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7625U -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77625U
CN209677625U CN201920346267.4U CN201920346267U CN209677625U CN 209677625 U CN209677625 U CN 209677625U CN 201920346267 U CN201920346267 U CN 201920346267U CN 209677625 U CN209677625 U CN 209677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divulging
functional anti
microprocessor
lug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462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春轶
闵峻
高福刚
杨德亮
陆根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shila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angshila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angshila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angshila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462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77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77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77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包括箱体、箱盖和用于锁合箱体和箱盖的密码锁,箱体和箱盖均为双层,分别包括内层的内衬和外层的壳体,壳体为金属材质,内衬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屏蔽层,箱体的屏蔽层与内衬之间设置有RFID天线,RFID天线通过传输线与设置在箱体上的RFID读卡器相连,箱体上设置有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盒,电池盒上设置有type‑c充电接口。本实用新型屏蔽效果好,并且可以实时掌握其内部物品的状态,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码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密码箱等箱包屏蔽性能差,容易被外侧探测设备扫描到箱内物品的信息,从而造成信息泄露。而且普通的密码箱在托运或寄存的过程中无法实时感知密码箱内的物品是否被取出,安全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以解决箱包屏蔽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包括箱体、箱盖和用于锁合箱体和箱盖的密码锁,所述箱体和箱盖均为双层,分别包括内层的内衬和外层的壳体,所述壳体为金属材质,所述内衬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屏蔽层,所述箱体的屏蔽层与内衬之间设置有RFID天线,所述RFID天线通过传输线与设置在箱体上的RFID读卡器相连,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上设置有type-c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上设置有数码管显示器,且所述数码管显示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数码管显示器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聚四氟乙烯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和RFID读卡器呈嵌入式设置在箱体的任意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的外侧设置有嵌槽,嵌槽内安装有微处理器和定位通信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上连接带指纹键的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的信号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端与密码锁内的密码锁控制器的信号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RFID读卡器的信号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端与定位通信模块的信号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通信模块包括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在GPS、北斗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中选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4G和北斗通信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接收终端无线连接,所述接收终端与定位模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电源输出端子,所述电源输出端子分别与微处理器、定位通信模块、显示屏、密码锁内的密码锁控制器、RFID天线以及RFID读卡器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箱包的壳体采用金属材质,并且在壳体和内衬之间设置屏蔽层,可以起到双重屏蔽的效果,防止箱包内的物品信息泄漏;
(2)本实用新型在箱体上设置有RFID读卡器和RFID天线,可以在箱包内的物品上贴上RFID标签,从而便于实时掌握箱包内物品的状态,提高箱包的安全性能;
(3)本实用新型在放置可充电电池的电源盒上设置有与可充电电源相连的type-c充电接口,可以实现多途径的充电模式,增加箱包适用环境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未安装滑板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C-C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图7中F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的电池盒朝向箱体外侧面的结构图;
图10是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的原理图;
