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5505U -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5505U
CN209655505U CN201920335814.9U CN201920335814U CN209655505U CN 209655505 U CN209655505 U CN 209655505U CN 201920335814 U CN201920335814 U CN 201920335814U CN 209655505 U CN209655505 U CN 209655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heat exchanger
air
handling units
dr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58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旺
张春来
苏晓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ENGYI AIR CONDITION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ENGYI AIR CONDITION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ENGYI AIR CONDITION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ENGYI AIR CONDITION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58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5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5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55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包括新风机组、总控制器、控制新风机组的新风机组主板、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将检测数据反馈至总控制器的检测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总控制器连接的终端控制器,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通道、排风通道、新风快调旁通通道以及排风快调旁通通道;该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不仅可实现智能控制和可视化监控,且通过全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对排风能量进行两级回收,提高热泵热回收效率,并保证室外低温时,保证蒸发器一定的制热效果,节能省排,另外,设置的新风快调旁通通道和排风快调旁通通道可实现室内快速调温的需求,提高居住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室外空气品质的急剧下降,在室外引入新风并经过各级处理,祛除粉尘颗粒物及有害气体,再输入室内,提高室内居住舒适度,而独立新风机组凭借着低温送风、无回风等优点,更受居住者的青睐,在智能化新风机组系统的智能控制下,不仅满足个性化需求,且舒适感更高,更节能,且现有的新风系统一般都会集中或半集中空调系统,通过空调系统对新风温度进行处理,可防止输入的新风对室内温度造成波动,提高舒适感,而排风的热能或冷能通过热回收装置进行回收以节能,现有技术中热能回收效率比较高的热回收系统存在结构过于复杂,回收过程中需要耗费能量实现(如利用循环水泵回收热交换后冷凝水中的冷能),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且由于设有热回收系统的新风机组的风阻较大,往往无法达到较高的风速,以快速对室内实现调温,无法满足居住者的快调需求,此外,在严寒地区,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因为低温,无法获得足够的制冷量,空调系统的制热效果不足以加热新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通过对排风热能进行两级回收,不仅可实现高效的热泵热回收,并保证空调系统在严寒环境下的制热效果,同时具有快调功能,满足个性化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包括新风机组、总控制器、控制新风机组的新风机组主板、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将检测数据反馈至总控制器的检测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总控制器连接的终端控制器,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通道、排风通道、新风快调旁通通道以及排风快调旁通通道,新风通道内沿新风送风方向依次设有过滤装置、全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新风处理装置和新风机,排风通道内沿排风方向依次设置全热交换器、除湿腔、第二热交换器和排风机,新风快调旁通通道与全热交换器并联,连通全热交换器的新风输入端和其新风输出端,其内设快调新风旁通阀,排风快调旁通通道与全热交换器并联,连通全热交换器的排风输入端和其排风输出端,其内设快调排风旁通阀,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通过热力膨胀阀连接,另一端分别经四通换向阀与压缩机串联,快调新风旁通阀、快调排风旁通阀、新风机、排风机、压缩机分别与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检测系统包括位于新风通道的新风入口侧的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位于新风通道的新风出口侧的新风压力检测器和新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位于排风通道的排风入口侧的排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和排风压力检测器以及位于排风通道的排风出口侧的排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和CO2浓度检测仪。
