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30291U -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30291U
CN209630291U CN201920081334.4U CN201920081334U CN209630291U CN 209630291 U CN209630291 U CN 209630291U CN 201920081334 U CN201920081334 U CN 201920081334U CN 209630291 U CN209630291 U CN 209630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casing
gastric juice
collection device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13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栋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ih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ih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ih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ihe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13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30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30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302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配合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引流管使用,包括套管和位于套管下部的袋囊;所述套管上端一侧设置有胃内容物吸入管,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负压进口管,套管上部封闭、下部开口且具有顶盖,顶盖内侧面的下方设置有阻挡板。在套管下部设置了可拆卸的袋囊,且袋囊的体积大于套管的体积,具有大容量的同时,还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袋囊上设置有刻度标识,可以方便地读出收集到的胃液的体积;袋囊通过连接件密闭连接在套管上,在套管上部设置有阻挡板,从胃内容物吸入管处被吸出的物质首先撞击到该阻挡板上,而后再滑落到位于套管下部的袋囊中,阻止了胃液被吸到负压连接中对负压源产生污染,还具有防堵塞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在对胃病患者进行诊断时,一般会采用对胃液进行分析的方式来协助诊断,以了解胃的分泌功能、排空状况、以及胃内有无出血或者细菌繁殖等,通常情况下,胃液的收集是通过将胃管插入胃内,并借助负压抽吸装置将胃液进行抽吸并收集到胃液储存装置中。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负压抽吸的胃液储存装置具有两个连接口,一个口连接吸引管,用于伸入到病患体内进行吸取胃液,另一个口连接负压源,由于胃液储存装置尺寸所限,这两个连接口通常间隔距离很小,如果使用的负压过大,很容易将从吸引管中吸出的物质直接吸入到连接有负压源的连接口中,从而对整个负压系统产生医源性污染,这种污染一旦产生,就很难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洗,而且还容易造成负压管道的堵塞。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用于负压抽吸的胃液储存装置的尺寸一般都较小,其容量也非常有限,对于胃内容物非常巨大的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多个储存装置才能将胃液全部抽出,抽取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储存装置的更换,这就对操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增大了暴露的风险。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有必要开发一种既具有较大的储存容量,易定量,且防堵塞,又可以有效避免被吸取物污染负压管道和负压源的新型胃液收集装置,以满足收集、检测等诊断需要。另外,引流操作中所使用的引流管在吸引和引流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引流管堵塞的问题,一旦发生堵塞,则需要暂停手术操作进行引流管的疏通或者更换新的引流管,给操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也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和难点,因此,为了使手术中的引流操作更为方便,还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引流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该装置具有容量大、易定量、防堵塞以及防污染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包括套管和位于套管下部的袋囊;所述套管上端一侧设置有胃内容物吸入管,所述胃内容物吸入管连接有引流管,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负压进口管,套管上部封闭、下部开口且具有顶盖,顶盖内侧面的下方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位于胃内容物吸入管和负压进口管之间。
为了保持负压吸力并便于使用,所述袋囊与所述套管之间可拆卸密闭连接。
为了获得足够的容量,所述囊袋的体积大于所述套管的体积,袋囊上设置有刻度标识。
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所述囊袋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套管可拆卸连接。
为了方便加工和制备,所述套管为中空圆筒状,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为带有螺纹的塑料环。
本实用新型在设置有引流管,该引流管属于是防堵塞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引入口管,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附近设置有若干纺锤形引流孔。
优选的,所述主体部分为中空筒状,若干所述纺锤形引流孔设置在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附近的侧壁上;通常情况下,主体部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加工成多种尺寸、多种形式以及多种管壁厚度的中空筒状物,或者直接加工成管道;根据具体使用环境的需求,加工成硬质管道或者软质管道均可,为了便于使用一般情况下优选为加工成软质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的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是用于深入到患者病患组织处进行吸引操作的,因此,其尺寸不易过大,而第二端部是用于连接负压装置的,为了在引流管道中提供足够的负压吸力,该第二端部的尺寸不易过小,如果太小的话则不能提供足够的负压吸力,因此,一般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部较小,而第二端部较大,其二者的尺寸只是有一个相对的比较值,至于它们的具体尺寸大小则是可以根据实际的操作需求进行具体设定的,对于其具体尺寸本实用新型并不进行过多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部处设有出口管。第二端用于连接负压源,并将从第一端部引流出来的引流物排出,因此在第二端部处设置有出口管。
