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4914U - 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74914U CN209674914U CN201920750152.1U CN201920750152U CN209674914U CN 209674914 U CN209674914 U CN 209674914U CN 201920750152 U CN201920750152 U CN 201920750152U CN 209674914 U CN209674914 U CN 2096749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ow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resistant
- insulating layer
- resistant insu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包括第一导线芯、第二导线芯、屏蔽层,第一导线芯位于屏蔽层中部,第一导线芯外壁包裹有第一耐低温绝缘层,第一耐低温绝缘层外包裹有加强分隔层,加强分隔层外壁向屏蔽层方向延伸形成4个分隔壁使得屏蔽层内形成四个腔室,第二导线芯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四个腔室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耐低温绝缘层、第二耐低温绝缘层、第三耐低温绝缘层以及保温层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电缆具有优异的耐寒性,能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通过加强分隔层、加强芯、加固层、护套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电缆的强度大大增加,使得电缆使用寿命增加,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通信也己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网络通信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和领域发展。伴随网络通信的普及,电缆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使用环境、条件也发生很大变化,不仅要求数据通信电缆适用于常温、高温环境,也要求数据电缆能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传输信号。例如在北方严寒地区,其数据电缆的工作环境温度可低达-40℃,在冷库等特殊的低温环境下,自动控制系统和网络传输系统的工作环境往往在-20℃以下,甚至更低,但普通的硅橡胶电缆强度较差,其抗低温的性能也较差,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包括第一导线芯、第二导线芯、屏蔽层,所述第一导线芯位于屏蔽层中部,所述第一导线芯外壁包裹有第一耐低温绝缘层,所述第一耐低温绝缘层外包裹有加强分隔层,所述加强分隔层外壁向屏蔽层方向延伸形成4个分隔壁使得屏蔽层内形成四个腔室,所述第二导线芯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四个腔室内,所述第二导线芯外壁包裹有第二耐低温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线芯两侧分别设有加强芯,所述加强芯外包裹有第三耐低温绝缘层,所述分隔壁、第二导线芯、加强芯之间还设有填充层。
作为改进,所述屏蔽层外壁向外侧依次包裹有防水层、保温层、加固层及护套。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耐低温绝缘层、第二耐低温绝缘层、第三耐低温绝缘层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所述防水层为PE防水层。
作为改进,所述保温层为无纺布包缠层或棉织物层。
作为改进,所述加固层为金属铠装层。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耐低温绝缘层、第二耐低温绝缘层、第三耐低温绝缘层以及保温层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电缆具有优异的耐寒性,能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使用;通过加强分隔层、加强芯、加固层、护套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电缆的强度大大增加,使得电缆使用寿命增加,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第一导线芯,2、第二导线芯,3、屏蔽层,4、第一耐低温绝缘层,5、加强分隔层,6、第二耐低温绝缘层,7、加强芯,8、第三耐低温绝缘层,9、填充层,10、防水层,11、保温层,12、加固层,13、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包括第一导线芯1、第二导线芯2、屏蔽层3,所述第一导线芯1位于屏蔽层3中部,所述第一导线芯1外壁包裹有第一耐低温绝缘层4,所述第一耐低温绝缘层4外包裹有加强分隔层5,所述加强分隔层5外壁向屏蔽层方向延伸形成4个分隔壁使得屏蔽层3内形成四个腔室,所述第二导线芯2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四个腔室内,所述第二导线芯2外壁包裹有第二耐低温绝缘层6,所述第二导线芯2两侧分别设有加强芯7,所述加强芯7外包裹有第三耐低温绝缘层8,所述分隔壁5、第二导线芯2、加强芯7之间还设有填充层9。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屏蔽层3外壁向外侧依次包裹有防水层10、保温层11、加固层12及护套13。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第一耐低温绝缘层4、第二耐低温绝缘层6、第三耐低温绝缘层8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防水层10为PE防水层。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保温层11为无纺布包缠层或棉织物层。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加固层12为金属铠装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一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线芯、第二导线芯、屏蔽层,所述第一导线芯位于屏蔽层中部,所述第一导线芯外壁包裹有第一耐低温绝缘层,所述第一耐低温绝缘层外包裹有加强分隔层,所述加强分隔层外壁向屏蔽层方向延伸形成4个分隔壁使得屏蔽层内形成四个腔室,所述第二导线芯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四个腔室内,所述第二导线芯外壁包裹有第二耐低温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线芯两侧分别设有加强芯,所述加强芯外包裹有第三耐低温绝缘层,所述分隔壁、第二导线芯、加强芯之间还设有填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外壁向外侧依次包裹有防水层、保温层、加固层及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低温绝缘层、第二耐低温绝缘层、第三耐低温绝缘层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为PE防水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无纺布包缠层或棉织物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为金属铠装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50152.1U CN209674914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50152.1U CN209674914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74914U true CN209674914U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7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50152.1U Active CN209674914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749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23771A (zh) * | 2021-04-21 | 2021-08-06 | 宏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集束型蝶形光电复合缆 |
-
2019
- 2019-05-23 CN CN201920750152.1U patent/CN2096749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23771A (zh) * | 2021-04-21 | 2021-08-06 | 宏安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集束型蝶形光电复合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89969U (zh) | 一种含碳纤维复合带且耐温等级高的耐火电缆 | |
CN209674914U (zh) | 一种0.6/1kV耐低温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 |
CN105913917A (zh) | 一种硅橡胶轻型耐火舰船软电缆 | |
CN201584194U (zh) | 氟塑料控制电缆 | |
CN202816425U (zh) | 一种防静电、耐磨、抗拉、环保型耐高温屏蔽安装电缆 | |
CN209880225U (zh) | 一种自承式耐火防水计算机电缆 | |
CN201689715U (zh) |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控制软电缆 | |
CN203205137U (zh) | 防电磁干扰、大电流、水密磁模拟电缆 | |
CN209993394U (zh) | 适用于12GHz高频通信的10Mpa水压纵向水密同轴电缆 | |
CN204904886U (zh) | 耐低温柔性数据传输电缆 | |
CN202422848U (zh) | 环保阻水型室外数字通信电缆 | |
CN202196598U (zh) | 楼宇用综合布线电缆 | |
CN215577746U (zh) | 一种改性三元硅橡胶绝缘电缆 | |
CN207895871U (zh) | 一种耐低温及阻燃信号电缆 | |
CN206480405U (zh) | 一种耐弯曲高抗干扰能力编码器专用电缆 | |
CN203966624U (zh) | 一种高耐热耐日光柔软通信设备电缆 | |
CN206726801U (zh) | 一种新型柔性耐火型电缆 | |
CN203760151U (zh) | 一种海上用防水抗氧化铠装电缆 | |
CN204360805U (zh) | 一种家庭装修专用环保综合布线电缆 | |
CN203232714U (zh) | 双护套特种微型控制电缆 | |
CN203721305U (zh) | 一种自控温加热电缆 | |
CN201315181Y (zh) | 氟塑料绝缘车载测控综合电缆 | |
CN218181930U (zh) | 一种中性零浮力光纤通信电缆 | |
CN201465606U (zh) | 三防护套多芯综合控制电缆 | |
CN218214727U (zh) | 一种智能机器人用高性能电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