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2378U -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92378U
CN209592378U CN201821949102.8U CN201821949102U CN209592378U CN 209592378 U CN209592378 U CN 209592378U CN 201821949102 U CN201821949102 U CN 201821949102U CN 209592378 U CN209592378 U CN 209592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cable
fixing piece
pedestal
upper cove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91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诩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91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92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92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92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包括:底座,其包括第一安装机构;上盖,其包括用于和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匹配连接,以将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安装机构;其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间形成用于固定柔性电缆,使所述柔性电缆与所述底座上的电接部电性连接的定位空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柔性电缆连接器通过在上盖和底座上分别设置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使得上盖不仅能够与底座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安装,使显著提高了柔性电缆的安装空间。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上盖对柔性电缆的压紧力,使柔性电缆能够稳定且牢固地实现与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保证后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柔性电缆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以及具有该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中多会使用软排线,例如FFC或FPC软排线等,由于其具有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有点,因此被大量应用在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
当使用软排线作为传输线缆时,需要对应的电子设备上装有用于和软排线的连接端匹配连接的柔性电缆连接器才能实现。目前的柔性电缆连接器通常包括底座和翻转盖,安装时转动开启翻转盖,接着将柔性电缆(连接端)置于底座上,最后转动翻转盖使其将柔性电缆压盖在翻转盖与底座间。
但是,申请人发现,目前的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翻转盖可转动角度较小,故使得柔性电缆的安装空间较小,不易安装,而且极易出现柔性电缆的连接端与底座上的引脚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后期数据传输不稳定。而且,柔性电缆连接器整体结构具有缺陷,使得柔性电缆的安装稳定性较差,易脱离柔性电缆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以用于改善目前的柔性电缆连接器提供的安装空间小,且安装牢固程度差的现象,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包括:
底座,其包括第一安装机构;
上盖,其包括用于和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匹配连接,以将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安装机构;
其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间形成用于固定柔性电缆,使所述柔性电缆与所述底座上的电接部电性连接的定位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具有位置对应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至少包括结构相同或不同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对的一面上;
所述第二安装机构至少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分别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匹配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且与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间的底座围成限位槽;
所述第二固定件呈钩状,以能够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卡抵,限制所述上盖在垂直其本体方向上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均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导滑面,以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间能够随所述上盖与底座间的连接状态而相互卡抵或相互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镜像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上表面连通;
所述第二安装部还包括两个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用于和对应的所述固定槽匹配连接,以限制所述上盖在垂直其本体方向上的位置,同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固定槽相作用以支持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进而实现所述上盖与底座间的连接及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槽包括第一槽体和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槽口朝向相互垂直;
所述第三固定件具有凸出其本体的转动部,所述第三固定件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内,其转动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槽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槽体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三固定件进出所述固定槽。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部具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结构匹配的第二曲面,当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第二槽体转动时,所述第一曲面沿第二曲面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壁上以及所述第三固定件的本体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当所述上盖固定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靠,以将所述第三固定件限制在至少不凸出所述固定槽的位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上至少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柔性电缆的粘接层和限位柱中的一种,其中所述限位柱通过插入所述柔性电缆上的限位孔而实现所述柔性电缆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机体及设于所述机体内的如上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柔性电缆连接器通过在上盖和底座上分别设置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使得上盖不仅能够与底座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安装,使显著提高了柔性电缆的安装空间,方便用户安装。同时,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间的匹配连接还能够有效提高上盖对柔性电缆的压紧力,使柔性电缆能够稳定且牢固地实现与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保证后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底座与上盖及柔性电缆连接后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盖与柔性电缆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座;2-上盖;3-柔性电缆;4-第一固定件;5-第二固定件;6-第一端部;7-第二端部;8-电接部;9-固定槽;10-第三固定件;11-转动部; 12-第一限位部;13-第二限位部;14-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其包括:
