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1904U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91904U CN209691904U CN201920725525.XU CN201920725525U CN209691904U CN 209691904 U CN209691904 U CN 209691904U CN 201920725525 U CN201920725525 U CN 201920725525U CN 209691904 U CN209691904 U CN 2096919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structure
- battery
- rechargeable battery
- type rechargeable
- controlling te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720 eyelas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2 health stat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1 spa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包括若干电芯、平衡模块、若干第一导热结构、若干调温接口和电池壳体,其中,所述电芯、平衡模块和第一导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所述调温接口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上;所述电芯与所述平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包括若干流体管道,每个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与若干所述调温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第一导热结构,并向第一导热结构中引入调温流体实现对电池的散热和预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机器人等自动机器在军事、消防、监控、物流、遥感测绘、电力巡检等领域得到应用广泛。在这些场景下,自动机器的动力电源主要采用锂离子电池等高能量密度可充电电池,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散热,自身温度会逐步升高,最终导致电池爆炸、燃烧、过热烧毁或不能按额定容量充放电,长期过热也会影响电池寿命或及因气体释放而造成电池鼓胀甚至胀裂;另一方面,电池温度过低也会造成电池无法充放电或不能到达额定充放电深度,影响电池容量的有效利用。因此需要通过控制电池温度来保证高效、安全的充放电。
现有动力锂电池,除自然、被动冷却外,一般通过在电池外部固定安装风扇实现主动降温,这会增加电池的自重、体积,额外消耗电池能量用于降温,降低了无人机、机器人等自动机器的有效载荷量,减少其续航/连续工作时间,同时风扇在高温或封闭环境中的降温效果也很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散热、预热的充电电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包括若干电芯、平衡模块、若干第一导热结构、若干调温接口和电池壳体,其中,所述电芯、平衡模块和第一导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所述调温接口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上;所述电芯与所述平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包括若干流体管道,每个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与若干所述调温接口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热结构还包括所述控温式充电电池内部存在的间隙形成的通道。
较佳地,还包括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二导热结构为散热器,其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上。
较佳地,所述第二导热结构为翅片状散热器。
较佳地,还包括第三导热结构,所述第三导热结构为接触导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上。
较佳地,所述第三导热结构为平面板状接触导热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三导热结构设置有软质导热材料薄层。
较佳地,所述软质导热材料薄层为硅橡胶垫或硅脂垫。
较佳地,所述控温式充电电池内还填充有导热填充物。
较佳地,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较佳地,还包括充放电接口,所述充放电接口用于给所述控温式充电电池提供充放电电流通路或电磁耦合回路。
较佳地,所述通信接口、充放电接口和调温接口设置有睫毛状遮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电池通过外部流体冷却或预热电池,同时使用第一导热结构将热量导入、导出电池,仅当机器处于充电等非工作状态时使用调温流体(冷却流体或预热流体)导入电池内的第一导热结构,冷却/预热完成后,调温流体被排出电池;从而确保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池的重量、体积没有增加,不会造成额外的电力消耗,对于在无人机、机器人等短时、大功率电池应用场合中,通过对电池的温度调节(降温/预热),使其完全可以持续使用到任务结束,对于长时间、小功率电池应用场合中,可实现对过冷电池充电提供预热。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电池的调温接口可用于将冷却或预热流体导入电池所供电的自动机器除电池之外的其它主要发热部件或需加热部件,为自动机器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提高其运行效率,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电池的调温接口可以通过成对使用出口和入口或通过改变调温接口的流体运动方向,使得外部制冷或预热流体可在电池内部流通,并可调换流动方向,实现对称流动,提高制冷或预热的速度和均匀性。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电池在电池内部设置第一导热结构和在电池壳体上设置第二导热结构和第三导热结构,以将电芯及平衡模块等发热部件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结构和调温接口传导至电池外部,通过第二导热结构传导至空气或通过第三导热结构传导至外部接触导热或制冷装置,提高散热速度、散热效率;或将内部平衡模块等产生的热量及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第三导热结构导入的外部热量用于预热温度过低的电芯。通过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第三导热结构的散热和预热,可以将各电芯温度控制在最佳状态,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深度,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充分利用电池的有效容量。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充电电池的调温接口、充放电接口和通信接口设置有睫毛状遮盖结构,睫毛状遮盖结构倾斜向下,可采用橡胶等材料制成,可有效防雨、防水,避免雨水侵入电池结构内部或污染腐蚀充放电及通信接口。