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7039U - 超c类锁芯 - Google Patents

超c类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7039U
CN209687039U CN201920187294.1U CN201920187294U CN209687039U CN 209687039 U CN209687039 U CN 209687039U CN 201920187294 U CN201920187294 U CN 201920187294U CN 209687039 U CN209687039 U CN 209687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blade
locking
key cylinder
su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72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872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7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7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70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C类锁芯,涉及门锁技术领域,通过将锁定叶片设置在锁内芯的一侧,当钥匙插入锁内芯时钥匙齿部不与锁定叶片接触,当旋转钥匙时钥匙齿部推动锁定叶片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锁过程中钥匙齿部始终影响弹子或滑片的位置,可以通过技术开锁的方法得到破解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容纳钥匙的锁内芯、设置在所述锁内芯一侧且远离所述钥匙齿部的叶片组、垂直于所述叶片组设置有锁定板、与所述锁定板和所述锁内芯连接的传动装置、用于固定所述锁内芯以及所述传动装置的锁外芯。本实用新型用于门锁,插入钥匙以及拔出钥匙时,钥匙远离叶片组从而就可以避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感知到其限制原理,从而容易对门锁破解的问题。

Description

超C类锁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C类锁芯。
背景技术
门锁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但是各种门锁大体上都是采用弹子与钥匙的匹配原理进行的,哪怕是C级超C类锁芯的滑片型原理也是与弹子原理差不多,都是通过钥匙不同的齿形推动弹子或滑片的位置,当所有的弹子或滑片与原设计好的开启位置相符时锁的内芯与外芯就不会受到弹子或滑片的限制,相反,若钥匙与原设计不匹配,则内芯会受到弹子或滑片的限制而无法转动,从而达到锁定的目的,共同的缺点就是弹子或滑片的移动是靠钥匙和弹簧相互作用使弹子或滑片固定在相对位置,无论任何时候钥匙的齿部都影响弹子或滑片的位置,正因为此特性决定了其限制原理可以通过一定技巧手段感知得到,从而可以通过技术开锁的方法得到破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C类锁芯,通过将锁定叶片设置在锁内芯的一侧,当钥匙插入锁内芯时钥匙齿部不与锁定叶片接触,当旋转钥匙时钥匙齿部推动锁定叶片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锁过程中钥匙齿部始终影响弹子或滑片的位置,可以通过技术开锁的方法得到破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C类锁芯,包括容纳钥匙的锁内芯、设置在所述锁内芯一侧且远离所述钥匙齿部的叶片组、垂直于所述叶片组设置有锁定板、与所述锁定板和所述锁内芯连接的传动装置、用于固定所述锁内芯以及所述传动装置的锁外芯;
所述叶片组由多个设置有凹槽的锁定叶片组成;
将与所述超C类锁芯相配合的所述钥匙插入所述锁内芯时,所述钥匙的齿部远离所述叶片组,旋转所述钥匙时所述钥匙的齿部与所述叶片组接触,当所述钥匙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钥匙的齿部推动所述叶片组至最大位移,多个所述锁定叶片上的凹槽形成锁定槽,当所述钥匙旋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传动装置通过所述锁内芯旋转带动所述锁定板落入所述锁定槽内。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内芯上的凸轮、固定在所述锁外芯上的锁定导轮、设置在所述锁定导轮上的弹力钢丝、锁定轮,所述锁定轮一端与所述锁定导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定板连接;所述锁内芯旋转时带动设置在所述锁内芯上的所述凸轮转动,所述凸轮顶动所述弹力钢丝。
优选地,还包括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一端与所述锁外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片组相抵。
