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8177U - 一种阀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8177U
CN209688177U CN201822064107.9U CN201822064107U CN209688177U CN 209688177 U CN209688177 U CN 209688177U CN 201822064107 U CN201822064107 U CN 201822064107U CN 209688177 U CN209688177 U CN 209688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st
spool
valve
sealing r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41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英
曹守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Kelihua Valv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Kelihua Valv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Kelihua Valv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Kelihua Valve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641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8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8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8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总成,属于阀门领域,包括分流阀和止回阀,止回阀通过管道与并联后的分流阀串联连接,分流阀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两个通水导柱和依次横向排列,且斜面接触的三块阀芯,分流阀为对称结构,油缸驱动第三阀芯向下运动,阀门开启,止回阀设有盆型阀芯、导柱、进水口、出水口、密封圈和密封圈盖板,通过介质压力,推动阀芯向右移动,阀门开启。本实用新型结合两种阀门,同时实现阀门节流和止回的功能,结构简单,易拆装,密封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阀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涉及一种阀门总成。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以控制流体流量、压力和流向的装置,被控制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气体、气液混合体或固液混合体,阀门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阀门作为管道控制部件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尤其是居民小区用水,管道上阀门控制水流量、开闭,当管道阀门损坏,导致居民小区停水,对生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重控制管道的阀门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双重控制的阀门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门总成,包括分流阀和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通过管道与并联后的分流阀串联连接,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包括阀盖、第一阀座、安装盖板、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同轴且沿第一阀体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阀体内设有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第三阀芯,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沿第三阀芯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阀芯呈倒梯型,所述第三阀芯斜面分别与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接触,所述第一阀芯连接第一通水导柱,所述第二阀芯连接第二通水导柱,所述第一通水导柱与第二通水导柱外圈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安装盖板,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一端连接阀盖并设有密封圈,油缸驱动第三阀芯向下运动,所述第三阀芯底部连接导向小导柱,所述止回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包括进水阀座和出水阀座,所述进水阀座和出水阀座中间设有密封套,所述进水阀座上设有第二进水口、阀芯、导柱、导柱固定座、弹簧,所述阀芯呈盆型,所述阀芯外侧斜面与进水阀座内斜面相接触重合,所述导柱一端通过导柱固定座与阀芯连接,另一端穿过密封圈盖板和密封圈,延伸至导柱通道内,所述导柱外圈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导柱固定座,另一端连接密封圈盖板,所述出水阀座内设有第二出水口、导柱通道和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与第二出水口相邻,所述导柱通道内设有密封圈和密封圈盖板,所述密封圈通过密封圈盖板紧压在导柱通道内挂台上,所述密封圈盖板固定连接在导柱通道挂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为对称结构,第一阀体外围由安装盖板覆盖,所