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5039U - 灯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05039U
CN209605039U CN201920172075.6U CN201920172075U CN209605039U CN 209605039 U CN209605039 U CN 209605039U CN 201920172075 U CN201920172075 U CN 201920172075U CN 209605039 U CN209605039 U CN 209605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wall
light
shell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20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亮
王亮
刘海涛
张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hui Intelligent Light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filed Critical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Priority to CN2019201720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05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05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05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灯。该灯包括: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彼此错开一定距离并且经由至少一个过渡部耦合至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后侧的安装壁;以及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内,其中所述第一光源适于经由第一过渡部向所述灯的外部发射光;所述第二光源适于在所述灯经由所述安装壁安装在预定安装面的状态下朝向所述预定安装面的方向发射光。由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灯可以提供多个出光方向并且提供更为柔和的环境照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涉及照明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灯,尤其是小夜灯。
背景技术
小夜灯作为一种功能灯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其光线柔和,可以在茫茫黑暗中,起到指引照明的作用。同时,小夜灯的造型千变万化、品种丰富,具有装修、点缀的家居装饰功效。
小夜灯一般安装于客厅、走廊、卧室等的墙面,以提供柔和光线的夜间照明。现在市面上的传统小夜灯通常为单光源,并且其产品的出光面常常直接面向用户,这对于期望更为丰富出光方向且柔和光照明的用户而言,可能不是令人满意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克服传统小夜灯无法提供多个出光面和/或所提供的环境照明柔和程度有所不足的缺陷。
为此,在此提供了一种灯。该灯包括: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彼此错开一定距离并且经由至少一个过渡部耦合至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后侧的安装壁,所述至少一个过渡部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前侧的第一过渡部;以及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内,其中所述第一光源适于经由所述第一过渡部向所述灯的外部发射光;所述第二光源适于在所述灯经由所述安装壁安装在预定安装面的状态下朝向所述预定安装面的方向发射光。
通过本公开的灯,可以至少提供两个出光面,其中一个出光面可以位于壳体后侧的壁上,并且面向诸如墙壁的安装面,另一个出光面可以位于壳体前侧的壁上,并且出光面指向向下。由此,从两个出光面出射的光可以经由多个漫反射而入射到周围环境中,从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出光方向以及更为柔和的环境照明,并且不会对人眼产生刺激或眩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前侧的第一壁和位于所述灯的后侧的第三壁,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前侧的第二壁和位于所述灯的后侧的所述安装壁,其中所述第一壁经由所述第一过渡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壁;其中所述第三壁经由所述至少一个过渡部中的第二过渡部连接至所述安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彼此平行,并且所述第三壁的至少一部分适于透射从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三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充当第二光源的发光面,在这种情况下,该发光面将直接面对与第三壁或第四壁平行的安装面(诸如墙面),从而实现所述安装面对从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的漫反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布置在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光源布置在第二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彼此垂直布置。在该些实施例中,除了布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外,第一电路板可以被构造成射频电路板板,以用于实现灯的诸如蓝牙的通信;而第二电路板可以被构成电源板,以便实现对灯内的电气器件的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壁具有开孔,所述壳体还包括被布置在所述开孔上的透镜元件,所述透镜元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灯的外部的光线经由所述开孔透射到所述灯内的光传感器上。在该些实施例中,透镜元件可以有助于将光引导至灯内的光传感器上,从而实现灯对环境光的感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不同侧。