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8319U -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8319U
CN209608319U CN201821533462.XU CN201821533462U CN209608319U CN 209608319 U CN209608319 U CN 209608319U CN 201821533462 U CN201821533462 U CN 201821533462U CN 209608319 U CN209608319 U CN 209608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microprocessor
resistance
current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34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锦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334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8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8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8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运放电路、A/D转换模块、电源、开出控制模块、支线开关、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分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配电台区后台连接,微处理器与电源双向连接,微处理器还与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支线开关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时监测配变台区出线开关各分支线电流运行状况,在分支负荷超过设定阈值时提供告警信号,方便运维人员对分支负荷进行合理分配。

Description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低压配电网大多是通过10kV/0.4kV变压器以三相四线制向用户供电,是三相生产用电与单相负载混合用电的供电网络。由于我国低压配电网覆盖面积广阔,运行环境各不相同,电力用户众多且较分散,存在大量的时空分布不平衡的单相负荷。居民的用电习惯差异以及负荷的随机性强,同样会引起支路负荷超标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用电负荷不能均匀分配到各相上,是三相不平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目前配电网负荷监控存在以下问题:
1、三相负荷调整一般在分支负荷超标导致停电后,配电运维人员赶赴配电台区人工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再人工调整负荷分配。整个过程费工费时,时效性极低,导致负荷调整滞后,针对性差。
2、目前大部分配电台区只配置配变低压侧负荷监测装置,对于配变台区出线支线开关各分支线负荷状况,因现场运行情况复杂,且前期重视程度不高,目前尚无有效的分支线负荷监测手段,导致无法实时掌握分支负荷运行情况。
3、当前配网监测数据多以纸质或电子文档形式存在,没有形成有效数据库,大量原始数据和基础数据分散在基层单位,没有进行统计和分析,人工统计数据处理速度太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旨在克服以上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运放电路、A/D转换模块、电源、开出控制模块、支线开关、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分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配电台区后台连接,微处理器与电源双向连接,微处理器还与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支线开关连接。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程序步骤:
(1)实时接收A/D转换模块所转换的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电流运行数据;
(2)对所接收的电流运行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送至配电台区后台,以进行配电台区三相负荷平衡的模拟分析;
(3)若配电台区后台分析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负荷超过分支负荷阈值,则接收报警信息;
(4)根据报警信息分析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越限相别;
(5)根据分析结果向开出控制模块下达告警命令,以控制相应支线开关跳闸。
优选地,所述电流运放电路包括电阻R9、R10、R11、R12、R13、R14 和R15,运放芯片U2,电容C8、C9、C10、C11、C12、C13、C14,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Vpt端连接电阻R11及R9的输入端,电阻R9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输入端、电容C8的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负极2脚,电阻R8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输出1脚,运放芯片U2的输出1脚还连接电阻R10的输入端,电阻R10的输出端与电容C9的一端相接并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Is,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 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连接电阻R11的输出端及R12的输入端,电阻R1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输入端、电容C10的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正极3脚,电阻R13的输出端连接运放芯片U2的负极6脚、输出7脚,电阻R14的输入端接3.3V基准电压,电阻R1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5的输入端、运放芯片U2的正极5脚,运放芯片的4脚接负电源,其8脚接正电源。
优选地,所述电流运放电路还包括抗干扰电流电路,所述抗干扰电流电路包括电容C11、C12、C13和C14,电容C11与C12的两端分别相接,且一端接正电源,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电容C14与C13 的两端分别相接,且一端接负电源,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
优选地,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实际配线容量设定分支负荷阈值。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按键输入模块,显示屏和按输入模块分别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电流运行数据显示于显示屏,按键输入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配电台区实际配线容量设定分支负荷阈值。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4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用于连通微处理器与配电台区后台的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将跳闸支线开关跳闸的被动跳闸转变为主动控制,降低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实时监测配变台区出线开关各分支线负荷状况,在分支负荷超过设定阈值时提供告警信号,方便运维人员对分支负荷进行合理分配,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稳定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所述电流运放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运放电路、A/D转换模块、电源、开出控制模块、支线开关、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分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配电台区后台连接,微处理器与电源双向连接,微处理器还与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支线开关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稳中有各个配电台区出线支路上,将电力系统一次侧的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采集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分支的电流运行数据,接着通过电流运放电路对所采集的电流运行数据进行隔离降压、降流,转换成数字处理系统能够接受的范围后,考虑到互感器阻抗匹配及误差控制,在A/D转换器之前采用电流运放电路实现信号变换和抗混叠滤波,再通过A/D转换模块进行数模转换,转换成数字处理系统能够接受的电流及电压的数字信号,传送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开入控制模块连接,将配变台区出线支线开关上报的通信信号上传至微处理器,通过开出控制模块连接微处理器与跳闸支线开关,将微处理器的控制命令下发到跳闸支线开关。这样,有效杜绝台区出线开关自行跳闸,提升了工作的时效性,实现了将跳闸支线开关跳闸的被动跳闸转变为主动控制,降低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稳定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用户满意度。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程序步骤:
(1)实时接收A/D转换模块所转换的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电流运行数据;
(2)对所接收的电流运行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送至配电台区后台,以进行配电台区三相负荷平衡的模拟分析;
(3)若配电台区后台分析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负荷超过分支负荷阈值,则接收报警信息;
(4)根据报警信息分析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越限相别;
(5)根据分析结果向开出控制模块下达告警命令,以控制相应支线开关跳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分立元器件误差校正。
