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9515U -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9515U
CN209619515U CN201821702315.0U CN201821702315U CN209619515U CN 209619515 U CN209619515 U CN 209619515U CN 201821702315 U CN201821702315 U CN 201821702315U CN 209619515 U CN209619515 U CN 209619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ircular blow
hollow
gasket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023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玉琦
沈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023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9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9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9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主要由板I、板II和板III组成;板I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板II和板III垂直连接,板I上设有组件孔,组件孔的孔壁自板I的a面单向延伸形成中空筒,中空筒位于由板I、板II和板III围成的空间内;在板I设置中空筒的一侧,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大于环吹密封垫的厚度,环吹密封垫的厚度大于中空筒相对于a面的高度;环吹密封垫内圈的形状与组件孔相同,尺寸略大于中空筒横截面外边缘的尺寸。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在板I两端设置板II和板III,有效防止野风干扰,通过设置中空筒,中空筒嵌入环吹密封垫内,大大提高了密封垫与纺丝箱体之间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冷却设备用密封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
背景技术
在化纤生产过程中,环吹设备具有快速冷却的特征,与侧吹相比具有节能降耗的优势,所以环吹设备应用广泛,但环吹设备对密封性的要求要比侧吹要求高,目前使用的纺丝设备中,由于纺丝箱体和环吹风箱的连接处容易出现缝隙而导致密封性变差,使得野风容易进入至纺丝箱体中,进而对纺丝的冷却均匀性产生影响。
现有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纺丝箱体和吹风风箱之间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弹性的环吹密封垫来有效提高纺丝箱体和环吹风箱之间的密封性,但是当出现环吹风箱脱落、未升到位以及障碍物阻挡等异常状况时,容易使得密封垫与纺丝箱体底板之间出现缝隙,若环吹风箱完全脱落或缝隙较大时,员工巡检时可及时发现,而当缝隙较小不容易发现时,就可能使得异常持续,对产品冷却均匀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还要对异常丝饼进行降等。
因此,如何制备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是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本实用新型的环吹箱体底板,通过板I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板II和板III,以及设置能够嵌入至环吹密封垫内的中空筒,当异常出现时可以达到防止外界风对纺丝箱体内部丝束的干扰作用,有效减缓了外界风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主要由板I、板II和板III组成;
板I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板II和板III垂直连接,即板II或板III与板I的夹角为90°,具体夹角不限于此,可以进行小幅度变化,例如夹角为85°~90°,板II 和板III倾斜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板II和板III可以向板I倾斜,也可以向板I外部倾斜,优选为90°,当夹角大于90°时减弱了防止野风干扰的能力,小于85°时妨碍巡检人员观察在纺情况时风箱密封垫与底板接触是否存在缝隙;
板I上设有组件孔,组件孔的孔壁自板I的a面单向延伸形成中空筒,中空筒位于由板I、板II和板III围成的空间内;
在板I设置中空筒的一侧,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大于将底板安装在环吹箱体上时使用的环吹密封垫的厚度,环吹密封垫的厚度大于中空筒相对于 a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安装在纺丝箱体和环吹风箱之间,板I与纺丝箱体的底板固定连接,中空筒嵌入至环吹风箱上的环吹密封垫内,在板I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板II和板III,其目的是防止纺丝箱体底板和环吹密封垫接触处出现缝隙时产生的外界风对箱体内部的丝束产生干扰,假设没有板II和板III,同时因环吹风箱未升到位或有障碍物在底板和风箱密封垫间阻挡造成底板和密封垫接触有缝隙,外界风就可以通过缝隙对风箱内部丝束造成影响,连接板II或板III与板I 的连接方式以及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大于环吹密封垫的高度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只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对外界风能够起到“屏风”作用,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若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环吹密封垫的高度,外界风容易穿过板II或板III的边缘进入至纺丝箱体内。
