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01320U - 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01320U CN209601320U CN201920230391.4U CN201920230391U CN209601320U CN 209601320 U CN209601320 U CN 209601320U CN 201920230391 U CN201920230391 U CN 201920230391U CN 209601320 U CN209601320 U CN 209601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ion
- cabinet
- pressing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cover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属于垃圾收集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箱体,箱体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箱体内部铰接有主齿轮,箱体内部铰接有第一副齿轮,第一副齿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箱体内部铰接有第二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之间的箱体上铰接有齿轮组,第一副齿轮和第二副齿轮均与齿轮组啮合,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对设置且第二副齿轮与第一副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下垃圾箱内的垃圾容易满溢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在垃圾箱内部存有足量垃圾时限制盖板开启的效果,应用于垃圾箱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箱,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一直是中国最严重的公害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公共场所的垃圾不能更好的收集,造成垃圾污染环境和影响市容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所以把垃圾良好的收集,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市容市貌,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但是现有的垃圾箱由于容积固定,所以在垃圾箱盛满垃圾之后难以再提供稳定的容纳垃圾的效果,如果使用者没有注意箱体内部接近满溢,继续向垃圾箱内部投放垃圾,则会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以外,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其通过与盖板一同转动的主齿轮、与主齿轮一同转动的第一压板以及与第一压板一同转动的第二压板,使得箱体内部盛放了足量的垃圾时,能够增加盖板开启受到的阻力,提醒使用者不要继续朝向箱体内部投放垃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盖板,箱体呈长方体状,盖板呈矩形板状,所述盖板的一个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天然橡胶制成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与盖板连接,另一侧与箱体的侧壁顶面固定连接,箱体内部铰接有主齿轮,盖板的底面同连接板连接的一侧与主齿轮的顶部轮齿固定连接,主齿轮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且平行于盖板与连接板连接的侧边,箱体内部铰接有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一副齿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第一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第一压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副齿轮的转动轴线共线且水平设置;箱体内部铰接有第二副齿轮,第二副齿轮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第二副齿轮与箱体铰接,第二副齿轮与第二压板的转动轴线共线且平行于第一压板的转动轴线,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之间的箱体上铰接有齿轮组,第一副齿轮和第二副齿轮均与齿轮组啮合,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对设置且第二副齿轮与第一副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压板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压板逆时针转动,盖板的底面与箱体的侧壁顶面抵接时,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向箱体内部装填了垃圾后,晃动一下箱体,使垃圾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箱体内部,当箱体内部存放了大量垃圾时,使用者开启盖板继续朝向箱体内部装填垃圾,此时垃圾的最高处已经高于第一压板以及第二压板的最低处,此时投放垃圾时需要使垃圾位于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以保证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能够顺畅的随着盖板的关闭而朝向靠近盖板底面的方向转动,在关闭盖板之后,晃动箱体使垃圾均匀的分布在箱体内部,当使用者需要再次开启盖板朝向箱体内部投放垃圾时,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会随着盖板的开启而沿与盖板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在盖板转动过程中,第一压板不与第一副齿轮连接的端部会与箱体内部的垃圾抵接,第二压板不与第二副齿轮连接的端部会与箱体内部的垃圾抵接,此时盖板的开启会受阻,这样就可以提醒使用者箱体内部已经接近满溢,不要在继续投放,而且,随着箱体内部垃圾数量的增加,盖板所能够开启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可以达到放置箱体内部垃圾接近满溢时,盖板难以开启并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可以投放垃圾的空间的效果。
