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43517U - 滴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滴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43517U
CN209643517U CN201920328126.XU CN201920328126U CN209643517U CN 209643517 U CN209643517 U CN 209643517U CN 201920328126 U CN201920328126 U CN 201920328126U CN 209643517 U CN209643517 U CN 209643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drip irrigation
space
limb
irr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81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剑超
姜学玲
孙晓
张广和
张占田
徐维华
王鹏
唐美玲
郑秋玲
姜青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ant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203281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43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43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43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设备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滴灌装置虽然能够防止蒸发,但是存在适用土壤范围有限的问题,提供滴灌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具有罩设空间、灌溉开口、枝干穿孔、卡入缝隙和配合部,卡入缝隙用于穿过枝干,以使枝干穿过灌溉开口和枝干穿孔;配合部用于与滴灌管配合,以使从滴灌管流出的灌溉水能够流入罩设空间。使用时,将筒体罩设在树苗的枝干根部外周,滴灌管安装于筒体上,从滴灌管流出的灌溉水经配合部流入罩设空间内,再经灌溉开口流入农间,灌溉水流经罩设空间,能够显著减少蒸发量;灌溉水经灌溉开口流出,并从地表滴灌,能够扩大滴灌范围,不易造成水分淤积;配合部能够透气,保证根系透气,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环境。

Description

滴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滴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矮化果园主要采用滴灌技术,水最后通过滴灌毛管滴入植物根系上方土壤中。虽然该项技术较传统漫灌具有节约水资源、水分利用率高的特征,但是由于单位时间灌水量较少,尤其是高温夏季,水分滴入土壤后还未渗入下层就被蒸发掉,造成浪费。
为解决蒸发问题,通常情况下采取膜下滴灌或者渗灌来解决,但是膜下滴灌和渗灌并不能适应于所有土壤类型,例如粘土地利用膜下滴灌容易造成水分淤积,根系不透气影响果树生长;沙地保水性能比较差,如果利用渗灌则水分无法向上扩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滴灌装置,以解决现有滴灌装置虽然能够解决蒸发问题,但是存在适用土壤范围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滴灌装置的滴灌套装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滴灌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具有罩设空间和与罩设空间连通的灌溉开口、枝干穿孔;
筒体设置有与罩设空间连通的卡入缝隙,卡入缝隙用于穿过枝干,以使枝干位于罩设空间且穿过灌溉开口和枝干穿孔;
筒体设置有与罩设空间连通的配合部,配合部用于与滴灌管配合,以使从滴灌管流出的灌溉水能够流入罩设空间并经灌溉开口流出。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灌溉开口位于筒体的一端,枝干穿孔位于筒体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配合部为贯穿筒体的至少两个配合孔,滴灌管能够穿设于其中两个配合孔并穿过罩设空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配合孔相对于筒体的设置枝干穿孔的一端靠近筒体的设置灌溉开口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配合部为设置于筒体的设置枝干穿孔的一端且朝向罩设空间凹陷的限位槽,限位槽用于与滴灌管的周壁配合;
筒体设置有连通罩设空间和限位槽的多个滴灌孔。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限位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每个限位槽沿着枝干穿孔的径向方向延伸,所有限位槽沿着枝干穿孔的外周间隔分布。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筒体的设置枝干穿孔的一端还设置有朝着远离罩设空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突起部,相邻的两个限位槽之间设置一个突起部,突起部用于限位与限位槽配合的滴灌管。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筒体还包括设置于灌溉开口外周的边缘槽,边缘槽用于承接从筒体的设置枝干穿孔的一端流下的灌溉水;