环吹密封垫的厚度大于中空筒相对于a面的高度的原因,是因为密封垫在箱体底板和环吹风箱之间,密封垫与箱体底板面与面紧密接触,密封垫为弹性软垫,两者接触必须满足无缝隙、无漏风情况,当组件孔延伸部分嵌入在密封垫内,深度必须小于密封垫厚度,优选为密封垫厚度的1/2,这是因为密封垫为弹性软垫,跟箱体底板接触后因为挤压导致接触后的密封垫厚度小于实际厚度,若箱体底板组件孔向下延伸的连接筒的长度大于等于密封垫厚度时,箱体底板跨过密封垫直接跟环吹风箱接触,造成箱体底板跟密封垫接触时之间存在缝隙,密封垫不起作用,造成漏风现象,没有起到提高密封性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原有密封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中空筒相对于a面的高度为环吹密封垫厚度的1/2。中空筒高度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使得中空筒与环吹密封垫接触,密封垫被压缩后,中空筒与密封垫最底端留有一定距离即可。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为2.5~3cm,板II或板III的高度与实际所使用的设备中的环吹密封垫的厚度有关,板II或板III最底端应能覆盖密封垫处于自然状态时的最顶端的位置处,所述中空筒相对于a面的高度为0.5~0.6cm。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板I、板II和板III均为矩形板,板I、板II和板III也可为其它形状的板,只要三者连接后能够起到对外界风阻挡作用的设置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板II和板III的尺寸相同,所述板I的厚度为0.15~0.25cm,长度为115~138cm,宽度为22~34cm。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板I、板II和板III连接形成匚形板。板I、板II和板III连接后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也可为拱形板,板II 和板III与板I为垂直关系时,对外界风阻挡作用最好,其它能够实现对外界风阻挡的形状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板II和板III与板I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该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此,其它能够实现三者固定连接的方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组件孔为多个沿直线方向等间距排列且尺寸相同的圆形孔。也可为方形孔或其它异形孔,与实际使用时环吹密封垫的形状有关。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组件孔与板II和板III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只要能够实现对外界风的阻挡的其它形式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中空筒的内径为100mm,外径为103~105mm,所述环吹密封垫的内径为108~11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环吹密封垫内圈的形状与组件孔相同,环吹密封垫内圈的尺寸略大于中空筒横截面外边缘的尺寸,因为箱体底板固定在纺丝箱体上,虽然之间有保温材料,但底板仍具有较高温度,在 80℃~100℃,中空筒与底板相连,温度同底板,如果中空筒跟密封垫直接接触会使密封垫更易老化,缩短密封垫的使用时间,环吹密封垫内圈的尺寸略大于中空筒横截面外边缘的尺寸即环吹密封垫与中空筒之间存在间隙,能够避免二者之间直接接触,延长密封垫的使用时间,同时中空筒与密封垫留有间隙,也会避免环吹风箱位置发生差异,上升过程中避免压坏密封垫,简而言之,是为了保护密封垫,避免为提高设备密封性的同时缩短了密封垫的使用寿命,中空筒外径与密封垫内径两者间距优选为2~3mm。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中空筒的内径为100mm,外径为103~105mm,所述环吹密封垫的内径为108~11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所述板I上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可均匀布置在板I两侧边和中间的位置处,通过螺栓穿过该螺纹孔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安装在纺丝箱体的底板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在板I两端设置板II和板III,以及在板I上设置沿组件孔孔壁延伸的中空筒,两者配合极大提高了密封垫与纺丝箱体之间的密封性,减少了外界风对丝束内部的影响,保障了产品品质,提高了生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与环吹密封垫和环吹风箱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板I,2-组件孔,3-螺纹孔,4-中空筒,5-环吹密封垫,6-环吹风箱, 7-板II,8-板I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如图1-3所示,主要由板I1、板II 7和板 III 8组成,板I1、板II 7和板III 8均为矩形板,板II 7和板III 8的尺寸相同。板I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板II 7和板III 8连接,板II和板III与板I1的夹角均为 90°,板I、板II和板III通过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后形成匚形板,板II和板 III与板I的夹角也可在85°~90°之间的范围内变化,板II和板III倾斜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板II和板III可以向板I倾斜,也可以向板I外部倾斜,板I、板II和板III连接也可形成拱形板,只要连接后可实现板II和板III对密封垫与吹风箱体之间产生的外界风的阻挡即可。
板I1的厚度为0.15~0.25cm,长度为115~138cm,宽度为22~34cm,其上设有多个沿直线方向等间距排列的组件孔2,多个组件孔为尺寸相同的圆形孔,每个组件孔与板II和板III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组件孔2的孔壁自板I的a面单向延伸形成中空筒4,中空筒4位于由板I1、板II 7和板III 8围成的空间内。