较佳的:所述第一压板包括与第一副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以及与第一固定板铰接的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副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一铰接板与第一固定板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一铰接板与第一固定板共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卡板的底面与第一铰接板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二压板包括与第二副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以及与第二固定板铰接的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副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二铰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二铰接板与第二固定板共面,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卡板的底面与第二铰接板的顶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卡板的底面与第一铰接板的顶面抵接,且第二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卡板的底面与第二铰接板的顶面抵接,所以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在分别朝向靠近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转动时转动至与第一固定板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状态,即在盖板开启时,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能够对下方的垃圾施加稳定的压力,在箱体内部存有足量的垃圾时,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会因为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限位作用分别保持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共面的状态,能够对盖板的开启施加稳定的阻碍效果,同时,在箱体内部的垃圾不会与第一铰接板或第二铰接板抵接时,使用者朝向箱体内部投入垃圾后,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由于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铰接,所以垃圾对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阻碍效果会减小,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朝向靠近盖板的方向转动时,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在受到垃圾的阻碍后会转动,并分别继续跟随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继续转动,直至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与垃圾不再抵接时,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分别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作用力下会回复至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共面的状态,能够在下次盖板开启时与垃圾抵接,对盖板施加有效稳定的阻碍作用。
较佳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箱体侧壁的通孔,所述通孔处的箱体侧壁上铰接有密封门,密封门与箱体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将密封门锁紧在箱门上的锁紧组件,密封门正对箱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门将通孔沿通孔轴线长度方向完全遮挡时,密封圈与箱体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通孔和密封门能够较为便捷的在箱体内部盛装了大量垃圾之后,将箱体内部的垃圾清理出来,通过密封圈能够减小箱体内部的液体和气味从通孔与密封门之间的空隙溢出到外界的可能。
较佳的:所述盖板不与连接板连接的侧壁与箱体的外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盖板将箱体在竖直向下的方向遮盖,减小了雨天时雨水从盖板与箱体之间的间隙伸入箱体内部的可能。
较佳的:所述主齿轮与箱体铰接处固定连接有主扭簧,所述盖板的底面不与箱体的顶面抵接时,主扭簧处于被扭转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扭簧能够在使用者开启盖板并忘记关闭时,使盖板受扭簧的作用力而自行转动至关闭状态,减小了盖板无法将箱体关闭使箱体内部的垃圾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可能,减小了垃圾的气味大量飘散在周围的可能。
较佳的:所述盖板的顶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中心处向上凸起,且凸起部从其中心处开始朝向边缘处的水平高度依次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起部能够在雨天减小雨水在盖板顶面上的聚集,减小了使用者开启盖板时受到雨水污染的可能,同时盖板的顶面更不容易聚集雨水,能够进一步减小雨水从盖板与箱体之间的空隙渗入箱体内部的可能。
较佳的:所述箱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向轮能够便于运输箱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与盖板固定连接的主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的第一副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一压板以及与第一压板共同转动的第二压板,能够在箱体内部盛装了大量垃圾时,使盖板的开启受阻,减小使用者继续朝向箱体内部投放垃圾,导致垃圾从箱体内部满溢出来的可能;
2.通过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固设于第一压板上的第一扭簧以及固设于第二压板上的第二扭簧能够使箱体内部盛装更多的垃圾,并减小箱体内部垃圾对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可能,使得盖板的开启受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阻碍时,箱体内部所容纳的垃圾能够更加接近箱体的实际最大容纳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为表示实施例中盖板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为表示实施例中密封圈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为表示漏孔位置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为表示锁紧组件结构的B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为表示主轴位置的C部放大图;
图7是图3中为表示第一压板结构的D部放大图;
图8是图3中为表示第二压板结构的E部放大图;
