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6198U -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6198U
CN209696198U CN201921776758.9U CN201921776758U CN209696198U CN 209696198 U CN209696198 U CN 209696198U CN 201921776758 U CN201921776758 U CN 201921776758U CN 209696198 U CN209696198 U CN 209696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module
resistance
training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767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帅浪
乐昌昊
于国华
李嘉琪
李凤
游煌俊
孙伟铭
肖宇晨
帅海博
左梓啸
吴品言
段昱
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ongao Xin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hongao Xin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hongao Xin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hongao Xin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767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6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6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6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包括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肺功能测试仪、计算机、显示器、VR眼镜、音响、集成控制中心、训练单车、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雾化模块、鼓风模块,用于采集患者身体数据的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和肺功能测试仪与计算机通信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线通信连接音响、显示器和VR眼镜,计算机与集成控制中心数据交互,训练单车上安装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和阻尼控制模块,集成控制中心接收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集成控制中心控制阻尼控制模块、雾化模块和鼓风模块。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传统肺康复单调的训练模式,具有肺康复训练内容丰富化、场景多样化、多感觉反馈、实时反馈等优点。

Description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肺康复训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现实肺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不仅肺功能障碍患者有肺康复的需求,亚健康人群也存在心肺功能问题,同样需要康复干预。
目前治疗方法大多以常规康复方法为主,如:振动排痰、腹式呼吸训练、呼吸肌训练等,但其由于存在安全隐患、训练模式单一,导致患者主动参与度不足,训练效果不佳。肺康复指南中呼吸训练推荐有氧运动的方式,如步行、功率自行车、划艇等,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及心肺耐力,提高患者生存能力、生存质量,但需要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过程比较复杂,同时存在二次损伤的可能。
虚拟现实技术(VR)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脑卒中病人上肢功能康复、步行训练、平衡训练等,但VR技术目前较少用于肺康复训练,VR和肺康复的结合训练将更有利于患者心肺功能康复。
CN209404766U公开了一种虚拟与实时监测技术结合的心肺康复训练系统,包括:生命体征无线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生命体征数据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脉氧饱和度;服务器,与生命体征无线监测设备通讯连接,用于接收、存储、处理生命体征无线监测设备监测的生命体征数据,并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心肺功能训练方案及相应的虚拟场景模拟数据;虚拟现实装置,与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服务器输出的虚拟场景模拟数据模拟虚拟场景;通过佩戴生命体征无线监测设备采集自身的生命体征数据,服务器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制定心肺功能训练方案及相应的虚拟场景模拟数据;虚拟现实装置根据虚拟场景模拟数据播放虚拟场景。该专利将生命体征无线监测设备与虚拟现实装置结合来进行心肺康复训练,但是它没有实现与运动康复设备的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传统的心肺康复训练装置(训练单车)与VR眼镜和监测装置结合,提供一种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实现多场景训练,提高康复训练趣味性,改善康复训练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虚拟现实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肺功能测试仪、计算机、VR眼镜、集成控制中心、训练单车、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用于采集患者身体数据的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和肺功能测试仪与计算机通信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线通信连接VR眼镜,计算机与集成控制中心数据交互,训练单车上安装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和阻尼控制模块,集成控制中心接收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集成控制中心控制阻尼控制模块。将训练单车与VR眼镜、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肺功能测试仪结合,实现骑行康复训练与VR场景结合,提高训练趣味性,通过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实现不同VR场景的阻力调节。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与集成控制中心连接的雾化模块和鼓风模块,通过雾化模块和鼓风模块可以提供对应不同VR场景的触觉体验。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显示器,为方便陪护人员观看,VR眼镜中显示的内容可在显示器中同步展现。
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音响,以提供声音体验。
进一步优选,所述训练单车的前方设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开孔,相应的开孔中固定有多个风扇和雾化模块,风扇构成了鼓风模块。
进一步优选,所述阻尼控制模块由伸缩杆、磁铁固定座和磁铁构成,伸缩杆固定于训练单车上,伸缩杆的下方末端与磁铁固定座固定为一体,磁铁固定于磁铁固定座上,并与车轮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优选,所述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固定于车轮支架上,在车轮上固定有工况监测磁铁,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工况监测磁铁可转至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相应的近端位置并留有缝隙。
