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03851U - 复合防水层 - Google Patents

复合防水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03851U
CN209703851U CN201920247357.8U CN201920247357U CN209703851U CN 209703851 U CN209703851 U CN 209703851U CN 201920247357 U CN201920247357 U CN 201920247357U CN 209703851 U CN209703851 U CN 209703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aterproof layer
waterproof
rigid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73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盛江
郭文雄
黄国盛
王泗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ina Railway Second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73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03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03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03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层,包括至少三层:刚性防水层、界面处理层和柔性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涂覆在基面上,所述界面处理层涂覆在所述刚性防水层上,所述柔性防水层涂覆在所述界面处理层上;所述刚性防水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所述柔性防水层为橡胶改性沥青类防水层或高分子防水涂料层;所述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所述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1‑0.3mm,所述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本实用新型利用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各自优点,柔性防水层通过界面处理层能与刚性防水层相容性好,可以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复合防水层,兼具有刚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的特点,防水性能最佳。

Description

复合防水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防水层。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防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是采用防水材料来达到防水目的。而防水材料大致分为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两类。
刚性防水材料大多是水泥基类材质,与混凝土基面粘结效果好,但刚性防水层由于延伸性差,易受环境温度及混凝土基面横向伸缩或纵向沉降的影响,导致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柔性防水材料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具有很好的柔性、弹性,具有较好适应混凝土基面开裂特性,但对基面要求较高,基面潮湿、有粉尘时与基面粘结差,易产生窜水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复合防水层,兼具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的双重优点,既解决现有防水材料易受环境温度或混凝土基面开裂应力影响而形成开裂的现象,又解决现有防水材料对基面要求较高,与基面粘结差的问题,结构巧妙,防水性能好。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防水层,包括至少三层:刚性防水层、界面处理层和柔性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涂覆在基面上,所述界面处理层涂覆在所述刚性防水层上,所述柔性防水层涂覆在所述界面处理层上;所述刚性防水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通过水的引导渗透至基面的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并发生物化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提高基面的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起到防水效果。所述柔性防水层为橡胶改性沥青类防水层或高分子防水涂料层;所述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所述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1-0.3mm,所述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防水层渗透至所述界面处理层和所述刚性防水层的部分表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防水层上涂覆有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防水层为现制防水卷材或预制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防水卷材为CPS反应粘防水卷材。
进一步地,所述现制防水卷材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和增强抗裂胎基布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5-0.1mm,此厚度能够起到将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粘结达到最佳功能。所述界面处理层具有双向渗透粘结功能,与所述柔性防水层材料相容,两种间相互渗透粘结性好,同时能够与所述刚性防水层进行渗透。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防水层或所述柔性防水层为交错设置的多层结构。
本复合防水层相对于现有技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复合防水层利用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各自的优点,柔性防水层通过界面处理层能够与刚性防水层相容性好,可以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防水层,兼具有刚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的特点,防水性能最佳,产品耐候性强,可以有效解决防水层对施工基面要求高,刚性防水层易开裂的问题。
2、本复合防水层中,刚性防水层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精选石英砂或分子结构为活性硅的活性物质(如硅酸锂、硅酸钾、硅酸钠等),可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中增加可分散性胶粉,形成防水效果更优的刚性防水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溶解于水后,通过水的引导渗透至基面的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并发生物化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提高基面的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起到防水效果。