在该些实施例中,将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源布置在第二电路板的不同侧可以有助于避免第二光源上所产生的光对光传感器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仓壳体,其适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以向所述壳体内的电气部件供电。在该些实施例中,利用电池进行供电可以允许将灯布置在市电连接不方便的期望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处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电仓壳体的电池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壁和第一过渡部所限定的第一空腔内,其中第一过渡部充当所述第一光源的出光部件。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所发射的光由此可以限定在第一空腔内,并且仅允许光从第一过渡部出射,从而提供本公开的灯的第一出光面。这种布置允许了光在第一空腔内的充分反射和混合,并且能够经由第一出光面输出较为柔和的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具有连接所述前壁和后壁两者的侧壁,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侧壁、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电仓壳体的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三壁所限定的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三壁的至少一部分充当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部件。在该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源所发射的光由此可以限定在第二空腔内,并且仅允许光从所述第三壁的至少一部分出射,从而提供本公开的灯的第二出光面。这种布置允许了光在第二空腔内的充分地反射和混合,并且能够经由第二出光面输出较为柔和的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渡部上的光扩散板用以扩散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其中所述透镜元件是菲涅尔透镜元件。在该些实施例中,光扩散板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光的漫反射水平,从而实现更为柔和的输出光;而菲涅尔透镜元件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灯对环境光的感测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形状相同或相似。在该些实施例中,灯可以提供大致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此的壳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是小夜灯。在该些实施例中,小夜灯可以提供至少两个出光面的出射光,并且出射光更为均匀和柔和。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除去后盖的后侧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背面发光的示意效果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特别地该灯可以作为小夜灯。然而,将会理解,本公开所描述的灯的应用场景绝不仅限于小夜灯,而是可以适合作为其他应用场景照明的灯具。
特别地,本公开的灯适于安装在诸如墙面的安装面上,并且具有两个出光面,其中每个出光面可以具有单独的光源,并且所有出光面的出光均以漫反射的形式照亮环境空间,从而为用户提供多个出光方向的、柔和的、舒适的夜间照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前侧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首先,从外观上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灯100的外壳主要包括第一壳体部分210和第二壳体部分220,其中第一壳体部分 210耦合到第二壳体部分220,并且与第一壳体部分210彼此错开一定距离以形成至少一个过渡部1113、1513,其中第二壳体部分220 可以包括位于灯的后侧的安装壁1512,灯100可以经由安装壁1512 而安装在预定安装面300上(后面将要进一步讨论)。
在图1和图2的示例中,第一壳体部分210和第二壳体部分220 的形状大体相同或相似,并且大体均呈半圆形,由此灯的整体可以呈现大体圆形的形状。然而,这并非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分210和第二壳体部分220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或不相似,由此灯的整体可以呈现其他任意的形状,这对于丰富灯的外形设计而言是特别有利的。
此外,第一壳体部分210和第二壳体部分220可以彼此错开例如大致0.5cm至2cm范围的(例如大约1cm或1.5cm)的距离,由此可以产生在视觉上可见的至少一个过渡部1113、1513。
以上仅仅是从外观的角度上描述了灯100的壳体结构,但在一些实施例中,灯100的壳体实际上可以至少由灯的前盖和后盖来形成。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爆炸示意图。
如图3所示,灯100的壳体可以由前盖110和后盖150构成,其中前盖110可以包括前壁111和侧壁112。前壁110可以进一步包括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一壁1111和第二壁1112,以及从第一壁 1111过渡到第二壁1112的第一过渡部11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部1113可以为条形的安装孔,其适于安装如后面将要讨论的用于第一光源1711的条形的光扩散板179。
后盖150可以至少包括后壁151。后壁151可以进一步包括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三壁1511和第四壁1512,以及从第三壁1511 过渡到第四壁1512的第二过渡部1513,其中第四壁1512可以适合作为灯的安装壁,以用于安装或固定灯。
后盖150可以耦合(例如,卡扣或螺钉固定)至前盖110的侧壁 112上,由此可以形成由前盖110和后盖150所构成的壳体内的容纳空间。上述具有侧壁的前盖110仅仅是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 112可以可选地形成在后盖150上,而不是在前盖110上,由此提供壳体的变形实施方式。
