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0187U -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0187U
CN209660187U CN201920313467.XU CN201920313467U CN209660187U CN 209660187 U CN209660187 U CN 209660187U CN 201920313467 U CN201920313467 U CN 201920313467U CN 209660187 U CN209660187 U CN 209660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ixing tank
siphunculus
motor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34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钦
李冬梅
毛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o-Product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03134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0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0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01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进料斗,混合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挡板,每个第一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滤网,混合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混合箱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混合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混合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通管。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使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进行转动,能够使鱼料进行搅拌,实现了对预料的搅拌,能够使搅拌后的鱼料进行杂质处理,能够将处理后的鱼料进行投放进水池,能够避免泡沫浮求发生跑动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渔业,又称水产养殖,是指在岸上由人工所开辟的渔塭中,养殖鱼类或各种海鲜,以供食用,根据养殖水质的不同,可分为淡水养殖、咸水养殖及海面养殖三大类,以西南沿海分布最为密集,产值居远洋渔业之次,常见的有虱目鱼,牡蛎,鳗鱼的养殖。
鱼塘养殖时往往需要给鱼塘进行投食,目前投食主要依靠人工投食,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在人工投放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投放均匀,现阶段的鱼苗养殖需要对鱼食进行粉碎搅拌,目前,鱼料搅拌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包括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进料斗,所述混合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挡板,每个所述第一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混合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混合箱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混合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所述混合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贯穿轴承和第一通管并与第二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外表面与第一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的内部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面均与混合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三通管,所述第三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块,所述第一放置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块,所述第二放置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所述混合箱的内部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通过第一销轴固定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二滑块的正面固定铰接,所述混合箱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四通管,所述第四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混合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面均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混合箱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隔板固定连通,所述地面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池,所述水池的内部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泡沫浮球,每组所述泡沫浮球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网杆,所述排料管远离混合箱的一端延伸至网杆的上方,所述水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固定绳,每组所述固定绳远离水池的一端均与泡沫浮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管的水平值长度值大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一电机输出端位于第一通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更好的对鱼料进行搅拌,能够使第一搅拌杆能够更好的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管的水平值长度值大于第一电机输出端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一电机输出端位于第二通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更好的对鱼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能够使第二搅拌杆能够更好的对鱼料进行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挡板,每个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混合箱底面的一端均与混合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对过滤后的鱼料进行隔档,能够对过滤后的鱼料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管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排料管的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对排料管进行支撑,能够避免排料管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折断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水平长度值大于滤网的水平长度值,且筛网位于滤网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更好的对搅拌后的鱼料进行过滤,能够放置鱼料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杂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往进料斗加入鱼料,通过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转动,能够使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进行转动,通过进料斗加入的鱼料,能够使鱼料进行搅拌,实现了对预料的搅拌,通过滤网和筛网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搅拌后的鱼料进行杂质处理,避免了在投放鱼料的过程中,发生污染现象。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的出水管的使用下,能够使鱼料更好的输送,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通过第二挡板的使用下,能够使鱼料更好的输送,通过第四通管与排料管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将处理后的鱼料进行投放进水池,通过固定绳的使用下,能够避免泡沫浮求发生跑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箱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箱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混合箱;2、第四通管;3、水泵;4、第三通管;5、第二销轴;6、第二滑块;7、连接杆;8、第二滑槽;9、支撑柱;10、出水管;11、输送管;12、筛网;13、滤网;14、第二搅拌杆;15、第一通管;16、第一销轴;17、第二电机;18、转盘;19、地面;20、支撑腿;21、第二挡板;22、第一放置块;23、隔板;24、第一滑槽;25、第一滑块;26、第一挡板;27、进料斗;28、轴承;29、第一电机;30、进水管;31、水池;32、支撑杆;33、排料管;34、泡沫浮球;35、网杆;36、固定绳;37、第一搅拌杆;38、第二通管;39、第二放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包括混合箱1,混合箱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进料斗27,混合箱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挡板26,每个第一挡板2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滤网13,混合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9,混合箱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28,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搅拌杆37,第一搅拌杆37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15,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搅拌杆14,第二搅拌杆14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通管38,第一电机29的输出端依次贯穿轴承28和第一通管15并与第二通管38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外表面与轴承28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外表面与第一通管15的内壁固定连接,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隔板23,隔板23的左右两侧面均与混合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三通管4,第三通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1,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块22,第一放置块2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4,第一滑槽24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一滑槽24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5,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块39,第二放置块3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二滑槽8相适配的第二滑块6,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筛网12,筛网12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滑块25和第二滑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支撑柱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18,转盘18的外表面通过第一销轴16固定铰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远离转盘18