3、本复合防水层中,柔性防水层和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此厚度既能避免柔性防水层或刚性防水层过薄起不到防水作用,又能防止防水层过厚,节约成本。优先地,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防水层厚度过薄起不到有效防水效果,防水层过厚导致成本浪费;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时有效防水效果最佳,可根据防水需求施工一道或多道防水层。
4、本复合防水层中,界面处理层能够增加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的粘结性,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1-0.3mm,若其厚度低于0.01mm时,双向渗透效果较差,粘结作用较低;若其厚度大于0.3mm时,界面处理层过厚,起到防水层间的间隔作用,影响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直接复合效果。
5、本复合防水层中,优选地界面处理层为乳化沥青界面处理层、氯丁橡胶处理层、CPSX涂料稀释液中的一种,界面处理层具有双向渗透粘结功能,与柔性防水层材料相容,两种间相互渗透粘结性好,同时能够与刚性防水层进行渗透。若没有界面处理层,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容易剥离,导致本复合防水层形成窜水层。界面处理层厚度为0.05-0.1mm时最佳,此厚度能够起到将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粘结达到最佳功能。
6、柔性防水层渗透至界面处理层和刚性防水层的部分表层中,从而进一步增加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的粘结性。
7、在柔性防水层外表面上涂覆保护层,避免柔性防水层长时间露于空气中或光照下发生老化,延缓其老化程度,进而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
8、本复合防水层的柔性防水层优选地采用CPS反应粘防水卷材或者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和增强抗裂胎基布制备而成,进一步提高柔性防水层通过界面处理层与刚性防水层的相容性,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无接缝复合防水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
1-柔性防水层、2-界面处理层、3-刚性防水层、4-基面、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复合防水层,包括至少以下三层:刚性防水层3、界面处理层2和柔性防水层1。所述刚性防水层3涂覆在基面4上,优选地基面4为混凝土基面,所述界面处理层2涂覆在所述刚性防水层3上,优选地所述界面处理层2为乳化沥青界面处理层、氯丁橡胶处理层、CPSX涂料稀释液中的一种,所述柔性防水层1涂覆在所述界面处理层2上,所述界面处理层2位于所述刚性防水层3与所述柔性防水层1之间;所述刚性防水层3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所述柔性防水层1为橡胶改性沥青类防水层或高分子防水涂料层;所述刚性防水层3的厚度为0.5-6mm,所述界面处理层2的厚度为0.01-0.3mm,所述柔性防水层1的厚度为0.5-6mm。所述刚性防水层3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精选石英砂或分子结构为活性硅的活性物质(如硅酸锂、硅酸钾、硅酸钠等),可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中增加可分散性胶粉,形成防水效果更优的刚性防水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溶解于水后,通过水的引导渗透至基面4的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并发生物化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提高基面4的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起到防水效果。优先地,所述刚性防水层3的厚度为1.5mm,防水层厚度过薄起不到有效防水效果,防水层过厚导致成本浪费;所述界面处理层2厚度为0.05-0.1mm,此厚度能够起到将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粘结达到最佳功能;所述柔性防水层1的厚度为1.5mm时有效防水效果最佳,可根据防水需求施工一道或多道防水层。
所述刚性防水层3或所述柔性防水层1可设为多层结构,如交错设置:两层所述刚性防水层3之间设置一层所述柔性防水层1,或所述刚性防水层3和所述柔性防水层1各设有两层。
本复合防水层的制作方法为:首先准备柔性防水层1材料和分别配置界面处理层2稀料、刚性防水层3稀料,接着将刚性防水层3的稀料涂覆在基面4的上表面上,待其干固;然后将界面处理层2的稀料涂覆在刚性防水层3的上表面上;最后将柔性防水层1材料涂覆在界面处理层2的上表面上,干固后即可形成复合防水层。
本实施例复合防水层相对于现有技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复合防水层利用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各自的优点,柔性防水层通过界面处理层能够与刚性防水层相容性好,可以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防水层,兼具有刚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的特点,防水性能最佳,产品耐候性强,可以有效解决防水层对施工基面要求高,刚性防水层易开裂的问题。
2、本复合防水层中,刚性防水层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精选石英砂或分子结构为活性硅的活性物质(如硅酸锂、硅酸钾、硅酸钠等),可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中增加可分散性胶粉,形成防水效果更优的刚性防水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溶解于水后,通过水的引导渗透至基面的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并发生物化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提高基面的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起到防水效果。
3、本复合防水层中,柔性防水层和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此厚度既能避免柔性防水层或刚性防水层过薄起不到防水作用,又能防止防水层过厚,节约成本。优先地,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防水层厚度过薄起不到有效防水效果,防水层过厚导致成本浪费;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时有效防水效果最佳,可根据防水需求施工一道或多道防水层。
4、本复合防水层中,界面处理层能够增加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的粘结性,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1-0.3mm,若其厚度低于0.01mm时,双向渗透效果较差,粘结作用较低;若其厚度大于0.3mm时,界面处理层过厚,起到防水层间的间隔作用,影响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直接复合效果。
