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11520U -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1520U
CN209611520U CN201821578289.5U CN201821578289U CN209611520U CN 209611520 U CN209611520 U CN 209611520U CN 201821578289 U CN201821578289 U CN 201821578289U CN 209611520 U CN209611520 U CN 209611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dical
main rod
insulating layer
han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82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幼军
赖彦冰
杨芳
陈抗松
刘振
林枫
邹团明
陈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5782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1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1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1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包括呈左右延伸设置主杆体,所述的主杆体包括呈管状的第一电极,在所述的第一电极内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电极,所述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同轴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的第一绝缘层呈管状,所述的第二电极的左端面、第一绝缘层的左端面、第一电极的左端面呈对齐设置,所述的第一电极的外侧壁套装有呈管状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的右部、第二电极的右部均连接有导线。本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的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其与人体组织实现点接触,灵活地对出血部位电凝,从而降低电凝对人体组织的挫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加快术后的康复。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背景技术
耳内镜手术是通过自然外耳道孔径进行手术,在狭长的外耳道中进行操作,处理出血是影响手术进程的重要步骤。目前现有条件下耳内镜手术操作器械仅切割、剥离功能,术中止血需要依靠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单极电凝、或微型双极电凝等方法。控制性低血压麻醉仅能控制部分出血。单极电凝刀头因输出功率及其设备性能容易导致组织烧焦,并损伤耳道皮瓣,而现有的双极电凝因为两个电极并排设置使得的操作杆粗大,影响耳内镜下操作视野,还有微型双极电凝呈镊子状,在狭长的耳道内操作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组织局部的电凝的范围不好控制,有时出血只是覆盖在比较细小的部位,但是电凝的范围远远大于出血的范围,从而造成其它组织的挫伤,影响手术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术后并发症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其与人体组织实现点接触,灵活地对出血部位电凝,从而降低电凝对人体组织的挫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加快术后的康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包括呈左右延伸设置主杆体,所述的主杆体包括呈管状的第一电极,在所述的第一电极内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电极,所述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同轴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的第一绝缘层呈管状,所述的第二电极的左端面、第一绝缘层的左端面、第一电极的左端面呈对齐设置,所述的第一电极的外侧壁套装有呈管状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的右部、第二电极的右部均连接有导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杆体的左部呈弯曲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绝缘层的左端面设置在第一电极的左端面的右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杆体的右部连接有呈圆柱状的手柄体,所述的手柄体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的手柄体的左部与主杆体的右部连接,所述的手柄体的右端面连接有两个电插头,所述的电插头呈左右设置,所述的导线穿过主杆体内部后与电插头的左部连接,两个电插头分别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手柄体的左端面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内径与第一电极的外径相等,所述的第一电极的右部套装在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二绝缘层的右端面与手柄体的左端面抵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手柄体的右端面设有两个凹孔,所述的电插头的左部套装在凹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手术时,首先第一电极的右部、第二电极的右部分别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源装置连接,然后把主杆体的左端伸进耳道内相应的部位,通过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人体组织的接触,使得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外设的电源装置形成电回路,从而对相应的组织部位进行凝血,主杆体的左端与人体组织接触面为点状的,使得电凝的范围与出血的范围对应,不对其它不出血的组织进行电凝,医生可通过持握主杆灵活地对出血部位电凝,从而降低电凝设备对人体组织的挫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加快术后的康复。