图中:箱体1,箱盖2,密码锁3,内衬4,壳体5,屏蔽层6,RFID天线7,RFID读卡器8,电池盒9,type-c充电接口10,安装槽11,嵌槽12,微处理器13,定位通信模块14,指纹键15,显示屏16,滑板17,机械锁扣18,接收终端19, 数码管显示器20, 开关21,RFID标签22,密码锁控制器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10所示,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包括箱体1、箱盖2和用于锁合箱体1和箱盖2的密码锁3,箱体1和箱盖2均为双层,分别包括内层的内衬4和外层的壳体5,壳体5为金属材质,内衬4和壳体5之间设置有屏蔽层6,箱体1的屏蔽层6与内衬4之间设置有RFID天线7,RFID天线7通过传输线与设置在箱体1上的RFID读卡器8相连,箱体1上设置有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盒9,电池盒9上设置有type-c充电接口10。
箱体1和箱盖2均采用双层结构,其中内衬4可以对RFID天线7以及屏蔽层6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向内的物品对其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优选的,壳体5可以采用铝镁合金材质,该材质密度低、质量轻,表面光滑无需涂料,环保性能好,并且就有良好的抗冲击性,电磁屏蔽性好,其与屏蔽层结合实现双重屏蔽效果。
为了便于掌握可充电电池的电量,电池盒9上设置有数码管显示器20,且数码管显示器2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数码管显示器20的开关21。
数码管显示器20可以显示可充电电池的实时电量,开关21的设置可以方便开关数码管显示器20,减少电量的浪费。
另外数码管显示器20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等其他显示设备代替,并且数码显示器20设置在电池盒9朝向箱体1外的侧面,方便观察电量。
优选的,电池盒9和RFID读卡器8并列设置在箱1体内且与电子锁3相对的端面,可以防止其对电子锁3的开关造成影响。
传统的屏蔽材料一般采用由极细金属屏蔽限位与其他纤维混纺的屏蔽布,其屏蔽效果差,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层6为聚四氟乙烯屏蔽层。
采用聚四氟乙烯屏蔽层,其屏蔽效能大于90dB,屏蔽效果显著,安全性能高。
另外为了保证箱包的美观性,将电池盒9和RFID读卡器8采用嵌入式的结构安装在箱体1上,电池盒9和RFID读卡器8呈嵌入式设置在箱体1的任意一侧。
优选的,电池盒8和RFID读卡器9并列设置在箱体1内且与电子锁3相对的端面,可以防止其对电子锁3的开关造成影响。
而为了保证屏蔽效果,用于安装电池盒8和RFID读卡器9的安装槽11的与壳体5均为相同材质,屏蔽层6贴合着壳体5的内表面铺设,在安装槽11的位置屏蔽层6的形状亦会与其配合,保证屏蔽效果。
另外,RFID天线7可以安装在箱体1的侧面面积较大的一侧,这样可以增加RFID天线7与箱包内物品标签的接触范围。
为了便于对箱包进行定位,以及使其具有通信功能,箱盖2的外侧设置有嵌槽12,嵌槽12内安装有微处理器13和定位通信模块14,微处理器13上连接带指纹键15的显示屏16。
优选的,微处理器13可以选用型号为MSP430的单片机。
带有指纹键15的显示屏16可以通过指纹解锁显示屏16,解锁后在显示屏16上显示密码输入界面,达到双重密码的效果,提高箱包的安全性能。
优选的,在嵌槽12外设置有两个可以相对滑动的滑板17,用于保护其内部元件,防止在使用箱包时对定位通信模块14、微处理器13和显示屏16造成碰撞,延长箱包的使用寿命。
另外,嵌槽12的材质与壳体5相同,屏蔽层6贴合着壳体5的内表面铺设,在嵌槽12的位置屏蔽层6的形状亦会与其配合,保证屏蔽效果。
为了实现密码解锁,显示屏16的信号端与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相连,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与密码锁3内的密码锁控制器23的信号端相连。
当利用指纹将显示屏开启后,显示屏16显示密码输入界面,在上面输入正确开锁密码后,显示屏16将该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13并形成开锁信号,微处理器13将开锁信号发送至密码锁控制器23中,密码锁控制器23控制密码锁开锁。
具体的,显示屏16选用可触摸式显示屏。
密码锁控制器23可以采用MSP430单片机。
优选的,为了增加箱包的美观性,电子锁3设置在箱包的内部,而电子锁3的同侧箱包的外侧设置有两个机械锁扣18,可以增加箱包锁合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对箱包进行定位,RFID读卡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相连,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与定位通信模块14的信号端相连。
微处理器13能够接收RFID读卡器8发出的箱包内物品的状态信息。定位通信模块14包括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定位模块在GPS、北斗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中选用,无线通信模块为4G和北斗通信系统。
优选的,可以选用北斗定位系统。
传统的通信是通过地面基站通信,如2G等,当基站密度不足时,极易出现无法通信的情况,而本实施例中采用4G和北斗通信系统双通信,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当4G通信信号不稳时,可以自动切换至北斗通信系统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模块与接收终端19无线连接,接收终端19与定位模块相连,接收终端19通过定位模块对箱包进行定位。
优选的,接收终端19为手机、计算机或其他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
为方便为整个箱包内的各个电子设备提供工作电能,电池盒朝9向箱体1内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电源输出端子,电源输出端子分别与微处理器13、定位通信模块14、显示屏16、密码锁3内的密码锁控制器23、RFID天线7以及RFID读卡器8相连。
其中,可充电电源采用type-c充电接口10可以增加其充电的适用范围,当可充电电池电量缺乏时,可以通过车载、市电、或移动充电宝等均能实现对该可充电电池的充电。
优选的,为了方便充电,type-c充电接口10设置在电源盒9朝向箱体1外的端面。
