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2525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2525U
CN209592525U CN201820842604.4U CN201820842604U CN209592525U CN 209592525 U CN209592525 U CN 209592525U CN 201820842604 U CN201820842604 U CN 201820842604U CN 209592525 U CN209592525 U CN 209592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male connector
connector
pin end
insulation shell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26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海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26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2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2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2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公接头,与公接头相配合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电连接,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垂直于所述公接头的插入方向可伸缩。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的公接头与母接头更加容易插接,且公接头、母接头的匹配性更强,可以做成更小的体积,可放置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附框内,节省空间,利于电缆走线,公接头和母接头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接线牢靠,方便省力。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BIPV太阳能薄膜发电系统,连接器多放置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附框内,附框空间有限,因此需要设置一种体积小的连接器。目前市面上连接器的厂家众多,多数为MC4或类MC4,因此不同厂家连接器制作时在规格、尺寸和公差等方面并不一致,公插头和母插头根本无法100%匹配。倘若强行互插,会导致温度升高、接触电阻变化和IP等级无法保证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电阻的发电效率和安全。连接器失效会引发火灾。通流情况下,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增大导致温升增加,并超出塑料外壳及金属件所能承受的温度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的公插头和母插头匹配性差的技术问题。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公接头,与公接头相配合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电连接,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垂直于所述公接头的插入方向可伸缩。
可选的是,所述母接头设置为“V”型。
可选的是,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公接头插入所述母接头中。
可选的是,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设置为波纹状。
可选的是,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壳体,所述母接头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设置有绝缘壳体开口,所述绝缘壳体开口与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连通。
可选的是,所述绝缘壳体开口处设置有防水部。
可选的是,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第一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与公接头连接。
可选的是,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与所述绝缘壳体远离绝缘壳体开口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手持部或所述第二手持部上设置有防滑部。
可选的是,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第二手持部上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卡接件。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的公接头与母接头更加容易插接,且公接头、母接头的匹配性更强,可以做成更小的体积,可放置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附框的附框内,节省空间,利于电缆走线,公接头和母接头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接线牢靠,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连接器的母接头与公接头电连接后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连接器的母接头的开口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接头;2-母接头;3-母接头的开口端;4-电极芯Ⅰ端部;5-电极芯Ⅱ端部;6-底座;7-第一弹片;8-第二弹片;9-底座的开口;10-引导部;11-绝缘壳体;12-绝缘壳体开口;13-第一手持部;14-第二手持部;15-卡钩;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公接头,与公接头相配合和母接头,公接头和母接头电连接,母接头的开口端垂直于公接头的插入方向可伸缩。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公接头与母接头更加容易插接,且公接头、母接头的匹配性更强,可以做成更小的体积,可放置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附框的附框内,节省空间,利于电缆走线,公接头和母接头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接线牢靠,方便省力。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公接头1,与公接头1相配合的母接头2,公接头1和母接头2电连接,母接头的开口端3垂直于公接头1的插入方向可伸缩。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公接头1电连接电极芯Ⅰ端部4,母接头2电连接电极芯Ⅱ端部5。当公接头1从母接头的开口端3插入母接头2,垂直于公接头1的插入方向的母接头的开口端3向外伸开,公接头1逐渐插入,母接头的开口端3夹住公接头1;当公接头1从母接头的开口端3拔出母接头2后,垂直于公接头1的插入方向的母接头的开口端3向内收缩至未插入公接头1的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公接头1与母接头2更加容易插接,且公接头1、母接头2的匹配性更强,可以做成更小的体积,可放置于用于支撑光伏组件附框的附框内,节省空间,利于电缆走线,公接头1和母接头2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接线牢靠,方便省力。
可选的是,母接头2设置为“V”型。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母接头2包括底座6和设置于底座6上的第一弹片7、第二弹片8,第一弹片7与第二弹片8两者之间形成夹角,夹角的开口端为母接头的开口端3。底座6包括底座的开口9,第一弹片7、第二弹片8设置于底座的开口9端。首先公接头1从母接头的开口端3插入,公接头1接触到第一弹片7内壁、第二弹片8内壁后,公接头1与第一弹片7内壁、第二弹片8内壁弹性接触,在垂直于公接头1的插入方向上,第一弹片7、第二弹片8分别向公接头1的外围弹开,然后公接头1再通过底座6开口插入到底座6底部,底座的开口9夹住公接头1。公接头1从母接头的开口端3插入,从公接头1与第一弹片7内壁、第二弹片8内壁弹性接触到公接头1插入底座6底部的过程,公接头1始终与母接头2接触连接。
可选的是,母接头的开口端3设置有引导部10,引导部10用于引导公接头1插入母接头2中。引导部10具有弧度,具有弧度的引导部10有平滑作用,有利于公接头1沿着引导部10滑入到母接头2内。
如图3、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片7、第二弹片8为铜片,公接头1为条状的铜条。铜片的宽度为6mm,铜片的厚度为1.2mm。铜条的宽度为6mm,铜条的厚度为5mm。