进一步优选,所述集成控制中心的处理器U1型号为C8051F310。
进一步优选,所述集成控制中心由处理器U1、第1电容C1、第2电容C2、第3电容C3、晶振JZ、第1电阻R1组成,晶振JZ的两端分别接处理器U1的时钟端31脚、时钟端32脚,第1电容C1串联在处理器U1的时钟端31脚和地之间,第2电容C2串联在处理器U1的时钟端32脚和地之间,处理器U1的电源端4脚接电源Vcc,处理器U1的接地端3脚接地,处理器U1的复位端5脚接第1电阻R1一端和第3电容C3一端的公共端,第1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3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优选,所述阻尼控制模块由第2电阻R2、第3电阻R3、第4电阻R4、第5电阻R5、电机驱动芯片U2、电动伸缩杆U3组成,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1控制端1脚与第2电阻R2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1控制端9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2控制端2脚与第3电阻R3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2控制端10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3控制端3脚与第4电阻R4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3控制端11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4控制端4脚与第5电阻R5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4控制端12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16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一组线圈的1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15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一组线圈的2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二控制端14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二组线圈的3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二控制端13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二组线圈的4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电源端9脚接电源Vcc2,电机驱动芯片U2的接地端8脚接地,电动伸缩杆U3的机壳接地端接地;
所述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由第7电阻R7、第8电阻R8、霍尔传感器模块U4组成,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数字输出端DO脚串联第8电阻R8后接处理器U1的工况信号接收端20脚,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模拟信号输出端AO脚串联第7电阻R7后接处理器U1的模拟信号接收端19脚,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电源端接电源Vcc2,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接地端接地。
本装置改变传统肺康复单调的训练模式,可根据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肺功能测试仪检测得出的生理参数自动调节运动强度,同时,将训练单车与VR眼镜结合,并辅助雾化模块和鼓风模块,使得肺康复训练具有内容丰富化、场景多样化、多感觉反馈、实时反馈等优点,使得患者在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实时交互环境和多感觉反馈改变了患者在常规肺康复训练中被动接受治疗的处境,同时根据测得患者的生理参数能够迅速、实时调整训练强度,使其主动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2.本装置可以极大的增加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增加患者训练的积极性。
3.本装置可根据患者兴趣提供不同训练场景和方式,增加患者的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结构流程图。
图2是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中集成控制主要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中训练单车车轮与集成控制相关模块横向示意图。
图4是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中训练单车车轮与集成控制相关模块纵向示意图。
图5是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集成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中,1.训练单车、2.支架、301.第一风扇、302.第二风扇、303.第三风扇、304.第四风扇、4.雾化模块、5.车轮、6.磁铁固定座、7.磁铁、8.伸缩杆、9.车轮支架、10.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11.工况监测磁铁、12.车轴。
在图5中,晶振JZ的取值为16M,电源Vcc为3.3V,Vcc1为12V,Vcc2为5V。
电阻和电容取值如下:
R1:10kΩ,R2:1kΩ,R3:1kΩ,R4:1kΩ,R5:1kΩ,R6:1kΩ,R7:1kΩ,R8:1kΩ,R9:1kΩ,R10:1kΩ,R11:1kΩ,R12:1kΩ,R13:1kΩ,R14:1kΩ,R15:1kΩ,R16:1kΩ,R17:1kΩ,R18:1kΩ。
C1:20pF,C2:20pF,C3:0.1μF。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虚拟现实肺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肺功能测试仪、计算机、显示器、VR眼镜、音响、集成控制中心、训练单车、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雾化模块、鼓风模块,用于采集患者身体数据的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和肺功能测试仪与计算机通信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线通信连接音响、显示器和VR眼镜,计算机与集成控制中心数据交互,训练单车上安装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和阻尼控制模块,集成控制中心接收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集成控制中心控制阻尼控制模块、雾化模块和鼓风模块。
肺功能测试仪用于采集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速、最大呼气流速(PEF)、容积时间曲线、百分比预测信息。
运动心肺试验仪用于采集患者最大摄氧量(VO2max)、代谢当量(MET)、无氧阈值(AT)、呼吸当量(VE/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信息。
患者通过佩戴的呼吸面罩将呼吸气体传送给肺功能测试仪和运动心肺试验仪进行相关数据采集。
计算机:接收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和肺功能测试仪传输来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集中分析,将采集的信号与存储的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选择相应的处理规则(路径或对应的操作),根据处理规则生成不同的训练场景或训练状态(训练场景或训练状态可在计算机中预先存储,根据测试信号进行判断选择),并将训练场景或训练状态相关数据向VR眼镜和显示器输出,同时将相应的声音信号向音响输出。根据处理规则,计算机把需要控制的状态信号向集成控制中心传输,同时接收集成控制中心传来的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信号,并作出相应的训练数据计算,如速度、骑行里程,消耗能量等。