筒体还设置有贯穿边缘槽的槽壁的多个渗水孔。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筒体设置有与罩设空间连通的多个透气孔。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筒体呈圆台状;
多个透气孔沿着筒体的轴线方向间隔延伸,且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滴灌装置,可以实现防止蒸发及滴灌范围扩大的效果。使用时,将筒体罩设在树苗的枝干根部外周,滴灌管安装于筒体上,从滴灌管流出的灌溉水经配合部流入罩设空间内,再经灌溉开口流入农间,灌溉水流经罩设空间,能够显著减少蒸发量;灌溉水经灌溉开口流出,并从地表滴灌,能够扩大滴灌范围,不易造成水分淤积;配合部能够透气,保证根系透气,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环境,扩大滴灌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树苗的实际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滴灌管的下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滴灌管的上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滴灌管的上下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01-筒体;010-罩设空间;020-灌溉开口;030-周壁;100-配合部;110-配合孔;120-限位槽;121-滴灌孔;130-边缘槽;131-渗水孔;140-透气孔;150-枝干穿孔;160-卡入缝隙;170-突起部;200-滴灌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滴灌装置,包括筒体001,筒体001具有罩设空间010和与罩设空间010连通的灌溉开口020、枝干穿孔150。
请参照图1,筒体001设置有与罩设空间010连通的配合部100,配合部100用于与滴灌管200配合,以使从滴灌管200流出的灌溉水能够流入罩设空间010并经灌溉开口020流出。如图所示,滴灌管200上密布有喷洒孔,滴灌管200通过配合部100安装于筒体001上时,流经滴灌管200的灌溉水从喷洒孔流出并能够经配合部100流入罩设空间010,流入罩设空间010的灌溉水从灌溉开口020流出,从滴灌管200流出的灌溉水即流入罩设空间010,能够减少蒸发量。灌溉开口020的大小最大程度地限制了滴灌的范围,灌溉水从灌溉开口020流出,并经地表流入,土壤上层下层均能得到灌溉,扩大了灌溉范围,适用于沙地环境;滴灌管200从地表上方喷洒,扩大滴灌范围,不易造成水分淤积,适用于粘土环境;滴灌的农间区域被罩设空间010罩设,因为缺少光合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该区域杂草丛生;配合部100与罩设空间010连通,被罩设空间010罩设的农间区域能够透气,保证根系地顺利生长;罩设空间010和灌溉开口020的设置,也起到限制滴灌范围的作用。
请参照图1和图2,筒体001设置有与罩设空间010连通的卡入缝隙160,卡入缝隙160用于穿过枝干,以使枝干位于罩设空间010且穿过灌溉开口020和枝干穿孔150。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树苗的实际操作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筒体001可以罩设于任意一个农间区域,而罩设于树苗的外周,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实现根部滴灌。
在安装时,掰开卡入缝隙160,树干卡入卡入缝隙160,树干的根部穿过灌溉开口020,树干的上端穿过枝干开口,这样罩设空间010罩设住树苗根部,将滴灌范围限制在根部;还能够防止树苗根部周围生长杂草。
如图1和图2所示,实际使用时,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罩设空间010位于灌溉开口02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灌溉开口020位于筒体001的一端,枝干穿孔150位于筒体001的另一端。灌溉开口020朝下罩设于树苗的枝干根部外周,这样流入罩设空间010的所有灌溉水都经灌溉开口020流出并流入农间区域,有效利用所有灌溉水,减少浪费。
同时,滴灌管200位于灌溉开口020的上方,滴灌管200与筒体001的配合,滴灌管200可以贯穿罩设空间010,也可以位于罩设空间010的外部。滴灌管200的安装采用接下来要阐述的上位安装方式、下位安装方式或者上下位结合安装方式中的一种即可。
请参照图4,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滴灌管200的下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滴灌管200贯穿罩设空间010时,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配合部100为贯穿筒体001的至少两个配合孔110,滴灌管200能够穿设于其中两个配合孔110并穿过罩设空间010。滴灌管200部分在罩设空间010内,经滴灌管200流出的灌溉水即在罩设空间010内,有效隔绝罩设空间010外的温度和风力,从而有效减少蒸发。同时,滴灌管200穿设于筒体001并穿过罩设空间010,滴灌管200与灌溉开口020之间尚有一段距离,滴灌管200喷洒出的灌溉水喷洒范围扩大,不易造成水分淤积。