优选的,若干所述引流孔呈非对称排布形式。非对称排布的引流孔布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引流物将引流孔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套管下部设置了可拆卸的袋囊,且袋囊的体积大于套管的体积,由于袋囊是可拆卸的,袋囊可以制备成多种不同的容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在具有大容量的同时,还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袋囊上设置有刻度标识,可以方便地读出收集到的胃液的体积;袋囊通过连接件密闭连接在套管上,方便袋囊的取下和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在套管上部设置有阻挡板,从胃内容物吸入管处被吸出的物质首先撞击到该阻挡板上,而后再滑落到位于套管下部的袋囊中,阻止了胃液被吸到负压连接中对负压源产生污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在引流操作中不会发生引流孔被完全堵塞的现象,整个引流过程得以顺利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引流手术的操作方便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袋囊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套管,2、袋囊,3、胃内容物吸入管,4、负压进口管,5、阻挡板,6、连接件,7、引流管,8、主体部分,9、第一端,10、第二端,11、出口管,12、引入口管,13、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包括套管1和位于套管1下部的袋囊2;所述套管1上端一侧设置有胃内容物吸入管3,所述胃内容物吸入管连接有引流管7,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负压进口管4,套管1上部封闭、下部开口且具有顶盖,顶盖内侧面的下方设置有阻挡板5,所述阻挡板5位于胃内容物吸入管3和负压进口管4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套管1为一个上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结构,为了加工方便,外形一般选择为圆筒形,当然也可以选择为其他合适的形状,比如四边形或者多边形等,套管的具体尺寸以及材质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够加工制备即可。为了获得比较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中空圆筒状的套管,袋囊通过圆环形的塑料环连接件6与套管连接,该连接件6上设置有螺纹,相应地,套管1底部外侧面也设置有配合的螺纹,套管1、袋囊2在塑料环连接件6的作用下通过螺纹旋紧连接在一起,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不会影响负压抽吸的进行,也不会造成负压泄露。而且这一连接还是可拆卸的,在完成负压收集后,只需要将存放有胃内容的袋囊取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在袋囊上设置有刻度表示,直接在袋囊上就可以读出抽取的胃内容物的提及,不需要另外专门的测量工作,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同时,袋囊的体积本身要大于套管的体积,一般情况下还是远大于袋囊的体积,而且可以制备多种不同体积规格的袋囊,操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选择适当规格的袋囊,具有较大的使用灵活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抽取出来的胃内容物直接滑落到袋囊中,其只是经过了套管,而没有在套管中储存,因此,就算是将套管的体积做的比较小,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胃内容物吸入管和负压进口管之间设置有阻挡板,该阻挡板的作用是防止从胃内容物吸入管中出来的物质在惯性和持续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到负压进口管内,进而对负压管路以及负压源造成污染,由于该阻挡板的设置,从胃内容物吸入管中涌出的物质首先撞击在阻挡板上,而后再滑落到位于其下方的袋囊中,这一阻挡板的设置使得负压进口管与涌出的物质相互隔离,有效保护了负压进口管不受污染。
为了获得足够好的防污染效果,阻挡板需要足够长和足够宽,对于圆筒形的套管,或者其他形状的套管,阻挡板的宽度需要达到足以将套管整体一分为二的程度,这一才能将从胃内容物吸入管中涌出并撞击到阻挡板上的物质与负压进口隔离。对于阻挡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达到套管程度的一半左右,也可以更长,但是不适宜过短。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袋囊可以直接采用塑料软袋,并在塑料软袋上设置有刻度标识。
对于袋囊与套管的连接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二者的密闭连接即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具体的连接形式。优选的,袋囊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套管可拆卸连接,而为了方便加工和制备,所述套管为中空圆筒状,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为带有螺纹的塑料环。采用带有螺纹的塑料环进行套管和袋囊的连接时,这个塑料环可以是单独的一个零部件,也可以是设置在袋囊上的附属零部件,用于连接的螺纹不但起到了连接的作用,还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如图4所示,本发在胃内容物吸入管上连接有引流管7,所述引流管7包括主体部分8,所述主体部分8包括第一端部9和第二端部10,所述第一端部9设置有引入口管12,主体部分8的第一端部9附近设置有若干纺锤形引流孔13。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8为中空筒状,若干所述纺锤形引流孔设置在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附近的侧壁上;通常情况下,主体部分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加工成多种尺寸、多种形式以及多种管壁厚度的中空筒状物,或者直接加工成管道;根据具体使用环境的需求,加工成硬质管道或者软质管道均可,为了便于使用一般情况下优选为加工成软质管道。
所述第一端部9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二端部10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的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是用于深入到患者病患组织处进行吸引操作的,因此,其尺寸不易过大,而第二端部是用于连接负压装置的,为了在引流管道中提供足够的负压吸力,该第二端部的尺寸不易过小,如果太小的话则不能提供足够的负压吸力,因此,一般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部较小,而第二端部较大,其二者的尺寸只是有一个相对的比较值,至于它们的具体尺寸大小则是可以根据实际的操作需求进行具体设定的,对于其具体尺寸本实用新型并不进行过多的限制。
所述第二端部10处设有出口管11。第二端部10用于连接负压源,并将从第一端部引流出来的引流物排出,因此在第二端部10处设置有出口管11。