图9是图2中为表示第一扭簧位置的F部放大图;
图10是图2中为表示第二扭簧位置的G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盖板;12、连接板;2、凸起部;3、通孔;31、密封门;311、密封圈;32、锁紧组件;321、固定块;322、活动块;323、螺栓;4、万向轮;5、主齿轮;51、第一副齿轮;52、第二副齿轮;53、主轴;54、主扭簧;6、漏孔;7、第一压板;71、第一固定板;72、第一铰接板;73、第一扭簧;74、第一卡板;8、第二压板;81、第二固定板;82、第二铰接板;83、第二扭簧;84、第二卡板;9、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呈长方体状的箱体1,箱体1的内部中空,且箱体1的顶端开口,箱体1的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天然橡胶制成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一侧与箱体1固定连接,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11,盖板11的截面呈矩形,盖板11的底面与箱体1的侧壁顶面抵接时,盖板11不与连接板12连接的侧壁与箱体1的外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平齐。连接板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盖板11连接有连接板12的侧边。盖板1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凸起部2,凸起部2的中心处向上凸起,且凸起部2从其中心处开始朝向边缘处的水平高度逐渐降低,即当雨水落在凸起部2上时,雨水会顺着凸起部2的表面顺畅的流淌至盖板11的边缘处。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垂直于连接板12长度方向贯穿箱体1侧壁的通孔3,通孔3处的箱体1上铰接有密封门31,密封门31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密封门31与箱体1之间共同设有锁紧组件32,锁紧组件32位于与密封门31同箱体1铰接侧相对的一侧处。箱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万向轮4有四个,且万向轮4呈矩形的四角分布在箱体1的底面上。
参见图3和图4,密封门31正对箱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11,密封圈311呈方形环状,密封门31将通孔3沿通孔3轴线长度方向完全遮挡时,密封圈311与箱体1的侧壁抵接。箱体1的底面上开设有多个漏孔6,漏孔6均匀的分布在箱体1的底面上,且漏孔6沿竖直方向贯穿箱体1的底面。
参见图5,锁紧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在通孔3处的箱体1上的固定块321、固定连接在固定块321一侧的密封门31上的活动块322以及同时与固定块321和活动块322螺纹连接的螺栓323,活动块322的侧壁与密封门31的侧壁固定连接,固定块321的侧壁与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螺栓323竖直设置。螺栓323同时与固定块321和活动块322螺纹连接时,固定块321位于活动块322的正下方。在需要开启密封门31时,拧动螺栓323使螺栓323从活动块322和固定块321螺下,就可以开启密封门31了。
参见图6和图7,箱体1内部铰接有主轴53,主轴53平行于连接板12的长度方向,且主轴53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主轴53的长度方向。主轴5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齿轮5,即主齿轮5与箱体1铰接,主齿轮5的转动轴线与主轴53的转动轴线平行,主齿轮5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且平行于盖板11与连接板12连接的侧边。主轴53上固定连接有主扭簧54,主扭簧54有两个,且主扭簧54的一端与主轴5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齿轮5的侧壁固定连接,每个主齿轮5上均仅连接有一个主扭簧54,主扭簧54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盖板11的底面与箱体1的侧壁顶面抵接,且当盖板11底面不与箱体1的侧壁顶面抵接时,主扭簧54处于被扭转状态,两个主扭簧54均位于两个主齿轮5之间的主轴53上。主轴53位于箱体1内部靠近连接板12的一侧(见图2)。主齿轮5与盖板11的底面固定连接,盖板11固定连接在主齿轮5的顶部轮齿上。主轴53正下方的箱体1上铰接有第一副齿轮51,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主轴53的转动轴线,第一副齿轮51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副齿轮51分别位于主轴53两端下方的箱体1内壁上,两个第一副齿轮51分别与两个主齿轮5啮合,两个第一副齿轮51的中心点的连线水平设置。第一副齿轮5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7,两个第一副齿轮51相对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压板7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第一压板7一端处的边线与两个第一副齿轮51轴心的连线共线,第一压板7朝向箱体1内部延伸。盖板11的底面与箱体1的侧壁顶面抵接时,第一压板7水平设置。第一压板7包括与第一副齿轮5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71以及与第一固定板71铰接的第一铰接板72,第一铰接板72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一固定板7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74,第一铰接板72的顶面与第一固定板71的顶面平齐时,第一铰接板72的底面与第一固定板71的底面平齐,且第一卡板74的部分底面抵接在第一铰接板72的顶面上。箱体1内部相对于第一副齿轮51靠近箱体1内部中心处的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轮组9,齿轮组9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在箱体1内部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且两个齿轮组9分别与两个第一副齿轮51啮合。