结合图1-3可知,上述前盖110的第一壁1111、后盖的第三壁1511 以及侧壁1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对应地构成从外观上可见的上述第一壳体部分210;前盖110的第二壁1112、后盖的第四壁1512(即安装壁)以及侧壁1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对应地构成从外观上可见的第二壳体部分220;上述前盖110的第一过渡部1113以及后盖150上的第二过渡部1513可以对应地构成从外观上可见的第一壳体部分210和第二壳体部分220之间的至少一个过渡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1111还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壁1112,并且彼此相隔开大约0.5cm至1.5cm范围的(例如大约1cm)的距离,其目的在于可以由此构造出前盖111上的例如大约0.5cm至2cm范围的(例如大约1cm)宽度的出光部或出光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类似地,第三壁1511也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四壁1512并且彼此相隔开例如大约0.5cm至2cm范围的(例如大约 1cm)的距离,其目的在于当灯经由安装壁安装在诸如墙面的安装面上,可以构造出从第三壁1511至安装面的预定间隙,由此提供光的充分漫反射空间,并且可以使得光轻松地从该预定间隙离开而反射至周围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盖110的第二壁1112上可以具有通孔113,通孔113上覆盖(或贴附)有透镜元件114。该通孔113和透镜元件 114的位置可以与第二电路板172上的光传感器1722(后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位置相对应,由此使得光可以透过透镜元件114和通孔113而入射至光传感器172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元件114例如可以为菲涅尔透镜元件,其可以促进光会聚在光传感器1722上,由此提高增强光传感器对周围环境亮度的敏感性。
灯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仓壳体160、第一电路板171、第二电路板172、光扩散板178和光扩散板179。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除去后盖的后侧局部立体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4和5所示,电仓壳体160适于容纳电池180,后者适于经由电池弹片165向灯100内的其他电气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80例如可以为诸如充电电池的5号电池。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180可以是普通的非充电电池,例如锂电池等。上述电仓壳体160以及电池180的设计允许灯100可以脱离市电连接而供电,这提高了灯的机动安装性。尽管上面描述了电仓壳体160,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替换地或者除电仓壳体160之外,灯100还可以安装有适于与市电相连接的插头组件(未示出),从而丰富灯100的电连接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仓壳体160除了具有适于容纳电池180的电池壳体部分161之外,还可以具有从电池壳体部分161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分162,该延伸部分162可以形成并且用作第一电路板171和第二电路板172的辅助安装结构。
仅作为示例,第一电路板171可以例如安装在邻近电池壳体部分 161设置的安装插槽(未示出)内,由此实现第一电路板171的固定安装。
第一电路板171的一侧上可以设置第一光源1711。仅作为示例,第一光源1711可以包括适于发射任何颜色的光的至少一个第一LED。除了布置第一光源1711之外,第一电路板171上还可以例如布置蓝牙模块、蓝牙天线或ZigBee模块等,以便用户可以通过蓝牙技术或ZigBee技术对灯100进行控制。在利用蓝牙或ZigBee技术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例如建立智能设备(诸如,智能手机)与灯100的通信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诸如,智能手机)而实现对灯100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电路板171安装就位的情况下,第一光源1711可以处于第一电路板171、电仓壳体160的电池壳体部分161、第二壁1112和第一过渡部1113所限定的第一空腔310内,其中第一过渡部1113可以充当第一光源1711的出光部件,由此第一光源1711可以经由过渡部1113向灯的外部发射光。在这种情况下,过渡部1113 可以提供灯100向外发射光的第一出光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空腔310内除第一过渡部1113之外的内部表面可以被布置成反射性的,以便光可以在第一空腔内310充分地反射和混合,以便提供均匀的输出光。在一些特别的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部1113可以为透射孔,从而光可以从第一空腔310直接向外发射。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透射孔的第一过渡部1113上可以安装有光扩散板179,以便光可以均匀地向外发射。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扩散板179可以以粘附或者熔接的方式而固定在作为透射孔的第一过渡部1113上,这提供了光扩散板179到第一过度部的简单固定连接。尽管上面描述了光扩散板179,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扩散板179也可以替换为完全透明的透镜元件。
第二电路板172可以经由例如螺钉175固定到电仓壳体160的延伸部分162上,由此实现第二电路板172的固定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172上可以作为电源板,其上例如具有驱动模块。第二电路板172还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171,从而实现对第一电路板171的供电。此外,第二电路板172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光源1721、光传感器1722和其他传感器,其中第二光源1721和光传感器1722可以被布置在第二电路板172的不同侧上,从而避免第二光源1721所产生的光对光传感器1722的干扰。
仅作为示例,第二光源1721例如可以包括适于发射任何颜色的光的至少一个第二LED;以及光传感器1722例如可以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从光传感器1722采集的信号可以发送给灯内的控制器(未示出),后者可以响应于光传感器的信号而实现对灯100的控制(例如,点亮或熄灭)。