优选地,所述电流运放电路包括电阻R9、R10、R11、R12、R13、R14 和R15,运放芯片U2,电容C8、C9、C10、C11、C12、C13、C14,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Vpt端连接电阻R11及R9的输入端,电阻R9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输入端、电容C8的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负极2脚,电阻R8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输出1脚,运放芯片U2的输出1脚还连接电阻R10的输入端,电阻R10的输出端与电容C9的一端相接并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Is,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 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连接电阻R11的输出端及R12的输入端,电阻R1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输入端、电容C10的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正极3脚,电阻R13的输出端连接运放芯片U2的负极6脚、输出7脚,电阻R14的输入端接3.3V基准电压,电阻R1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5的输入端、运放芯片U2的正极5脚,运放芯片的4脚接负电源,其8脚接正电源。
优选地,所述电流运放电路还包括抗干扰电流电路,所述抗干扰电流电路包括电容C11、C12、C13和C14,电容C11与C12的两端分别相接,且一端接正电源,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电容C14与C13 的两端分别相接,且一端接负电源,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流运放电路将电流互感器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Vct,并将信号放大以提高信号分辨率,同时加入直流偏置信号 1.65V供AD采样,滤除其中的高频噪声信号,提高抗扰度。
优选地,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实际配线容量设定分支负荷阈值。
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按键输入模块,显示屏和按输入模块分别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电流运行数据显示于显示屏,按键输入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配电台区实际配线容量设定分支负荷阈值。
优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4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用于连通微处理器与配电台区后台的数据交互。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人机交互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包括显示屏和按键输入模块,按键输入模块采用类似输入键之类组合器件均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采集各分支负荷的电流运行数据,再通过通信模块与配电台区后台交互数据,显示屏方便查询各支路负荷情况,通过按键输入模块按需设置分线负荷阈值,超过的分线负荷阈值时可通过短信、APP等方式发送预警信息,配电台区后台基于专家系统数据分析,事前针对性的介入,对可能导致配变台区出线开关跳闸的某路分支线进行负荷调整或负荷割接,有效杜绝台区出线开关跳闸,提升了工作的时效性,从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工作,降低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用户满意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运放电路、A/D转换模块、电源、开出控制模块、支线开关、通信模块和微处理器,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分支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运放电路的输出端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配电台区后台连接,微处理器与电源双向连接,微处理器还与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支线开关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运放电路包括电阻R9、R10、R11、R12、R13、R14和R15,运放芯片U2,电容C8、C9、C10、C11、C12、C13、C14,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Vpt端连接电阻R11及R9的输入端,电阻R9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输入端、电容C8的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负极2脚,电阻R8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输出1脚,运放芯片U2的输出1脚还连接电阻R10的输入端,电阻R10的输出端与电容C9的一端相接并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Is,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连接电阻R11的输出端及R12的输入端,电阻R1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输入端、电容C10的一端及运放芯片U2的正极3脚,电阻R13的输出端连接运放芯片U2的负极6脚、输出7脚,电阻R14的输入端接3.3V基准电压,电阻R14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5的输入端、运放芯片U2的正极5脚,运放芯片的4脚接负电源,其8脚接正电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运放电路还包括抗干扰电流电路,所述抗干扰电流电路包括电容C11、C12、C13和C14,电容C11与C12的两端分别相接,且一端接正电源,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电容C14与C13的两端分别相接,且一端接负电源,另一端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AGND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当前配电台区实际配线容量设定分支负荷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屏和按键输入模块,显示屏和按输入模块分别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当前配电台区出线分支的电流运行数据显示于显示屏,按键输入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配电台区实际配线容量设定分支负荷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4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用于连通微处理器与配电台区后台的数据交互。
CN201821533462.XU 2018-09-19 2018-09-19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Active CN209608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3462.XU CN209608319U (zh) 2018-09-19 2018-09-19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3462.XU CN209608319U (zh) 2018-09-19 2018-09-19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8319U true CN209608319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394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3462.XU Active CN209608319U (zh) 2018-09-19 2018-09-19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8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526A (zh) * 2018-09-19 2019-04-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526A (zh) * 2018-09-19 2019-04-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4465B (zh) 具有双电源转换功能的断路器控制器、切换系统及方法
CN202840123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112531886B (zh) 配电台区移动监测平台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104151B (zh) 配电终端设备信息的接入方法
EP2683137B1 (en) Preventive diagnostic system for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s GIS based on IEC 61850
CN111352028A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及线损分析方法
CN209608319U (zh)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CN112367500A (zh) 一种配电房电气量和视频信息融合系统及方法
CN204361792U (zh) 农网配电变压器智能终端
CN108879967A (zh) 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跳闸告警系统
CN212483779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装置
CN209608392U (zh) 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跳闸告警系统
CN107516891B (zh) 一种通信电源的用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130505A (zh) 一种带计量功能的高压开关控制器
CN104009549A (zh) 一种用于低压智能断路器中的智能控制器
CN106972631A (zh) 一体化柱上真空断路器
CN210016321U (zh) 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跳闸告警装置
CN109560526A (zh) 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流告警装置
CN202009265U (zh) 一种带计量功能的高压开关控制器
CN202696279U (zh) 具有双电源转换功能的断路器控制器及双电源切换系统
CN105207353A (zh) 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控制系统的架构
CN115441588A (zh) 基于云控断路器的智慧用电管理系统
CN109116096A (zh) 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电压告警装置
CN113937766A (zh) 一种多级联网荷控制方法、系统及互动终端
CN108900009A (zh) 一种配电台区出线支线开关跳闸告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