优选地,还包括新风旁通通道,新风旁通通道一端连接处位于过滤装置后端,另一端连接处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后端,新风旁通通道内设新风旁通阀,新风旁通阀与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除湿旁通通道,其一端连接处位于过滤装置前端,另一端连接处位于除湿腔的底端,且靠近除湿腔的排风输入端设置,除湿旁通通道内设冷风除湿旁通阀,冷风除湿旁通阀与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优选地,新风通道内还设有位于全热交换器前端的第三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通过预热电磁阀与第一热交换器并联,预热电磁阀与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优选地,总控制器还设有自动无人待机模块,其接受和分析CO2浓度检测仪的反馈信息,并向新风机组主板发送控制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不仅可实现智能控制和可视化监控,且通过全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对排风能量进行两级回收,提高热泵热回收效率,并保证室外低温时,保证蒸发器一定的制热效果,节能省排,另外,设置的新风快调旁通通道和排风快调旁通通道可实现室内快速调温的需求,提高居住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热回收新风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a、新风机组主板,2、全热交换器,3、第一热交换器,4、第三热交换器,4a、预热电磁阀,5、第二热交换器,6、压缩机,7、四通换向阀,8、过滤装置,9、新风处理装置,10、新风机,11、排风机,12、除湿腔,13、新风快调旁通通道,13a、快调新风旁通阀,14、排风快调旁通通道,14a、快调排风旁通阀,15、排风出口,15a、排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15c、CO2浓度检测仪,16、新风入口,16a、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7、排风入口,17a、排风压力检测器,17b、排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8、新风出口,18a、新风压力检测器,18b、新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19、新风旁通通道,19a、新风旁通阀,20、除湿旁通通道,20a、冷风除湿旁通阀,21、终端控制器,22、总控制器,23、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包括新风机组、总控制器22、控制新风机组的新风机组主板1a、无线通信模块23、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3将将检测数据反馈至总控制器22的检测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23与总控制器22连接的终端控制器21,其中,终端控制器21还包括终端主控器和终端分控器,终端主控器上设有便于用户获取室内温度、湿度,并设置目标温度、风量和湿度,终端分控器用于分别控制单一房间内的风量,可设置风量和温度,新风机组主板1a通过控制该终端分支端口的阀门开度来控制单一房间内的风量和温度,
如图2所示,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通道、排风通道、新风快调旁通通道13以及排风快调旁通通道14,新风快调旁通通道13与全热交换器2并联,连通全热交换器2的新风输入端和其新风输出端,其内设快调新风旁通阀19a13a,排风快调旁通通道14与全热交换器2并联,连通全热交换器2的排风输入端和其排风输出端,其内设快调排风旁通阀14a,根据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和排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7b提供的温度信号,当室内外温差不大或者预设温度值与室内温度相差大(至少为5℃)时,全热交换器的热能回收非常有限,且新风机10负荷大,需要降低新风送风阻力,总控制器22发送开启新风快调旁通通道13和排风快调旁通通道14的控制信号,新风机组主板1a开启快调新风旁通阀19a13a和快调排风旁通阀14a,新风不经过全热交换器2,由全热交换器2的新风快调旁通通道13送入,降低新风输送阻力,室内可获得大风量新风,快速调节室内温度,同时,排风由全热交换器2的排风快调旁通通道14排出,降低排风阻力,快速抽取室内不适空气,以快速实现换气调温;
新风通道内沿新风送风方向依次设有过滤装置8、全热交换器2、第一热交换器3、新风处理装置9和新风机10,过滤装置8可拆卸设置于箱体1上,在室内还可设置位于排风入口17侧的PM2.5传感器,并在终端主控器上进行显示,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空气状况,当室内PM2.5持续几天超过预设值,则需更换滤网,全热交换器2可实现新风和排风热交换以热能的一级回收,第一热交换器3用于根据设定温度值调节新风的送风温度,新风机10内设有新风流量阀门及风机等,用于产生送风正压力,并控制总风量,新风处理装置9内沿新风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有杀菌网、活性碳网和湿膜加湿器,用于对新风分别进行杀菌,吸收有害气体并调节湿度,湿膜加湿器与新风机组主板1a连接;
排风通道内沿排风方向依次设置全热交换器2、除湿腔12、第二热交换器5和排风机11,其中第一热交换器3、第二热交换器5一端通过热力膨胀阀连接,另一端分别经四通换向阀7与压缩机6串联,在冬季制热时,在四通换向阀7的控制下,第一热交换器3作为冷凝器,第二热交换器5作为蒸发器,夏季制热时,第一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第二热交换器5作为冷凝器,第二热交换器5实现制冷剂循环调温的同时,通过吸收排风中的热能或冷能,实现排风的二次回收,除湿腔12用于冬季时对排风进行除湿以防止二次回收时,第二热交换器5发生结霜,以影响热交换,排风机11内设有排风流量阀门及风机等,用于产生排风正压力,并控制排风量,并根据位于新风通道新风出口18侧的新风压力检测器18a和排风通道排风入口17侧的排风压力检测器17a的监控数据,控制排风流量阀门使室内形成微正压环境,其中,新风机10、排风机11、压缩机6分别与新风机组主板1a连接;