参见图2和图8,箱体1内部铰接有第二副齿轮52,第二副齿轮52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副齿轮52分别与两个齿轮组9啮合,两个第二副齿轮52中心点的连线平行于两个第一副齿轮51的中心点的连线,且两个第二副齿轮52中心点的连线与两个第一副齿轮51的中心点的连线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两个第一副齿轮51与两个第二副齿轮52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二副齿轮52位于盖板11下方与连接板12相对的一侧。第二副齿轮5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8,两个第二副齿轮52相对的侧壁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压板8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第二压板8一端处的边线与两个第二副齿轮52轴心的连线共线,第二压板8朝向箱体1内部延伸,即第二压板8与第一压板7的延伸方向相对。盖板11的底面与箱体1的侧壁顶面抵接时,第二压板8水平设置,且此时第二压板8与第一压板7在水平方向上平齐。第二压板8包括与第二副齿轮52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81以及与第二固定板81铰接的第二铰接板82,第二铰接板82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副齿轮52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二固定板8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84,第二铰接板82的顶面与第二固定板81的顶面平齐时,第二铰接板82的底面与第二固定板81的底面平齐,且第二卡板84的部分底面抵接在第二铰接板82的顶面上。
参见图7和图8,两个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方向相同,两个第二副齿轮52的转动方向相同,且两个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方向与两个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压板7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压板8逆时针转动。
参见图9,第一铰接板72与第一固定板71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73,第一扭簧73水平设置,第一扭簧7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铰接板72固定连接,第一扭簧7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一铰接板72与第一固定板71共面,第一扭簧7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卡板74的底面与第一铰接板72的顶面抵接。
参见图10,第二铰接板82与第二固定板81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83,第二扭簧83水平设置,第二扭簧8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8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板82固定连接,第二扭簧8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二铰接板82与第二固定板81共面,第二扭簧8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卡板84的底面与第二铰接板82的顶面抵接。
该自锁式垃圾箱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者向箱体1内部装填了垃圾后,晃动一下箱体1,使垃圾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箱体1内部,当箱体1内部存放了大量垃圾时,使用者开启盖板11继续朝向箱体1内部装填垃圾,此时垃圾的最高处已经高于第一压板7以及第二压板8的最低处,此时投放垃圾时需要使垃圾位于第一压板7与第二压板8之间,以保证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能够顺畅的随着盖板11的关闭而朝向靠近盖板11底面的方向转动,在关闭盖板11之后,晃动箱体1使垃圾均匀的分布在箱体1内部,当使用者需要再次开启盖板11朝向箱体1内部投放垃圾时,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会随着盖板11的开启而沿与盖板1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在盖板11转动过程中,第一压板7不与第一副齿轮51连接的端部会与箱体1内部的垃圾抵接,第二压板8不与第二副齿轮52连接的端部会与箱体1内部的垃圾抵接,此时盖板11的开启会受阻,这样就可以提醒使用者箱体1内部已经接近满溢,不要在继续投放,而且,随着箱体1内部垃圾数量的增加,盖板11所能够开启的角度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可以达到放置箱体1内部垃圾接近满溢时,盖板11难以开启并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可以投放垃圾的空间的效果。
另外由于第一扭簧7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卡板74的底面与第一铰接板72的顶面抵接,且第二扭簧8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卡板84的底面与第二铰接板82的顶面抵接,所以第一铰接板72和第二铰接板82在分别朝向靠近第一固定板71以及第二固定板81的方向转动时转动至与第一固定板7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状态,即在盖板11开启时,第一铰接板72和第二铰接板82能够对下方的垃圾施加稳定的压力,在箱体1内部存有足量的垃圾时,第一铰接板72和第二铰接板82会因为第一卡板74和第二卡板84的限位作用分别保持与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81共面的状态,能够对盖板11的开启施加稳定的阻碍效果,同时,在箱体1内部的垃圾不会与第一铰接板72或第二铰接板82抵接时,使用者朝向箱体1内部投入垃圾后,第一铰接板72和第二铰接板82由于分别与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81铰接,所以垃圾对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的阻碍效果会减小,在第一压板7和第二压板8朝向靠近盖板11的方向转动时,第一铰接板72和第二铰接板82在受到垃圾的阻碍后会转动,并分别继续跟随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81继续转动,直至第一铰接板72与第二铰接板82与垃圾不再抵接时,第一铰接板72和第二铰接板82分别在第一扭簧73和第二扭簧83的作用力下会回复至分别与第一固定板71和第二固定板81共面的状态,能够在下次盖板11开启时与垃圾抵接,对盖板11施加有效稳定的阻碍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盖板(11),其特征在于:箱体(1)呈长方体状,盖板(11)呈矩形板状,所述盖板(11)的一个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天然橡胶制成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一侧与盖板(11)连接,另一侧与箱体(1)的侧壁顶面固定连接,箱体(1)内部铰接有主齿轮(5),盖板(11)的底面同连接板(12)连接的一侧与主齿轮(5)的顶部轮齿固定连接,主齿轮(5)的转动轴线水平设置且平行于盖板(11)与连接板(12)连接的侧边,箱体(1)内部铰接有第一副齿轮(51),所述第一副齿轮(5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7),第一副齿轮(51)与主齿轮(5)啮合,第一压板(7)