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9834U -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9834U
CN209589834U CN201821620693.4U CN201821620693U CN209589834U CN 209589834 U CN209589834 U CN 209589834U CN 201821620693 U CN201821620693 U CN 201821620693U CN 209589834 U CN209589834 U CN 209589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oxygen
temperature
signal
sulfur hexafluor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06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玥
冯磊
甘崇玲
董婉怡
张天祯
郭小军
傅乃亮
王启伦
方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it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it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it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it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06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9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9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9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其中,该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通过对六氟化硫气体有强吸附能力的红外线无线连接,中央处理器向红外发射器发送定时检测信号,红外驱动器对红外发射器进行驱动,红外发射器在接收到定时检测信号后向外发射被驱动后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接收回传红外线,回传红外线是红外线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后生成的,红外比较器比较回传红外线与标准参考红外线之间的大小,中央处理器根据比较结果计算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从而实现了对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浓度的有效监测。

Description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化学式为SF6)是一种无色、无臭、无毒、不燃的惰性气体,它的分子量为146.07,在20℃和0.1MPa时密度为6.1kg/m3,约为空气密度的5倍。六氟化硫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其临界温度为45.6℃,三相点温度为-50.8℃,常压下升华点温度为-63.8℃。六氟化硫分子结构呈八面体排布,键合距离小、键合能高,因此其稳定性很高。
在变电站六氟化硫开关室、GIS室等环境中需要对六氟化硫气体浓度进行监测,从特理性质来讲,六氟化硫气体是一个无色无味的气体,因六氟化硫气体的密度比较大,泄漏到空气中会下沉导致氧气被逼到上方,进而会导致开关室、GIS室等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窒息。从化学性质来讲六氟化硫气体是一个无毒气体,但是因为这种气体主要用于高压灭弧,当有强电将其电解时,S元素和F元素跟O2反应会产生SO、SO2等有害体气体。所以在装有六氟化硫高压设备的环境中必须对六氟化硫气体浓度进行监测。而目前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通过设置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等,提高了对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浓度的监测效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红外驱动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依次相连,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红外线无线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比较器相连接,所述红外比较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有强吸附能力;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向所述红外发射器发送定时检测信号;
所述红外驱动器,用于对所述红外发射器要发射的所述红外线进行驱动;
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定时检测信号后向外发射被驱动后的所述红外线;
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回传红外线,其中,所述回传红外线是所述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后生成的;
所述红外比较器,用于比较所述回传红外线与标准参考红外线之间的大小,且,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计算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相连接的氧气传感器和氧气传输器;
所述氧气传输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氧气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氧气数据,且,将所述氧气数据转化为氧气信号;
所述氧气传输器,用于对所述氧气信号进行预处理,且,将经预处理后的所述氧气信号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氧气信号计算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且,将所述温湿度数据转化为温湿度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温湿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温湿度显示信号,且,通过同步串行接口向外输出所述温湿度显示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485通信接口,所述485 通信接口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485通信接口,用于在接收到数据调用触发后向外发送所述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所述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所述温湿度显示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所述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高于六氟化硫标准阈值,且,所述氧气的浓度值低于氧气标准阈值时向外发出灯光报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并行连接的NTC型温度传感器和电阻式相对湿度传感器;
所述NTC型温度传感器,用于对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进行温度补偿,以使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与采集时刻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保持温度一致;
所述电阻式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对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进行湿度补偿,以使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与采集时刻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保持湿度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相连接的六氟化硫运放器和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所述六氟化硫运放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相连接,所述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还与所述红外比较器相连接;
所述六氟化硫运放器,用于对所述回传红外线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回传红外线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氧气传输器包括相连接的氧气运放器和氧气模数转换器,其中,所述氧气运放器与所述六氟化硫运放器的放大系数相同,所述氧气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的转化系数相同,
所述氧气运放器,用于对所述氧气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氧气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氧气信号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所述上位机和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窄带物联网相连接;
