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2675U -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2675U
CN209692675U CN201822214813.7U CN201822214813U CN209692675U CN 209692675 U CN209692675 U CN 209692675U CN 201822214813 U CN201822214813 U CN 201822214813U CN 209692675 U CN209692675 U CN 209692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column
mounting structure
auxiliary fram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148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148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2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2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2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一对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一对横梁;所述立柱的一端与立面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附框;所述附框用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和横梁构成安装光伏组件基础结构,再通过立柱端部的附框与光伏组件相连,实现对光伏组件的定位和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能够将光伏组件稳固连接固定在立面结构上,且具有较佳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光伏组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一般是安装在建筑物或者车辆的顶部等平面结构上,即安装结构通过支撑固定的方式安装光伏组件。显然,在建筑物的侧墙或者是车辆的侧壁等类似的立面结构上安装光伏组件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应用效果,然而通过现有的安装结构将光伏组件的安装在立面结构上时,连接的稳固程度不佳,使用寿命也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能够实现光伏组件在立面结构上的稳固连接固定,保证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一对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一对横梁;所述立柱的一端与立面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附框;所述附框用于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附框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压块主体,所述压块主体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压块主体还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外孔壁设置的延伸部;
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附框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和所述螺纹盲孔通孔同轴设置并通过螺栓紧固,使所述延伸部的末端作用于所述附框并将所述附框压紧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底面上、对应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位置还设置有缓冲垫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口部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减震橡胶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附框包括: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结构密封胶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附框包括两个所述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用于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位置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缝隙内的泡沫棒,以及填充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缝隙之间的第一密封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通过角码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相接的部位处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相接的缝隙处填充有第二密封胶。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通过立柱和横梁构成安装光伏组件基础结构,再通过立柱端部的附框与光伏组件相连,实现对光伏组件的定位和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能够将光伏组件稳固连接固定在立面结构上,且具有较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与光伏组件相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压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参考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1,一对立柱1之间连接有一对横梁2。一对立柱1以及其间的一对横梁2在整体上构成一个具有横纵两个方向的骨架的框架结构,即形成了一稳固的用于承载安装光伏组件001的基础结构。其中,作为与要安装光伏组件001的立面结构002直接相连的部件,立柱1的一端与立面结构002固定连接,而立柱1的另一端与光伏组件001固定连接。具体的,立柱1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附框101,附框101用于与光伏组件 001固定连接。对于要安装的一个光伏组件001,其相对的两个边缘位置分别连接至一对立柱1上的两个附框101即完成光伏组件001的安装固定。
在通过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安装光伏组件001时,光伏组件001一般有多个,且为阵列式分布。根据多个光伏组件001的分布和规格,立柱1可设置为相应的具有一定长度,如沿着整个立面结构002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其另一端,沿其延伸方向,可以根据光伏组件001的数量,而设置有多个附框 101。每个附框101至少连接固定一个光伏组件001。其中,出于节省空间和节约物料的考虑,基于多个光伏组件001的阵列排布形式,且附框101连接至光伏组件的边缘位置,则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001可同时连接至一个附框 101(参考图2和图3所示的方式),在附框101上相应的设置两个分别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均为俯视视角,从视觉效果上,立柱1和横梁2的一些部位会被其间的相互连接或者是其上安装的光伏组件所覆盖遮挡,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实施例的机构,上述视觉上被覆盖遮挡部位在图1和图 2上均以虚线表示。
可见,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通过立柱1和横梁2构成安装光伏组件基础结构,再通过立柱1端部的附框101与光伏组件001相连,实现对光伏组件001的定位和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能够将光伏组件001稳固连接固定在立面结构002上,且具有较佳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例,参考图2和图3,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1,一对立柱1之间连接有横梁2。具体的,横梁1与立柱2连接的位置靠近立柱的另一端,以实现固定光伏组件 001的稳定的基础结构。
本实施例中,基于立柱1与横梁2之间垂直相连的关系,选用角码3将立柱1与横梁2固定连接。具体的,立柱1与横梁2相接位置处的相应位置上均设置有螺纹通孔,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即能够将立柱1与横梁2进行稳固的连接。进一步的,为减小立柱1与横梁2间的刚性接触,在立柱1与横梁 2相接的部位处还设置有缓冲垫片4,该缓冲垫片4的材质可选用聚氯乙烯、橡胶等。此外,在立柱1与横梁2相接的缝隙处填充有第二密封胶5。通过第二密封胶5,密封立柱1与横梁2相接处的缝隙,防止水和杂质进入,保证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立柱1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凹槽102。附框 101固定于该凹槽102的底面。该凹槽102提供了容置附框101的空间,附框101固定于凹槽102的底面后,其用于与光伏组件001相连的部分处于凹槽102的口部位置,其他部分均处于凹槽102内部,即在安装好光伏组件 001后,从外部不会看到附框101,这能够一定程度上将附框101与外部空间隔离,防止水和杂质的进入,能够保证附框10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压块6,该压块6用于固定附框 101和立柱1。参考图3和图4,压块6包括:压块主体601,压块主体601 上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602。该第一螺纹通孔602位于压块主体601的几何中心位置,为贯通的螺纹孔。压块主体601还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 602的外孔壁设置的延伸部603。示例性的,所述延伸部可以为分别向第一螺纹通孔602两侧延伸的两个延伸部603。两个延伸部603以第一螺纹通孔为中心对称的向其两侧延伸,且当压块6置于附框101后,两个延伸部603的末端均能够与附框101相接触。
