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1897U -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1897U
CN209691897U CN201822148105.8U CN201822148105U CN209691897U CN 209691897 U CN209691897 U CN 209691897U CN 201822148105 U CN201822148105 U CN 201822148105U CN 209691897 U CN209691897 U CN 209691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late
liquid cooling
liquid
battery
batter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81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保国
彭月猛
豆卫广
宋涛
邢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81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1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1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1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用于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多片液冷板,以及与液冷板连接的进液口接头和出液口接头;每片液冷板置于电池模组的成组block之间,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定位,通过成组block的电芯之间的夹持进行固定;所述进液口接头以及出液口接头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到液冷板上,并固定在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箱体上。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利用传统模组散热铝板以及导热垫等结构的空间,在不增加模组体积的前提下,将液冷加入进去;重量小,减少了散热铝板,导热垫等材料的使用,且本身厚度小,轻量化;接头成型工艺简单,连接可靠;集成加热功能,不需外部加热器;大幅度改善传热路径,电芯温度高度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模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性,在高温下,负极产生大量的SEI膜,增加电池阻抗,导致容量衰减,如果持续升温,SEI膜分解并放热,电解液吸热蒸发,隔膜熔化,从而导致正负极发生短路,发生热失控;
在低温下,电池电解质活性差,电荷转移能力变弱,电池容量出现衰减,充电性能也变差,低温充放电循环可引起金属锂在电池负极析出、积聚,最终形成锂枝晶,轻则造成不可逆的容量损失,重则刺破隔膜造成短路,引发热失控。
温差过大:当系统温差过大时,处于高温或低温的电芯性能下降,会出现所谓“木桶效应”,系统的最大性能发挥不出来,会引发容量衰减和续航里程下降等问题。
目前电池模组中,电芯的热管理方式主要通过高导热性的金属板,将热量传递到模组外侧,再通过导热垫或者导热胶传递到水冷板上,被冷却介质带走。这种传热方式传热路径很长,传热效率低。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发热量增加,这种冷却方式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在模组内部进行热管理,该结构可大幅度改善传热路径,提高传热能力,使电芯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用于电池模组结构,电池模组结构包括若干成组block,每片成组block由block框架以及两块电芯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片液冷板,以及与液冷板连接的进液口接头和出液口接头;每片液冷板置于电池模组的成组block之间,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定位,通过成组block的电芯之间的夹持进行固定;所述进液口接头以及出液口接头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到液冷板上,并固定在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主要由进液口、出液口、定位结构、流道组成;液体通过进液口流入液冷板,通过流道,从出液口中流出,将模组传递过来的热量带走;定位结构用于将液冷板固定在模组中。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设有加强结构,用于保证流道承受内部冷却液体流动压力的强度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为串联形式流道或并联形式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中流道圈起的部分贴有一层加热膜,用于进行加热,加热膜的功率根据电芯的比热进行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为吹胀成型液冷板,吹胀后的总厚度控制在0.8-1.5mm之间,单边板材的厚度在0.2-0.5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接头主要由结构主体、固定结构、堵头、设置于结构主体的主管连接接口和液冷板连接接口组成;所述结构主体为管状;主管连接接口连接冷却液主管;液冷板连接接口为多个,每一个液冷板连接接口连接一个液冷板的进液口;所述固定结构焊接或胶粘在结构主体上,用于将结构主体固定在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接头主要由结构主体、固定结构、堵头、设置于结构主体的主管连接接口和液冷板连接接口组成;所述结构主体为管状;主管连接接口连接冷却液主管;液冷板连接接口为多个,每一个液冷板连接接口连接一个液冷板的出液口;所述固定结构焊接或胶粘在结构主体上,用于将结构主体固定在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箱体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液冷板连接接口为橡胶接头,通过橡胶的形变保证与液冷板的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体积小,利用传统模组散热铝板以及导热垫等结构的空间,在不增加模组体积的前提下,将液冷加入进去;
(2)重量小,减少了散热铝板,导热垫等材料的使用,且本身厚度小,轻量化;
(3)接头成型工艺简单,连接可靠;
(4)集成加热功能,不需外部加热器;
(5)大幅度改善传热路径,电芯温度高度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冷板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液口接头结构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液口接头结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液口接头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进液口;
2:出液口;
3:加强结构;
4:定位结构;
5:流道;
6:结构主体;
7:固定结构;
8:主管连接接口;
9:液冷板连接接口;
10:堵头;
11:绝缘盖板;
12:成组block;
13:液冷板;
14:进液口接头;
15:出液口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术语解释:
电池模组:电芯经过框架及其他附属机构的固定,形成的模组单元;
液冷板:流通冷却液的板状换热器;
流道:冷却液流通的通道;
电芯接触式冷却:与电芯直接接触的冷却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利用传统模组散热铝板以及导热垫等结构的空间,在不增加模组体积的前提下,放置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板,减少了散热铝板,导热垫等材料的使用。
如图1所示为液冷板结构示意图,结构主要由进液口1、出液口2、加强结构3、定位结构4、流道5组成。液体通过进液口1流入液冷板,通过流道5,从出液口2中流出,将模组传递过来的热量带走。流道部分由于板材较薄,需增加加强结构3,用于保证流道结构承受内部冷却液体流动压力的强度要求。定位结构4为定位孔,可以将液冷板固定在模组中。图1阴影部分可以贴一层加热膜,可以进行加热,加热膜的功率可以根据电芯的比热进行计算。
液冷板的成型方式为吹胀成型,吹胀后的总厚度a可以控制在0.8-1.5mm之间,单边板材的厚度b在0.2-0.5mm。从而保证产品在最小的空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中流道5的形式可以为串联,也可以为并联;具体设计需要根据系统流阻以及换热量决定。加强结构的大小以及结构形式,需要通过仿真,满足流道在正常水压下可以不发生鼓胀变形甚至破裂。