其他传感器例如可以包括微波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灯内的控制器(未示出)也可以响应于这些传感器的信号而实现对灯100的控制(例如,点亮或熄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电路板172安装就位的情况下,第二电路板172可以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一电路板171的方式布置,并且由此可以使得布置在第二电路板172上的第二光源1721面向后盖150的第三壁1511。同时,第二光源1721可以处于侧壁112、第二电路板172、电仓壳体160的延伸部分162和第三壁1511所限定的第二空腔 320内,其中第三壁15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充当第二光源1721的出光部件。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三壁15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提供灯100 向外发射光的第二出光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511以及第二空腔320可以环状地布置,由此可以实现位于灯的后盖150的环状出光面。然而,这并不是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511以及第二空腔320可以以其他的形状地布置,以具备其他形状的出光面。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背面发光的示意效果图,其中示出了位于灯的后盖150的示例性环状出光面151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空腔320内除第三壁1511之外的内部表面可以被布置成反射性的,以便光可以在第二空腔内320充分地反射和/或混光,从而向外提供均匀的输出光。在一些特别的实施例中,可以邻近第三壁1511设置环状的扩散元件178,以便光可以向外均匀地扩散,其中扩散元件178的两个端部可以例如经由螺钉175与第二电路板172、电仓壳体160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扩散元件178的固定安装。在一些特别的实施例中,第三壁15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地,或者可以通过在第二光源1721相对应的位置的相应减薄(参见图5)来增强第三壁1511的透明性。
此外,本公开的灯100还可以包括按键185,其可以耦合至第二电路板172上的开关部件(未示出),以用于控制灯100的开关,或者用于灯100的蓝牙或ZigBee的配置连接。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灯的安装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了实现灯100诸如墙面的安装面上的固定安装,灯100可以例如在后盖的第四壁1512上提供安装部件190,由此灯100经由安装部件 190而安装到诸如墙面的安装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件190可以例如为粘附装置、吸盘等。由此灯100可以方便地将灯安装在用户所期望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件190可以例如为卡扣装置,或适于被挂钩的槽孔,由此可以将灯100卡扣或钩挂在某个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灯100安装在距离地面20cm至100cm 的范围内,由此实现最佳的小夜灯安装场景。
在灯100安装就位的情况下,一方面,从灯100的后盖的第三壁 1511所发射的光可以反射至诸如墙面的安装面,同时,由于第三壁 1511和诸如墙面的安装面之间的间隙,光可以在诸如墙面的安装面和第三壁1511之间充分的漫反射而后离开灯至周围环境,从而提供从灯100的后盖的均匀化的和/或柔化的环境照明;另一方面,从灯100 的前盖的过渡部1113出射的光可以朝向地面发射,而后再经由地面漫反射至周围环境,从而提供从灯100的前盖均匀化的和/或柔化的环境照明。
可见,本公开的灯100提供了从灯的前盖和后盖的双出光面的光学照明,其中后盖的出光面可以直接面向诸如墙面的安装面;而前该的出光面可以直接面向诸如地面的方向。通过这种双出光面的出光方向设计,不会有光直接入射到人眼,完全避免了眩光。此外,灯100 内还设计有相应的光扩散板178和179以对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发射的光进行漫射扩散,由此进一步提高了灯100的均匀的、柔化的环境照明能力。这对于期望提供均匀的、柔化的、舒适的夜间照明的小夜灯而言是特别有利的。
虽然已经在附图和前述描述中详细说明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说明和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请求保护的发明中,通过研究附图、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可以理解并且实践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它变体。
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并不排除其它元件,并且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单个元件或其它单元可以满足在权利要求中阐述的多个项目的功能。仅在互不相同的实施例或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某些特征的仅有事实,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特征的组合。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涵盖在各个实施例或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各个特征任何可能组合。
在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标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0、150),包括:
第一壳体部分(210);和
第二壳体部分(220),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10)彼此错开一定距离,并且经由至少一个过渡部(1113、1513)耦合至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10),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20)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后侧的安装壁(1512),所述至少一个过渡部(1113、1513)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前侧的第一过渡部(1113);以及