检测系统包括位于新风通道的新风入口16侧的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位于新风通道的新风出口18侧的新风压力检测器18a和新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18b、位于排风通道的排风入口17侧的排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7b和排风压力检测器17a以及位于排风通道的排风出口15侧的排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15a和CO2浓度检测仪15C。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因在过渡季节,新风不需要进行温度调节,为减少输送阻力,新风通过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的新风旁通通道19进行输送,新风旁通通道19一端连接处位于过滤装置8后端,另一端连接处位于第一热交换器3后端,新风旁通通道19内设新风旁通阀19a,新风旁通阀19a与新风机组主板1a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防止冬季工作时蒸发器结霜,需要对排风进行除湿,可利用室外的干冷新风与低温高湿排风混合液化成水汽,并通过降速和拦挡除湿,因此,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设置的除湿旁通通道20,其一端连接处位于过滤装置8前端,另一端连接处位于除湿腔12的底端,且靠近除湿腔12的排风输入端设置,从新风入口16引入少量室外新风对排风冷却进行除湿,除湿旁通通道20内设冷风除湿旁通阀20a,冷风除湿旁通阀20a与新风机组主板1a连接,根据排风出口15处的温湿度检测器和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的监测数据信号,控制冷风除湿旁通阀20a的开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防止排风与过冷新风热交换式导致全热交换器2结霜,新风通道内还设有位于全热交换器2前端的第三热交换器4,第三热交换器4通过预热电磁阀4a与第一热交换器3并联,预热电磁阀4a与新风机组主板1a连接,将制冷剂分流至第三热交换器4,对过冷新风进行预热。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总控制器22还设有自动无人待机模块,其接受和分析CO2浓度检测仪15C的反馈信息,终端总控器上设有无人待机时间,在无人待机时间内,CO2浓度检测仪15C的监测数据信号波动范围较小,即判定室内无人,并开启待机模式,并向新风机组主板1a发送控制信号,减小新风送风量和排风量,同时减小压缩机6的工作频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的最佳技术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冬季制热时,在15℃以下的室外环境下,总控制器22控制打开新风机10、排风机11、第一热交换器3、第二热交换器5、压缩机6及湿膜加湿器,并根据室内预设温度、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和排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7b的温度数据,发送信号至新风机组主板1a,控制新风机10的送风量以及压缩机6的工作时间和频率,此时第一热交换器3和第三热交换器4为冷凝器,第二交换器为蒸发器;总控制器22根据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和排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15a的温度数据,当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反馈的温度数据低于2℃时,新风机组主板1a还开启预热电磁阀4a,在新风机10的作用下,新风经第三热交换器4加热至零度以上,再经全热交换器2回收排风中的热量,并经第一热交换器3调节温度,最后经杀菌、除有害气体和加湿后送入室内,而此时排风在排风机11作用下,经全热交换器2热交换后,进入除湿腔12除湿,并经第二热交换器5充分吸走热量,由排风出口15排出,当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反馈的温度数据低于0℃时,总控制器22根据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16a和排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15a,控制新风机组主板1a开启冷风除湿旁通阀20a输送适度干冷新风,对高湿排风进行除湿;
夏季制冷时,总控制器22控制打开新风机10、排风机11、第一热交换器3、第二热交换器5、压缩机6及湿膜加湿器,其余执行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四通换向阀7转换制冷剂流向第一热交换器3为蒸发器,第二交换器为冷凝器,新风和排风在全热交换器2进行热交换,回收冷能后,新风经新风处理装置9处理和第一热交换器3调温后输送至室内,排风经第二热交换器5进一步吸收冷能后排放,根据排风压力,可关闭或适度开启除湿旁通通道20;
过渡季节时,总控制器22开通旁通调节阀、新风机10、排风机11,其余执行机构均为关闭状态,新风经过滤和处理后直接送入室内,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连接处位于…前端”、“连接处位于…后端”,其方位以该通道中的风向进行描述,且其位置为紧邻于该部件,即两者中间无其他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机组、总控制器、控制新风机组的新风机组主板、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数据反馈至总控制器的检测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总控制器连接的终端控制器,所述新风机组包括新风通道、排风通道、新风快调旁通通道以及排风快调旁通通道,所述新风通道内沿新风送风方向依次设有过滤装置、全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新风处理装置和新风机,所述排风通道内沿排风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全热交换器、除湿腔、第二热交换器和排风机,所述新风快调旁通通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器并联,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的新风输入端和其新风输出端,其内设快调新风旁通阀,所述排风快调旁通通道与所述全热交换器并联,连通所述全热交换器的排风输入端和其排风输出端,其内设快调排风旁通阀,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一端通过热力膨胀阀连接,另一端分别经四通换向阀与压缩机串联,快调新风旁通阀、快调排风旁通阀、新风机、排风机、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所述检测系统包括位于新风通道的新风入口侧的新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位于新风通道的新风出口侧的新风压力检测器和新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位于排风通道的排风入口侧的排风入口温湿度检测器和排风压力检测器以及位于排风通道的排风出口侧的排风出口温湿度检测器和CO2浓度检测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旁通通道,新风旁通通道一端连接处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