所述上位机,用于通过所述窄带物联网向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发送数据调用触发,以使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向外发送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温湿度显示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上位机通过无线方式相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检测开启信号,以控制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开始进行检测;以及检测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停止检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在该装置中,上述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和红外发射器依次相连,并且,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通过红外线无线连接,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相连接,红外比较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有强吸附能力,这样,红外线被发射到环境中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并在吸附后返回到中央处理器中进一步进行处理。具体实施时,先是中央处理器用于向红外发射器发送定时检测信号,为了使发射的红外线具备足够大的穿透力,之后是红外驱动器用于对红外发射器进行驱动,以使要发射的红外线能量足够大,之后是红外发射器用于在接收到定时检测信号后向外发射被驱动后的红外线,为了持续有效的监测到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浓度,这里的定时检测信号通常为实时检测,之后是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回传红外线,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回传红外线是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后生成的,之后是红外比较器用于比较回传红外线与标准参考红外线之间的大小,通常,标准参考红外线为计算浓度过程中的参考值,并且,红外比较器将比较结果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之后是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计算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通过上述处理过程,即利用特定波段的红外光有很强的吸收特性,从而实现了对六氟化硫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连接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结构框架图。
图标:1-中央处理器;2-红外驱动器;3-红外发射器;4-红外接收器; 5-红外比较器;6-氧气传感器;7-氧气传输器;71-氧气运放器;72-氧气模数转换器;8-温湿度传感器;9-485通信接口;10-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六氟化硫气体浓度的监测对六氟化硫开关室、GIS室等至关重要,原因如下:从特理性质来讲,六氟化硫气体是一个无色无味的气体,因六氟化硫气体的密度比较大,泄漏到空气中会下沉导致氧气被逼到上方,进而会导致开关室、GIS室等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窒息。从化学性质来讲六氟化硫气体是一个无毒气体,但是因为这种气体主要用于高压灭弧,当有强电将其电解时,S元素和F元素跟O2反应会产生SO、SO2等有害体气体,对处于该环境中的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出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具体包括:中央处理器1、红外驱动器2、红外发射器3、红外接收器4和红外比较器 5,在该装置中,上述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和红外发射器依次相连,这里的相连可为通过导线等直接连接,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通过红外线无线连接,即红外线经红外发射器发射后由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相连接,红外比较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有强吸附能力,这样,红外线被发射到环境中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能够真实反应六氟化硫气体的含量,不受环境影响,并在吸附后返回到中央处理器中进一步进行处理。
具体实施时,中央处理器用于向红外发射器发送定时检测信号,即主动抽取测试点气体,为了使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能量足够大,红外驱动器用于对红外发射器要发射的红外线进行驱动,从而增强要发射的红外线的能量和射程,之后,红外发射器用于在接收到定时检测信号后向外发射被驱动后的红外线,红外传感器采用的进口传感器,性能稳定,无漂移,重复性好,因采用间歇工作方式使用寿命可达20年,测量范围可达到 0-3000ppm,精度±2%F.S。之后,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回传红外线,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回传红外线是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后生成的,通过该回传红外线中的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的测定,能够准确表征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浓度,之后,红外比较器用于比较回传红外线与标准参考红外线之间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参考红外线为计算浓度过程中的标准参考值,通常,该标准参考值所对应的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是可以直接读取的,并且,红外比较器将比较结果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计算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这里,比较结果可以为回传红外线与标准参考红外线之间的差或者商,得到的差或商与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的对应关系可根据先验数据计算得到。
此外,由于信号在处理过程中会有衰减,为了保障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的幅值与红外接收器采集到的回传红外线的幅值相等,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六氟化硫运放器和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六氟化硫运放器与红外接收器相连接,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还与红外比较器相连接,使用过程中,先是六氟化硫运放器用于对回传红外线进行放大处理,即对回传红外线的幅值进行放大处理,之后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回传红外线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即进行A/D转换后送入红外比较器中进一步处理。
此外,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氧气传感器6和氧气传输器 7,氧气传感器MAX250,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无漂移、重复性好,使用寿命可达到5年,测量范围可达到0-25%,精度±0.5%,氧气传输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氧气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氧气数据,并且,将氧气数据转化为氧气信号,氧气传输器用于对氧气信号进行预处理,并且,将经预处理后的氧气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氧气信号计算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值。
同样的,由于信号在处理过程中会有衰减,为了保障中央处理器接收到的氧气信号的幅值与氧气传感器采集到的氧气信号的幅值相等,氧气传输器包括相连接的氧气运放器71和氧气模数转换器72,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氧气运放器与六氟化硫运放器的放大系数相同,这样能够有效比较出同一时刻的同一环境中六氟化硫和氧气的对比情况,进而衡量出环境的适宜度。需要说明,氧气模数转换器与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的转化系数相同,氧气运放器用于对氧气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即对氧气信号的幅值进行放大处理,氧气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氧气信号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即进行A/D 转换后送入中央处理器中进一步处理。
此外,由于,温湿度影响对气体浓度的检测影响较大,因此,在该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8,该温湿度传感器具有超低功耗、精度高、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等特点,温度测量范围可达到-40-85℃,精度± 0.5℃,湿度测量范围可达到0-99%,精度±2%。该温湿度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实施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并且,将温湿度数据转化为温湿度信号,以转换成方便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的数据,之后,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温湿度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将温湿度信号按照预设格式转换成便于显示的信号、将温湿度信号进行相应的取舍得到相应精度的显示信号或者将温湿度信号进行加粗(或者标记颜色等) 得到更有利于显示的信号等,即得到温湿度显示信号,并且,在显示过程中,中央处理器通过同步串行接口向外输出温湿度显示信号,从而方便人们进行查看,由于,同步串行接口即SPI接口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