优选地,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设置所述锁内芯上回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回位凸起下方的第一回位杆,所述第一回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回位凸起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回位杆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二回位杆的另一端与回位轮同轴设置,所述回位轮与所述叶片组相抵。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外芯上用于限制所述锁定叶片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限制所述锁定叶片移动的定位簧片。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供所述锁定叶片穿过的通孔,所述锁定叶片能沿垂直于所述定位块的方向位移,所述通孔的宽度等于所述锁定叶片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定位簧片包括与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以及施力部,所述施力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叶片相抵的。
优选地,所述施力部与所述锁定叶片相抵的一端为呈多爪设置,且所述施力部上的爪与所述锁定叶片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锁外芯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锁外芯的限位体,所述锁定叶片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锁定叶片的位移方向,所述限位体穿过所述锁定叶片的所述条形孔。
优选地,所述限位体为圆柱体,所述条形孔的宽度等于所述限位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叶片组由多个设置有凹槽的锁定叶片组成;将与所述超C类锁芯相配合的钥匙插入所述锁内芯时,所述钥匙的齿部远离所述叶片组,旋转所述钥匙时所述钥匙的齿部与所述叶片组接触;在使用钥匙插入超C类锁芯的过程中,钥匙的齿部不与锁定叶片相接触,旋转钥匙时钥匙的齿部推动叶片组位移,从而形成锁定凹槽,来打开超C类锁芯,此种开锁方式,在使用中钥匙与锁定叶片的旋转推动接触方式,可以避免通过技术手段感知超C类锁芯的限制原理,从而不容易对门锁破解。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还包括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一端与所述锁外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片组相抵,所述联动装置的设置可以在所述钥匙旋转推动所述叶片组产生位移后将发生位移的所述叶片组恢复到原位置,从而避免因所述叶片组没有及时回位造成门锁常开的问题;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外芯上用于限制所述锁定叶片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限制所述锁定叶片移动的定位簧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簧片可以将所述叶片组的位移方向限制在垂直于所述定位块的方向上,同时定位块可以避免所述锁定叶片的晃动从而使门锁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钥匙位于第一位置时超C类锁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法打开钥匙位于第一位置时超C类锁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后视图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定位块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锁定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内芯;2-钥匙;3-叶片组;4-锁定板;5-传动装置;501-凸轮;502-锁定导轮;503-弹力钢丝;504-锁定轮;6-锁外芯;7-锁定叶片;701-条形孔;702-凹槽;703-干扰槽;8-锁定槽;9-联动装置;901-回位凸起;902-第一回位杆;903-第二回位杆;904-回位轮;10-定位块;11-定位簧片;1101-连接部;1102-施力部;12-通孔;13-限位体;1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C类锁芯,包括容纳钥匙2的锁内芯1、设置在锁内芯1一侧且远离钥匙2齿部的叶片组3、垂直于叶片组3设置有锁定板4、与锁定板4和锁内芯1连接的传动装置5、用于固定锁内芯1以及传动装置5的锁外芯6;叶片组3由多个设置有凹槽702的锁定叶片7组成;锁定叶片7为板状结构,如附图1所示,同时锁定叶片7呈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