后端,另一端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后端,所述新风旁通通道内设新风旁通阀,新风旁通阀与所述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旁通通道,其一端连接处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前端,另一端连接处位于所述除湿腔的底端,且靠近所述除湿腔的排风输入端设置,所述除湿旁通通道内设冷风除湿旁通阀,冷风除湿旁通阀与所述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前端的第三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通过预热电磁阀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并联,预热电磁阀与所述新风机组主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制器还设有自动无人待机模块,其接受和分析所述CO2浓度检测仪的反馈信息,并向所述新风机组主板发送控制信号。
CN201920335814.9U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55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814.9U CN209655505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814.9U CN209655505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5505U true CN209655505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7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58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55505U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550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5889A (zh) * 2019-12-05 2020-03-27 上海东健净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回程洁净新风处理系统
CN111578424A (zh) * 2020-05-21 2020-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
CN112361494A (zh) * 2020-09-23 2021-02-12 山东中威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CN114251747A (zh) * 2020-09-10 2022-03-29 汤钰婷 智能空气调节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5889A (zh) * 2019-12-05 2020-03-27 上海东健净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回程洁净新风处理系统
CN111578424A (zh) * 2020-05-21 2020-08-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
CN114251747A (zh) * 2020-09-10 2022-03-29 汤钰婷 智能空气调节系统
CN112361494A (zh) * 2020-09-23 2021-02-12 山东中威空调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55505U (zh) 一种热回收新风机组系统
CN106678991B (zh)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46673B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206522856U (zh)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
CN201652636U (zh) 一种双冷源热回收型恒温恒湿空调机组
CN104976704B (zh) 二次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03017269A (zh) 溶液除湿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装置及其节能运行方法
CN107842963A (zh)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45659A (zh) 一种再热除湿一体化制冷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7365297U (zh) 新风机
CN205860215U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109595704A (zh) 一种高效泳池热泵除湿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4864536B (zh)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033986B (zh) 全热回收型折叠式送、回、排风一体式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1806473A (zh) 具有分离型双级表冷器的新风处理机及其处理空气的方法
CN109595703A (zh) 一种多级冷源泳池热泵除湿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9945329A (zh) 用于药企生产的低温隔离器空调系统
CN109827311A (zh) 一种变风量全屋健康舒适空气管理系统
CN204693698U (zh)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
CN209588310U (zh) 一种变风量全屋健康舒适空气管理系统
CN107940627A (zh) 用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具有二次热回收的新风处理装置
CN108131751B (zh) 一种除湿热泵系统
CN106369722A (zh) 一种双模式溶液调湿新风空调机组及空气湿度调控方法
CN209655508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热回收独立新风机组
CN113678739B (zh) 一种禽畜养殖舍环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