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9936U -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9936U
CN209629936U CN201821864883.0U CN201821864883U CN209629936U CN 209629936 U CN209629936 U CN 209629936U CN 201821864883 U CN201821864883 U CN 201821864883U CN 209629936 U CN209629936 U CN 209629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ard
card ring
fixed
cross
bra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48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志强
张慧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648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9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9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99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横向支撑板、第一固定卡圈、第二固定卡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位于横向支撑板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位于横向支撑板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的右侧设有滑块;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的左侧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靠近第二固定卡圈的端部设有固定件;所述的滑槽内设有卡孔;所述的横向支撑板、第一固定卡圈以及第二固定卡圈的内侧均设有透气海绵;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设有充气气囊;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装以及拆卸方便的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个基本原则十分重要。1.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2.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然而现有的骨科用固定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腿部或者手臂的固定效果不好,并且固定器本身难以进行调节,使得病人损伤部位恢复较慢,还有现有的固定器难以进行通风,对于炎热的夏季,包裹固定器的部位会感觉到十分的难受。腿部以及手臂意外骨折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传统的护理方法是用石膏进行包裹,不仅使用起来很麻烦,而且不便于拆卸,给病人带来不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腿部骨折使患者自己行走比较困难,常需要借助外力进行行走,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由于石膏包裹着腿部致使患者患处可能与其他物体碰撞,碰撞时腿会瞬时受到冲击从而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手臂也是如此,例如一只手臂骨折采用石膏包裹,另一只手干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时候,包裹着石膏的手臂很可能与其他物体碰撞,碰撞时由于石膏是一个整体,其在受力的瞬间手臂也会瞬时受到冲击从而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I、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 2、第二固定卡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由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第二固定卡圈3组成;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设有四个,且每两个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位于横向支撑板1的左侧,且与最左侧的横向支撑板1固定;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3位于横向支撑板1的右侧,且与最右侧的横向支撑板1固定;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的右侧设有滑块22,滑块22与第一固定卡圈2注塑为一体;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3的左侧设有与滑块22配合的滑槽31;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靠近第二固定卡圈3的端部设有固定件21;所述的滑槽31内设有卡孔32;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 以及第二固定卡圈3的内侧均设有透气海绵4;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设有魔术贴。
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设有充气气囊5,充气气囊5的左侧设有充气孔 6,充气气囊5与支撑架主体I接触的位置设有魔术贴,充气气囊5由圆弧形气囊51以及波浪形伸缩气囊52组成。
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的左侧靠近固定件21的位置设有推动块23,推动块 23的左侧面设有摩擦纹。
所述的固定件21主要由拉手2102、弹簧2101以及销钉2103组成,销钉 2103与卡孔32配合。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以及拆卸方便;第二、本实用新型设有的充气气囊5当患者的患处与其他物体碰撞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受到瞬时冲击时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主体I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主体I、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固定件21、2102、弹簧2101、销钉2103、滑块22、推动块23、第二固定卡圈3、滑槽31、卡孔 32、透气海绵4、充气气囊5、圆弧形气囊51、波浪形伸缩气囊52、气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I、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 2、第二固定卡圈3,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由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第二固定卡圈3组成,第一固定卡圈2以及第二固定卡圈3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设有四个,且每两个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位于横向支撑板1的左侧,且与最左侧的横向支撑板1固定;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3位于横向支撑板1的右侧,且与最右侧的横向支撑板1固定;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的右侧设有滑块22,滑块22与第一固定卡圈2注塑为一体;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3的左侧设有与滑块22配合的滑槽31;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靠近第二固定卡圈3的端部设有固定件21;所述的滑槽31内设有卡孔 32;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以及第二固定卡圈3的内侧均设有透气海绵4;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设有魔术贴。