可以打开超C类锁芯情况,结合附图1与附图2,将与超C类锁芯相配合使用的钥匙2插入锁内芯1时,通常情况下钥匙2竖立插入锁内芯1中,此处钥匙2的竖直状态为钥匙的齿部朝上的状态,而叶片组3上的锁定叶片7可以设计成如附图1所示的垂直于锁内芯1轴线方式,此时钥匙2的齿部远离叶片组3,此时就避免了钥匙2在插入与拔出的过程中与锁定叶片7的接触,旋转钥匙2时钥匙2的齿部逐渐与叶片组3接触,当钥匙2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此种情况钥匙2旋转至水平状态,钥匙2的齿部推动叶片组3至最大位移,多个锁定叶片7上的凹槽702形成锁定槽8,钥匙2继续旋转时,钥匙2旋转到第二位置时,锁内芯1旋转带动传动装置5发生动作,传动装置5带动锁定板4落入锁定槽8内,此时锁内芯1可以继续旋转打开门锁。
不可以打开超C类锁芯情况,如附图3所示,将与超C类锁芯不能匹配的钥匙2插入锁内芯1时,钥匙2的齿部远离叶片组3,避免了钥匙2在插入与拔出的过程中与锁定叶片7的接触,旋转钥匙2时钥匙2的齿部逐渐与叶片组3接触,当钥匙2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此种情况钥匙2旋转至水平状态,钥匙2的齿部推动叶片组3至最大位移,多个锁定叶片7上的凹槽702无法形成锁定槽8,钥匙2继续旋转时,锁内芯1旋转带动传动装置5发生动作,由于无法形成锁定槽8,因此传动装置5无法带动锁定板4落下,从而限制传动装置5动作,进一步限制锁内芯1转动,此时锁内芯1无法继续旋转从而无法打开门锁。
结合附图5,传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锁内芯1上的凸轮501、可转动的设置在锁外芯6上的锁定导轮502、垂直于锁定导轮502转动轴方向且设置在锁定导轮502上的弹力钢丝503、可转动的设置在锁外芯6上的锁定轮504,锁定轮504一端与锁定导轮502连接,另一端与锁定板4连接,锁定轮504与锁定导轮502共用一个转动轴;其具体的运动方式如下,当与超C类锁芯相匹配的钥匙2插入锁内芯1旋转的同时,带动设置在锁内芯1上的凸轮501发生转动,当钥匙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此时钥匙2的齿部方向为水平方向,此时设置在锁内芯1上的凸轮501与弹力钢丝503相抵,当继续旋转钥匙2,凸轮501顶动弹力钢丝503发生位移,而弹力钢丝503带动锁定导轮502发生转动,同时与锁定导轮502同轴设置的锁定轮504发生转动,此时锁定轮504带动锁定板4落到叶片组3形成的锁定槽8内,当使用与超C类锁芯不相匹配的钥匙2插入锁内芯1旋转的同时,带动设置在锁内芯1上的凸轮501发生转动,当钥匙2转动到第一位置时,此时钥匙2的齿部方向为水平方向,此时设置在锁内芯1上的凸轮501与弹力钢丝503相抵,当继续旋转钥匙2,叶片组3由于钥匙2不匹配而无法形成锁定槽8,此时锁定轮504无法带动锁定板4下落,同时设置在锁定轮504上的锁定导轮502阻挡凸轮501转动,从而锁内芯1无法转动形成锁定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凸轮501可以可转动的设置锁内芯1的背面,此处背面为锁内芯1上插入钥匙1一面的相对面上,同时将凸轮501设置成棘轮形式,当钥匙2正向转动时(开锁的方向),凸轮501无法反向转动此时只能顶动弹力钢丝503发生位移,当钥匙2开锁完成需要回位而反向转动时,凸轮501可以转动从而在不影响弹力钢丝503的情况下将超C类锁芯恢复到原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还包括联动装置9,联动装置9一端与锁外芯6连接,另一端与叶片组3相抵,其具体结构包括,设置锁内芯1上回位凸起901,设置在回位凸起901下方的第一回位杆902,第一回位杆902的一端与回位凸起901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回位杆903的一端相抵,第二回位杆903的另一端与回位轮904同轴设置,回位轮904与叶片组3相抵,其具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联动装置9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当钥匙2插入锁内芯1并旋转钥匙2时,钥匙2的齿部推动锁定叶片7发生位移,此时回位轮904被锁定叶片7推动发生旋转,回位轮904的旋转带动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回位杆903旋转,第二回位杆903的另一端推动第一回位杆902发生转动,当反向转动钥匙2时,设置在锁内芯1背部回位凸起901,随着锁内芯1的转动下落,当与第一回位杆902相抵后,继续旋转锁内芯1时,回位凸起901推动第一回位杆902转动,第一回位杆902另一端带动与其相抵的第二回位杆903发生转动,同时第二回位杆903带动与其同轴设置回位轮904转动,此时回位轮904推动锁定叶片7恢复到原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锁定叶片7上还设置有干扰槽703,干扰槽703与凹槽702并排设置锁定叶片7的顶端,如附图7所示,且凹槽702与干扰槽703的方向为锁定叶片7的宽度方向,干扰槽703的深度小于凹槽702的深度,干扰槽703在同一锁定叶片上分布在凹槽702的两侧且多个设置,干扰槽703在使用匹配钥匙2正常开锁过程中不影响锁定板4的下落,因为当锁定板4下落时锁芯处于第一为止,此时锁定叶片7上的凹槽702在叶片组3上形成锁定槽8,继续旋转钥匙2锁定板4正常下落,从而打开锁芯,当使用不匹配的钥匙2锁芯处于第一位置时,此时叶片组3上可能会形成凹槽702与干扰槽703组合的假锁定槽,此时锁定板4会下落一端距离,因为此种方式可以避免通过技术手段感知锁定板4以及锁定叶片7上的凹槽702的相对位置,以达到技术开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超C类锁芯,如附图6所示,还包括设置在锁外芯6上用于限制锁定叶片7的定位块10,定位块10上设置有限制锁定叶片7移动的定位簧片11;定位块10上设置有供锁定叶片7穿过的通孔12,定位块10的形状可以设置成长方体形,通孔12的数量与锁定叶片7相同,且一一对应锁定叶片7穿过定位块10设置;锁定叶片7能沿垂直于定位块10的方向位移,通孔12的宽度等于锁定叶片7的宽度,可以防止锁定叶片7在通孔12内发生歪斜,从而造成无法开锁的情况。