另外,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并行连接的NTC型温度传感器和电阻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即由二者来分别采集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NTC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热敏电阻、探头,其电阻值随着温度上升而迅速下降,根据该对温度敏感的特性能够很好的感知温度的变化。而且,NTC温度传感器的尺寸灵活,方便使用。实施过程中,温度数据从被采集到被处理的过程中会有损耗,NTC型温度传感器能够对转化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进行温度补偿,以使转化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与采集时刻的温湿度数据保持温度一致,从而提高了温度测量精度。同样的,湿度数据从被采集到被处理的过程中也会有损耗,电阻式相对湿度传感器是利用湿敏元件的电气特性(如电阻值),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进行湿度测量的传感器,实施过程中,电阻式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对转化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进行湿度补偿,以使转化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与采集时刻的温湿度数据保持湿度一致,从而提高了湿度测量精度。
此外,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485通信接口9,485通信接口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首先介绍下485通信接口,485通信接口对应的串行总线标准的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在485通信过程中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与RS-232相比,采用485通信接口进行通信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并且,485通信接口的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电路连接。485通信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在实施过程中, 485通信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在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运行过程中,485通信接口用于在接收到数据调用触发(例如,上位机发送的六氟化硫、氧气或者温湿度的调用触发) 后向外发送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温湿度显示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调用触发与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温湿度显示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灵活设置。
此外,国家标准中指出,当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浓度高于1000ppm 以及氧气浓度低于18%,要进行报警输出动作。当监测结果出现异常(即六氟化硫气体浓度高于1000ppm以及氧气浓度低于18%)时,为了方便将异常结果进行输出,从而使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维护,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器10,报警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报警器用于在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高于六氟化硫标准阈值,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六氟化硫标准阈值为六氟化硫气体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最高浓度值,从而实现了对六氟化硫气体浓度的有效监测。并且,氧气的浓度值低于氧气标准阈值时向外发出灯光报警,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氧气标准阈值为氧气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最高浓度值,从而实现了对氧气浓度的有效监测。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实施过程中,中央处理器用来向环境中的红外发射器发送定时检测信号,为了使红外发射器有足够的检测能力,红外驱动器用于对红外发射器要发射的红外线进行驱动,红外发射器用于在接收到定时检测信号后向外发射被驱动后的红外线,这样,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回传红外线,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回传红外线是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后生成的,通过红外比较器比较回传红外线与标准参考红外线之间的大小,并且,将比较结果发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计算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通过以上处理过程,利用特定波段的红外光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并通过红外驱动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六氟化硫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为处于该环境中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上述任一项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在该系统中,上位机和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窄带物联网相连接,上述窄带物联网(英文全称为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英文简称为NB-IoT)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能够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从而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在应用过程中,NB-IoT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快、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
具体实施过程中,上位机(例如,电脑等)用于通过窄带物联网向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发送数据调用触发,即当人们想要查看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所测试的数据时,可以通过点击或者触发上位机而生成数据调用触发,并通过NB-IoT通信技术将数据调用触发发送给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这样,以使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向外发送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温湿度显示信号。这里补充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数据调用触发来分别调取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温湿度显示信号。或者是,通过不同次数的数据调用触发来分别调取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温湿度显示信号。
此外,为了方便人们对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进行灵活控制,上述气体浓度检测系统中还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上位机通过无线方式(例如, 4G或者WiFi)相连接。实施过程中,移动终端用来向上位机发送检测开启信号,之后,由上位机通过NB-IoT通信技术将检测开启信号发送给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以控制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开始进行检测,以及,移动终端用来向上位机发送检测停止信号,之后,由上位机通过NB-IoT通信技术将检测停止信号发送给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以控制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停止检测,从而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对气体浓度检测装置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浓度检测系统通过窄带物联网将上位机和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相连,并经由上位机实现了对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数据显示效果,从而便捷低耗的实现了上位机与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进一步的,通过移动终端与上位机之间的无线连接,使人们能够根据需求实现对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的灵活控制,方便快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红外驱动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红外比较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红外驱动器和所述红外发射器依次相连,所述红外发射器和所述红外接收器通过红外线无线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器和所述红外比较器相连接,所述红外比较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有吸附能力;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向所述红外发射器发送定时检测信号;