述油缸通过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固定在安装盖板上端面,油缸安装在上端油缸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水导柱通过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一阀芯,所述第二通水导柱通过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二阀芯,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结构相同,固定方式为螺钉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口处密封圈为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出水口处密封圈为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水导柱移动行程,所述第二密封圈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通水导柱移动行程,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结构相同,所述密封圈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第一通水导柱与第二通水导柱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小导柱固定在第三阀芯,所述第一阀座中心设有圆槽,所述圆槽深度大于导向小导柱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轴线水平重合,所述第二进水口截面与阀芯外径最小截面相同,所述阀芯外表面敷有一层橡胶,导柱固定座直径大于导柱通道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套与进水阀座和出水阀座为紧固连接,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密封套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挂台与导柱通道进口之间设有弹簧压缩用存放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通道、水流通道和出水阀座为一体,所述水流通道与导柱通道平行设置,所述水流通道围导柱通道四周均匀分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阀门总成设有分流阀和止回阀,分流阀和止回阀均具有开启和关闭功能,当管道其中一阀门损坏,由另一阀门控制介质的流通;
2、密封圈材料均为聚四氟乙烯树脂,为惰性化学物质,摩擦系数小,不易老化,性能稳定;
3、阀门总成由多个模块组成,方便检修和更换部件,为维修人员提供方便,减小维护成本,同时结构简单,设计独特新颖,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阀门总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阀全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回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止回阀全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水阀座;2-阀芯;3-导柱固定座;4-导柱;5-弹簧;6-密封圈盖板; 7-密封圈;8-密封套;9-出水阀座;10-第二进水口;11-第二出水口;12- 第二阀体;13-导柱通道;14-水流通道;15-挂台;21-阀盖;22-第一密封圈;23-第一通水导柱;24-第一弹簧;25-安装盖板;26-电磁阀;27-第一固定座;28-第三阀芯;29-油缸;291-油缸固定板;30-导向小导柱;31-导向小导柱固定座;32-第二阀芯;33-第一阀体;34-第一阀座;35-第一进水口;36-第一出水口;37-第一阀芯;38-第二通水导柱;39-第二固定座;40- 第二密封圈;50-分流阀;60-管道;70-止回阀;80-阀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阀门总成,包括分流阀和止回阀,所述分流阀数量为两个,并联设置,所述止回阀数量为一个,通过管道与并联后的分流阀串联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节流阀包括第一阀体33,第一阀体33包括阀盖 21、第一阀座34、安装盖板25、第一进水口35、第一出水口36,第一进水口35与第一出水口36同轴且沿第一阀体33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阀体33 内设有第一阀芯37、第二阀芯32和第三阀芯28,第一阀芯37与第二阀芯 32沿第三阀芯28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三阀芯28呈倒梯型,第三阀芯28斜面分别与第一阀芯37和第二阀芯32接触,第一阀芯37连接第一通水导柱 23,第二阀芯32连接第二通水导柱38,第一通水导柱23与第二通水导柱 38外圈设有第一弹簧24,第一弹簧24一端连接安装盖板25,第一弹簧24 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座27,第一进水口35和第一出水口36一端连接阀盖 21并设有密封圈,第三阀芯28进程是靠油缸29连杆作用向下运动,第三阀芯28回程是靠第一阀芯37与第二阀芯32两侧的第一弹簧24的作用力向上运动,第三阀芯28底部连接导向小导柱30,防止第三阀芯28在进程、回程时左右侧受力不均,导致偏离轨道,如图4和图5所示,止回阀包括第二阀体12,第二阀体12包括进水阀座1和出水阀座9,进水阀座1和出水阀座9 中间设有密封套8,进水阀座1上设有第二进水口10、阀芯2、导柱4、导柱固定座3、弹簧5,阀芯2呈盆型,阀芯2外侧斜面与进水阀座1内侧斜面相接触重合,导柱4一端通过导柱固定座3与阀芯2连接,另一端穿过密封圈盖板6和密封圈7,延伸至导柱通道13内,导柱4外圈设有弹簧5,弹簧5一端连接导柱固定座3,另一端连接密封圈盖板6,出水阀座9内设有第二出水口11、导柱通道13和水流通道14,水流通道14与第二出水口11 相邻,导柱通道13内设有密封圈7和密封圈盖板6,密封圈7通过密封圈盖板6紧压在导柱通道13内挂台上,密封圈盖板6固定连接在导柱通道13挂台15上,盆型阀芯2使液体集中阀芯2中间位置推动阀芯2,与导柱5配合,达到快速阻止液体回流的效果。