定位簧片11包括与定位块1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101以及施力部1102,施力部1102一端与连接部1101连接,另一端与锁定叶片7相抵的,当钥匙2齿部推动锁定叶片7发生位移后,锁定叶片7突出与定位块10长度增加,此时锁定叶片7不稳定,而此时的定位簧片11可以压紧锁定叶片7避免其发生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造成无法开锁的现象;施力部1102与锁定叶片7相抵的一端为呈多爪设置,且施力部1102上的爪与锁定叶片7对应设置,将施力部1102设置成爪状,可以在锁定叶片7位移距离不均匀的情况下均可接触到锁定叶片7,避免因单一锁定叶片7的高度不同而影响对其他锁定叶片7的压紧。
锁外芯6上设置有贯穿锁外芯6的限位体13,锁定叶片7上设置有条形孔701,条形孔7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锁定叶片7的位移方向,限位体13穿过锁定叶片7的条形孔701,条形孔的方向即为锁定叶片7的位移方向,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锁定叶片7的目的;限位体13为圆柱体,条形孔701的宽度等于限位体13的直径。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在锁外芯6上的限位槽14,锁定板4设置在限位槽14内,锁定板4可以沿限位槽14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限位槽14起到放置锁定板4摆动与限制锁定板4单一方向移动的作用,限位槽14的长度大于锁定板4设置在限位槽14内的长度,限位槽14的宽度略大于或者等于锁定板4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钥匙(2)的锁内芯(1)、设置在所述锁内芯(1)一侧且远离所述钥匙(2)齿部的叶片组(3)、垂直于所述叶片组(3)设置有锁定板(4)、与所述锁定板(4)和所述锁内芯(1)连接的传动装置(5)、用于固定所述锁内芯(1)以及所述传动装置(5)的锁外芯(6);
所述叶片组(3)由多个设置有凹槽(702)的锁定叶片(7)组成;
将与所述超C类锁芯相配合的所述钥匙(2)插入所述锁内芯(1)时,所述钥匙(2)的齿部远离所述叶片组(3),旋转所述钥匙(2)时所述钥匙(2)的齿部与所述叶片组(3)接触,当所述钥匙(2)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所述钥匙(2)的齿部推动所述叶片组(3)至最大位移,多个所述锁定叶片(7)上的凹槽(702)形成锁定槽(8),当所述钥匙(2)旋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传动装置(5)通过所述锁内芯(1)旋转带动所述锁定板(4)落入所述锁定槽(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内芯(1)上的凸轮(50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锁外芯(6)上的锁定导轮(502)、垂直于所述锁定导轮(502)转动轴方向且设置在所述锁定导轮(502)上的弹力钢丝(503)、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锁外芯(6)上的锁定轮(504),所述锁定轮(504)一端与所述锁定导轮(50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定板(4)连接,所述锁定轮(504)与所述锁定导轮(502)共用一个转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装置(9),所述联动装置(9)一端与所述锁外芯(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叶片组(3)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9)包括设置所述锁内芯(1)上回位凸起(901),设置在所述回位凸起(901)下方的第一回位杆(902),所述第一回位杆(902)的一端与所述回位凸起(901)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回位杆(903)的一端相抵,所述第二回位杆(903)的另一端与回位轮(904)同轴设置,所述回位轮(904)与所述叶片组(3)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外芯(6)上用于限制所述锁定叶片(7)的定位块(10