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孔110的设置数量至少两个,可以设置三个、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滴灌管200可以穿设于不同的两个配合孔110,这样能够调整滴灌管200的延伸方向,以适应不同的滴灌环境。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配合孔110相对于筒体001的设置枝干穿孔150的一端靠近筒体001的设置灌溉开口020的一端。减小滴灌管200与灌溉开口020之间的间距,加强滴灌程度。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滴灌管200的上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滴灌管200位于罩设空间010外时,滴灌管200与筒体001的外侧壁配合,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配合部100为设置于筒体001的设置枝干穿孔150的一端且朝向罩设空间010凹陷的限位槽120,限位槽120用于与滴灌管200的周壁030配合;筒体001设置有连通罩设空间010和限位槽120的多个滴灌孔121。
筒体001使用时,灌溉开口020朝下,限位槽120位于远离灌溉开口020的一端,限位槽120位于灌溉开口020的上方,限位槽120对滴灌管200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滴灌管200从筒体001上滑下。经滴灌管200流出的灌溉水经滴灌孔121流入罩设空间010,现有技术中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滴灌,在滴灌的过程中,水分流失严重,该筒体001,滴灌管200的周壁030与限位槽120配合,滴灌管200与滴灌孔121之间的间隙小,滴灌管200流出的灌溉水从滴灌孔121进入罩设空间010,中间接触到外部环境的时间极短,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蒸发量;滴灌管200与灌溉开口020(也就是地表)之间的间距增大,方便在农间施肥,除草。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此时,限位槽120的设置方式采用如下,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槽1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限位槽120沿着枝干穿孔150的径向方向延伸,所有限位槽120沿着枝干穿孔150的外周间隔分布。限位槽120的设置数量不受限制,这样,能够调整滴灌管200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适用于分布方向不同的树苗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筒体001的设置枝干穿孔150的一端还设置有朝着远离罩设空间010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突起部170,相邻的两个限位槽120之间设置一个突起部170,突起部170用于限位与限位槽120配合的滴灌管200。突起部170的设置,能够对滴灌管200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滴灌管200从限位槽120内滑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筒体001还包括设置于灌溉开口020外周的边缘槽130,边缘槽130用于承接从筒体001的设置枝干穿孔150的一端流下的灌溉水;筒体001还设置有贯穿边缘槽130的槽壁的多个渗水孔131。滴灌管200位于限位槽120内后,从滴灌管200流出的灌溉水部分从滴灌孔121进入罩设空间010,部分沿着筒体001的外周壁030流动并汇集至边缘槽130,再经渗水孔131流入农间区域。该部分灌溉水沿着外周壁030流向边缘槽130,汇集后经渗水孔131实现滴灌,收集并和使用散落的灌溉水,不仅实现了灌溉水的缓慢渗入,提高了滴灌效果,而且有效彻底地利用了所有的灌溉水。
接着参照图6,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滴灌装置与滴灌管200的上下位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灌溉管和第二灌溉管,第一灌溉管穿设于配合孔110,第二灌溉管放置于限位槽120内。第一灌溉管位于低位,第二灌溉管位于高位,有效防止蒸发的前提下,增大了供水量;也能够起到限制滴灌范围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筒体001罩设于树干根部时,树干穿过罩设空间010,滴灌管200在穿过配合孔110或者放置于限位槽120时,若滴灌管200不能够直线延伸,滴灌管200需要弯曲以避让枝干,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
为了增大筒体001的透气程度,请继续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筒体001设置有与罩设空间010连通的多个透气孔140。透气孔140不仅起到透气的作用,在滴灌管200放置于限位槽120时,经滴灌管200流出的灌溉水沿着外周壁030流下的过程中,部分能够经透气孔140流入罩设空间010,部分流入边缘槽130后经渗水孔131流向地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筒体001呈圆台状;多个透气孔140沿着筒体001的轴线方向间隔延伸,且相对于轴线方向倾斜设置。灌溉开口020朝下放置于农间区域时,在筒体001的周向方向和竖向方向分别分布有透气孔140,实现全方位透气以及多方位的收集经外周壁030流下的灌溉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具有罩设空间和与所述罩设空间连通的灌溉开口、枝干穿孔;
所述筒体设置有与所述罩设空间连通的卡入缝隙,所述卡入缝隙用于穿过枝干,以使所述枝干位于所述罩设空间且穿过所述灌溉开口和所述枝干穿孔;