可选的是,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壳体11,母接头2设置在绝缘壳体11内,绝缘壳体11设置有绝缘壳体开口12,绝缘壳体开口12与母接头的开口端3连通。绝缘壳体11可以起到绝缘保护作用,绝缘壳体开口12对公接头1插入到母接头2内起到导向作用。
可选的是,绝缘壳体开口12处设置有防水部,防止水由绝缘壳体11开口流入到母接头2内。防水部为弹性垫片,例如橡胶等。
可选的是,连接器还包括第一手持部13,第一手持部13与公接头1连接。
可选的是,连接器还包括第二手持部14,第二手持部14与绝缘壳体11远离绝缘壳体开口12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是,第一手持部13或第二手持部14上设置有防滑部。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手持部13、第二手持部14上均设置有防滑部。具体的,防滑部为防滑纹,当然防滑部也可以为防滑凸起。
可选的是,绝缘壳体11与第二手持部14上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卡接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还包括卡扣机构,绝缘壳体11与第一手持部1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卡扣机构。卡扣机构包括设置于绝缘壳体11上的卡钩15和设置于第一手持部13上的卡槽16。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与实施例2中的连接器的区别为:母接头的开口端3设置为波纹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片7远离底座6的一端为波纹状,第二弹片8远离底座6的一端为波纹状,公接头1的形状为条状。公接头1插入并接触到母接头的开口端3后,母接头的开口端3设置为波纹状,母接头的开口端3具有弹性,母接头的开口端3伸展开,有利于母接头的开口端3夹紧公接头1。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与实施例2中的连接器的区别为:母接头的开口端3设置为波纹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母接头的开口端3大致为圆形,圆形的圆周为波纹状,公接头的形状为圆柱体。公接头插入并接触到母接头的开口端3后,母接头的开口端3设置为波纹状,母接头的开口端3具有弹性,母接头的开口端3伸展开,有利于母接头的开口端3夹紧公接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公接头,与公接头相配合的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和所述母接头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垂直于所述公接头的插入方向可伸缩;
所述母接头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两者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开口端形成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公接头插入所述母接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设置为波纹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壳体,所述母接头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设置有绝缘壳体开口,所述绝缘壳体开口与所述母接头的开口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开口处设置有防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与公接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与所述绝缘壳体远离绝缘壳体开口的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持部上设置有防滑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持部上设置有防滑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与所述第二手持部上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卡接件。
CN201820842604.4U 2018-06-01 2018-06-01 连接器 Active CN209592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2604.4U CN209592525U (zh) 2018-06-01 2018-06-01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2604.4U CN209592525U (zh) 2018-06-01 2018-06-01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2525U true CN209592525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2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2604.4U Active CN209592525U (zh) 2018-06-01 2018-06-0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2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853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9592525U (zh) 连接器
CN105720432B (zh) 一种保险丝组件及具有该保险丝组件的连接器
CN205646259U (zh) 带安全开关的插座和插头
CN206195012U (zh) 可正反插拔的电源插头与电源插座及其组合结构
CN109687212A (zh) 一种90°出线的连接器
CN204834995U (zh) 易插拔可旋转断电安全插头
CN203850482U (zh) 一种按键式接线端子
CN208849143U (zh) 一种90°出线的连接器
CN207069010U (zh) 一种具有极性防呆功能的铅酸蓄电池
CN205335941U (zh) 一种通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口及接收器
CN203950993U (zh) 一种防断开的配套插头和插座
CN208873939U (zh) 一种防止端子弹片变形的电连接器
CN202749594U (zh) 一种连接插座
CN208905206U (zh) 一种带有嵌入式防水接线端子的扬声器
CN205488801U (zh) 一种防触电插头插座
CN207082692U (zh) 一种通讯连接器
CN206907960U (zh) 一种用于连接处通电的系统
CN207009815U (zh) 一种带移动电源的万能插座转换器
CN204030061U (zh) 接插件
CN204992024U (zh) 一种新型的磁吸转接装置
CN213304430U (zh) 一种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接头
CN104868332B (zh) 两用型数据传输的插头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207474812U (zh) 一种免剥皮多芯软线对插连接器
CN213660772U (zh) 一种电连接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1499 5 Fengxiang East Street, Yang Song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99 5 Fengxiang East Street, Yang Song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16

Address after: 201, room 518057, building A, No. 1,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Guangd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99 5 Fengxiang East Street, Yang Song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03

Address after: No.66210, 3rd floor, Pudong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uqiang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Room 201, building a, No.1 Qianwan 1st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yu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