相应的,凹槽102的底面设置有螺纹盲孔1021;附框101与凹槽102的底面相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1011。在连接附框101和立柱1时,将附框101置于立柱1另一端的凹槽102内,再将压块6置于附框101内,并使压块6上的第一螺纹通孔602、附框101上的第二螺纹通孔1011和凹槽 102的底面的螺纹盲孔1021处于同轴的位置,并通过螺栓配合螺母进行紧固,使得压块6的延伸部603的末端作用于附框101并将附框101压紧固定于凹槽102的底面,实现附框101和立柱1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凹槽102的底面上、对应于两个延伸部603的位置还设置有缓冲垫块1022。通过缓冲垫块1022的设置,能够避免在延伸部603施加压力下,附框101与凹槽102的底面之间由于刚性接触而造成的表面损伤,保证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凹槽102的口部与光伏组件001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条7。将光伏组件001连接至附框101后,凹槽102的口部与光伏组件001之间会存在缝隙,为保证凹槽102内部与外部的隔离,以及整体上的结构强度,在凹槽102的口部与光伏组件001之间设置减震橡胶条7,通过该减震橡胶条7填充凹槽102的口部与光伏组件001之间的缝隙,并能够加强立柱1与光伏组件001之间连接强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附框101包括两个连接部1012。基于多个光伏组件001的分布形式,两个连接部1012分别用于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001的边缘位置相连。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012与光伏组件001的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结构密封胶8。采用结构密封胶8连接,在操作上较为简便,只需将结构密封胶涂敷于连接部,再将光伏组件按压至连接部,待结构密封胶8固化后,即能够形成稳固的连接,具有能承受较大荷载、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等优点。同时,结构密封胶8还具有密封的效果,能够将连接部 1012与光伏组件001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结构密封胶8选用为硅酮结构密封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在前述附框101连接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00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001的缝隙内的泡沫棒9,以及填充于相邻两个光伏组件001的缝隙之间的第一密封胶10。本实施例中,通过泡沫棒9填充相邻两个光伏组件001的缝隙,并在邻两个光伏组件001的缝隙之间填充第一密封胶10。通过第一密封胶10的填充,使得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001在结构上连为一体,提升了结构强度,同时,第一密封胶10还将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001的缝隙密封,防止外部水和杂质进入光伏组件001的内侧与本实施例的安装结构接触,也保证了使用寿命。其中,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泡沫棒9填充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001的缝隙,减小了第一密封胶10的用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综合结构强度、使用寿命和成本的考虑,立柱、横梁、附框、压块均选用铝合金材质。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一对立柱,一对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一对横梁;所述立柱的一端与立面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附框;所述附框用于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另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附框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压块主体,所述压块主体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压块主体还包括沿远离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外孔壁设置的延伸部;
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螺纹盲孔;所述附框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相接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和所述螺纹盲孔通孔同轴设置并通过螺栓紧固,使所述延伸部的末端作用于所述附框并将所述附框压紧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上、对应于两个所述延伸部的位置还设置有缓冲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口部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减震橡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框包括: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结构密封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框包括两个所述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用于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位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缝隙内的泡沫棒,以及填充于相邻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缝隙之间的第一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通过角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相接的部位处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相接的缝隙处填充有第二密封胶。
CN201822214813.7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09692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4813.7U CN209692675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14813.7U CN209692675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2675U true CN209692675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7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14813.7U Active CN209692675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2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2615U (zh) 一种新型拼接式光伏屋面结构
CN203005436U (zh) 轨道车辆顶部模块化结构
CN206807379U (zh) 一种防水型太阳能组件边框单元及边框结构
CN216851861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墩脚结构
CN209692675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05545080U (zh) 一种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
CN207782701U (zh) 一种太阳能板连接结构及包含其的太阳能遮阳棚
JP2013117110A (ja) 屋根上防水支持金具
CN209389981U (zh) 一种光伏组件卧式安装系统
CN207218593U (zh) 一种用于光伏电池板的支撑装置和一种光伏建筑
CN216751636U (zh) 高精密太阳能组件用铝边框
CN210034697U (zh) 一种具有操作简便且密封效果优良连接头的双壁波纹管
CN210395724U (zh) 一种用于洁净室的防串水墙体结构
CN203840257U (zh) 安装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
CN209218020U (zh) 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件、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20286870U (zh) 一种户外摄像头用安装固定结构
CN207332104U (zh) 抗压稳定的铝单板
CN218751442U (zh) 一种廊桥光伏幕墙
JP4408255B2 (ja) 屋根増設装置
CN214480386U (zh) 一种墙体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结构
CN218751443U (zh) 一种廊桥光伏幕墙
CN220605864U (zh) 光伏组件
CN210807138U (zh) 一种支撑稳固的栅线贴膜式太阳能组件
CN208899701U (zh) 一种开缝铝板幕墙
CN210897428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102200 1611, floor 16, building 5, No. 106, Kexing West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es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2

Address after: 101407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1611, floor 16, building 5, No. 106, Kexing West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es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