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6193U -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6193U
CN209646193U CN201920036339.5U CN201920036339U CN209646193U CN 209646193 U CN209646193 U CN 209646193U CN 201920036339 U CN201920036339 U CN 201920036339U CN 209646193 U CN209646193 U CN 209646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x
case lid
heater
pow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63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ople Electrical Appliance Group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363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6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6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6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箱体、底座、箱盖、净化箱和加热箱,所述箱体的两侧底部安装有底座,箱体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铰接件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圈,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箱体内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块,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箱,且净化箱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净化箱的另一侧通过进气管连接有抽风机,所述箱体远离箱盖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箱盖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管和加热箱相互配合构成加热结构,实现了对箱体内部的加热,保持箱体内部的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湿度是影响电力设备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空气湿度过大,设备表面凝结水分,引起霉菌滋生加快,使电气绝缘强度降低,金属腐蚀加快导致接触面氧化,接触电阻增大,使得危险性增加,因此在电力设备中通常设置有除湿装置。
现有的除湿装置一般只在湿气吸收装置与出风口间设置一个风扇的结构,这种结构存在进风不通畅的缺陷,此外现有的通风装置不存在对热能的循环利用,不能有效的使电力设备保持干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汽车插接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箱体、底座、箱盖、净化箱和加热箱,所述箱体的两侧底部安装有底座,箱体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箱体的一侧通过铰接件连接有箱盖,且箱盖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玻璃视窗,所述箱盖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圈,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安装有保温板,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与排水管连接,所述箱体内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箱,且加热箱内部安装有气泵和加热器,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块,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箱,且净化箱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净化箱的另一侧通过进气管连接有抽风机,所述箱体远离箱盖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箱盖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抽风机、水泵和加热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圈的一侧设有凸块,箱体上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且密封垫圈、凸块和凹槽相互配合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且加热管和加热箱相互配合构成加热结构。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排水管、和水箱相互配合构成降温结构。
优选的,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无纺布过滤层,聚四氟乙烯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无纺布过滤层相互配合构成净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力设备除湿装置通过密封垫圈的一侧设有凸块,箱体上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凹槽,且密封垫圈、凸块和凹槽相互配合构成密封结构,实现了箱体和箱盖的密封,能够有效的防止水进入箱体内部,导致电路短路;通过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且加热管和加热箱相互配合构成加热结构,实现了对箱体内部的加热,将箱体内部的湿气挥发,保持箱体内部的干燥;通过箱体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水管,且第一水管、排水管和水箱相互配合构成降温结构,实现了箱体内部的降温,使温度不会过高,导致电路烧坏;本实用新型通过净化箱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无纺布过滤层,聚四氟乙烯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无纺布过滤层相互配合构成净化结构,实现了对箱体内部的水蒸气的吸收后再将热气排进箱体内部的热循环系统,降低了热量的流失,促进了除湿的效果,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
图中:1、箱体;2、玻璃视窗;3、控制器;4、底座;5、排水管;6、进气口;7、出水口;8、抽风机;9、进气管;10、净化箱;11、出气管;12、密封垫圈;13、箱盖;14、进水口;15、水箱;16、水泵;17、气泵;18、加热器;19、加热箱;20、出气口;21、倾斜块;22、保温板;23、第一水管;24、温度传感器;25、加热管;26、湿度传感器;27、铰接件;28、聚四氟乙烯过滤层;29、凹槽;30、活性炭过滤层;31、无纺布过滤层;32、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箱体1、底座4、箱盖13、净化箱10和加热箱19,箱体1的两侧底部安装有底座4,箱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水管5,箱体1的一侧通过铰接件27连接有箱盖13,且箱盖13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玻璃视窗2,箱盖13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圈12,箱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保温板22,箱体1 内部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15,且水箱15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4,水箱15 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6,该水泵16的型号可为ISGD,水泵16是利用工作腔容积周期变化来输送液体,且水泵16的输出端与排水管5连接,箱体1内部水箱15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箱19,且加热箱19内部安装有气泵17和加热器18,该气泵17的型号可为SB600.3,气泵17以电力为动力,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该加热器18的型号可为DJR-100W,加热器18是利用金属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涡流而使本身发热吸收,使电能转换成热能,加热箱19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块21,气泵17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口20,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箱10,且净化箱10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11,净化箱10的另一侧通过进气管9连接有抽风机8,该抽风机8的型号可为WJ-20,箱体1远离箱盖13 