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90812U - 翻转式扩展坞 - Google Patents

翻转式扩展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90812U
CN209690812U CN201920452596.7U CN201920452596U CN209690812U CN 209690812 U CN209690812 U CN 209690812U CN 201920452596 U CN201920452596 U CN 201920452596U CN 209690812 U CN209690812 U CN 209690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part
pedestal
stacker
interface
convert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525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炎娟
韦营
林卓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nqing Zhuo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nqing Zhuoyue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nqing Zhuoyue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nqing Zhuoyue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525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90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90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908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翻转式扩展坞,包括基座以及可翻转式连接于基座的承接座;该承接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支撑部以及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接口;该接口伸出承接座外并位于支撑部内;该支撑部、接口随承接座相对基座翻转;借此,其实现了扩展坞的翻转式设计,可调节手机的摆放角度,满足了用户对手机摆放角度的不同需求,大大提高了适用能力,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且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制作,操作简便,对手机支撑稳定性佳。

Description

翻转式扩展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展坞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翻转式扩展坞。
背景技术
扩展坞就是用来扩展笔记本电脑功能的底座,通过接口和插槽,它可以连接多种外部设备,如驱动器、大屏幕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等等;它可以弥补轻薄笔记本电脑本身携带附件较少的缺陷,这种设计让用户在办公室里能够享受到台式机一样的便利和舒适,在移动办公时又能发挥笔记本的便携性。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扩展坞也非常流行,手机扩展坞大大方便了手机的连接服务。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机扩展坞大多存在手机的摆放角度为固定角度,无法实现用户对不同摆放角度的需求,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行业内也有些可调手机摆放角度的设计,但是,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结构复杂;2、调节操作麻烦;3、对手机摆放后的支撑稳定性欠佳。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转式扩展坞,其实现了扩展坞的翻转式设计,可调节手机的摆放角度,满足了用户对手机摆放角度的不同需求,大大提高了适用能力,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且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制作,操作简便,对手机支撑稳定性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翻转式扩展坞,包括基座以及可翻转式连接于基座的承接座;该承接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支撑部以及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接口;该接口伸出承接座外并位于支撑部内;该支撑部、接口随承接座相对基座翻转。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与承接座之间通过第一翻转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翻转结构包括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所述第一翻转部可翻转式适配于第二翻转部;所述第一翻转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第二翻转部设置于承接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分别具有相应的第一旋转孔、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第二旋转孔通过一第一旋转轴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包括内壳与包覆于内壳外的外壳;所述承接座包括有座体,所述支撑部设置于座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翻转部设置于内壳上,所述第二翻转部设置于座体上;所述座体随承接座相对内壳的翻转而可选择性地隐藏于外壳内或露于外壳外,所述支撑部露于外壳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内设置有PCB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若干扩展口,所述扩展口连接于PCB板,所述接口连接于PCB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与座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均露于第一间距内,所述外壳包覆于第一间距外;
所述外壳自支撑部朝向内壳套入,所述外壳的一端受限于内壳的限位部的一端,所述外壳与承接座之间留有第二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接座内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接口可翻转式连接于定位部,以使接口可翻转式位于支撑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口与定位部之间通过第二翻转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翻转结构包括第三翻转部、第四翻转部,所述第三翻转部可翻转式适配于第四翻转部;所述第三翻转部设置于接口上,所述第四翻转部设置于定位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翻转部具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四翻转部具有第三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孔相对旋转适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翻转部还具有本体部,所述第二旋转轴设置于本体部上,所述接口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丝锁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承接座可翻转式连接于基座的结构设计,从而实现了扩展坞的翻转式设计,使其能调节承接座相对基座之间的角度,从而可调节手机的摆放角度,满足了用户对手机摆放角度的不同需求,大大提高了适用能力,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且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制作,操作简便,对手机支撑稳定性佳;以及,通过将接口可翻转式设置于支撑部内,使得接口能实现一定角度的翻转,从而使其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进一步提高了适用能力,同时,避免了硬性插接时容易对接口造成损坏的现象。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又一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其一使用状态图(承接座翻转一定角度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图(接口翻转一定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座 11、第一翻转部