优选的,阀盖21为对称结构,由多个模块组成,容易维修,更换损坏部件,油缸29安装在上端油缸固定板291,电磁阀26固定在安装盖板25 上端面,油缸29通过电磁阀26驱动第三阀芯28,简化了控制程序,使连接的管路更加简单,组装更加快捷方便。
优选的,第一通水导柱23通过第一固定座7固定连接第一阀芯37,第二通水导柱38通过第二固定座39固定连接第二阀芯32,第一固定座27与第二固定座39结构相同,固定方式均为螺钉固定。
优选的,第一进水口35处密封圈为第一密封圈22,第一出水口36处密封圈为第二密封圈40,第一密封圈22长度大于第一通水导柱23移动行程,第二密封圈40长度大于第二通水导柱38移动行程,第一密封圈22与第二密封圈40结构相同,第一密封圈22和第二密封圈40材料均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小,不易老化,性能稳定,第一通水导柱23与第二通水导柱38结构相同,通水导柱运动过程中,介质不会直接与第一阀体接触,防止介质泄漏腐蚀第一阀体。
优选的,导向小导柱30固定在第三阀芯28,第一阀座34中心设有圆槽,圆槽深度大于导向小导柱30高度,实现导向小导柱30在圆槽内上下移动,保证第三阀芯28运动稳定。
优选的,两侧阀盖21连接安装盖板25,连接方式为螺钉固定,满足快速安装,操作方便。
优选的,第二进水口10与第二出水口11轴线水平重合,第二进水口10 截面与阀芯2外径最小截面相同,所阀芯2外表面敷有一层橡胶,导柱固定座3直径大于导柱通道13直径,第二进水口10与阀芯2紧密接触,保证了阀门完全闭合。
优选的,密封套8与进水阀座1和出水阀座9为紧固连接,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密封套8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性能稳定,不易老化,保证了阀门闭合状态下密封严实。
优选的,挂台15与导柱通道13进口之间设有弹簧5压缩用存放位置,弹簧5既可以压缩完全,又可以使阀芯贴紧第二阀体12起到限位作用。
优选的,导柱通道13、水流通道14和出水阀座9为一体,水流通道14 与导柱通道13平行设置,并且水流通道14围导柱通道13四周均匀分布,多个水流通道在停泵的时候分散水流,减小回流水压。
节流阀运行过程为:油缸29通过电磁阀26控制第三阀芯28,驱动第三阀芯向下运动,介质通过第一进水口35进到阀芯,油缸29通过驱动第三阀芯28,使介质以不同比例水流流出,电磁阀26停止运行,第一阀芯37与第二阀芯32两侧的第一弹簧作用力使第三阀芯28向上运动,水流断开,驱动方式为油缸驱动,驱动力大,稳定性佳,简化了控制程序,阀门组装快捷方便,机构运行速度快,通闭迅速。
止回阀运行过程为:开泵时,阀芯2在进水的推力向右方移动,阀开启,同时导柱4推进导柱通道13内,弹簧5被压缩,阀芯2紧贴第二阀体起限位作用,停泵后,管中水压逐渐减小,在导柱4弹簧5的作用下,阀芯2逐渐关闭,当水流速度接近于零时,导柱4将阀芯2推向完全关闭,因此无水倒流现象,由于采用金属对橡胶密封,密封效果好。
阀门总成的运行过程为,介质通过管道流向并联连接的节流阀,油缸29 驱动电磁阀26控制第三阀芯28向下运动,介质通过第一进水口35进到阀芯,油缸29通过驱动第三阀芯28,使介质流入管道内,介质又通过两支并联管道流向止回阀,阀芯2在进水的推力向右方移动,阀开启,同时导柱4 推进导柱通道13内,弹簧5被压缩,阀芯2紧贴第二阀体起限位作用,电磁阀26停止运行,节流阀第一阀芯37与第二阀芯32两侧的第一弹簧作用力使第三阀芯28向上运动,水流断开,同时,止回阀管中水压逐渐减小,在导柱4弹簧5的作用下,阀芯2逐渐关闭,当水流速度接近于零时,导柱 4将阀芯2推向完全关闭,双重防止介质倒流,密封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阀(50)和止回阀(70),所述止回阀(70)通过管道(60)与并联后的分流阀(50)串联连接,所述分流阀(50)包括第一阀体(33),第一阀体(33)包括阀盖(21)、第一阀座(34)、安装盖板(25)、第一进水口(35)、第一出水口(36),所述第一进水口(35)与第一出水口(36)同轴且沿第一阀体(33)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阀体(33)内设有第一阀芯(37)、第二阀芯(32)和第三阀芯(28),第一阀芯(37)与第二阀芯(32)沿第三阀芯(28)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阀芯(28)呈倒梯型,所述第三阀芯(28)斜面分别与第一阀芯(37)和第二阀芯(32)接触,所述第一阀芯(37)连接第一通水导柱(23),第二阀芯(32)连接第二通水导柱(38),所述第一通水导柱(23)与第二通水导柱(38)外圈设有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一端连接安装盖板(25),第一弹簧(24)另一端连接第一固定座(27),所述第一进水口(35)和第一出水口(36)一端连接阀盖(21)并设有密封圈,油缸(29)驱动第三阀芯(28)向下运动,所述第三阀芯(28)底部连接导向小导柱(30),所述止回阀(70)包括第二阀体(12),第二阀体(12)包括进水阀座(1)和出水阀座(9),所述进水阀座(1)和出水阀座(9)中间设有密封套(8),所述进水阀座(1)上设有第二进水口(10)、阀芯(2)、导柱(4)、导柱固定座(3)、弹簧(5),所述阀芯(2)呈盆型,所述阀芯(2)外侧斜面与进水阀座(1)内斜面接触重合,所述导柱(4)一端通过导柱固定座(3)与阀芯(2)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密封圈盖板(6)和密封圈(7),延伸至导柱通道(13)内,所述导柱(4)外圈设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连接导柱固定座(3),另一端连接密封圈盖板(6),所述出水阀座(9)内设有第二出水口(11)、导柱通道(13)和水流通道(14),所述水流通道(14)与第二出水口(11)相邻,导柱通道(13)内设有密封圈(7)和密封圈盖板(6),密封圈(7)通过密封圈盖板(6)紧压在导柱通道(13)内挂台上,密封圈盖板(6)固定连接在导柱通道(13)挂台(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1)为对称结构,第一阀体(33)外围由安装盖板(25)覆盖,所述油缸(29)通过电磁阀(26)控制,所述电磁阀(26)固定在安装盖板(25)上端面,油缸(29)安装在上端油缸固定板(29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水导柱(23)通过