VR眼镜:将训练场景以虚拟现实3D形式展现给患者。
显示器:为方便陪护人员观看,VR眼镜中显示的内容可在显示器中同步展现。
音响:接收计算机传输的音响信号并发声。
集成控制中心:控制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雾化模块、鼓风模块,并将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的信号传递给计算机。
训练单车:供患者骑行训练。
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实时监测训练单车的运行状态,并将训练单车车轮转动信息传递给集成控制中心。
阻尼控制模块:接收集成控制中心的控制信号以改变阻尼,根据训练场景和训练状态实时变化,使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同的阻力。
雾化模块:接收集成控制中心的控制,并产生水雾,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根据训练场景适时开启,如训练场景为清晨的树林时,通过鼓风模块产生的风力将水雾吹向患者,模拟湿度较大的情况。
鼓风模块:接收集成控制中心的控制,并产生风力,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随训练单车行进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风力。
如图2-4所示,其集成控制中心、训练单车、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雾化模块、鼓风模块的安装位置如下:
在训练单车1的前方设有支架2,在支架2上设有开孔,相应的开孔中固定有第一风扇301、第二风扇302、第三风扇303、第四风扇304和雾化模块4,第一风扇301、第二风扇302、第三风扇303、第四风扇304构成了鼓风模块。阻尼控制模块由伸缩杆8、磁铁固定座6和磁铁7构成,伸缩杆8固定于训练单车1上,伸缩杆8的下方末端与磁铁固定座6固定为一体,磁铁7固定于磁铁固定座6上,并与车轮5之间留有缝隙,在使用中,伸缩杆8伸缩导致磁铁7与车轮5之间的缝隙变化,因磁控阻力技术为现有公开技术,本申请不再就其原理进行赘述,通过缝隙的改变进而调节患者骑行的阻力。
在车轮5上固定有工况监测磁铁11,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10固定于车轮支架9上,并使其在车轮5转动的过程中,工况监测磁铁11可转至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10相应的近端位置并留有缝隙,当工况监测磁铁11转至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相应的近端位置时,被工况监测模块中的霍尔传感器模块感知并将该信号传递给集成控制中心,从而实现对车轮转动情况的监测。
根据工况监测磁铁11第1次临近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10的时间点和第2次临近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的时间点,进而计算时间,同时根据周长计算运行速度和运行里程。同时,可以根据每个设置档位计算每单位里程(或训练周期)消耗的能量,便于统计运动量。
本发明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集成控制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其集成控制中心、训练单车、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雾化模块、鼓风模块的电路连接关系如下:
集成控制中心由处理器U1(C8051F310)、第1电容C1、第2电容C2、第3电容C3、晶振JZ、第1电阻R1组成,晶振JZ的两端分别接处理器U1的时钟端31脚、时钟端32脚,第1电容C1串联在处理器U1的时钟端31脚和地之间,第2电容C2串联在处理器U1的时钟端32脚和地之间,处理器U1的电源端4脚接电源Vcc,处理器U1的接地端3脚接地,处理器U1的复位端5脚接第1电阻R1一端和第3电容C3一端的公共端,第1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3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阻尼控制模块由第2电阻R2、第3电阻R3、第4电阻R4、第5电阻R5、电机驱动芯片U2(TELESKY公司ULN2003型)、电动伸缩杆U3(基于两相四线步进电机驱动)组成,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1控制端1脚与第2电阻R2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1控制端9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2控制端2脚与第3电阻R3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2控制端10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3控制端3脚与第4电阻R4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3控制端11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4控制端4脚与第5电阻R5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4控制端12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16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一组线圈的1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15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一组线圈的2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二控制端14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二组线圈的3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二控制端13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二组线圈的4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电源端9脚接电源Vcc2,电机驱动芯片U2的接地端8脚接地,电动伸缩杆U3的机壳接地端接地。
鼓风模块由第9电阻R9、第10电阻R10、第11电阻R11、第12电阻R12、第13电阻R13、第14电阻R14、第15电阻R15、第16电阻R16、第17电阻R17、第18电阻R18、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TELESKY公司L298N5AD型)、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TELESKY公司L298N5AD型)、第一风扇M1、第二风扇M2、第三风扇M3、第四风扇M4组成。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D0信号输入端串联第9电阻R9后接处理器U1的1-D0信号输出端26脚,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D1信号输入端串联第10电阻R10后接处理器U1的1-D1信号输出端25脚,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D2信号输入端串联第11电阻R11后接处理器U1的1-D2信号输出端24脚,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D3信号输入端串联第12电阻R12后接处理器U1的1-D3信号输出端23脚,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VT信号控制输入端串联第13电阻R13后接处理器U1的1-VT信号输出端22脚,第一风扇M1、第二风扇M2的负接线端连接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端,第一风扇M1、第二风扇M2的正接线端接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端,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电源端接电源Vcc1,第1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7的接地端接地。