111、第一旋转孔 12、内壳
121、第一壳体 122、第二壳体
123、容纳腔 13、外壳
20、承接座 21、支撑部
22、第二翻转部 221、第二旋转孔
23、座体 24、定位部
241、第四翻转部 2411、第三旋转孔
25、安装口 26、基板
27、卡接柱 30、PCB板
40、接口 50、转接板
60、缓冲垫 101、第一旋转轴
1011、帽体 1012、旋转杆
1013、盖体 102、第三翻转部
1021、第二旋转轴 1022、本体部
103、安装座 104、螺丝
105、分隔垫 201、第一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文所述之翻转式扩展坞主要用作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扩展使用,事实上,不限于手机、平板之用。在本文中,以翻转式手机扩展坞为例作说明。
所述翻转式扩展坞包括基座10以及可翻转式连接于基座10的承接座20;该承接座20位于基座10的前侧,该基座10内设置有PCB板30,该承接座20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支撑部21以及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接口40;该接口4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PCB板30,另一端伸出承接座20外并位于支撑部21内;该支撑部21、接口40随承接座20相对基座10翻转。借此,通过将承接座20可翻转式连接于基座10的结构设计,使其能调节支撑部21相对基座10之间的角度,从而可调节手机的摆放角度,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手机摆放角度的不同需求,大大提高了适用能力,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且操作简便,易于成型制作。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40为TYPE-C插座;所述支撑部21包括用于支撑手机背部的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支撑面,以及位于支撑面两侧能防止手机晃动的遮挡部;以及,使用时,只需将外力作用于下述座体23上,即可带动承接座20整体相对基座10进行翻转。
其中,所述基座10与承接座20之间通过第一翻转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翻转结构包括第一翻转部11、第二翻转部22,所述第一翻转部11可翻转式适配于第二翻转部22;所述第一翻转部11设置于基座10上,所述第二翻转部22设置于承接座20上;所述第一翻转部11、第二翻转部22分别具有相应的第一旋转孔111、第二旋转孔221,所述第一旋转孔111、第二旋转孔221通过一第一旋转轴101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翻转部11对称式设置于第一壳体121上,相应地,所述第二翻转部22对称式设置于座体23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轴101包括帽体1011与旋转杆1012;所述旋转杆1012的一端一体式连接于帽体1011,另一端连接有盖体1013;所述旋转杆1012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盖体1013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可拆卸式定位于定位柱内;所述第一翻转部11与相应的第二翻转部22之间还设置有分隔垫105,以避免第一翻转部11与第二翻转部22之间接触而造成损伤;所述旋转杆1012穿过分隔垫105。
具体地,所述基座10包括内壳12与包覆于内壳12外的外壳13;所述承接座20包括有座体23,所述支撑部21设置于座体23的前侧;所述第一翻转部11设置于内壳12上,所述第二翻转部22设置于座体23上;所述座体23随承接座20相对内壳12的翻转而可选择性地隐藏于外壳13内或露于外壳13外,所述支撑部21露于外壳13外;所述内壳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21、第二壳体122,所述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围构形成一容纳腔123,所述PCB板30设置于容纳腔123内;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0的后侧设置有若干扩展口,所述扩展口连接于PCB板30,所述扩展口包括有USB端口、HDMI端口、RJ45端口、3.5MM端口、Type-C端口、TF/SD端口等,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其他端口,使其具备多功能性;每个扩展口均露于第二壳体122外。
优选地,所述内壳12与座体23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201,所述第一翻转部11、第二翻转部22均露于第一间距201内,所述外壳13包覆于第一间距201外;所述外壳13自支撑部21的前侧朝向内壳12套入,所述外壳13的一端受限于内壳12的限位部的一端,所述外壳13与承接座20之间留有第二间距,以给予承接座20翻转空间,便于承接座20的翻转;借此,通过将外壳13套设于内壳12、支撑部21外的结构设计,使得组装更加简便,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还有,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座20内设置有定位部24;所述接口40可翻转式连接于定位部24,以使接口40可翻转式位于支撑部21内;所述接口40与支撑部21的侧壁之间留有第三间距;具体地,所述接口40与定位部24之间通过第二翻转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翻转结构包括第三翻转部102、第四翻转部241,所述第三翻转部102可翻转式适配于第四翻转部241;所述第三翻转部102设置于接口40上,所述第四翻转部241设置于定位部24上;优选地,所述第三翻转部102具有第二旋转轴1021,所述第四翻转部241具有第三旋转孔2411,所述第二旋转轴1021与第三旋转孔2411相对旋转适配。借此,通过将接口40可翻转式设置于支撑部21内,使得接口40能实现一定角度的翻转,从而使其能适用于不同尺寸(即厚度)的手机,提高了适用能力,同时,避免了硬性插接时容易对接口40造成损坏的现象。以及,使用时,只需将外力作用于接口40上,即可带动接口40、安装座103整体进行翻转。
优选地,所述第三翻转部102还具有本体部1022,所述第二旋转轴1021有两个,两个第二旋转轴1021对称式设置于本体部1022的两侧,相应地,所述第三旋转孔2411有两个,两个第三旋转孔2411对称式设置;所述接口40连接有安装座103,所述本体部10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座10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丝104锁固连接。
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座20上还设置有安装口25,所述安装口25连通于支撑部21,所述接口40穿过安装口25露于支撑部21内,所述安装座103露于安装口25内,并于安装口25内可翻转式设置。所述接口40还连接有转接板50;所述转接板5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PCB板30,另一端位于安装座103与本体部1022之间;所述转接板50上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螺丝104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让位孔、第二连接孔,以便于转接板50的定位。
