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2080U -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2080U
CN209662080U CN201920122533.5U CN201920122533U CN209662080U CN 209662080 U CN209662080 U CN 209662080U CN 201920122533 U CN201920122533 U CN 201920122533U CN 209662080 U CN209662080 U CN 209662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rawer
plate
tcm nursing
medical tro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25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1225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2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2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20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器械放置箱,所述器械放置箱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通过挂钩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中方便将医用器械挂在挂钩上面,大大改善了于医护人员拿取器械麻烦的问题,在通过伸缩杆的设置,使得能对横块进行高度调节,便于收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通过支撑块的设置,使得在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到达地点后,可通过调节螺纹杆。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背景技术
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中医治疗项目有针灸、拔火罐、艾灸等,这些治疗均需在病人病床边进行操作,由于每种治疗都要使用较多的工具,医生拿取这些工具极不方便,而且这些工具大多容易丢失、破损,易被污染,使用后又难以及时分类,造成回收困难,而且普通的推车行走效果差,容易导致拔火罐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器械放置箱,所述器械放置箱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所述器械放置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凹槽从上到下依次分割为第一抽屉槽和第二抽屉槽,所述第一抽屉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抽屉,所述第一抽屉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所述第二抽屉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抽屉,所述第二抽屉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环。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板,所述操作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操作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操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螺栓。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垃圾桶,所述垃圾桶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可选的,所述万向轮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连接块一端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轮子,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通过挂钩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中方便将医用器械挂在挂钩上面,大大改善了于医护人员拿取器械麻烦的问题,在通过伸缩杆的设置,使得能对横块进行高度调节,便于收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通过支撑块的设置,使得在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到达地点后,可通过调节螺纹杆,使得支撑块下落至地面,保证了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的稳定,大大增加其实用性。
2、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通过器械放置箱、箱门和第一拉环的配合使用,使该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在平时使用中能够对各种中医用器械进行集中放置,防止器械杂乱而影响下次使用,通过垃圾桶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可将产生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垃圾产生污染,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器械放置箱、5-箱门、6-第一拉环、7-连接块、8-凹槽、9-固定板、10-第一抽屉槽、11-第二抽屉槽、12-第一抽屉、13-第二拉环、14-第二抽屉、15-第三拉环、16-操作板、17-护栏、18-伸缩杆、19-横块、20-挂钩、21-锁紧螺栓、22-固定块、23-推手、24-垃圾桶、25-盖板、26-支撑腿、27-连接板、28-万向轮、2801-第一连接块、2802-转轴、2803-第二连接块、2804-U形板、2805-转动轴、2806-轮子、29-螺纹帽、30-螺纹杆、31-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板1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器械放置箱4,通过器械放置箱4、箱门5和第一拉环6的配合使用,使该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在平时使用中能够对各种中医用器械进行集中放置,防止器械杂乱而影响下次使用,器械放置箱4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箱门5,箱门5在使用中可通过第一拉环6打开和关闭,箱门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6,器械放置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正面开设有凹槽8,凹槽8可通过固定板9分割为第一抽屉槽10和第二抽屉槽11,凹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将凹槽8从上到下依次分割为第一抽屉槽10和第二抽屉槽11,第一抽屉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抽屉12,第一抽屉12和第二抽屉14的正面设置有标签放置槽,可放置药品标签,合理分配,大大方便其使用,第一抽屉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13,第二抽屉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抽屉14,第一抽屉12和第二抽屉14的正面设置有标签放置槽,可放置药品标签,合理分配,大大方便其使用,第二抽屉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环15,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板16,操作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护栏17,操作板16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通过伸缩杆18的设置,使得能对横块进行高度调节,便于收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伸缩杆18远离操作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块19,横块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20,通过挂钩20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中方便将医用器械挂在挂钩20上面,大大改善了于医护人员拿取器械麻烦的问题,伸缩杆18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螺栓21,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23,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垃圾桶24,通过垃圾桶24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可将产生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垃圾产生污染,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垃圾桶24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25,盖板25可有效的防止气味溢出,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6,支撑腿26的数量为四个,支撑腿26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7,连接板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8,通过万向轮28的设置,使得当需要移动该护理装置时,调节螺纹杆30,然后升起支撑块31即可,然后通过万向轮28移动,操作简单,移动方便,连接板27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帽29,螺纹帽29的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杆30,螺纹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1,通过支撑块31的设置,使得在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到达地点后,可通过调节螺纹杆30,使得支撑块31下落至地面,保证了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的稳定,万向轮28包括第一连接块2801,第一连接块2801的一侧插接有转轴2802,转轴2802远离第一连接块2801一端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块2803,第二连接块280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2804,U形板28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805,转动轴2805的外表面套接有轮子2806,支撑腿2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腿26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抽屉12与第二抽屉14的正面开设有标签放置槽,伸缩杆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栏板。