所述红外驱动器,用于对所述红外发射器要发射的所述红外线进行驱动;
所述红外发射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定时检测信号后向外发射被驱动后的所述红外线;
所述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回传红外线,其中,所述回传红外线是所述红外线对环境中的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吸附后生成的;
所述红外比较器,用于比较所述回传红外线与标准参考红外线之间的大小,且,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计算环境中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接的氧气传感器和氧气传输器;
所述氧气传输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氧气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氧气数据,且,将所述氧气数据转化为氧气信号;
所述氧气传输器,用于对所述氧气信号进行预处理,且,将经预处理后的所述氧气信号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氧气信号计算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且,将所述温湿度数据转化为温湿度信号;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温湿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温湿度显示信号,且,通过同步串行接口向外输出所述温湿度显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85通信接口,所述485通信接口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485通信接口,用于在接收到数据调用触发后向外发送所述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所述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所述温湿度显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报警器,用于在所述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高于六氟化硫标准阈值,且,所述氧气的浓度值低于氧气标准阈值时向外发出灯光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并行连接的NTC型温度传感器和电阻式相对湿度传感器;
所述NTC型温度传感器,用于对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进行温度补偿,以使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与采集时刻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保持温度一致;
所述电阻式相对湿度传感器,用于对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进行湿度补偿,以使转化过程中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与采集时刻的所述温湿度数据保持湿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连接的六氟化硫运放器和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所述六氟化硫运放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相连接,所述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还与所述红外比较器相连接;
所述六氟化硫运放器,用于对所述回传红外线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回传红外线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传输器包括相连接的氧气运放器和氧气模数转换器,其中,所述氧气运放器与所述六氟化硫运放器的放大系数相同,所述氧气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六氟化硫模数转换器的转化系数相同,
所述氧气运放器,用于对所述氧气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氧气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氧气信号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9.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所述上位机和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窄带物联网相连接;
所述上位机,用于通过所述窄带物联网向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发送数据调用触发,以使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向外发送六氟化硫气体的浓度值、氧气的浓度值或者温湿度显示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上位机通过无线方式相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所述上位机发送检测开启信号,以控制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开始进行检测;以及检测停止信号,以控制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停止检测。
CN201821620693.4U 2018-09-30 2018-09-30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09589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0693.4U CN209589834U (zh) 2018-09-30 2018-09-30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0693.4U CN209589834U (zh) 2018-09-30 2018-09-30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9834U true CN209589834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3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0693.4U Active CN209589834U (zh) 2018-09-30 2018-09-30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98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8454A (zh) * 2018-09-30 2018-11-30 江苏七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8454A (zh) * 2018-09-30 2018-11-30 江苏七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0396U (zh) 多参数气体检测仪
CN110553756B (zh) 一种电缆温度检测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无线温度传感器
CN108061610B (zh) 一种用于测量环网柜电缆头导体温度的rfid无源传感装置
CN209589834U (zh)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5469570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燃气表及抄表监控系统
CN203595737U (zh) 一种带无线通讯功能的万用表
CN101819285B (zh) 核电地震仪表系统检测装置
CN106596329A (zh) 基于就地显示仪的gis六氟化硫密度在线监测系统
CN206804797U (zh) 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外置智能特高频传感器
CN108918454A (zh) 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7966217B (zh) 浸入式变压器油温度及溶解氢气浓度传感测量装置
CN107607789A (zh) 一种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CN206223727U (zh) 架空避雷线电磁无损遥测装置
CN205172637U (zh) 一种基于ZigBee网络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CN212843958U (zh) 一种采用LoRa通讯技术的无线智能振动传感器
IL97193A0 (en) Device,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two fluids
CN208383318U (zh) 一种电气接点温度预警分析检测装置
CN201681477U (zh)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矿井环境安全测量装置
CN204964474U (zh) Ctl1000/100型一氧化碳硫化氢测定器
CN207515926U (zh) 电气线缆温度监测器、温度采集报警装置
CN203116916U (zh) 一种用于六氟化硫气体和氧气泄漏检测的便携式报警仪
CN207600651U (zh) 一种通用式多功能隔离开关温度夹紧力监测装置
CN206177363U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监测电路及监测装置
CN107835236A (zh) 一种充气型电力设备气压远程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3117183U (zh) 一种用于六氟化硫气体和氧气泄漏检测的双气体探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