5、本复合防水层中,优选地界面处理层为乳化沥青界面处理层、氯丁橡胶处理层、CPSX涂料稀释液中的一种,界面处理层具有双向渗透粘结功能,与柔性防水层材料相容,两种间相互渗透粘结性好,同时能够与刚性防水层进行渗透。若没有界面处理层,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容易剥离,导致本复合防水层形成窜水层。界面处理层厚度为0.05-0.1mm时最佳,此厚度能够起到将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粘结达到最佳功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防水层,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复合防水层还包括所述复合防水层中的所述柔性防水层1渗透至所述界面处理层2和所述刚性防水层3的部分表层中。在实际操作中,当所述刚性防水层3和所述柔性防水层1厚度均为1.5mm,且所述界面处理层2厚度为0.05-0.1mm时,所述柔性防水层1的稀料涂刷过程,必然有部分稀料渗透至所述界面处理层2和所述刚性防水层3的部分表层中,所述界面处理层2能够渗透至所述刚性防水层3部分表层中,使得所述柔性防水层1内部能够与所述刚性防水层3相互渗透,在所述刚性防水层3上表层中形成复混层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加所述柔性防水层1与所述刚性防水层3之间的粘结性。
本复合防水层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复合防水层,与实施例1相比,所述复合防水层还包括所述柔性防水层1上涂覆有保护层5,优先地所述保护层5为防老化层,防老化层的材质为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中的其中一种,厚度为1mm-50mm最佳。
本复合防水层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还包括在实施例1制得的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所述柔性防水层1外表面上最后涂覆所述保护层5。
本复合防水层在所述柔性防水层1外表面上涂覆所述保护层5,避免所述柔性防水层1长时间露于空气中或光照下发生老化,延缓其老化程度,进而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防水层,与实施例1、实施例2相比,所述复合防水层的所述柔性防水层1为现制防水卷材或预制防水卷材。
优选地所述预制防水卷材为CPS反应粘防水卷材,如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的CPS反应粘防水卷材。
优先地,所述现制防水卷材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和增强抗裂胎基布制备而成,如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的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和增强抗裂胎基布制备而成。
本复合防水层的所述柔性防水层1优选地采用CPS反应粘防水卷材或者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和增强抗裂胎基布制备而成,进一步提高所述柔性防水层1通过所述界面处理层2与所述刚性防水层3的相容性,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无接缝防复合防水层。
本复合防水层的制作方法为:
1、所述柔性防水层1为现制防水卷材时:
首先准备现制防水卷材的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增强抗裂胎基布和分别配置界面处理层2稀料、刚性防水层3稀料,接着将刚性防水层3的稀料涂覆在基面4的上表面上,待其干固;再接着将界面处理层2的稀料涂覆在刚性防水层3的上表面上;然后将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涂覆在界面处理层2的上表面上,再在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上铺贴增强抗裂胎基布,最后在增强抗裂胎基布上表面涂覆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即可。
2、所述柔性防水层1为预制防水卷材时:
首先分别配制界面处理层2稀料、刚性防水层3稀料并准备好预制防水卷材,接着将刚性防水层3的稀料涂覆在基面4的上表面上,待其干固;然后将界面处理层2的稀料涂覆在刚性防水层3的上表面上;最后将预制防水卷材铺贴在界面处理层2的上表面即可。也可以在铺贴预制防水卷材前先在界面处理层2的上表面湿铺水泥素浆。
本复合防水层相对于现有技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复合防水层利用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各自的优点,柔性防水层通过界面处理层能够与刚性防水层相容性好,可以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防水层,兼具有刚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的特点,防水性能最佳,产品耐候性强,可以有效解决防水层对施工基面要求高,刚性防水层易开裂的问题。
2、本复合防水层中,刚性防水层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精选石英砂或分子结构为活性硅的活性物质(如硅酸锂、硅酸钾、硅酸钠等),可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中增加可分散性胶粉,形成防水效果更优的刚性防水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溶解于水后,通过水的引导渗透至基面的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并发生物化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提高基面的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起到防水效果。
3、本复合防水层中,柔性防水层和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此厚度既能避免柔性防水层或刚性防水层过薄起不到防水作用,又能防止防水层过厚,节约成本。优先地,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防水层厚度过薄起不到有效防水效果,防水层过厚导致成本浪费;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1.5mm时有效防水效果最佳,可根据防水需求施工一道或多道防水层。
4、本复合防水层中,界面处理层能够增加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的粘结性,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1-0.3mm,若其厚度低于0.01mm时,双向渗透效果较差,粘结作用较低;若其厚度大于0.3mm时,界面处理层过厚,起到防水层间的间隔作用,影响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直接复合效果。
5、本复合防水层中,优选地界面处理层为乳化沥青界面处理层、氯丁橡胶处理层、CPSX涂料稀释液中的一种,界面处理层具有双向渗透粘结功能,与柔性防水层材料相容,两种间相互渗透粘结性好,同时能够与刚性防水层进行渗透。若没有界面处理层,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容易剥离,导致本复合防水层形成窜水层。界面处理层厚度为0.05-0.1mm时最佳,此厚度能够起到将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粘结达到最佳功能。
6、柔性防水层渗透至界面处理层和刚性防水层的部分表层中,从而进一步增加柔性防水层与刚性防水层之间的粘结性。
7、在柔性防水层外表面上涂覆保护层,避免柔性防水层长时间露于空气中或光照下发生老化,延缓其老化程度,进而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