综上所述,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使用时,通过挂钩20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中方便将医用器械挂在挂钩20上面,大大改善了于医护人员拿取器械麻烦的问题,在通过伸缩杆18的设置,使得能对横块进行高度调节,便于收缩,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通过支撑块31的设置,使得在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到达地点后,可通过调节螺纹杆30,使得支撑块31下落至地面,保证了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的稳定,大大增加其实用性,通过器械放置箱4、箱门5和第一拉环6的配合使用,使该该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在平时使用中能够对各种中医用器械进行集中放置,防止器械杂乱而影响下次使用,通过垃圾桶24的设置,使得在使用中可将产生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垃圾产生污染,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器械放置箱(4),所述器械放置箱(4)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箱门(5),所述箱门(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6),所述器械放置箱(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正面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将凹槽(8)从上到下依次分割为第一抽屉槽(10)和第二抽屉槽(11),所述第一抽屉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抽屉(12),所述第一抽屉(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13),所述第二抽屉槽(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抽屉(14),所述第二抽屉(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板(16),所述操作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护栏(17),所述操作板(16)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远离操作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块(19),所述横块(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20),所述伸缩杆(18)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螺栓(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手(23),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垃圾桶(24),所述垃圾桶(24)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6),所述支撑腿(26)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7),所述连接板(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7)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帽(29),所述螺纹帽(29)的内部螺纹连接螺纹杆(30),所述螺纹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8)包括第一连接块(2801),所述第一连接块(2801)的一侧插接有转轴(2802),所述转轴(2802)远离第一连接块(2801)一端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连接块(2803),所述第二连接块(280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板(2804),所述U形板(280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805),所述转动轴(2805)的外表面套接有轮子(2806),所述支撑腿(2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26)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下表面。
CN201920122533.5U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2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2533.5U CN209662080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2533.5U CN209662080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2080U true CN209662080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6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253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2080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20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463A (zh) * 2020-09-01 2020-11-03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外科伤口护理的多功能消毒上药装置
CN111938959A (zh) * 2020-08-03 2020-11-17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护理用推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8959A (zh) * 2020-08-03 2020-11-17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护理用推车
CN111870463A (zh) * 2020-09-01 2020-11-03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外科伤口护理的多功能消毒上药装置
CN111870463B (zh) * 2020-09-01 2021-07-20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外科伤口护理的多功能消毒上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62080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医疗推车
Marziali et al. Interpersonal group psychotherapy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N206381321U (zh) 一种医疗护理推车
CN204890524U (zh) 一种便携式仿针灸康复推拿器
CN209695383U (zh) 一种手术室巡回护理车
CN204411272U (zh) 一种中医消毒针灸盒
CN205054936U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
CN209808536U (zh) 一种医疗手术用医疗器械转运车
CN203898448U (zh) 一种多功能内科检查床
CN204072085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的改良结构
CN209004400U (zh) 一种急诊护理头部降温装置
CN208287203U (zh) 一种具有抬腿功能的按摩装置
CN206814748U (zh) 一种具备提示功能的医学检验用细菌培养柜
CN204909946U (zh) 一种医用消毒盘
CN205234985U (zh) 一种医疗消毒柜
CN209032981U (zh) 一种普外科移动用护理架
CN204233362U (zh) 一种中医治疗推车
CN205569164U (zh) 一种用于icu患者的眼部护理设备
CN203291162U (zh) 一种新型外科护理换药车
CN204683009U (zh) 一种医用床头柜
CN211694480U (zh) 一种小儿内分泌科临床用聚光观察灯
CN209575149U (zh) 一种方便进行分类放置的医疗护士用医疗盒
CN209019443U (zh) 一种艾灸机的艾灸火头外罩装置
CN214805445U (zh)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药盘结构
CN20320827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床头病例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