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5504U -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5504U
CN209655504U CN201920303845.6U CN201920303845U CN209655504U CN 209655504 U CN209655504 U CN 209655504U CN 201920303845 U CN201920303845 U CN 201920303845U CN 209655504 U CN209655504 U CN 209655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er fan
filter
infectious disease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38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先
王万琴
陈福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038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5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5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55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顶部的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表面的通风箱;通风箱的中间位置横向垂直设置有一隔板将通风箱隔成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位于隔板一侧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进风风机,位于进风风机一侧的通风箱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位于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与进风风机之间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粗效过滤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感染科病房内空气通风、净化、消毒、灭菌效果差,不能实时监控排出和排入空气温度湿度,通风设备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感染科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感染科的病房需要进行通风,特别是在特殊的时期段,更要加强房间的通风,感染科的病房对卫生条件和病毒、病菌的控制特别严格,为了防止感染科病人遭受病菌的感染,需要做到感染科病房内无菌的环境,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通过提供一种移动式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控制箱和电池箱,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由隔板隔成两个通风风道的通风箱,位于通风箱内的两通风风道内各安装有一空气粗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静电过滤器、紫外线杀菌灯、温度传感器对排出排入感染科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净化处理,并实时监控排入和排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解决了感染科病房内空气通风、净化、消毒、灭菌效果差,不能实时监控排出和排入空气温度湿度,通风设备不方便移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顶部的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上表面的通风箱;
所述支撑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承载板,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一底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PLC控制箱,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装载有锂电池的电池箱;
所述通风箱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通风箱的中间位置横向垂直设置有一隔板将通风箱隔成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所述隔板的顶面开设有一第一滑槽,所述通风箱的顶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第二滑槽,所述通风箱的顶部滑动配合有一盖板;
位于所述隔板一侧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进风风机,位于所述进风风机一侧的通风箱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与进风风机之间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粗效过滤器;位于所述进风风机另一侧的通风箱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与进风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一静电过滤器,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一静电过滤器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位于所述隔板另一侧的第二通风风道内设置出风风机,位于所述出风风机一侧的通风箱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与出风风机之间的第二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二空气粗效过滤器;位于所述出风风机另一侧的通风箱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与出风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二静电过滤器,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二静电过滤器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所述通风箱的两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一与墙壁相贴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布设置有固定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一静电过滤器之间形成20~50cm间距;
位于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一静电过滤器之间第一通风风道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紫外线杀菌灯;
位于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一静电过滤器之间第一通风风道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二静电过滤器之间形成20~50cm间距;
位于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二静电过滤器之间第二通风风道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紫外线杀菌灯;
位于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和第二静电过滤器之间第二通风风道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和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的一端各设置有一挡雨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与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的管内各设置有一纤维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三道与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滑条,所述盖板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屏,以及电源和风机控制按钮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移动式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控制箱和电池箱,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由隔板隔成两个通风风道的通风箱,位于通风箱内的两通风风道内各安装有一空气粗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静电过滤器、紫外线杀菌灯、温度传感器对排出排入感染科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净化处理,并实时监控排入和排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具有感染科病房内空气通风、净化、消毒、灭菌效果好,可实时监控排出和排入空气温度湿度,通风设备方便移动的优点。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结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结构右视图。
图5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通风箱,101-隔板,1011-第一滑槽,102-第二滑槽,103-进风风机,1031-第一空气粗效过滤器,1032-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3-第一静电过滤器,1034-第一紫外线杀菌灯,1035-第一温度传感器,1036-第一湿度传感器,104-出风风机,1041-第二空气粗效过滤器,1042-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3-第二静电过滤器,1044-第二紫外线杀菌灯,1045-第二温度传感器,1046-第二湿度传感器,105-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106-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107-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108-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109-纤维滤网,110-挡雨罩,111-固定板,112-固定安装孔,2-盖板,201-把手,202-滑条,3-支撑架,301-支撑板,302-承载板,303-底板,304-推拉手,305-移动轮,4-PLC控制箱,401-显示屏,5-电池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中间位置”、“底部”、“横向”、“垂直”、“顶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包括支撑架3、设置于支撑架3顶部的支撑板301、固定安装于支撑板301上表面的通风箱1;
支撑架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承载板302,支撑架3的底部设置有一底板303,承载板302上设置有PLC控制箱4,底板303上设置有装载有锂电池的电池箱5;
通风箱1为顶部开口结构,通风箱1的中间位置横向垂直设置有一隔板101将通风箱1隔成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隔板101的顶面开设有一第一滑槽1011,通风箱1的顶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第二滑槽102,通风箱1的顶部滑动配合有一盖板2;
如图6-7所示,位于隔板101一侧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进风风机103,位于进风风机103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105,位于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105与进风风机103之间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粗效过滤器1031;位于进风风机103另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106,位于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106与进风风机103之间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位于隔板101另一侧的第二通风风道内设置出风风机104,位于出风风机104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107,位于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107与出风风机104之间的第二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二空气粗效过滤器1041;位于出风风机104另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108,位于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108与出风风机104之间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通风箱1的两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一与墙壁相贴合的固定板111,固定板111上均布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12。