本实用新型用于耳内镜手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杆体左部弯曲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4,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包括呈左右延伸设置主杆体1,所述的主杆体1包括呈管状的第一电极2,在所述的第一电极2内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电极3,所述的第二电极3与第一电极2同轴设置,在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4,所述的第一绝缘层4呈管状,所述的第二电极3的左端面、第一绝缘层4的左端面、第一电极2的左端面呈对齐设置,所述的第一电极2的外侧壁套装有呈管状的第二绝缘层5,所述的第一电极2的右部、第二电极3的右部均连接有导线6。在手术时,首先第一电极2的右部、第二电极3的右部分别通过导线6与外设的电源装置连接,然后把主杆体1的左端伸进耳道内相应的部位,通过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的左端面与人体组织的接触,使得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与外设的电源装置形成电回路,从而对相应的组织部位进行凝血,主杆体1的左端与人体组织接触面为点状的,使得电凝的范围与出血的范围对应,不对其它不出血的组织进行电凝,医生可通过持握主杆灵活地对出血部位电凝,从而降低电凝设备对人体组织的挫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以及加快术后的康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主杆体1的左部呈弯曲设置。现有的微型双极电凝呈镊子状,在狭长的耳道内操作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仅在横向止血,不能纵向止血,主杆体1的左部呈弯曲设置,使得主杆体1的左端面与主杆体1右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在不需要倾斜主杆体1的情况下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的左端面可与耳道的侧壁接触,可在耳道内实现纵向止血。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绝缘层5的左端面设置在第一电极2的左端面的右侧。增大第一电极2与耳道组织的接触面,在电凝时,医生只需要侧重操控第二电极3与对应电凝的组织的接触即可,降低电凝操作的难度,从而降低医生的疲劳度,也加快手术的进程。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主杆体1的右部连接有呈圆柱状的手柄体7,所述的手柄体7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的手柄体7的左部与主杆体1的右部连接,所述的手柄体7的右端面连接有两个电插头71,所述的电插头71呈左右设置,所述的导线6穿过主杆体1内部后与电插头71的左部连接,两个电插头71分别与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一一对应连接。可通过两个电插头71与电源装置连接,便于双极工具的拆装,同时提高双极工具与电源装置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高电凝的稳定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手柄体7的左端面设有安装孔72,所述的安装孔72的内径与第一电极2的外径相等,所述的第一电极2的右部套装在安装孔72内,所述的第二绝缘层5的右端面与手柄体7的左端面抵接。提高第二绝缘层5对第一电极2的绝缘性,防止外部的液体或者医生的手接触而影响到双极工具的电回路,提高电凝接触的精准性,同时主杆体1的右部通过第一电极2套装在安装孔72内,提高主杆体1与手柄体7连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手柄体7的右端面设有两个凹孔73,所述的电插头71的左部套装在凹孔73内。提高电插头71与手柄体7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高双极工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包括呈左右延伸设置主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体(1)包括呈管状的第一电极(2),在所述的第一电极(2)内设有呈圆柱状的第二电极(3),所述的第二电极(3)与第一电极(2)同轴设置,在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4),所述的第一绝缘层(4)呈管状,所述的第二电极(3)的左端面、第一绝缘层(4)的左端面、第一电极(2)的左端面呈对齐设置,所述的第一电极(2)的外侧壁套装有呈管状的第二绝缘层(5),所述的第一电极(2)的右部、第二电极(3)的右部均连接有导线(6),所述的第二绝缘层(5)的左端面设置在第一电极(2)的左端面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体(1)的左部呈弯曲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体(1)的右部连接有呈圆柱状的手柄体(7),所述的手柄体(7)呈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的手柄体(7)的左部与主杆体(1)的右部连接,所述的手柄体(7)的右端面连接有两个电插头(71),所述的电插头(71)呈左右设置,所述的导线(6)穿过主杆体(1)内部后与电插头(71)的左部连接,两个电插头(71)分别与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体(7)的左端面设有安装孔(72),所述的安装孔(72) 的内径与第一电极(2)的外径相等,所述的第一电极(2)的右部套装在安装孔(72)内,所述的第二绝缘层(5)的右端面与手柄体(7)的左端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其特征在于:手柄体(7)的右端面设有两个凹孔(73),所述的电插头(71)的左部套装在凹孔(73)内。
CN201821578289.5U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Active CN209611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8289.5U CN209611520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8289.5U CN209611520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1520U true CN209611520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42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8289.5U Active CN209611520U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1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227550T1 (de) Spitze für chirurgisches handstück
CN105250023B (zh)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电切镜
CN102846375B (zh) 电切镜双极电极
US10548656B2 (en) Multi-functional surgical cautery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180028259A1 (en) Mucosa dissector
CN209611520U (zh) 一种医用点状双极工具
CN205181470U (zh) 一种具有新型密封结构的电切镜
CN202723980U (zh) 电切镜杆状切割电极
CN106725833A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术中解剖器
CN208081295U (zh) 一种胸腔手术电刀头
CN209301464U (zh) 一种便携式的双极工具
CN215306445U (zh) 一种无线神经监测剪式超声刀
CN213606844U (zh) 一种电极工作组件及其双极手术电极装置
CN211271116U (zh) 一种双极弯剪刀结构
CN212089714U (zh) 一种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的前突式等离子针状电极
CN210784260U (zh) 一种内镜介入探头固定器
CN209564519U (zh) 多功能起搏器手术连续测试标测连接线
CN203089268U (zh) 一种止血钳
CN207804365U (zh) 一种射频消融系统、内窥镜
CN207101359U (zh) 电凝针
CN216985136U (zh) 吸引电凝镊
CN211704816U (zh) 一种手术电刀笔
CN203303145U (zh) 高频双极电切穿刺针
CN208958320U (zh) 弧形高频针状电极
CN206214177U (zh) 一种用于经皮肾镜手术创面凝血电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