第一光源(1711)和第二光源(1721),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10)内,其中所述第一光源(1711)适于经由所述第一过渡部(1113)向所述灯的外部发射光;所述第二光源(1721)适于在所述灯经由所述安装壁(1512)安装在预定安装面(300)的状态下朝向所述预定安装面(300)的方向发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10)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前侧的第一壁(1111)和位于所述灯的后侧的第三壁(1511),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20)包括位于所述灯的前侧的第二壁(1112)和位于所述灯的后侧的所述安装壁(1512),
其中所述第一壁(1111)经由所述第一过渡部(1113)连接至所述第二壁(1112);其中所述第三壁(1511)经由所述至少一个过渡部(1113、1513)中的第二过渡部(1513)连接至所述安装壁(15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壁(1511)和所述安装壁(1512)彼此平行,并且所述第三壁(1511)的至少一部分适于透射从所述第二光源(1721)发射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1711)布置在第一电路板(171)上,所述第二光源(1721)布置在第二电路板(172)上,所述第一电路板(171)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72)彼此垂直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1112)具有开孔(113),所述壳体(110、150)还包括被布置在所述开孔上的透镜元件(114),所述透镜元件(114)被配置为将所述灯的外部的光线经由所述开孔(113)透射到所述灯内的光传感器(17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壳体(110、150)内的电仓壳体(160),其适于容纳至少一个电池(180)以向所述壳体内的电气部件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光源(1711)处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71)、所述电仓壳体(160)的电池壳体部分(161)、所述第二壁(1112)和第一过渡部(1113)所限定的第一空腔(310)内,其中第一过渡部(1113)充当所述第一光源(1711)的出光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150)还具有连接所述前壁(111)和后壁(151)两者的侧壁(112),所述第二光源(1721)位于所述侧壁(112)、所述第二电路板(172)、所述电仓壳体(160)的延伸部分(162)和所述第三壁(1511)所限定的第二空腔(320)内,所述第三壁(1511)的至少一部分充当所述第二光源(1721)的出光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210)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20)形状相同或相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是小夜灯。
CN201920172075.6U 2019-01-30 2019-01-30 Active CN209605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2075.6U CN209605039U (zh) 2019-01-30 2019-01-3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2075.6U CN209605039U (zh) 2019-01-30 2019-0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05039U true CN209605039U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0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2075.6U Active CN209605039U (zh) 2019-01-30 2019-01-30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05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9353B2 (en) Light fixture having modular accessories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US20070133219A1 (en) Vehicle interior light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flashlight
US20080072945A1 (en) Portable Shelter with Lighting System
KR20170099048A (ko) 분리 및 병합이 가능한 led 조명장치
EP2023033A1 (en) Low power consuption LED emergency light
CN209605039U (zh)
KR20160121241A (ko) 멀티기능이 구비된 무드등
CN212368556U (zh) 镜子
CN201097912Y (zh) 发光杯体
CN210637940U (zh) 一种带报警功能的太阳能感应灯
CN210379502U (zh) 一种魔法棒遥控的电源开关装置
CN220958030U (zh) 一种太阳能式智能灯具
CN218599550U (zh) 一种小夜灯
KR200482202Y1 (ko) 스탠드형 조명 또는 걸이형 조명 또는 휴대용 조명으로 겸용할 수 있는 다용도 조명 장치
US20240170981A1 (en) Outdoor power bank
CN210568042U (zh) 灯具
CN220417132U (zh) 一种十字架木制灯具
CN217274727U (zh) 语音空调控制器
CN214369772U (zh) 一种装饰灯具
CN111245418B (zh) 开关模组
CN211526290U (zh) 多功能led灯具
CN220981167U (zh) 一种手电、吊灯及台灯
US10935195B1 (en) COB light has even brightness illumination
KR101241574B1 (ko) 조명장치
CN212961268U (zh) 一种投影小夜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7

Address after: 2nd Floor, No. 9, Lane 888, Tianli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Feihui Intelligent Lighting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The city of Eindhoven in Holland

Patentee before: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Nether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