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温式充电电池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内容的范围内,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电池内部设置第一导热结构和在电池壳体上设置第二导热结构和第三导热结构,以将电芯及平衡模块等发热部件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导热结构和调温接口传导至电池外部,通过第二导热结构传导至空气或通过第三导热结构传导至外部接触导热或制冷装置,从而提高散热速度、散热效率;或者,将内部平衡模块等产生的热量及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第三导热结构导入的外部热量用于预热温度过低的电芯。通过第一导热结构、第二导热结构、第三导热结构的散热和预热,可以将各电芯温度控制在最佳状态,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深度,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充分利用电池的有效容量。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包括:若干电芯1、若干第一导热结构2、第二导热结构6、第三导热结构10、若干调温接口5、平衡模块和电池壳体4,其中,
所述电芯1、第一导热结构2和平衡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4内部,调温接口5、第二导热结构6和第三导热结构10设置于电池壳体4上;
平衡模块包括若干平衡单元3,每个平衡单元3可与一个或多个的电芯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平衡单元3与一个电芯1的两端并联,用来平衡不同充放电状态及老化程度的电芯在串联充放电时的充放电电流;
第一导热结构2包括若干流体管道,每个第一导热结构2与至少2个调温接口5连通;这里,第一导热结构2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管道,而且,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每个调温接口5可用作调温流体入口或调温流体出口,且调温流体入口和调温流体出口的数量可不相同,也即,每个第一导热结构有一个或多个调温流体入口,或一个或多个调温流体出口,且调温流体入口和调温流体出口数量可不相同,调温流体可由一个或多个调温流体入口流入,流经所述第一导热结构2后,由一个或多个调温流体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第一导热结构2还包括电池内部存在的间隙形成的通道,间隙包括如存在于电芯1与电芯1、平衡单元3与平衡单元3、电芯1与平衡单元3、电芯1及平衡单元3与电池壳体4等电池所有元件之间的间隙。
当电池需要散热时,从调温接口5(入口)引入低温流体,低温流体流经第一导热结构2,包括覆盖贯通于电池内的流体管道,以及电芯1与电芯1之间、平衡单元3与平衡单元3之间、电芯1与平衡单元3之间、电芯1与电池壳体4之间和平衡模块与电池壳体4之间的间隙形成的通道,最后,低温流体携带平衡模块和电芯1等发热部件因充电、放电产生的热量从调温接口5(出口)离开电池;当电池需要预热时,从调温接口5(入口)引入高温流体,高温流体流经第一导热结构2,包括覆盖贯通于电池内的流体管道,以及电芯1与电芯1之间、平衡单元3与平衡单元3之间、电芯1与平衡单元3之间、电芯1与电池壳体4之间和平衡模块与电池壳体4之间的间隙形成的通道,高温流体将其热量导入温度过低的电芯1,最后,高温流体从调温接口5(出口)离开电池;通过以上引入低温/高温流体至第一导热结构2的方式,实现对过热电池的冷却或过冷电池的预热。这里,第一导热结构2的不同调温接口可交换作为入口或出口,流体流经第一导热结构2的方向可逆,实现对称流动,提高制冷或预热的速度和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流体可为外部空气、油等。
作为一种可行实施例,还可将部分调温接口5用于将调温流体导入电池所供电的自动机器,将自动机器内部的流体管道纳入整个流体循环,为自动机器中的其它发热部件散热或需加热部件预热,从而为自动机器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提高其运行效率,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热结构6为翅片状散热器,可为金属或非金属(如陶瓷、硅和石墨等)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器,第二导热结构6暴露在电池外部,与空气直接接触,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池壳体表面,通过翅片状散热器与空气接触达到散热效果,翅片状散热器具有大量的翅片状结构,可以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自然散热或外部风扇冷却。
本实施例中,第三导热结构10为平面板状接触导热结构,第三导热结构10为金属或其它导热材料(如陶瓷、硅和石墨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接触导热结构(通常为平面板状以便于快速、可靠地接触)。当电池与外部充电设备连接时,接触导热结构可与外部充电设备的对应接触导热装置(如冷板等)或加热、制冷装置(如半导体制冷/加热板)连接,带走电池产生的热量或从外部给过冷的电池预热。通常第三导热结构自身或其表面附着有软质导热材料薄层(如硅橡胶垫、硅脂垫等)或导热半流体(如硅脂等),以增大与外部导热装置或加热、制冷装置的有效接触面积、降低热阻。
进一步地,控温式充电电池内还填充有导热填充物,导热填充物包括硅、陶瓷和石墨等,以增强电池各部件及各导热结构之间的传热能力,加速高温电池的散热和过冷电池的预热。
通过引入第一导热结构2、第二导热结构6、第三导热结构10以及导热填充物,实现在充电时引入外部接触导热装置和导热流体对电池的快速冷却和预热,从而可在充电期间控制电池温度,达到提高充放电效率、充分利用电池有效容量及延长电池循环寿命的目的,同时电池自身也无需在完成充电后固定附着或挂载过多的散热和预热装置,减少了自身质量,以预留更多有效载重给应用任务。
实施例2
请继续参考图1,基于实施例1,控温式充电电池还包括电池管理模块7、通信接口8和充放电接口9,电池管理模块7设置于电池壳体4内;通信接口8可为有线通信接口或无线通信接口,若是有线通信接口,则设置于电池壳体4上,若是无线通信接口,则设置于电池壳体4的内部,用于提供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充放电接口9可为有线充放电接口或无线充放电接口,若是有线充放电接口,则设置于电池壳体4上,若是无线充放电接口,则设置于电池壳体4的内部,用于提供有线充放电的电流通路或无线充放电的电磁耦合回路。
本实施例中,调温接口5、充放电接口9及通信接口8设置于电池壳体4的同一侧面,排成一列或多列。
电池管理模块7可管理电池的充电、放电、平衡,使得充放电的效率、速度、安全性满足客户要求,保护电芯、防止充放电过流、过压或超出额定温度范围,控制平衡模块减少电芯之间的性能、容量差异,并可通过通信接口8与外部充电装置或用电设备(例如无人机器)通信,使得外部设备可以读取电池的主要参数(例如制造商、型号、生产编码、额定电压/电流/容量等)、瞬时状态(如当前电池组及任一所述电芯的充放电电压、电流、温度、剩余容量和/或平衡模块的电流、温度等)、健康状况、诊断信息,实现电池工作模式切换、功能状态设置、写入编号/识别号等控制、配置等功能,便于外部设备调节充放电电压、电流,选用最佳充放电模式(如快充、满充、涓流充电、正常供电模式/节电模式、恒压充电、恒流充电、恒功率充电、恒温充放电等),并在充电完成或电池电量耗尽后及时断开外部装置、设备,防止损坏电池。
作为一种可行实施例,所述调温接口5、充放电接口9和通信接口8设置有睫毛状遮盖结构,所述睫毛状遮盖结构倾斜向下,采用橡胶等材料制成,可有效防雨、防水,避免雨水侵入。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电芯、平衡模块、若干第一导热结构、若干调温接口和电池壳体,其中,