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出水口7和进气口6,箱盖1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3,该控制器3的型号可为MAM-330,控制器3的交流电压经变压器降压后,经过整流器整流变成直流后经控制装置进入吸盘此时吸盘被充磁,退磁时通入反向电压线路,控制器3达到退磁功能,且控制器3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17、抽风机8、水泵16和加热器18电连接,密封垫圈12的一侧设有凸块32,箱体1 上设有与凸块32相匹配的凹槽29,且密封垫圈12、凸块32和凹槽29相互配合构成密封结构,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25,加热管2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电连接,且加热管25和加热箱19相互配合构成加热结构,箱体1顶部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6和温度传感器24,该温度传感器24的型号可为WRM-101,该湿度传感器26的型号可为JCJ175,传感器是利用金属在环境温度变化后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延伸,因此传感器可以以不同方式对这种反应进行信号转换,且温度传感器26和湿度传感器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箱体1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水管23,且第一水管23、排水管5、和水箱15相互配合构成降温结构,净化箱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过滤层28、活性炭过滤层30和无纺布过滤层31,聚四氟乙烯过滤层28、活性炭过滤层30和无纺布过滤层31相互配合构成净化结构。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箱盖13和箱体1利用箱盖13上安装的密封垫圈12及其一侧设的凸块32和箱体1上设有与凸块32相匹配的凹槽29,使箱盖13和箱体1密封闭合后,当箱体1内部的湿度传感器26感应到箱体1内部空气湿度超过所设值时,湿度传感器26会将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3,随后工作人员在通过箱盖13外侧的控制器3启动气泵16、加热器18、加热管25,水泵16和抽风机8,加热器18和加热管25放出热量对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加热产生的湿气会由抽风机8将其抽入到净化箱10的内部,净化箱10内部的过滤层将水蒸气吸收后再将热气排入到箱体1内部,形成了热的循环利用,而箱体内部凝结的水珠会顺着倾斜块21流入水箱15中,当温度传感器24感应到箱体内部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水泵16将水从水箱15抽入到箱体1 内壁上均匀缠绕的第一水管23,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降温,使温度能够达到预设温度,最后在由出水口20流出,当工作人员通过玻璃视窗观察到除湿彻底后,将装置关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包括箱体(1)、底座(4)、箱盖(13)、净化箱(10)和加热箱(1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底部安装有底座(4),箱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箱体(1)的一侧通过铰接件(27)连接有箱盖(13),且箱盖(13)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玻璃视窗(2),所述箱盖(13)的内壁上安装有密封垫圈(12),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保温板(22),所述箱体(1)内部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水箱(15),且水箱(15)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4),所述水箱(15)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6),且水泵(16)的输出端与排水管(5)连接,所述箱体(1)内部水箱(15)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箱(19),且加热箱(19)内部安装有气泵(17)和加热器(18),所述加热箱(19)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块(21),所述气泵(17)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气口(20),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净化箱(10),且净化箱(10)的一侧安装有出气管(11),净化箱(10)的另一侧通过进气管(9)连接有抽风机(8),所述箱体(1)远离箱盖(13)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出水口(7)和进气口(6),所述箱盖(13)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3),且控制器(3)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17)、抽风机(8)、水泵(16)和加热器(1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12)的一侧设有凸块(32),箱体(1)上设有与凸块(32)相匹配的凹槽(29),且密封垫圈(12)、凸块(32)和凹槽(29)相互配合构成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25),加热管(2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电连接,且加热管(25)和加热箱(19)相互配合构成加热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湿度传感器(26)和温度传感器(24),且温度传感器(24)和湿度传感器(2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水管(23),且第一水管(23)、排水管(5)、和水箱(15)相互配合构成降温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过滤层(28)、活性炭过滤层(30)和无纺布过滤层(31),聚四氟乙烯过滤层(28)、活性炭过滤层(30)和无纺布过滤层(31)相互配合构成净化结构。
CN201920036339.5U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Active CN209646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339.5U CN209646193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6339.5U CN209646193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6193U true CN209646193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0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6339.5U Active CN209646193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6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9253U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
CN109499279A (zh)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CN206728498U (zh)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电控柜
CN209646193U (zh) 一种电力设备除湿装置
CN209524601U (zh) 一种新风机
CN211295926U (zh) 一种用于高压开关柜的全自动风力除湿装置
CN206670221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208340444U (zh) 一种冷却塔空气干燥机构
CN218077182U (zh) 一种特种闪光焊接变压器干燥恒温控制装置
CN213578865U (zh) 一种燃煤烟羽脱白余热回收系统
CN209234772U (zh) 一种高温烤箱节能型恒温热能循环结构
CN206410446U (zh) 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热风循环烘箱
CN205991966U (zh) 一种便携式茚三酮指纹熏显箱
CN108224607A (zh) 加湿器及空调器
CN210773116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橡胶干燥装置
CN207990985U (zh) 一种可循环加热的浴池装置
CN107443890B (zh) 一种用于食品包装印刷的熟化设备
CN209279625U (zh) 一种电袋除尘器高压进线的干燥系统
CN208679959U (zh) 一种镜片无尘烘干设备
CN207094741U (zh) 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电暖器
CN205796861U (zh) 水汽分离器
CN216572361U (zh) 一种箱式变压器及其除湿除凝露装置
CN209655771U (zh) 一种新型烘干房用电磁辅助加热系统
CN210107586U (zh) 一种除湿器蒸汽再生装置
CN111811139A (zh) 具有空气净化除湿功能的暖风型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