),所述定位块(10)上设置有限制所述锁定叶片(7)移动的定位簧片(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0)上设置有供所述锁定叶片(7)穿过的通孔(12),所述锁定叶片(7)能沿垂直于所述定位块(10)的方向位移,所述通孔(12)的宽度等于所述锁定叶片(7)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簧片(11)包括与所述定位块(1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101)以及施力部(1102),所述施力部(1102)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1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定叶片(7)相抵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1102)与所述锁定叶片(7)相抵的一端为呈多爪设置,且所述施力部(1102)上的爪与所述锁定叶片(7)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外芯(6)上设置有贯穿所述锁外芯(6)的限位体(13),所述锁定叶片(7)上设置有条形孔(701),所述条形孔(7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锁定叶片(7)的位移方向,所述限位体(13)穿过所述锁定叶片(7)的所述条形孔(70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C类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13)为圆柱体,所述条形孔(701)的宽度等于所述限位体(13)的直径。
CN201920187294.1U 2019-02-02 2019-02-02 超c类锁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7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7294.1U CN209687039U (zh) 2019-02-02 2019-02-02 超c类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7294.1U CN209687039U (zh) 2019-02-02 2019-02-02 超c类锁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7039U true CN209687039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729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87039U (zh) 2019-02-02 2019-02-02 超c类锁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7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3287A (zh) * 2019-02-02 2019-05-07 文江洪 超c类锁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3287A (zh) * 2019-02-02 2019-05-07 文江洪 超c类锁芯
CN109723287B (zh) * 2019-02-02 2024-01-16 文江洪 超c类锁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7039U (zh) 超c类锁芯
CN207110707U (zh) 一种手摇开锁式机械锁
CN110017061A (zh) 钥匙开启与电机自动开启一体式智能锁
CN201367768Y (zh) 一种叶片防盗锁
CN109723287A (zh) 超c类锁芯
CN205206504U (zh) 一种复合叶片锁芯
CN201258621Y (zh) 一种含叶片弹子的锁具
CN201258619Y (zh) 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107461089A (zh) 高铁裙板锁
CN211081322U (zh) 一种无源电子锁芯
CN101666182A (zh) 防盗锁头以及钥匙
CN202926032U (zh) 一种弹子锁锁头及其钥匙
CN101377103A (zh) 防拨锁的反锁结构
CN101435283A (zh) 一种叶片弹子锁具
CN201810052U (zh) 新型弯曲钥匙及其锁芯
CN201258623Y (zh) 一种改进的采用铣齿槽钥匙的叶片弹子锁具
CN105442945A (zh) 一种防盗锁
CN110005275A (zh) 保险柜用锁芯固定式电机驱动离合智能防盗锁
CN201011203Y (zh) 组合型弹子锁锁芯
CN201241518Y (zh) 叶片弹子锁具
CN201810047U (zh) 高参数编码防暴力锁芯
CN202380821U (zh) 一种双向锁定叶片锁锁头
CN209650909U (zh) 防伪瓶盖
CN201635506U (zh) 高参数编码防暴锁芯
CN201738679U (zh) 插蕊叶片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