地区的生产生活“煤改电”,并鼓励使用谷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
所述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一绝热保温层,所述绝热保温层围设在所述蓄热体的外侧;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一用于为所述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所述加热带设置在所述蓄热体一侧,所述电源控制柜设置在所述绝热保温层外侧;
所述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一换热器,所述绝热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换热器包括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通过一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风机通过一出风管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口相连。
所述换热器设有一进水口、一出水口。
所述风机包括一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采用一变频电机。
所述蓄热体包括至少三块蓄热砖,所述蓄热砖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长条状,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相同;
所述蓄热砖的下部设有一用于穿过所述加热带的凹槽。
所述蓄热砖采用固体氧化镁制成。
所述绝热保温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模块堆积而成,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内壁上喷涂有一固化剂层。
所述加热带采用铁铬铝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利用剩余电能,通过电热转换以热的形式储存于固体蓄热砖内,蓄热砖蓄热温度可达600℃以上,通过换热器达到风与风换热、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热水的形式取出利用,满足供暖热水、生产热风、蒸汽等热需求;由于具有蓄热时间和取热时间不同步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谷电、弃风弃光电、剩余电,实现电能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热保温层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砖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1、一绝热保温层4,绝热保温层围设在蓄热体的外侧;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2、一用于为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3,加热带设置在蓄热体一侧,电源控制柜设置在绝热保温层外侧;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6、一换热器5,绝热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绝热保温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换热器包括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换热器的进风口通过一进风管11连接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处安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的吹风方向朝向第二开口,风机的进风口通过一出风管12与换热器的出风口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利用剩余电能,通过电热转换以热的形式储存于固体蓄热砖内,蓄热砖蓄热温度可达600℃以上,通过换热器达到风与风换热、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热水的形式取出利用,满足供暖热水、生产热风、蒸汽等热需求;由于具有蓄热时间和取热时间不同步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谷电、弃风弃光电、剩余电,实现电能充分利用。
换热器设有一进水口、一出水口。以便于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水的形式取出并利用。或者,换热器也可设置两个进风口、两个出风口,以便于风与风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的形式取出并利用。换热器的进风口处设有一过滤装置。以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风机包括一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电机采用一变频电机。通过风机运转,形成内部循环的热风,在换热器内与外部热媒进行热交换。依据二次热媒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要求,通过变频电机对风机进行变频控制,从而实现热量输出的控制。
绝热保温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模块堆积而成,绝热保温层的内壁上喷涂有一固化剂层7。进而通过绝热保温层形成既能封闭又能保温的壳体。
蓄热体包括至少三块蓄热砖8,蓄热砖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导流槽9,导流槽呈长条状,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风机的吹风方向相同;蓄热砖的下部设有一用于穿过加热带的凹槽10。蓄热砖采用固体氧化镁制成。加热带采用铁铬铝材料制成。加热带采用铁铬铝材料生产,具有通电发热的特性。通电后发热,以热传导、热辐射的形式将热传递给蓄热体,蓄热体吸收并储存。电源控制柜负责对加热带投送电,依据设定的时间段对加热带送电。电源控制柜具有温度控制、时间控制、调压控制、在线绝缘控制等功能;其中温度控制设有上限温度、加热重启温度,时间控制依据峰谷电的分段时间,设定投送电时间;调压控制设定投送电在零电压启动,直到全电压工作,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在线绝缘控制,保障用电安全,但设备绝缘程度降低时切断电源。
一般在热源方面采用电锅炉进行供暖、为生产提供蒸汽、热风等等,这种设备是即时性的,只要有热需求就需要通电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加重。而此设计中的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只在谷电期间或弃电期间运行,用户热源可以24小时源源不断输出。采用此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进行供暖,在生产中提供热源,替代燃煤锅炉,对环境保护雾霾治理有积极的贡献,同时由于使用低谷电或弃风弃光电等低价电,用户的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7)

1.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
所述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一绝热保温层,所述绝热保温层围设在所述蓄热体的外侧;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一用于为所述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所述加热带设置在所述蓄热体一侧,所述电源控制柜设置在所述绝热保温层外侧;
所述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一换热器,所述绝热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换热器包括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通过一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风机通过一出风管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有一进水口、一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一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采用一变频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体包括至少三块蓄热砖,所述蓄热砖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长条状,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相同;
所述蓄热砖的下部设有一用于穿过所述加热带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砖采用固体氧化镁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保温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模块堆积而成,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内壁上喷涂有一固化剂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采用铁铬铝材料制成。
CN201821656276.5U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Active CN209706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6276.5U CN209706344U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6276.5U CN209706344U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6344U true CN209706344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5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56276.5U Active CN209706344U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63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6565A (zh) * 2021-05-11 2021-11-05 严灼坚 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6565A (zh) * 2021-05-11 2021-11-05 严灼坚 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957B (zh) 固体电蓄热装置
CN204554957U (zh) 蓄能供热风系统
CN204361942U (zh) 用于家用锅炉的发电装置及家用锅炉系统
CN207866073U (zh) 固体蓄热储能系统及包含其的储能电站
CN106487327A (zh) 一种基于甲醇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供系统
CN209706344U (zh)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CN204271952U (zh) 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CN205351761U (zh) 一种适用于供热风的谷电蓄能废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4729073A (zh) 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
CN202483651U (zh) 一种热泵发电系统
CN209197158U (zh) 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电磁蓄热装置
CN209840238U (zh) 一种低温相变蓄、放热一体式取暖器
CN113446653A (zh) 一种太阳能与电辅热结合的供暖装置
CN110854937A (zh) 一种耦合蓄热装置的火电调频方法
CN102853494B (zh) 利用工业余热提供电能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4648665U (zh) 带气气板式换热器的高压电蓄能供热风系统
CN204115230U (zh) 工业型级联式电能储热装置
CN209623432U (zh) 一种用于调峰的电蓄热锅炉回热设备
CN211552044U (zh) 电热丝与空气阻隔式固体蓄热电锅炉
CN203757923U (zh) 基于太阳能烟囱发电与蒸发冷却相结合的一体化空调装置
CN105790415A (zh) 一种混合供电热储能环保系统
CN206875560U (zh) 一种电热储能炉
CN206739399U (zh) 一种空气源固体蓄能锅炉
CN205445800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CN207146976U (zh) 带有补充热源的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