箱包在使用时,首先将装入箱包内的物品上贴上RFID标签22,利用RFID天线获取物品是否处于箱包内的信息,并传递给RFID读卡器8,从而通过RFID天线7与RFID读卡器8的配合,可以实时检测该物品是否处于箱包内,并将物品信息发送至微处理器13。当出现物品丢失时,微处理器13立即产生物品丢失信号,并将其发送至定位通信模块14,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物品丢失信息发送至接收终端19,接收终端19利用定位模块对箱包丢失物品时的位置进行定位,便于丢失物品的找回。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盖(2)和用于锁合箱体(1)和箱盖(2)的密码锁(3),所述箱体(1)和箱盖(2)均为双层,分别包括内层的内衬(4)和外层的壳体(5),所述壳体(5)为金属材质,所述内衬(4)和壳体(5)之间设置有屏蔽层(6),所述箱体(1)的屏蔽层(6)与内衬(4)之间设置有RFID天线(7),所述RFID天线(7)通过传输线与设置在箱体(1)上的RFID读卡器(8)相连,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内部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盒(9),所述电池盒(9)上设置有type-c充电接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9)上设置有数码管显示器(20),且所述数码管显示器(2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数码管显示器(20)的开关(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6)为聚四氟乙烯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9)和RFID读卡器(8)呈嵌入式设置在箱体(1)的任意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外侧设置有嵌槽(12),嵌槽(12)内安装有微处理器(13)和定位通信模块(14),所述微处理器(13)上连接带指纹键(15)的显示屏(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16)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与密码锁(3)内的密码锁控制器(23)的信号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卡器(8)的信号端与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相连,所述微处理器(13)的信号端与定位通信模块(14)的信号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信模块(14)包括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定位模块在GPS、北斗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中选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4G和北斗通信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接收终端(19)无线连接,所述接收终端(19)与定位模块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9)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电源输出端子,所述电源输出端子分别与微处理器(13)、定位通信模块(14)、显示屏(16)、密码锁(3)内的密码锁控制器(23)、RFID天线(7)以及RFID读卡器(8)相连。
CN201920346267.4U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Active CN209677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267.4U CN209677625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46267.4U CN209677625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77625U true CN209677625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60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46267.4U Active CN209677625U (zh) 2019-03-19 2019-03-19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776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0591A (zh) * 2022-10-20 2022-12-23 湖南智虹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虹膜功能的智能手提箱
WO2023125352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储物容器、物品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352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储物容器、物品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5500591A (zh) * 2022-10-20 2022-12-23 湖南智虹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虹膜功能的智能手提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8135B1 (en) Portable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209677625U (zh) 一种多功能防泄密式箱包
US9671835B2 (en) Personal cloud case cover with a plurality of modular capabilities
EP2226869B1 (en) Battery pack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7597259B2 (en) SIM reader/writer and cellular phone
JP2003006592A (ja) 情報送受信装置
CN108701878A (zh) 能够收发无线电力的辅助电池
CN207867253U (zh) 防水智能手表
CN206727699U (zh) 一种可租赁的充电宝及充电底座
CN104935088B (zh) 利用非接触式读卡器充电的方法
CN108183530A (zh) 一种共享移动电源充电柜
CN113294034A (zh) 智能指纹密码锁
CN202650042U (zh) 手机外置式rfid读写器
CN101523799A (zh) 以非接触状态进行充电的身份认证装置及其方法
CN214195901U (zh) 一种智能指纹密码锁
CN202696670U (zh) 射频识别手机保护壳
CN206877390U (zh) 门禁卡信息采集设备和采集系统
CN206866801U (zh) 基于nb‑iot的箱包
CN202800471U (zh) 移动电话保护套
KR200253140Y1 (ko) 비접촉식 전자칩이 내장된 무선통신 단말기
CN209312114U (zh) 一种低功耗远程感应智能门锁及控制系统
CN207010265U (zh) 一种即插式充电宝
CN207321363U (zh) 一种带感应锁的移动终端
CN208015402U (zh) 一种共享移动电源充电柜
CN209677624U (zh) 一种具有报警定位功能的箱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