所述电芯、平衡模块和第一导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内部;
所述调温接口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上;
所述电芯与所述平衡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热结构包括若干流体管道,每个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与若干所述调温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结构还包括所述控温式充电电池内部存在的间隙形成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热结构,所述第二导热结构为散热器,其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结构为翅片状散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导热结构,所述第三导热结构为接触导热结构,其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热结构为平面板状接触导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热结构设置有软质导热材料薄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导热材料薄层为硅橡胶垫或硅脂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式充电电池内还填充有导热填充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电接口,所述充放电接口用于给所述控温式充电电池提供有线充放电电流通路或无线充放电电磁耦合回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温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充放电接口和调温接口设置有睫毛状遮盖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5525.XU CN209691904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25525.XU CN209691904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91904U true CN209691904U (zh) | 2019-11-26 |
Family
ID=68608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25525.XU Active CN209691904U (zh) | 2019-05-20 | 2019-05-20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919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2505A (zh) * | 2019-05-20 | 2019-08-09 | 祺步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
2019
- 2019-05-20 CN CN201920725525.XU patent/CN2096919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12505A (zh) * | 2019-05-20 | 2019-08-09 | 祺步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00260A (zh) |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电芯保护方法、可移动装置及其套件 | |
US6057050A (en) | Quick charge battery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 |
CN108847513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控制方法 | |
CN108511822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低温加热装置及电动汽车 | |
CN110299580B (zh) | 一种电池自加热保温装置 | |
CN105051968B (zh) | 电池和机动车 | |
CN205233754U (zh) | 一种可自动控制散热的手机套 | |
CN107959090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05826619A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恒温热管理系统 | |
CN204966547U (zh) | 电池及其壳体结构、可移动平台及其套件 | |
CN100372169C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平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09691904U (zh)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
CN207368170U (zh) | 高寿命锂电池 | |
CN209626378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7602734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10112505A (zh) | 一种控温式充电电池 | |
CN206291525U (zh) | 一种半导体恒温组件 | |
CN210296573U (zh) | 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 |
CN113555624A (zh) | 一种移动电源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 |
CN205882794U (zh) |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电池均衡装置 | |
WO2023005565A1 (zh) | 电池包及车辆 | |
CN206976538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装置 | |
CN214898599U (zh) | 电池加热模组及应急灯 | |
CN209981311U (zh) | 散热装置以及电池组 | |
CN115693002A (zh) | 电池包以及对电池包进行热管理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0130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anhui new town No. 333, 1 building, 2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Xinglu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1306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Nanhui new town No. 333, 1 building, 2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QIB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