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D0信号输入端串联第14电阻R14后接处理器U1的2-D0信号输出端18脚,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D1信号输入端串联第15电阻R15后接处理器U1的2-D1信号输出端17脚,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D2信号输入端串联第16电阻R16后接处理器U1的2-D2信号输出端16脚,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D3信号输入端串联第17电阻R17后接处理器U1的2-D3信号输出端15脚,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VT信号控制输入端串联第18电阻R18后接处理器U1的2-VT信号输出端14脚,第三风扇M3、第四风扇M4的负接线端连接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端,第三风扇M3、第四风扇M4的正接线端接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端,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电源端接电源Vcc1,第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U8的接地端接地。
雾化模块由第6电阻R6、场效应管U6(型号CJ3400)、超声雾化器U5(厚德芯电子D20型)组成,处理器U1的雾化控制端27脚串联第6电阻R6后接场效应管U6的栅极G脚,场效应管U6的源极S脚接地,场效应管U6的漏极D脚接超声雾化器U5的负接线端连接,超声雾化器U5的正接线端接电源Vcc1。
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由第7电阻R7、第8电阻R8、霍尔传感器模块U4(基于3144E芯片制作)组成。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数字输出端DO脚串联第8电阻R8后接处理器U1的工况信号接收端20脚,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模拟信号输出端AO脚串联第7电阻R7后接处理器U1的模拟信号接收端19脚,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电源端接电源Vcc2,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接地端接地。
集成控制中心通过USB转串口模块U9(基于CH340芯片制作)与计算机连接并双向通讯。USB转串口模块U9的一端接计算机的USB接口,USB转串口模块U9的数据发送端TX脚接处理器U1的数据接收端29脚,USB转串口模块U9的数据接收端RX脚接处理器U1的数据发送端30脚,USB转串口模块U9的电源端接电源Vcc2,USB转串口模块U9的接地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训练流程如下:
患者佩戴好VR眼镜和呼吸面罩,选择训练场景,踩训练单车开始训练,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CPET)和肺功能分析仪实时采集患者的呼吸参数并传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该参数自动调整训练状态,训练场景和训练状态在VR眼镜中予以展现,为方便陪护人员观看,VR眼镜中显示的内容可在显示器中同步展现。
计算机与集成控制中心进行信息交互,集成控制中心根据训练状态向阻尼控制模块发送信号调节阻尼,在VR眼镜中对应呈现的是道路坡度的改变。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可以实时监测单车的运行状态,并将该信号传递给集成控制中心,进而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对速度、里程、消耗能量等情况进行计算。
如训练场景为患者在林荫路骑单车,患者以一定速率在行驶,患者此时处于正常负荷状态,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CPET)和肺功能分析仪检测到患者相关生理参数正常,(如:未达到训练强度要求)场景变为上坡,训练单车阻力逐渐上升;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CPET)和肺功能分析仪检测到患者相关生理参数开始变化,当患者达到较高负荷状态时,此时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数均接近其临界值,场景中适时改变骑行坡度变为舒缓,训练单车阻力逐渐下降。训练强度实时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作出调整,场景根据训练强度实时调整。
为有更好的训练体验,在训练过程中,若患者训练速度变化,计算机可以将该信息传给集成控制中心,集成控制中心可以控制鼓风模块改变风力大小、是否增加风的湿度等,在训练中给予患者多种感觉的反馈,以达到增加患者训练积极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康复目的。

Claims (10)

1.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包括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肺功能测试仪、计算机、VR眼镜、集成控制中心、训练单车、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阻尼控制模块,其特征是:用于采集患者身体数据的心肺功能运动试验仪和肺功能测试仪与计算机通信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线通信连接VR眼镜,计算机与集成控制中心数据交互,训练单车上安装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和阻尼控制模块,集成控制中心接收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监测的数据,集成控制中心控制阻尼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与集成控制中心连接的雾化模块和鼓风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显示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音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尼控制模块由伸缩杆、磁铁固定座和磁铁构成,伸缩杆固定于训练单车上,伸缩杆的下方末端与磁铁固定座固定为一体,磁铁固定于磁铁固定座上,并与车轮之间留有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固定于车轮支架上,在车轮上固定有工况监测磁铁,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工况监测磁铁可转至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相应的近端位置并留有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训练单车的前方设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开孔,相应的开孔中固定有多个风扇和雾化模块,风扇构成了鼓风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成控制中心的处理器U1型号为C8051F3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集成控制中心由处理器U1、第1电容C1、第2电容C2、第3电容C3、晶振JZ、第1电阻R1组成,晶振JZ的两端分别接处理器U1的时钟端31脚、时钟端32脚,第1电容C1串联在处理器U1的时钟端31脚和地之间,第2电容C2串联在处理器U1的时钟端32脚和地之间,处理器U1的电源端4脚接电源Vcc,处理器U1的接地端3脚接地,处