底座1,其包括第一安装机构;
上盖2,其包括用于和第一安装机构匹配连接,以将上盖2与底座1 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安装机构;
其中,上盖2与底座1间形成用于固定柔性电缆3,使柔性电缆3与底座1上的电接部8(例如引脚等)电性连接的定位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柔性电缆连接器通过在上盖2和底座1上分别设置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使得上盖2不仅能够与底座1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安装,使显著提高了柔性电缆3的安装空间,方便用户安装。同时,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间的匹配连接还能够有效提高上盖2 对柔性电缆3的压紧力,使柔性电缆3能够稳定且牢固地实现与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保证后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中优化了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结构,使其彻底且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存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底座1具有位置对应的第一端部6和第二端部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端部6与第二端部7均凸出位于二者间的底座1 的上表面,以使两个端部及位于两端部之间的底座1能够共同围成一用于限位柔性电缆3(连接头,下同)的限位空间。当然,第一端部6与第二端部7也可不凸出于上述底座1的上表面而是低于该上表面,或与其平齐,而是使上盖2形成一用于限位柔性电缆3的限位空间,具体实现方式不唯一,只要能够使底座1与上盖2间能够配合形成能够包围柔性电缆3的定位空间即可。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安装机构至少包括结构相同或不同的第一固定件4,第一固定件4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固定件4 分别设于第一端部6和第二端部7相对的一面上;
第二安装机构至少包括第二固定件5,第二固定件5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固定件5用于分别和第一固定件4匹配连接,以使上盖2能够稳定地压盖在底座1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4为两个,且结构相同,两个第一固定件4对应设于第一端部6和第二端部7上,并分别与位于第一端部6 及第二端部7间的底座1围成一限位槽。例如,第一固定件4为一凸块,或板件、凸棱等,当各第一固定件4的结构不同时,可分别为上述任意一种结构,而且,第一固定件4的数量还可为三个、四个等,设置位置也无需一一对应,只要保证每个第一固定件4均有一第二固定件5与其对应,并能够匹配连接,保证上盖2可稳定限位在底座1上即可。第二固定件5 呈钩状,以能够与对应的限位槽配合卡抵,进而限制上盖2在垂直其本体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4为凸块,第二固定件5呈L型,其水平部分能够伸入由对应的凸块与底座1间围成的限位槽内,实现与凸块的勾接、卡抵。而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上盖2是可拆卸式装设在底座1上的,即,上盖2是能够脱离底座1的,因此,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 5间不仅需要具有稳定连接的功能,同时还需要具有能够顺利分离的功能。为了实现该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上还均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一个导滑面,以使相对应的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 5间能够随上盖2与底座1间的连接状态而相互卡抵或相互分离。例如,在用户欲使上盖2脱离底座1而抬起上盖2时,匹配连接的第一固定件4 与第二固定件5便在用户的施加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对应的导滑面间的相对滑动而实现分离,反之,当用户欲将上盖2固定在底座1上而按压上盖2 时,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间便利用对应的另一导滑面间的相对滑动而实现匹配连接。但需注意的是至少用于使两固定件分离的导滑面的摩擦系数不应过小,以避免两固定件间可轻易分离,无法保证柔性电缆3的安装牢固程度。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镜像设于第一端部6及第二端部7的固定槽9,固定槽9的槽口与第一端部6 或第二端部7的上表面连通;
第二安装部还包括两个第三固定件10,第三固定件10用于和对应的固定槽9匹配连接,以限制上盖2在垂直其本体方向上的位置,也即,与第一固定件4及第二固定件5在同一方向上共同限位上盖2,同时能够在例如用户施加的外力作用下与固定槽9相作用以支持上盖2相对底座1转动,进而实现上盖2与底座1间的连接及分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槽9包括第一槽体和与第一槽体连通的第二槽体,第一槽体的槽口朝向垂直于底座1,第二槽体的槽口朝向平行于底座1,也即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槽口朝向相互垂直。第二槽体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唯一,例如设置在第一槽体朝向底座1的一侧,或设置在第一槽体背离同设于同一端部上的第一固定件4的一侧,也即,第二槽体的槽口朝向第一固定件4;
第三固定件10具有凸出其本体的转动部11,第三固定件10的本体位于第一槽体内,其转动部11至少部分伸入第二槽体内,并能够相对第二槽体滑动,以带动第三固定件10整体进出固定槽9。本实施例中的转动部11 呈钩状,其具有第一曲面,第二槽体的槽壁上朝向第一曲面的方向具有与第一曲面结构匹配的第二曲面,当用户施加外力以抬起或按压上盖2时,带动转动部11的第一曲面沿第二槽体的第二曲面滑动,进而使上盖2相对底座1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使上盖2盖设在底座1上时,柔性电缆连接器整体体积及安装空间较小,例如使柔性电缆连接器的上表面齐平。本实施例中不仅将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设置在能够保证第一端部6、第二端部7 以及上盖2可共面的位置上,以及限制第三固定件10的设置位置,使第三固定件10的本体的上表面与上盖2背离底座1的一面齐平。而且,将第一槽体的一槽壁倾斜设置形成第一限位部12,同时将第三固定件10的本体上对应该槽壁的一面设为与上述槽壁倾斜度匹配的斜面,该斜面形成第二限位部13,当上盖2固定在底座1上时,第三固定件10的本体落入第一槽体内,同时第一槽体的第一限位部12与本体的第二限位部13相抵靠,从而限位第三固定件10,优选保证其表面与上盖2、第一端部6及第二端部7的表面齐平,或者至少使第三固定件10的本体不凸出于第一槽体。
进一步地,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柔性电缆连接器连接柔性电缆3时,为了更好地保证柔性电缆3能够稳定地固定在连接器内,本实施例中的上盖 2上至少设有用于固定柔性电缆3的粘接层和限位柱14中的一种,有选为二者均采用,其中限位柱14通过插入柔性电缆上的限位孔而实现柔性电缆 3的固定。具体应用时,首先将柔性电缆3固定在上盖2上,使其与上盖2 形成一整体。接着将第三固定件10的转动部11的头部置入第二槽体内,使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至少部分配合贴靠。接着向靠近底座1的方向移动上盖2,使第一曲面沿第二曲面滑动,以带动上盖2向底座1方向转动,直至第三固定件10的本体落入第一槽体内,且两限位部对应抵靠,同时位置对应的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配合卡抵时,完成柔性电缆3与柔性电缆连接器间的连接。而当用户欲取下上盖2及柔性电缆3时,用户需要首先向远离底座1的方向施力于上盖2,使对应连接的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分离,之后第一曲面便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曲面逐渐滑出第二槽体,同时带动第三固定件10的本体伸出第一槽体,直至第三固定件 10完全脱离底座1时,完成上盖2及柔性电缆3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例如为笔记本电脑等,其包括机体及设于机体内的如上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具体可在机体上设置安装位,柔性电缆连接器通过其底座1固定在该安装位上。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包括第一安装机构;