第一固定座(27)固定连接第一阀芯(37),所述第二通水导柱(38)通过第二固定座(39)固定连接第二阀芯(32),固定方式为螺钉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座(27)与第二固定座(39)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35)处密封圈为第一密封圈(22),所述第一出水口(36)处密封圈为第二密封圈(40),所述第一密封圈(22)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水导柱(23)移动行程,所述第二密封圈(40)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通水导柱(38)移动行程,所述第一密封圈(22)与第二密封圈(40)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密封圈(22)和第二密封圈(40)材料均为聚四氟乙烯,所述第一通水导柱(23)与第二通水导柱(38)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小导柱(30)通过导向小导柱固定座(31)固定在第三阀芯(28),所述第一阀座(34)中心设有圆槽,所述圆槽深度大于导向小导柱(30)高度,所述阀盖(21)一端固定连接安装盖板(25),固定方式为螺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口(10)与第二出水口(11)轴线水平重合,所述第二进水口(10)截面与阀芯(2)外径最小截面相同,所述阀芯(2)外表面敷有一层橡胶,所述导柱固定座(3)直径大于导柱通道(13)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8)与进水阀座(1)和出水阀座(9)为紧固连接,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密封套(8)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树脂,所述挂台(15)与导柱通道(13)之间设有弹簧(5)压缩用存放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通道(13)、水流通道(14)和出水阀座(9)为一体,所述水流通道(14)与导柱通道(13)平行设置,所述水流通道(14)围导柱通道(13)四周均匀分布。
CN201822064107.9U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阀门总成 Active CN209688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4107.9U CN209688177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阀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4107.9U CN209688177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阀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8177U true CN209688177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5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4107.9U Active CN209688177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阀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8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8490A (zh) * 2023-10-17 2023-11-21 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自来水处理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88490A (zh) * 2023-10-17 2023-11-21 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自来水处理工艺
CN117088490B (zh) * 2023-10-17 2024-01-02 四川发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自来水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0910A (zh) 用于在过压和负压情况下通过重力作用排出液体的阀构造
CN209688177U (zh) 一种阀门总成
CN107023692B (zh) 一种应用于地下流体取样过程的换向阀
CN108443564B (zh) 一种止水阀
CN112762222B (zh) 一种浮球式排水阀
CN209385736U (zh) 一种双重阻力止回阀
CN106930246B (zh) 无动力自动充、排水配重闸门
US20210017754A1 (en) Return gas prevention device for drainage pipe
CN217002129U (zh) 一种海浪发电装置
RU2317461C1 (ru) Клапан обратный
CN212004507U (zh) 一种浮球阀
CN209430835U (zh) 一种新型节流阀门
CN202646875U (zh) 一种内置浮子式浮球阀
CN207569229U (zh) 一种液压控制阀
CN215596489U (zh) 一种防冻止回阀
CN201228808Y (zh) 一种浮球阀
CN213332567U (zh) 一种底阀
CN101936399A (zh) 二级反馈型自动阀
CN101201044A (zh) 类连通器结构的浮力提水机
CN2095310U (zh) 浮子直控截止阀
CN209115780U (zh) 一种可进气可排气的阀门装置
CN117927183B (zh) 一种活塞式浮箍浮鞋
CN2572149Y (zh) 一种浮球式液位控制阀
CN108533803A (zh) 一种锻钢止回阀阀座组件
CN216895835U (zh) 一种浮筒阀生产加工用阀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