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设有充气气囊5,充气气囊5的左侧设有充气孔 6,充气气囊5与支撑架主体I接触的位置设有魔术贴,充气气囊5由圆弧形气囊51以及波浪形伸缩气囊52组成,在充气时采用压缩式手动充气装置,此种充气装置在各个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本申请中没有进行过多赘述。
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的左侧靠近固定件21的位置设有推动块23,推动块 23的左侧面设有摩擦纹,固定件21与摩擦纹的设置方便了第一固定卡圈2右侧设有的滑块22推入第二固定卡圈3的左侧设有的滑槽31内。
所述的固定件21主要由拉手2102、弹簧2101以及销钉2103组成,销钉 2103与卡孔32配合,弹簧2101为固定件21提供恢复力。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患处包裹纱布,再将横向支撑板1 的内侧与患处贴紧,此时推动块23的同时通过拉手2102将固定件21拉起,再把滑块22推入滑槽31内,当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松开拉手2102使销钉2103插入到卡孔32内实现对第一固定卡圈2以及第二固定卡圈3的定位,在完成定位后再将充气气囊5通过魔术贴贴在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贴好后载对充气气囊5 进行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指示的方位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I、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第二固定卡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由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第二固定卡圈(3)组成;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设有四个,且每两个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位于横向支撑板(1)的左侧,且与最左侧的横向支撑板(1)固定;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3)位于横向支撑板(1)的右侧,且与最右侧的横向支撑板(1)固定;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的右侧设有滑块(22),滑块(22)与第一固定卡圈(2)注塑为一体;所述的第二固定卡圈(3)的左侧设有与滑块(22)配合的滑槽(31);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靠近第二固定卡圈(3)的端部设有固定件(21);所述的滑槽(31)内设有卡孔(32);所述的横向支撑板(1)、第一固定卡圈(2)以及第二固定卡圈(3)的内侧均设有透气海绵(4);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设有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主体I的外侧设有充气气囊(5),充气气囊(5)的左侧设有充气孔(6),充气气囊(5)与支撑架主体I接触的位置设有魔术贴,充气气囊(5)由圆弧形气囊(51)以及波浪形伸缩气囊(5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卡圈(2)的左侧靠近固定件(21)的位置设有推动块(23),推动块(23)的左侧面设有摩擦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21)主要由拉手(2102)、弹簧(2101)以及销钉(2103)组成,销钉(2103)与卡孔(32)配合。
CN201821864883.0U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9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4883.0U CN20962993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4883.0U CN20962993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9936U true CN209629936U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72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48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993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99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8137A (zh) * 2020-12-11 2021-04-09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创伤骨科用快速包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8137A (zh) * 2020-12-11 2021-04-09 徐州市中心医院 一种创伤骨科用快速包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1178U (zh) 一种膝关节矫形器
CN203425085U (zh) 可调式踝关节康复支具
CN203303309U (zh) 手动膝关节功能康复机
CN209629936U (zh) 一种新型骨科固定装置
CN105832455A (zh) 一种机械调节骨关节固定装置
CN211433566U (zh) 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复位固定支具
CN203815554U (zh) 一种胫骨远端外固定装置
CN204246443U (zh) 下肢穿戴式助行器
CN209107723U (zh) 一种用于骨折后康复护理的装置
CN209032785U (zh) 一种可调膝关节矫形固定器
CN208481555U (zh) 一种腿部骨折恢复用护理支架
CN20757531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骨科固定装置
CN205322461U (zh) 一种新型医用肘关节接骨固定支架
CN20917262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脚套
CN204501146U (zh) 气体压力式固定装置
CN206295404U (zh) 骨科用四肢固定装置
CN204428239U (zh) 一种脚骨踝关节套
CN204766077U (zh) 一种双髁膝关节矫形器
CN212438986U (zh) 与牵引架配套使用的下肢功能位固定架
CN203341874U (zh) 新型牵引装置
CN219662013U (zh) 一种多功能牵引装置
CN203524832U (zh) 骨折固定器
CN215192728U (zh) 一种可塑性骨折脱位外固定器
CN209611343U (zh) 一种膝关节支具
CN212214150U (zh) 一种带小腿按摩功能的踝部运动练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