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轴线共线且水平设置;箱体(1)内部铰接有第二副齿轮(52),第二副齿轮(5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8),第二副齿轮(52)与箱体(1)铰接,第二副齿轮(52)与第二压板(8)的转动轴线共线且平行于第一压板(7)的转动轴线,第一副齿轮(51)与第二副齿轮(52)之间的箱体(1)上铰接有齿轮组(9),第一副齿轮(51)和第二副齿轮(52)均与齿轮组(9)啮合,第一压板(7)与第二压板(8)相对设置且第二副齿轮(52)与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压板(7)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压板(8)逆时针转动,盖板(11)的底面与箱体(1)的侧壁顶面抵接时,第一压板(7)与第二压板(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7)包括与第一副齿轮(5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71)以及与第一固定板(71)铰接的第一铰接板(72),所述第一铰接板(72)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副齿轮(51)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一铰接板(72)与第一固定板(71)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扭簧(73),第一扭簧(7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一铰接板(72)与第一固定板(71)共面,所述第一固定板(7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74),所述第一扭簧(7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卡板(74)的底面与第一铰接板(72)的顶面抵接;所述第二压板(8)包括与第二副齿轮(52)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81)以及与第二固定板(81)铰接的第二铰接板(82),所述第二铰接板(82)的转动轴线与第二副齿轮(52)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二铰接板(82)与第二固定板(81)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扭簧(83),第二扭簧(8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二铰接板(82)与第二固定板(81)共面,所述第二固定板(8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板(84),所述第二扭簧(83)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二卡板(84)的底面与第二铰接板(82)的顶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箱体(1)侧壁的通孔(3),所述通孔(3)处的箱体(1)侧壁上铰接有密封门(31),密封门(31)与箱体(1)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将密封门(31)锁紧在箱门上的锁紧组件(32),密封门(31)正对箱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11),密封门(31)将通孔(3)沿通孔(3)轴线长度方向完全遮挡时,密封圈(311)与箱体(1)的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不与连接板(12)连接的侧壁与箱体(1)的外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5)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主扭簧(54),所述盖板(11)的底面不与箱体(1)的顶面抵接时,主扭簧(54)处于被扭转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的顶面设有凸起部(2),所述凸起部(2)的中心处向上凸起,且凸起部(2)从其中心处开始朝向边缘处的水平高度依次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0391.4U CN209601320U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0391.4U CN209601320U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01320U true CN209601320U (zh) | 2019-11-08 |
Family
ID=6840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3039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01320U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01320U (zh) |
-
2019
- 2019-02-22 CN CN201920230391.4U patent/CN2096013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05480B (zh) | 一种倾倒便捷的分类垃圾桶 | |
CN209635121U (zh) | 自锁式垃圾箱 | |
CN207903255U (zh) | 一种便于固液分离的垃圾车 | |
CN201095515Y (zh) | 液压升降式隐形垃圾箱 | |
CN209601320U (zh) | 自锁式垃圾回收装置 | |
CN107499759A (zh) | 一种垃圾回收箱 | |
CN206417457U (zh) | 一种智慧城市智能垃圾管理装置 | |
CN205661936U (zh) | 投放口利用垃圾自重自动开启的地埋垃圾箱 | |
CN106081413B (zh) | 一种地埋式垃圾桶桶盖及其组成的地埋式垃圾桶 | |
CN204606757U (zh) | 一种户外垃圾箱 | |
CN201095512Y (zh) | 地下嵌入式隐形垃圾箱 | |
CN105501771A (zh) | 垃圾压缩车及其自重旋转式污水收集装置 | |
CN112830127A (zh) | 一种分类收集外卖垃圾的智能一体化垃圾桶 | |
CN209410898U (zh) | 一种便于取出垃圾的园林用垃圾桶 | |
WO2020258560A1 (zh) | 一种家用环保垃圾箱 | |
CN107215594A (zh) | 一种防灌雨式对开门垃圾箱 | |
CN205738955U (zh) | 一种垃圾收集储存器 | |
CN107914994B (zh) | 一种垃圾桶 | |
CN201411195Y (zh) | 一种与垃圾箱连接在一起的多功能垃圾投放亭 | |
CN2926117Y (zh) | 一种分类垃圾箱 | |
CN106986117A (zh) | 一种多用途垃圾桶 | |
CN216188089U (zh) | 圆形旋转分类垃圾桶 | |
CN206032334U (zh) | 一种新型垃圾车盖开启机构 | |
CN208485116U (zh) | 一种市政垃圾箱 | |
CN106005823A (zh) | 一种开合式垃圾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