8、本复合防水层的柔性防水层优选地采用CPS反应粘防水卷材或者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和增强抗裂胎基布制备而成,进一步提高柔性防水层通过界面处理层与刚性防水层的相容性,形成刚柔复合一体的无接缝复合防水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层:刚性防水层、界面处理层和柔性防水层,所述刚性防水层涂覆在基面上,所述界面处理层涂覆在所述刚性防水层上,所述柔性防水层涂覆在所述界面处理层上;所述刚性防水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所述柔性防水层为橡胶改性沥青类防水层或高分子防水涂料层;所述刚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所述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1-0.3mm,所述柔性防水层的厚度为0.5-6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层渗透至所述界面处理层和所述刚性防水层的部分表层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层上涂覆有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层为现制防水卷材或预制防水卷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防水卷材为CPS反应粘防水卷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制防水卷材由CPSX橡胶态防水涂料和增强抗裂胎基布制备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处理层的厚度为0.05-0.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防水层或所述柔性防水层为交错设置的多层结构。
CN201920247357.8U 2019-02-27 2019-02-27 复合防水层 Active CN209703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7357.8U CN209703851U (zh) 2019-02-27 2019-02-27 复合防水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7357.8U CN209703851U (zh) 2019-02-27 2019-02-27 复合防水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03851U true CN209703851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42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7357.8U Active CN209703851U (zh) 2019-02-27 2019-02-27 复合防水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03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1179U (zh) 一种墙体复合保温系统
CN104294856A (zh) 一种混凝土裂缝堵漏方法
CN105604198B (zh) 一种刚柔结合防水的施工方法
CN107448004A (zh) 一种外墙防脱落填充式内部修复球
CN101230593A (zh) 一种内墙板接缝处理技术
CN101117846A (zh) 一种保温复合板
CN1786363A (zh) 外墙外保温系统粘贴面砖、石材的施工方法
CN107237409A (zh) 外墙保温涂料施工方法
CN205653900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水结构
CN107780627A (zh) 一种外墙保温涂料施工方法
CN2929033Y (zh) 一种建筑防水抗裂的外墙保温结构
CN101761194B (zh) 一种屋面防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42350A (zh) 一种建筑物外墙不同界面抹灰层抗裂缝施工方法
CN209703851U (zh) 复合防水层
CN104420549A (zh) 一种预制保温板
CN107574936A (zh) 一种保温外墙施工工艺
CN104234249B (zh) 应用聚氨酯硬泡复合板块的外保温墙体工法
CN104532968B (zh) 防止砼结构与后砌填充墙连接部位裂缝的方法
CN101775779A (zh) 混凝土路桥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915512U (zh) 保温墙体结构
CN214574841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防开裂结构
CN204401809U (zh) 表面具有仿真装饰效果的建筑物外墙保温层
CN210658785U (zh) 一种内嵌式轻质墙板钢结构建筑构造
CN104179287B (zh) 轻质板墙上粘贴重质饰面材料的方法
CN209457196U (zh) 墙体结构及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mposite waterproof lay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Nanning hi tech sub branch

Pledgor: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5000003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30216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Xini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68, team 4, naluopo, Sitang community, Santang Town, Xingn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0001 Donggouling Landscape Road, Xingn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in18 Sunshine Green City, 1 Building, 1 Unit 4

Patentee before: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9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9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Nanning hi tech sub branch

Pledgor: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5000003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3

Address after: 530216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Xini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68, team 4, naluopo, Sitang community, Santang Town, Xingn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ichuan China Railway Second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30216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Xini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68, team 4, naluopo, Sitang community, Santang Town, Xingn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iupi Waterproof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