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5与第二滑块6的正面固定铰接,混合箱1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四通管2,第四通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料管33,混合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腿20,每个支撑腿20的底面均与地面19固定连接,混合箱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泵3,水泵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0,水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混合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通,出水管10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隔板23固定连通,地面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池31,水池31的内部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泡沫浮球34,每组泡沫浮球3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网杆35,排料管33远离混合箱1的一端延伸至网杆35的上方,水池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固定绳36,每组固定绳36远离水池31的一端均与泡沫浮球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通管15的水平值长度值大于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一电机29输出端位于第一通管15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更好的对鱼料进行搅拌,能够使第一搅拌杆37能够更好的搅拌。
进一步的,第二通管38的水平值长度值大于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一电机29输出端位于第二通管38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更好的对鱼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能够使第二搅拌杆14能够更好的对鱼料进行搅拌。
进一步的,混合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挡板21,每个第二挡板21远离混合箱1底面的一端均与混合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对过滤后的鱼料进行隔档,能够对过滤后的鱼料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排料管3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远离排料管33的一端与地面19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对排料管33进行支撑,能够避免排料管33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折断现象。
进一步的,筛网12的水平长度值大于滤网13的水平长度值,且筛网12位于滤网13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能够更好的对搅拌后的鱼料进行过滤,能够放置鱼料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杂质。
工作原理:将第一电机29接通市政电源,能够使第一电机29的输出端转动,通过往进料斗27加入鱼料,通过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转动,能够使第一搅拌杆37和第二搅拌杆14进行转动,在第一搅拌杆37与第二搅拌杆14的转动下,能够将从进料斗27加入的鱼料进行搅拌,将第二电机17接通市政电源,能够使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转动,通过第二电机17输出端的转动,能够使转盘18通过连接杆7带动筛网12滑动,将水泵3接通市政电源,能够使水泵3进行出水工作,通过水泵3的出水管10的使用下,能够使鱼料更好的输送,通过第四通管2与排料管33的配合使用下,能够将处理后的鱼料进行投放进水池3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包括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相对称的进料斗(27),所述混合箱(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挡板(26),每个所述第一挡板(2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滤网(13),所述混合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9),所述混合箱(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28),所述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搅拌杆(37),所述第一搅拌杆(37)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一通管(15),所述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搅拌杆(14),所述第二搅拌杆(14)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通管(38),所述第一电机(29)的输出端依次贯穿轴承(28)和第一通管(15)并与第二通管(3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外表面与轴承(28)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外表面与第一通管(1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隔板(23),所述隔板(23)的左右两侧面均与混合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三通管(4),所述第三通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1),所述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放置块(22),所述第一放置块(2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4)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一滑槽(24)相适配的第一滑块(25),所述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块(39),所述第二放置块(39)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的内部卡接有与第二滑槽(8)相适配的第二滑块(6),所述混合箱(1)的内部放置有筛网(12),所述筛网(12)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一滑块(25)和第二滑块(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输出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18),所述转盘(18)的外表面通过第一销轴(16)固定铰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远离转盘(18)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5)与第二滑块(6)的正面固定铰接,所述混合箱(1)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四通管(2),所述第四通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料管(33),所述混合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腿(20),每个所述支撑腿(20)的底面均与地面(19)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箱(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0),所述水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混合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通,所述出水管(10)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隔板(23)固定连通,所述地面(1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水池(31),所述水池(31)的内部放置有两组相对称的泡沫浮球(34),每组所述泡沫浮球(3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网杆(35),所述排料管(33)远离混合箱(1)的一端延伸至网杆(35)的上方,所述水池(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固定绳(36),每组所述固定绳(36)远离水池(31)的一端均与泡沫浮球(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管(15)的水平值长度值大于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一电机(29)输出端位于第一通管(1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管(38)的水平值长度值大于第一电机(29)输出端的水平长度值,且第一电机(29)输出端位于第二通管(38)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挡板(21),每个所述第二挡板(21)远离混合箱(1)底面的一端均与混合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3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远离排料管(33)的一端与地面(1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12)的水平长度值大于滤网(13)的水平长度值,且筛网(12)位于滤网(13)的下方。
CN201920313467.XU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0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3467.XU CN20966018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3467.XU CN20966018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0187U true CN209660187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346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6018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0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8642A (zh) 一种养鱼塘饲料投撒装置
CN206565100U (zh) 一种新型浮球式水产养殖投料装置
CN206935229U (zh) 一种渔业养殖用饲料投料装置
CN104322419A (zh) 一种海参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875496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的撒料装置
CN109548720A (zh) 基于异位生物絮团培育和原位硝化的复合对虾养殖系统
CN208676130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
CN108541645A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渔业用投食装置
CN105918171A (zh) 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方法及培育装置
CN110547236A (zh) 一种高密度澳洲龙虾专用养殖池塘及养殖方法
CN20652535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投料装置
CN206371489U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水产饲料混料装置
CN103535316A (zh) 纳米曝气管和pvc管相连接的南美白对虾室外养殖装置
CN110786283A (zh) 一种育苗池饵料投喂装置
CN113383743B (zh) 一种水产种苗驯化器及其应用
CN206720787U (zh) 一种养鱼系统的氨氮分离装置
CN209660187U (zh) 一种漂浮框投料装置
CN208708504U (zh) 一种养鱼场用增氧装置
CN207612941U (zh) 一种漂浮的喷洒沉降两用型喂鱼装置
CN209218929U (zh) 一种轮虫发生器用拖带外池
CN209914772U (zh) 一种分段式螃蟹循环养殖装置
CN209105954U (zh) 一种高效节能养鱼装置
CN208523541U (zh) 一种小型对虾养殖箱
CN205865636U (zh) 一种裸斑鱼养殖池塘
CN207604373U (zh) 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鱼料抛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