图2a、图2b和图3显示为接头结构示意图以及爆炸示意图。主要结构由结构主体6,固定结构7,主管连接接口8,液冷板连接接口9以及堵头10组成。使用时,冷却液有主管连接接口8进入结构主体6中,通过液冷板连接接口进入液冷板中,在液冷板中循环一圈后通过另一个接头的液冷板连接接口,最后从主管连接接口进入系统回路中。
结构主体6可以通过钢管或者铝管拔出凸台,出于重量要求,优选铝管;固定结构7焊接或胶粘在主体上,其位置由系统布置要求确定,保证产品可靠固定即可,可以固定在模组上,也可以固定在箱体上;主管连接接口8位置可以通过计算仿真进行最优选,保证产品的可装配性以及最优流量分配,其形状满足国标要求,可以通过冷压工艺进行冷压,减小使用空间;液冷板连接接口9与液冷板之间连接,需要和液冷板之间进行密封,材料选择橡胶材料,可以通过橡胶的形变保证产品的密封,也可以通过其他材料结合密封胶水进行密封连接;堵头10一般需用与结构主体6相同的材料,通过焊接或粘接形成密封芯体。
图4显示为模组结构示意图。模组由绝缘盖板11,成组block12,液冷板13,进液口接头14,出液口接头15等组成。模组盖板11用于绝缘,一般在绝缘盖板11上方还有结构件进行固定;成组block由block框架以及两块电芯组成;液冷板13放于成组block之间,通过定位孔进行定位,通过电芯之间的夹持进行固定;进液口接头14以及出液口接头15 通过插接,连接到液冷板上,并固定在模组或者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该结构的最大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液冷板吹胀成型,工艺成熟,可以控制液冷板厚度在1.5mm以内,体积小
2)省略了模组中的散热铝板,系统轻量化明显;
3)液冷板与模组电芯之间直接接触,传热路径大大改善;
4)接头通过铝管或者铜管硫化橡胶成型,成型工艺简单,密封效果好;
5)吹胀液冷板表面可以增加加热膜,集成加热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用于电池模组结构,电池模组结构包括若干成组block,每片成组block由block框架以及两块电芯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片液冷板,以及与液冷板连接的进液口接头和出液口接头;每片液冷板置于电池模组的成组block之间,通过定位结构进行定位,通过成组block的电芯之间的夹持进行固定;所述进液口接头以及出液口接头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到液冷板上,并固定在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箱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主要由进液口、出液口、定位结构、流道组成;液体通过进液口流入液冷板,通过流道,从出液口中流出,将模组传递过来的热量带走;定位结构用于将液冷板固定在模组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设有加强结构,用于保证流道承受内部冷却液体流动压力的强度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为串联形式流道或并联形式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中流道圈起的部分贴有一层加热膜,用于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为吹胀成型液冷板,吹胀后的总厚度控制在0.8-1.5mm之间,单边板材的厚度在0.2-0.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接头主要由结构主体、固定结构、堵头、设置于结构主体的主管连接接口和液冷板连接接口组成;所述结构主体为管状;主管连接接口连接冷却液主管;液冷板连接接口为多个,每一个液冷板连接接口连接一个液冷板的进液口;所述固定结构焊接或胶粘在结构主体上,用于将结构主体固定在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箱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接头主要由结构主体、固定结构、堵头、设置于结构主体的主管连接接口和液冷板连接接口组成;所述结构主体为管状;主管连接接口连接冷却液主管;液冷板连接接口为多个,每一个液冷板连接接口连接一个液冷板的出液口;所述固定结构焊接或胶粘在结构主体上,用于将结构主体固定在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箱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连接接口为橡胶接头,通过橡胶的形变保证与液冷板的密封。
CN201822148105.8U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Active CN209691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8105.8U CN20969189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8105.8U CN20969189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1897U true CN209691897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6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8105.8U Active CN209691897U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18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1489A (zh) * 2020-04-29 2020-08-2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多层串联式级联液冷板
CN115312905A (zh) * 2021-05-06 2022-11-08 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电池箱上盖组件及包括其的电池包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1489A (zh) * 2020-04-29 2020-08-2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多层串联式级联液冷板
CN111601489B (zh) * 2020-04-29 2023-04-28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多层串联式级联液冷板
CN115312905A (zh) * 2021-05-06 2022-11-08 上海比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电池箱上盖组件及包括其的电池包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3853B (zh) 一种基于极耳与模组底部联合液冷散热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9691897U (zh) 一种电芯接触式冷却系统
CN208580825U (zh) 一种冷却系统与锂离子电池模组集成化系统
CN207320173U (zh) 一种带有均热功能的方形电池
CN208835137U (zh) 车辆及其电池模组
CN211182451U (zh) 一种加强强度的液冷板
CN111092278A (zh) 一种加强强度的液冷板
CN211182458U (zh) 一种两面平整的液冷板
CN209249645U (zh) 一种模组冷却机构
CN214280122U (zh) 一种用于方形电池模组的热交换侧板
CN109873237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860813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904554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860781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0112420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860690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0112483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0137598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0137614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860757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0176605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935935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0137594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860691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9860874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