若干所述引流孔13呈非对称排布形式。非对称排布的引流孔布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引流物将引流孔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孔为纺锤形造型,纺锤形引流孔具有两个尖锐的端部,如果引流管发生堵塞现象,引流管在程序的负压吸引作用下会发生形变,也就是说引流管会在负压的持续吸引下而“瘪下去”,此时由于引流管的形变,会导致引流孔随之发生变形,而位于引流孔两端的尖锐端部则会像两把剪刀一样,对覆盖在其上的引流物进行一个类似剪切的作用,破坏引流物对引流孔的覆盖,使得引流孔保持透气,只要引流孔能够透过一点负压,就会能够使原本已经“干瘪”的引流管再次回复到原状,此时如果引流物还覆盖在引流孔上,则会再次发生上述的“干瘪”过程,而此时纺锤形引流孔右会对覆盖物进行一个类似剪切的作用以破坏引流物对引流孔的覆盖,使引流管再次回复原状。依次往复,使得引流孔不能被引流物完全覆盖,也就使得引流管不会被完全堵塞,摘要引流管没有被完全堵塞,那么在持续负压的吸引作用下,总会将引流物吸走,直到将待处理的引流物清理干净为之。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孔采用非对称布局,在同一个引流管横截面上,即使有引流物将一部分引流孔堵住,但是其不可能将位于这一引流管横截面上的全部引流管都堵住,因为引流管侧壁上的引流孔由于非对称排布而不在同一横截面上,即使在被堵塞的情况下,总会有引流孔还是保持通透的,只要有引流管是通透的,那么引流物就会在负压的吸引作用下慢慢地被引流管吸出带走,则引流管就不会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引流管主体部分的第一端的引入口管伸入病变区或者有害液体固体成分潴留区,第二端较大且设有出口端用于连接负压源,引流管的结构设计方案是基于难以被粘稠、硬质的成分阻塞,以便有害液体固体的顺利引出和冲洗工作,提高此类疾病的手术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负压的作用下,胃内容物被抽吸出来,从胃内容物吸入管处涌出,撞击到阻挡板上后滑落如位于下方的袋囊中,袋囊上设置有刻度,可以直接读出抽取的胃内容物体积,方便使用,袋囊具有较大的体积,可以容纳足够多的被抽取出来的物质。阻挡版组织了涌出的胃内容物被吸入到负压进口管中,有效了对负压管道以及负压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在套管下部设置了可拆卸的袋囊,且袋囊的体积大于套管的体积,由于袋囊是可拆卸的,袋囊可以制备成多种不同的容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在具有大容量的同时,还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袋囊上设置有刻度标识,可以方便地读出收集到的胃液的体积;袋囊通过连接件密闭连接在套管上,方便袋囊的取下和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在套管上部设置有阻挡板,从胃内容物吸入管处被吸出的物质首先撞击到该阻挡板上,而后再滑落到位于套管下部的袋囊中,阻止了胃液被吸到负压连接中对负压源产生污染。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和位于套管下部的袋囊;所述套管上端一侧设置有胃内容物吸入管,所述胃内容物吸入管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开设有若干非对称分布的纺锤形引流孔,套管上端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负压进口管,套管上部封闭、下部开口且具有顶盖,顶盖内侧面的下方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位于胃内容物吸入管和负压进口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囊与所述套管之间可拆卸密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囊的体积大于所述套管的体积,袋囊上设置有刻度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囊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套管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中空圆筒状,所述套管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为带有螺纹的塑料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引入口管,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附近设置有若干纺锤形引流孔,若干所述引流孔呈非对称排布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为中空筒状,若干所述纺锤形引流孔设置在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附近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尺寸,所述第二端部处设有出口管。
CN201920081334.4U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0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1334.4U CN209630291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1334.4U CN209630291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30291U true CN209630291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7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133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30291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302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9136A (zh) * 2019-01-18 2019-03-29 广州志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9136A (zh) * 2019-01-18 2019-03-29 广州志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87936A1 (en) Device to assist delivery of fetal head at cesarean section
CN209630291U (zh)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CN109529136A (zh) 一种多功能胃液吸引收集装置
CN107595326A (zh) 一种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装置
CN109589144A (zh) 一种胃液收集装置
CN106806950A (zh) 防堵吸引装置
CN216365239U (zh) 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集成连接管
CN110269650A (zh) 一种带吸引装置的全方位肛门拉钩
CN209966432U (zh) 一种胃液收集装置
CN209662294U (zh) 一种痰液脓液分流收集装置
CN209286276U (zh) 一种医疗腹腔镜下用吸引装置
CN208711320U (zh) 手术烟雾吸引装置
CN206228370U (zh) 一次性内窥镜吸引用组织收集器
CN206081160U (zh) 一种肿瘤科用多功能积液处理装置
CN206837164U (zh) 一种安全吸痰装置
CN220385593U (zh) 一种带有收集功能导管
CN205235027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引流装置
CN217366672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废液收集器
CN219185164U (zh) 一种吸痰装置
CN209108248U (zh) 灌肠及大便清理一体引流装置
CN220070282U (zh) 用于呼吸系统带防护功能吸痰套件
CN219185130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的吸引装置
CN209751098U (zh) 一种单手操作型鼻腔分泌物采集器
CN215194371U (zh) 一种便捷式洗胃组件
CN219699970U (zh) 一种唾液采集与保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