上盖,其包括用于和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匹配连接,以将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安装机构;
其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间形成用于固定柔性电缆,使所述柔性电缆与所述底座上的电接部电性连接的定位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位置对应且均凸出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至少包括结构相同或不同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对的一面上;
所述第二安装机构至少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分别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匹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且与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间的底座围成限位槽;
所述第二固定件呈钩状,以能够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卡抵,限制所述上盖在垂直其本体方向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均分别对应设有导滑面,以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间能够随所述上盖与底座间的连接状态而相互卡抵或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镜像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上表面连通;
所述第二安装部还包括两个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用于和对应的所述固定槽匹配连接,以限制所述上盖在垂直其本体方向上的位置,同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与所述固定槽相作用以支持所述上盖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进而实现所述上盖与底座间的连接及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第一槽体和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口朝向垂直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口朝向平行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三固定件具有凸出其本体的转动部,所述第三固定件的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槽体内,其转动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槽体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槽体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三固定件进出所述固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具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曲面结构匹配的第二曲面,当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第二槽体转动时,所述第一曲面沿第二曲面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以及所述第三固定件的本体上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当所述上盖固定在底座上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靠,以将所述第三固定件限制在至少不凸出所述固定槽的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至少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柔性电缆的粘接层和限位柱中的一种,其中所述限位柱通过插入所述柔性电缆上的限位孔而实现所述柔性电缆的固定。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机体及设于所述机体内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缆连接器。
CN201821949102.8U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592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9102.8U CN209592378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9102.8U CN209592378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92378U true CN209592378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7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9102.8U Active CN209592378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92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4502A (zh) * 2018-11-23 2019-03-19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4502A (zh) * 2018-11-23 2019-03-19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9494502B (zh) * 2018-11-23 2024-04-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6029B2 (en) Dock connector with compliance mechanism
CN101345361B (zh) 连接器
TWI574538B (zh) 具有順應之連接器安裝座的銜接件
US7044773B2 (en) Connector
CN1917326B (zh) 电气机器
US20170371374A1 (en) Slide dock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CN201069837Y (zh) 电连接器
US7172444B1 (en) Hard drive contact pin connector device
TWI352893B (zh)
CN209592378U (zh)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WO2020224160A1 (zh) 一种自锁型摁压式fpc连接器
CN102915081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连接端口
TWM332278U (en) Connector of flat cable
CN102544860A (zh) 转接盒
US20110057614A1 (en) Power Supply Adapter
CN109494502A (zh) 一种柔性电缆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US75008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liding upper cover
TWM34618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292278B1 (ko) 락킹 구조가 개선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US20200144749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fixing structure
US20080113546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8321608A (zh) 插座结构
KR20110074636A (ko) 커넥터 장치
KR20200006876A (ko) 압력 분산 지지형 소켓커넥터 및 플러그커넥터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CN210182743U (zh) 一种90度hdmi高清线连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