理器U1的复位端5脚接第1电阻R1一端和第3电容C3一端的公共端,第1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3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阻尼控制模块由第2电阻R2、第3电阻R3、第4电阻R4、第5电阻R5、电机驱动芯片U2、电动伸缩杆U3组成,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1控制端1脚与第2电阻R2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1控制端9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2控制端2脚与第3电阻R3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2控制端10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3控制端3脚与第4电阻R4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3控制端11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4控制端4脚与第5电阻R5串联后接处理器U1的第4控制端12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16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一组线圈的1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一控制端15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一组线圈的2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二控制端14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二组线圈的3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第二控制端13脚接电动伸缩杆U3的第二组线圈的4脚,电机驱动芯片U2的电源端9脚接电源Vcc2,电机驱动芯片U2的接地端8脚接地,电动伸缩杆U3的机壳接地端接地;
所述训练单车工况监测模块由第7电阻R7、第8电阻R8、霍尔传感器模块U4组成,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数字输出端DO脚串联第8电阻R8后接处理器U1的工况信号接收端20脚,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模拟信号输出端AO脚串联第7电阻R7后接处理器U1的模拟信号接收端19脚,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电源端接电源Vcc2,霍尔传感器模块U4的接地端接地。
CN201921776758.9U 2019-10-22 2019-10-22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Active CN209696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6758.9U CN209696198U (zh) 2019-10-22 2019-10-22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76758.9U CN209696198U (zh) 2019-10-22 2019-10-22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6198U true CN209696198U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51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76758.9U Active CN209696198U (zh) 2019-10-22 2019-10-22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61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789A (zh) * 2021-10-13 2022-02-08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健身康复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9789A (zh) * 2021-10-13 2022-02-08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健身康复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4019789B (zh) * 2021-10-13 2023-12-19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健身康复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4808B (zh) 基于控制序列的健身器控制器
JP3469410B2 (ja) ウェルネスシステム
Mestre et al. Does virtual reality enhance exercise performance, enjoyment, and dissoci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a stationary bike apparatus
US6547702B1 (en) Exercise device
CN100573622C (zh) 多媒体脑波反馈儿童学习训练方法及训练仪
US20050143226A1 (en) Exercise device
CN209696198U (zh) 虚拟现实肺康复评估训练装置
CN112870521A (zh) 一种沉浸式运动心理康复训练系统
CN111882947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划船运动的戒毒康复训练系统
Symonik et al. Application of fitball aerobics means in the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female students of non-sporting specialties
WO2014188517A1 (ja) 呼吸制御マウスピース
US20060196502A1 (en) Oxygen deprivation system
CN209221445U (zh) 气息训练检测装置
CN110517751A (zh) 一种运动康复管理系统
Gu et al. Detecting breathing frequency and maintaining a proper running rhythm
RU97928U1 (ru) Тренажер
CN204582402U (zh) 游戏交互式跑步机
CN206334287U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
CN107469325A (zh) 一种基于vr设备的健身单车
CN211751684U (zh) 一种全景式心理咨询室
CN203169906U (zh) 五感运动康复训练台
CN114129850A (zh) 一种提高儿童专注力的训练装置
Chacon et al. 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xpansion deficit by using game therapy
CN109675262A (zh) 八式肺康复镜像太极训练系统
CN205494797U (zh) 一种游戏体验式跑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330000, 17, Wai Wai Street, East Lake District, Jiangxi, Nanchang

Co-patentee after: Jiangxi Zhongao Xin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Room 602, unit 2, building 3, Qingshanhu East Garden, No. 1333, Qingshanhu Avenue, Qingshanhu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Zhongao Xin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