其中,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形成20~50cm间距;
位于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第一通风风道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五个第一紫外线杀菌灯1034;
位于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第一通风风道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35和第一湿度传感器1036。
其中,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形成20~50cm间距;
位于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第二通风风道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五个第二紫外线杀菌灯1044;
位于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第二通风风道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045和第二湿度传感器1046。
其中,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106和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107的一端各设置有一挡雨罩110。
其中,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105与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108的管内各设置有一纤维滤网109。
如图8所示,其中,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三道与第一滑槽1011以及第二滑槽102滑动配合的滑条202,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201。
其中,PLC控制箱4上设置有显示屏401,以及电源和风机控制按钮组件。
其中,底板30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305。
其中,支撑架3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304。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移动式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控制箱和电池箱,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由隔板隔成两个通风风道的通风箱,位于通风箱内的两通风风道内各安装有一空气粗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静电过滤器、紫外线杀菌灯、温度传感器对排出排入感染科病房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杀菌、净化处理,并实时监控排入和排出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具有感染科病房内空气通风、净化、消毒、灭菌效果好,可实时监控排出和排入空气温度湿度,通风设备方便移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灵活方便、易于携带和移动、稳定性好、一次性存放和转运血液标本的数量多、血液标本存取放置简单便捷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3)、设置于支撑架(3)顶部的支撑板(301)、固定安装于支撑板(301)上表面的通风箱(1);
所述支撑架(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承载板(302),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设置有一底板(303),所述承载板(302)上设置有PLC控制箱(4),所述底板(303)上设置有装载有锂电池的电池箱(5);
所述通风箱(1)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通风箱(1)的中间位置横向垂直设置有一隔板(101)将通风箱(1)隔成第一通风风道和第二通风风道,所述隔板(101)的顶面开设有一第一滑槽(1011),所述通风箱(1)的顶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第二滑槽(102),所述通风箱(1)的顶部滑动配合有一盖板(2);
位于所述隔板(101)一侧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进风风机(103),位于所述进风风机(103)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105),位于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105)与进风风机(103)之间的第一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一空气粗效过滤器(1031);位于所述进风风机(103)另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106),位于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106)与进风风机(103)之间设置有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位于所述隔板(101)另一侧的第二通风风道内设置出风风机(104),位于所述出风风机(104)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107),位于所述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107)与出风风机(104)之间的第二通风风道内设置有第二空气粗效过滤器(1041);位于所述出风风机(104)另一侧的通风箱(1)外壁上连通有一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108),位于所述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108)与出风风机(104)之间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形成一定间距;
所述通风箱(1)的两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一与墙壁相贴合的固定板(111),所述固定板(111)上均布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形成20~50cm间距;
位于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第一通风风道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一紫外线杀菌灯(1034);
位于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器(1032)和第一静电过滤器(1033)之间第一通风风道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35)和第一湿度传感器(10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形成20~50cm间距;
位于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第二通风风道的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第二紫外线杀菌灯(1044);
位于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器(1042)和第二静电过滤器(1043)之间第二通风风道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045)和第二湿度传感器(10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出风口(106)和第二L形管道式进风口(107)的一端各设置有一挡雨罩(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管道式进风口(105)与第二L形管道式出风口(108)的管内各设置有一纤维滤网(1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三道与第一滑槽(1011)以及第二滑槽(102)滑动配合的滑条(202),所述盖板(2)的顶部设置有一把手(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箱(4)上设置有显示屏(401),以及电源和风机控制按钮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3)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305)。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304)。
CN201920303845.6U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55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3845.6U CN209655504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3845.6U CN209655504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5504U true CN209655504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6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384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55504U (zh) 2019-03-11 2019-03-11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55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4682A (zh) * 2021-03-31 2021-06-18 浙江强盛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术室气体净化的通风装置的施工方法
WO202200058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深圳市巨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进气机构及负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58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深圳市巨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进气机构及负压系统
CN112984682A (zh) * 2021-03-31 2021-06-18 浙江强盛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术室气体净化的通风装置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55504U (zh) 一种感染科病人用辅助通风设备
CN206320874U (zh) 风管灭菌机
CN210891980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的杀菌仪
CN105496707A (zh) 一种烧伤综合治疗床
CN211854292U (zh) 一种可开合的紫外线消毒机
CN211177294U (zh) 一种感染科病房灭菌换气装置
CN211658602U (zh) 一种新生儿护理箱
CN111910959A (zh) 移动式骨髓移植仓
CN209187273U (zh) 一种传染病隔离床
CN213599507U (zh) 一种手术室气体净化的通风装置
CN212535228U (zh) 隔离系统
CN210583208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挂式空气消毒器
CN210891969U (zh) 一种空气消毒机
CN210220079U (zh) 一种甲醛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
CN212333504U (zh) 细胞制备品储运设备
CN209371400U (zh) 一种生物医药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05895713U (zh) 感染病科病房换气扇
CN220750310U (zh) 手术室用防交叉感染空气循环系统
CN213626850U (zh) 移动式骨髓移植仓
CN108895556A (zh) 一种医用呼吸科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20229408U (zh) 一种单人百级层流消毒室
CN214158097U (zh) 一种感染科临床灭菌换气装置
CN110186125B (zh) 一种感染科病人临床用辅助通风设备
CN220017633U (zh) 一种医用消毒换气通风装置
CN220871026U (zh) 一种医疗建筑无菌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