所述筒体设置有与所述罩设空间连通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与滴灌管配合,以使从所述滴灌管流出的灌溉水能够流入所述罩设空间并经所述灌溉开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溉开口位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枝干穿孔位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部为贯穿所述筒体的至少两个配合孔,所述滴灌管能够穿设于其中两个所述配合孔并穿过所述罩设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孔相对于所述筒体的设置所述枝干穿孔的一端靠近所述筒体的设置所述灌溉开口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设置所述枝干穿孔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罩设空间凹陷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与所述滴灌管的周壁配合;
所述筒体设置有连通所述罩设空间和所述限位槽的多个滴灌孔。
6.根据权利要求5至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每个所述限位槽沿着所述枝干穿孔的径向方向延伸,所有所述限位槽沿着所述枝干穿孔的外周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设置所述枝干穿孔的一端还设置有朝着远离所述罩设空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突起部,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用于限位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滴灌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灌溉开口外周的边缘槽,所述边缘槽用于承接从所述筒体的设置所述枝干穿孔的一端流下的灌溉水;
所述筒体还设置有贯穿所述边缘槽的槽壁的多个渗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设置有与所述罩设空间连通的多个透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滴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呈圆台状;
多个所述透气孔沿着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间隔延伸,且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倾斜设置。
CN201920328126.XU 2019-03-14 2019-03-14 滴灌装置 Active CN209643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8126.XU CN209643517U (zh) 2019-03-14 2019-03-14 滴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8126.XU CN209643517U (zh) 2019-03-14 2019-03-14 滴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43517U true CN209643517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8126.XU Active CN209643517U (zh) 2019-03-14 2019-03-14 滴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435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9471A (zh) * 2019-03-14 2019-05-03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滴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9471A (zh) * 2019-03-14 2019-05-03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滴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6091U (zh) 一种节能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
CN203968772U (zh) 种植盒
CN205922199U (zh) 一种种植装置
CN110432029A (zh) 一种可以智能浇水的种植器皿
CN106472271A (zh) 一种盆栽浮球自动供水系统
CN209643517U (zh) 滴灌装置
CN205611460U (zh) 一种果树灌溉系统
CN20575551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
CN109699471A (zh) 滴灌装置
CN206365320U (zh) 一种种植用灌溉装置
CN210202787U (zh) 一种农用滴灌装置
CN203985341U (zh) 一种可多次循环灌溉的喷水装置
CN208821385U (zh) 一种防堵内镶贴片的滴灌带
CN206547515U (zh) 一种农田供水管道装置
CN204272667U (zh) 一种自动控制滴灌时长的滴灌装置
CN105875247A (zh) 一种小型的花卉种植盆
CN208657494U (zh) 一种易于管理的节水型温室苗圃
CN207869863U (zh) 一种多层植物种植装置
CN208402614U (zh) 园林种植箱
CN216701071U (zh) 一种节水辅助种植盘
CN207369836U (zh) 组合式无土栽培装置
CN206314314U (zh) 黄瓜大棚种植用灌溉系统
CN205611398U (zh) 一种可控分根灌溉设备
CN2819774Y (zh) 可清洗调节节水渗灌灌头
CN205667200U (zh) 简易肥水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