在板I1设置中空筒4的一侧,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为2.5~3cm,其大于将底板安装在环吹箱体上时使用的环吹密封垫5的厚度,中空筒4相对于 a面的高度为0.5~0.6cm,为环吹密封垫厚度的1/2。环吹密封垫5安装在环吹风箱6上,其内圈的形状与组件孔2相同,尺寸略大于组件孔,中空筒的内径为 100mm,外径为103~105mm,环吹密封垫的内径为108~110mm。板I上还设有多个螺纹孔3,螺栓穿过该螺纹孔3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安装在纺丝箱体的底板上。
经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增强密封性环吹箱体底板极大的提高了纺丝箱体与环吹风箱之间的密封性,当出现环吹风箱脱落、未升到位以及障碍物阻挡等异常状况时,板I两侧的板II和板III以及与中空筒和环吹密封垫之间进行相互配合,有效的防止了外界风对纺丝箱体内部丝束的干扰,减缓了异常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极具应用前景。

Claims (10)

1.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是:主要由板I、板II和板III组成;
板I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板II和板III垂直连接;
板I上设有组件孔,组件孔的孔壁自板I的a面单向延伸形成中空筒,中空筒位于由板I、板II和板III围成的空间内;
在板I设置中空筒的一侧,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大于将底板安装在环吹箱体上时使用的环吹密封垫的厚度,环吹密封垫的厚度大于中空筒相对于a面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筒相对于a面的高度为环吹密封垫厚度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II或板III相对于a面的高度为2.5~3cm,所述中空筒相对于a面的高度为0.5~0.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I、板II和板III均为矩形板,所述板II和板III的尺寸相同,所述板I的厚度为0.15~0.25cm,长度为115~138cm,宽度为22~34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I、板II和板III连接形成匚形板,所述板II和板III与板I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孔为多个沿直线方向等间距排列且尺寸相同的圆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孔与板II和板III之间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吹密封垫内圈的形状与组件孔相同,环吹密封垫内圈的尺寸略大于中空筒横截面外边缘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筒的内径为100mm,外径为103~105mm,所述环吹密封垫的内径为108~1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I上设有多个螺纹孔。
CN201821702315.0U 2018-10-20 2018-10-20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Active CN209619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2315.0U CN209619515U (zh) 2018-10-20 2018-10-20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2315.0U CN209619515U (zh) 2018-10-20 2018-10-20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9515U true CN209619515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1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02315.0U Active CN209619515U (zh) 2018-10-20 2018-10-20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95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19515U (zh) 一种增强密封性环吹用箱体底板
CN204421590U (zh) 一种回转窑用新型窑头迷宫密封装置
CN104764569A (zh) 车灯气密性检测系统
CN105866493A (zh) 一种具有漏电检测的电表箱
CN204705696U (zh) Sf6放电模拟平台
CN207036314U (zh) 新型应力检测探头
CN205280174U (zh) 一种带氮气冷却系统的高温料位计
CN107725187A (zh) 新型能源内燃机的护罩环
CN206378482U (zh) 一种气体检测报警器
CN104638555A (zh) 箱式变电站
CN103556717B (zh) 一种大型高低温保温箱体
CN207052776U (zh) 一种飞机用接线板
CN106194491A (zh) 一种内燃机隔板
CN215539179U (zh) 一种烟雾过滤装置
CN217973511U (zh) 一种有效提升纤维拉伸性能的快速拆装装置
CN205374064U (zh) 摇摆与气候复合的试验装置
CN206074241U (zh) 一种用于设备高低温测试的保温箱
CN202382583U (zh) 带有密封装置的环冷机
CN203572281U (zh) 耐磨板式换热器
CN20508948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密封垫
CN204535939U (zh) 用于气密性检测的车灯固定装置
CN204694425U (zh) 可调节进气枪机构
CN202817657U (zh) 全连式主导体全浇注离相母线
CN215868927U (zh) 一种高绝缘的小体积三电平电抗器用的线圈
CN217075638U (zh) 一种无泄漏的高分子聚乙烯衬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