还有,优选地,所述承接座20上还设置有缓冲垫60,缓冲垫60优选为有机硅胶材质的软胶垫;所述缓冲垫60优选有两个,两个缓冲垫60对称式设置于接口40的两侧;每个缓冲垫60的一端均伸入承接座20内,另一端穿过承接座20位于支撑部21内;所述承接座20内设置有基板26,所述定位部24设置于基板26上,所述基板26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缓冲垫60的卡接柱27,所述缓冲垫60的一端卡接于相应的卡接柱27上。借此,通过缓冲垫60的设计,可避免手机的底部直接接触到支撑部21的内侧底壁上,从而防止了手机的底部被损伤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承接座可翻转式连接于基座的结构设计,从而实现了扩展坞的翻转式设计,使其能调节承接座相对基座之间的角度,从而可调节手机的摆放角度,满足了用户对手机摆放角度的不同需求,大大提高了适用能力,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且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制作,操作简便,对手机支撑稳定性佳;以及,通过将接口可翻转式设置于支撑部内,使得接口能实现一定角度的翻转,从而使其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进一步提高了适用能力,同时,避免了硬性插接时容易对接口造成损坏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可翻转式连接于基座的承接座;该承接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产品的支撑部以及用于与电子产品连接的接口;该接口伸出承接座外并位于支撑部内;该支撑部、接口随承接座相对基座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承接座之间通过第一翻转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翻转结构包括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所述第一翻转部可翻转式适配于第二翻转部;所述第一翻转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第二翻转部设置于承接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分别具有相应的第一旋转孔、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第二旋转孔通过一第一旋转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内壳与包覆于内壳外的外壳;所述承接座包括有座体,所述支撑部设置于座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翻转部设置于内壳上,所述第二翻转部设置于座体上;所述座体随承接座相对内壳的翻转而可选择性地隐藏于外壳内或露于外壳外,所述支撑部露于外壳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设置有PCB板,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若干扩展口,所述扩展口连接于PCB板,所述接口连接于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座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翻转部、第二翻转部均露于第一间距内,所述外壳包覆于第一间距外;
所述外壳自支撑部朝向内壳套入,所述外壳的一端受限于内壳的限位部的一端,所述外壳与承接座之间留有第二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内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接口可翻转式连接于定位部,以使接口可翻转式位于支撑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与定位部之间通过第二翻转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翻转结构包括第三翻转部、第四翻转部,所述第三翻转部可翻转式适配于第四翻转部;所述第三翻转部设置于接口上,所述第四翻转部设置于定位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转部具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四翻转部具有第三旋转孔,所述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孔相对旋转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翻转式扩展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转部还具有本体部,所述第二旋转轴设置于本体部上,所述接口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丝锁固连接。
CN201920452596.7U 2019-04-04 2019-04-04 翻转式扩展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90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2596.7U CN209690812U (zh) 2019-04-04 2019-04-04 翻转式扩展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52596.7U CN209690812U (zh) 2019-04-04 2019-04-04 翻转式扩展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90812U true CN209690812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7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5259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90812U (zh) 2019-04-04 2019-04-04 翻转式扩展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9081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9999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坞
CN112579493A (zh) * 2020-12-08 2021-03-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坞
CN112904939A (zh) * 2021-02-02 2021-06-04 高子殊 一种移动设备用便携式扩展坞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9999A (zh) * 2020-10-20 2021-01-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坞
CN112579493A (zh) * 2020-12-08 2021-03-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扩展坞
CN112904939A (zh) * 2021-02-02 2021-06-04 高子殊 一种移动设备用便携式扩展坞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90812U (zh) 翻转式扩展坞
US20010017761A1 (en) Desktop device with adjustable flat panel screen
CN202371397U (zh) 底座装置及具有底座装置的电子设备
US11226656B2 (en) Computer
CN207937915U (zh) 扩展坞
KR20140004226A (ko) 모바일 디바이스 및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지지체
US20060017753A1 (en) Computer laptop flip and lift apparatus
CN101320292B (zh) 组合有可掀转音箱的多媒体键盘
CN208352665U (zh) 一种type-c智能扩展坞
CN203176663U (zh) 显示装置
CN202118456U (zh) 平板显示器的支架组件
CN203435046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2141970U (zh) 一种终端及接口插头
CN207584330U (zh) 一种带支架的平板电脑
CN208014961U (zh) 一种六位可旋式插座
US20150144672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9996106B2 (en) Dual display panel mount accessory
CN209356958U (zh) 一种电子信息显示设备
CN220727584U (zh) 一种自由屏显示设备
CN214796712U (zh) 翻转式会议一体机
CN204477644U (zh) 一种麦克风与手机一体化悬臂支架
CN212586884U (zh) 八合一综合扩展坞
CN218992829U (zh) 一种多功能绘画显示器支架结构
CN210609290U (zh) 具备照明结构的多角度调节支架
CN204986285U (zh) 一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No.15, longfu Industrial Zone, Huarong Road, Tongsh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104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enqing Zhuoyu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9 No. 1001 Nanshan intelligent park A7 building 3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ENQING ZHUOYUE INVEST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